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汉服翩翩,流转千年宋韵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13 17:43:00 来源:海外网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四月,草长莺飞,玉皇山路,裙裾飘扬,欢声笑语连成一片。汉服爱好者们身着各式华美汉服亮相2024“国丝汉服节”,或庄重典雅,或清新婉约,汉服再一次“破圈”掀起热潮。

汉服翩翩,流转千年宋韵

2024“国丝汉服节”现场画面(图片来源:杭州网)

近年来,大批宋代题材古装剧热播,在海内外引起广泛关注与讨论的同时,也成功“种草”了宋制汉服,刮起了名副其实的“宋韵风”。作为南宋都城,宋韵文化的代表,杭州是探寻宋韵服饰之美的绝佳之选。古时,杭州便享有“丝绸之府”的美誉。“丝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一联诗句道出了杭州丝绸水平之高。丝绸业的兴盛,进而推动了刺绣工艺的发展。作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杭绣便在南宋时期达到鼎盛,并在宫廷内广泛流传。近千年过去,杭绣一代又一代传承,始终以江南刺绣的最高水准编织着宋韵中的杭之服饰美。

而今,杭州积极传承弘扬宋韵文化,不断升级宋韵文化旅游新体验,沉浸式体验宋韵服饰之精妙早已成为现实。步入清河坊历史文化街区,就能轻松实现换装梦想;迈进德寿宫,一抹红墙前,仿佛瞥见千年前的云和月。纵览杭州城,自西湖畔到运河岸,从望仙阁到鼓楼、南宋御街,身着宋制汉服者屡见不鲜,将宋韵更深入地浸润到城市肌理中。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宋韵文化作为华夏文明的一座高峰,其内涵之宽广与深厚,还映射在丰富多彩的民俗节日中。花朝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关于其起源,人们常常提及唐代武则天蒸制花糕一事。事实上,花朝节是在宋代“修”成了节日的“正果”。吴自牧在《梦粱录》中写道:“仲春十五日为花朝节,浙间风俗,以为春序正中。”宋代的浙江,百姓在农历二月十五日庆祝花朝节。当时的杭州,花朝节民俗活动丰富多彩,百姓大多出行玩赏奇花异木,上香拜佛。

汉服翩翩,流转千年宋韵

“十二花神”乘坐古韵花船沿河巡游(图片来源:杭州发布)

如今,花朝节之“宋韵”在杭州仍闪耀着熠熠光辉。3月24日,即农历二月二十五日,“十二花神”降临杭州西溪,同近200名身着汉服的同袍共庆花朝节。游客们游春赏景,飞花行令,泛舟溪上,深入体验花朝节习俗,共享春日浪漫,品味宋韵文化。

