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狐大医 | 破解流传最广的5个身高谣言!怎么“追高”才算科学?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5-05-15 15:53:00 来源:搜狐健康

狐大医 | 破解流传最广的5个身高谣言!怎么“追高”才算科学?

出品 | 搜狐健康

作者 | 北京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主治医师 秦淼、副主任医师 苏畅

审核 | 北京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主任医师 吴迪

编辑 | 刘家碧

儿科内分泌门诊每天都充斥着家长们的身高焦虑。有些家长着急给孩子打生长激素,有些家长则认为孩子再大一点就能逆袭。关心孩子的身高是好事,但也需要理性看待身高问题。北京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主治医师秦淼、副主任医师苏畅一次性戳破流传最广的5个“身高谣言”,并讲解管理身高的科学方法,帮助家长们走出身高焦虑。

谣言一:爸妈高,孩子一定高

不少家长觉得自己身材高挑,孩子肯定也矮不了。但遗传学里有个“回归均值”现象,通俗来讲,矮个子爸妈的孩子,有可能突破父母身高限制,长得更高;高个子爸妈的孩子,也存在比父母矮的可能性。而且,遗传并非100%决定孩子身高。研究显示,欧美人身高受遗传因素影响大概在80%,亚洲人则为 65%(±12.2%)。

除了遗传,后天的营养供给、生活环境、气候变化、生活方式(如睡眠质量、运动量)以及心理状态等,共同构成了影响身高增长的复杂“生态系统”。最后要郑重提醒家长们,如果孩子的身高明显矮于同龄儿,不要犹豫,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检查。

谣言二:孩子矮,都是因为“晚长”

医学上的确有个专业术语叫“体质性青春期发育延迟”,也就是“晚长”。青春期发育晚于同龄儿,生长突增也晚。但实际上,体质性青春期发育延迟的总体发生率仅为2.0%—2.5%,而且通常父母有一方存在非常明确的晚发育情况,比如妈妈15岁才来月经初潮,爸爸高中才蹿个儿等。而且这类“晚长”的孩子,最终身高大多处于父母目标身高范围的下限,很少能超越父母目标身高。

因此家长们需注意,当孩子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身高曲线第3百分位,或者生长速率明显变慢时,不管性发育是早还是晚,都要尽快去医院找儿童内分泌专科排查,看看是否存在疾病因素。此外,无论早长晚长,成年身高的75%都是在青春期前完成的。

谣言三:孩子身高比同龄人矮是患了矮小症

生长和发育的个体差异非常大,和同龄人横向对比,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醒家长留意孩子是否存在异常。不过,“偏矮”并不意味着患了矮小症。矮小症对身高有明确的界定标准:身高低于同种族、同性别、同年龄儿童身高标准曲线的第3百分位,或者平均身高 2 个标准差(- 2 SD)。家长们可以在北京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微信公众号的小程序中进行身高状态查询。一旦孩子身高符合矮小症的标准,就得赶紧去医院查明病因。

非常关键的是,从孩子出生起,家长就要持续观察年生长速度,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建议每3—6个月为孩子测量一次身高(测量时要选在清晨空腹、免冠、脱鞋,让孩子靠墙站直),监测年生长速度,并绘制生长曲线图。如果一直低于生长曲线,或生长速度减慢、生长曲线呈现向下趋势,就得及时就医。

谣言四:骨龄偏大就长不高

骨龄是反映骨骼成熟程度的重要指标。很多家长拿到骨龄报告,一看到 “骨龄大于年龄”,瞬间就慌了神,担心孩子马上要提前停止生长。虽说骨龄的规律性变化,能较好地展现儿童体格发育状况和生长潜力,可骨骼发育受遗传、内分泌激素、炎症、营养状况、药物、应力刺激、环境因素等诸多因素共同影响。单次骨龄检测仅仅能反映当下的发育状态,仅凭一次检测结果来预测孩子未来身高,并不科学。再者,骨龄是动态变化的,并非与年龄同步增长。

研究发现,亚洲孩子在3—6岁时,骨龄通常比实际年龄落后1—2岁,随后逐渐与年龄持平。步入青春期启动阶段后,在半年到1年的时间内,骨龄可能会突然增加1—2岁,而后增长速度又会放缓。因此,骨龄偏大并不绝对意味着影响身高,需要由儿童内分泌专业医生根据孩子的性别、性发育成熟度及进展速度、生长速度、父母身高及发育年龄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判断。

