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阳泉日报
东回镇举办梨花节
平(定)东抗日根据地纪念馆
盛夏时节,平定县东回镇七亘村的采摘园迎来丰收。一个个水灵灵的高山蜜桃把树枝压弯了腰,在青翠桃叶映衬下显得更加鲜嫩欲滴。周六日,久居城市的人们来到这里,不仅能采摘鲜桃,亲近大自然,还能聆听七亘大捷的故事,接受红色教育。“工作日来的人不少,休息日来的人就更多了。这些年,我们传承红色基因,开发绿色生态资源,不仅村里旅游产业发展得好,村民也不缺营生。”东回镇党委副书记、七亘村党支部书记董新河笑着说,“在东回镇,像七亘村这样产业一年比一年壮大的村子,还有不少咧。”
东回镇距离平定县城30多公里,是个纯农业乡镇。这里有远近闻名的西回小米、前黄安杂粮饼、洪水连翘茶、七亘花椒、瓦岭蜂蜜等。东回镇境内群山连绵、植被丰富,森林覆盖率达36%,发展生态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东回镇还是一片红色热土——刘伯承率领部队两次伏击日军,创造了七亘大捷;刘伯承在马山村主持召开了马山军事会议。一个个红色故事、一个个革命旧址,给东回镇发展红色旅游奠定了良好基础。
近年来,立足全镇实际,东回镇牢固树立“农业为本、农旅为要、项目为王”的理念,提出“红绿相融”的发展思路,通过深挖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立足绿色禀赋、发展休闲农业,构建全域旅游格局,并带动农业产业发展。
洪水村位于东回镇东北部,每年春天,这里连翘花开,漫山遍野一片金黄。近年来,洪水村引进连翘加工企业,引导村民种植连翘,昔日的“贫困村”早已成了全镇产业发展的“明星村”。洪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郭瑞全介绍,连翘也叫“一串金”。早春,连翘开花满枝金黄,村里可以举办观赏节;仲春,嫩叶萌发,村民采摘后可以制成连翘茶;盛夏,果实成熟,村民能采摘入药或对外销售,可谓“一举三得”。“过去,村里没产业,人们纷纷外出讨生活。现在,不少在外务工的村民返乡就业,不出远门也能挣下钱。”郭瑞全说,“依托连翘种植、加工产业,去年村集体收入突破了300万元。”
无独有偶。每年春天,西峪掌村凭借一簇簇缀满枝头的梨花,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西峪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岳利庆介绍,西峪掌村土层厚实、土质肥沃,海拔较高、昼夜温差大,适合种植玉露香梨。2016年以来,西峪掌村引进梨树苗、新建蓄水池、安装防雹网、修建气调式冷库、建设秸秆腐熟沤肥区,还不定期邀请农业专家到村开展技术指导,梨树也从小苗长成大树。
岳利庆说,春天,梨花绽放,游客能观赏梨花;夏天,梨树茂盛,游客能体验农耕生活;秋天,果挂枝头,游客能采摘并购买。如今,西峪掌村正以梨为媒,努力把这里打造成集生态、绿色、观光、采摘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东回镇是“绿色”的,也是“红色”的。抗战时期,瓦岭村曾是平东县二区区公所驻地。近年来,瓦岭村积极争取资金,保护红色旅游资源,打造了秦基伟抗战纪念馆、赵雨亭区公所。瓦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穆晓华介绍,下一步,他们计划用3年时间,把瓦岭村的红色遗址连点成片、串珠成链,让游客到瓦岭村聆听红色故事、传承红色精神。
娘娘庙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崔建军说,这些年,村里依托红色旅游资源,建设平(定)东抗日根据地纪念馆的同时,还同步对其他革命旧址进行整修。目前,全村已经整修并挂牌近50处革命旧址。村里还将继续挖掘、收集、整理红色旅游资源,通过发展红色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东回镇镇长张杰说,全镇将抓住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穿镇而过的有利契机,加快形成以七亘、马山、娘娘庙等村为主的红色文化示范区,以洪水、前黄安、西峪掌等村为主的田园综合休闲区,以瓦岭、南峪、西回等村为主的古村落特色观光区,推动全镇经济发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6 08: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