春风已绿江南岸,是时候踏上新的旅途。着一席汉服,邀一二好友,在杭州的青山绿水间,亭台楼阁处,街头小巷里寻味宋韵遗风。

责编:秦雅楠、陈亚楠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3 2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200余件唐代文物亮相杭州 多件系千年前“浙江制造”
中新网杭州6月19日电 (张斌)“这次我们出借的多件唐代文物,当时是浙江生产制造,供给皇室使用的器物。这次在杭州展出,可以说是再次回到浙江,非常有意义。”6月19日,在位于杭州的
2024-06-20 09:48:00
浙young识文脉丨穿汉服看五千年丝绸文化 西湖边有座宝藏博物馆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里的‘阳关’你找找看在哪里。”在中国丝绸博物馆的丝绸之路地图前,一位家长正向小朋友解释丝绸之路的来龙去脉。诗句中的“阳关”位于玉门关以南,在如
2023-07-21 15:53:00
...随十二位“花神”的脚步,一同巡游蠡山景区,仿佛穿越千年,置身于古代的繁华盛景之中。“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和热爱传统文化,为文化的多元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参与
2025-04-09 06:28:00
海报丨瓷韵华裳 流转千年的美学诗篇
大河网讯 中国素有“瓷的国度”之美誉。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瓷器乘着海上丝绸之路的涛声远航,以“china”之名让世界认识了“China”。如今,随着汉服热潮席卷海外社交平
2025-06-27 13:07:00
...成为了学校最响亮的特色品牌。”丝绸扎染,焕发新生的千年技艺起源于战国、繁盛于唐宋的丝绸扎染,在南宋以后逐渐消失,直到2003年被重新挖掘并复原。2004年起,这项技艺成为杭州
2024-08-04 06:48:00
...是北京市通州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侯健美,她说,作为千年大运河北首,北京通州区坚持“一年一个新节点,每年都有新变化”,聚焦文化旅游、科技创新主导功能,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发展注
2025-06-04 06:33:00
“2023丝绸之路周”开幕 敦煌文化“闪现”中国丝绸博物馆 众多国宝首次在浙江展出
杭州日报讯 驼铃声声,舟楫相望,绵亘万里,延续千年。自2020年起,由国家文物局、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丝绸之路周”活动已连续3年在“丝绸之府”杭州成功举办,其间吸引了22个
2023-07-13 07:25:00
...化的融汇之处。这里是艺术的殿堂,从十六国至蒙元前后千年,石窟、壁画与雕塑,形成极具震撼力的视觉效果。这里是文献的宝库,敦煌遗书中汇聚了汉文、梵文、粟特文、于闻文、吐蕃文、回鹃
2023-08-18 08:20:00
中希跨学科对话:沿“张骞的足迹”,让文明美美与共
...文物界、艺术界专家学者沿着“张骞的足迹”,在承载五千年文明的良渚遗址上首次展开对话,为世界文明“美美与共”献策。文化遗产保护本身涉及多领域、多学科、多部门。东西方文明之间,不
2023-07-06 21:5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90后“金牌讲解员”陈双:用青春语言讲“活”红色故事
7月21日,西柏坡纪念馆讲解员陈双,现场讲解《我们都是王家川》。陈 双提供9月5日,在西柏坡纪念馆,一场名为“时代回响”河北红色抗战故事主题宣讲活动正在举办
2025-10-13 08:55:00
铁骨忠魂入画来——《吉鸿昌》佳作赏析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是抗日英雄吉鸿昌就义前写下的生命绝唱,他为抗战事业献出生命,牺牲时年仅39岁
2025-10-13 14:06:00
忆李公:秋雨潇潇 斯人未远
李公,讳宗伟。鲁南枣庄人。少时家贫,耕读乡里,敏而好学。怀弘毅之志,抱淑慎之德。及长治学,淹贯经史,旁涉艺理。常挑灯看剑于夜阑
2025-10-13 15:13:00
学府东街站位于小店区东中环路与龙保街、学府东街的交叉口之间,车站共设4个出入口。该站工程名为学府街东口站,公示名为龙堡站
2025-10-13 20:17:00
“河北五超”第九轮开战在即,石家庄VS保定,强强对决榜首争霸,“板面驴火之战”悬念今晚揭晓!
2025-10-11 17:02:00
笔墨间的垦荒征程——《南泥湾途中》佳作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11 21:17:00
太行风|巍巍长城
10月3日,金山岭长城。 郭中兴摄长城,是镌刻在中华大地上的不朽史诗,是熔铸于民族血脉的精神图腾。它横贯万里,是承载历史
2025-10-10 08:44:00
以家族记忆还原英雄本色,让抗联精神代代相传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杨靖宇将军诞辰120周年、殉国85周年的特殊节点,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我的爷爷杨靖宇》一书不仅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2025-10-10 17:30:00
秋日的蔚县尖山村,漫山层林褪去葱郁,红黄绿点缀其间,将山野打扮得斑斓夺目。拍摄|赵永辉、王建海制作|吴晓萌
2025-10-10 07:51:00
发现200余处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套)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
2025-10-09 08:38:00
孙敬会笔下的孙立,钢鞭造型是最大亮点
水浒人物,36天罡的地位高于72地煞,而画水浒人物的画家,也多把创造的精力和巧思,用于前者。不过孙敬会先生画梁山108好汉
2025-10-09 11:32:00
杜梦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逢八月十五,当一轮圆月悬于中天,中国人便知,这是属于中秋的时刻。这个承载着团圆期盼的节日
2025-10-09 11:32: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明月映泉城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千百年来,无数诗人用笔墨描绘这一轮明月,也用月色寄托思念。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道
2025-10-09 11:33:00
杜梦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当月光穿透千年云层,既照亮了文人墨客案头的诗稿,也温暖了寻常巷陌的烟火。中秋的魅力,在于它既是“诗言志”的情感载体
2025-10-09 11:33:00
人文|白居易与唐代的香衣文化
文|刘永加秋风乍起,天气渐渐转凉,人们会添加衣物,讲究的此前可能会在衣箱或衣柜里放上樟脑丸,也是为了防虫,所以拿出的衣服带着淡淡的香气
2025-10-09 11: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