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姜泓冰
“谢谢你们陪我度过了这个春节,现在我可以回家过元宵了!”2月1日上午8点,随着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二病区最后一位患者李老伯康复出院,这一临时设立的病区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即将恢复原本收治专科患者的功能。在这里坚守了25天、精心照护近20位患者一起度过癸卯年春节的医护团队边帮着李老伯的家人收拾出院物品、边向老人叮嘱着出院后的康复注意事项。
重症医学科二病区是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1月5日新设的病区,由医院麻醉科主任李金宝团队、泌尿外科周意护士长的护理团队以及医院急诊危重病科联合主管,最多时曾收治了24位重症、危重症高龄患者。不久前的春节假期里,这里还住着十余位康复中的患者,李老伯就是其中之一。
刚入院时,李老伯的肺部感染面积超过70%,吸氧后的氧饱和度也只能达到90。在经过高流量吸氧、俯卧位通气、对症药物等治疗后,李老伯在春节前已大为好转。
“重症患者的病情就像过山车,虽然当时大部分患者的病情都已相对平稳,但也很有可能在短时间内突然发生反复。”李金宝告诉记者,“因此,我们在春节前后加强了值守和应急备班力量,我也全程在院,时刻准备应对突发情况。”
春节期间,李金宝带领团队每日查房
为让无法回家过年的患者安度春节,医护团队在身心两方面都为留院患者提供了无微不至的照护。李金宝团队每日仔细查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周意带领的护理团队为患者悉心翻身、擦背、换药。医护们还时常像家人一样陪着患者们聊聊家常、共叙亲情,除夕夜晚上还为患者一一送上祝福、慰问。
温暖的故事同样发生在市一医院的重症监护室里。今年87岁的林老伯(化名)在春节前入院时双侧肺部大面积感染、呼吸急促,很快上了呼吸机。市一医院急诊危重病科主任王瑞兰带领医护团队通力合作,为患者制定了包括俯卧位通气在内的精准化,规范化治疗,同时加强全身护理,避免发生压疮等并发症。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肺部病情明显好转,但随即出现了严重肌无力以及谵妄、焦虑情况,导致脱机困难。
心病还需心药医。急诊危重病科医护团队一方面给予林老伯合适的抗焦虑药物,加强早期康复锻炼。同时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心理抚慰,鼓励患者坚定康复的信心。医护团队还每天给患者带来家人手写的家书,看着熟悉的笔迹,老伯的情绪逐渐平静,对医护团队的治疗也更加配合、积极。春节假期过后的第一天,林老伯顺利康复出院,与念兹在兹的家人们重新团聚。
手写家书为老人带来了无可比拟的心灵安慰和康复动力。
据介绍,春节假期过后,大部分在年前收治的患者均已出院,医疗秩序也基本回复至往年同期状态。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用温暖和坚守,陪伴患者度过了这个特殊的新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5 05:45:2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