谣言五:孩子不高,打生长激素就行

随着生长激素的广泛应用,“打激素长高”的说法愈发盛行,甚至出现了出于非医学目的滥用的乱象。实际上,生长激素属于处方药,其使用有着明确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必须在具备相关资质的医疗机构,由专业医生开具处方才能使用。

此外,家长和孩子要清楚,虽说生长激素对多数儿童而言相对安全,但也存在引发甲状腺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糖代谢异常、良性颅高压、股骨头滑脱等不良反应的潜在风险。总之,生长激素对于非生长激素缺乏的儿童,增高效果有限,“定制身高”更是难以实现。盲目为了长高而进行医学干预,并非明智之举,会给孩子带来健康风险。

如何对孩子身高进行科学管理?

帮助孩子长高,科学建议如下:

1、定期监测身高体重,绘制生长曲线

从孩子出生起,至少每年详细记录身高体重数据,并绘制生长曲线图,通过动态观察,清晰掌握孩子的生长趋势。

2、营造健康生长环境

(1)营养均衡

严格遵循中国居民平衡膳食指南安排饮食,鼓励孩子主动选择有营养的食物,尽量少吃精加工食品,减少外卖摄入,不喝饮料、奶茶等。对身高增长缓慢的宝贝们,家长可按照《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食养指南 (2023 年版) 》建议调整饮食习惯。

(2)保证睡眠

学龄前儿童每天要保证10—13小时的充足睡眠,中小学生则需保证8—10小时睡眠,晚上10点前一定要入睡。

(3)坚持运动

学龄儿童每天应保证6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运动项目要兼顾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有氧运动可以提高心肺耐力,抗阻运动可以增加肌肉力量。

(4)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多晒太阳

钙吸收离不开维生素D,而90%的维生素D源自晒太阳后的皮肤合成。多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既能促进骨骼健康发育,又能改善夜间睡眠质量,还能让孩子保持愉悦心情。

(5)关注心理

孩子的自信心离不开家长的鼓励和发现孩子长处的智慧,家长要避免过度关注孩子身高、盲目攀比,应全力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和积极向上的情绪环境。

3、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一旦察觉孩子生长发育出现异常,务必尽快前往儿童内分泌专科就诊,进行骨龄、生长激素、甲状腺功能等基础检查,明确病因后,制定专属的个性化干预方案。

已有研究明确指出,身高与事业成功与否无关。比身高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在科学、理性的关爱下,健康茁壮地成长。家长们应放下焦虑,科学管理身高,避免过度激进,从健康生活方式开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15 17: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央广营养课|关于孩子长高的六大谣言,真相原来是这样的!
...做客《央广营养课》直播间,击碎了关于孩子长高的六大谣言。专家表示,影响一个人身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父母遗传因素占60%-70%,剩余的30%-40%受到后天因素的影响。据《2
2024-05-21 14:24:00
...们的心头大患。今天一起来揭秘下临床工作中常见的几个谣言。谣言1、爹妈高,孩子就一定高!一个人的身高并不完全由遗传决定,遗传因素只影响身高的60%-70%,剩余的30%-40%
2023-12-11 18:13:00
9岁有11岁的骨龄有什么影响?
...择年轻球员时会测量他们的骨骼年龄,并预测他们的最终身高,这也是判断年轻球员潜力的重要标准之一。很多家长也会带着孩子去做骨龄检查,想知道孩子到底发育如何。那么,对于青少年来说,
2023-12-25 11:10:00
科学做好儿童身高管理
...:红河日报《幸福红河话健康》第九期——科学做好儿童身高管理访谈现场身高作为衡量儿童生长发育的第一指标,越来越受到家长的重视。那么对于身高,我们是否可以通过科学的手段管理进而达
2023-10-26 01:23:00
孩子暑期“追高”,测骨龄是智商税吗?专家:有科学依据,但并非所有人适用
...来一次身体上的“查缺补漏”。特别是为孩子查骨龄预测身高的现象愈发普遍。不过,骨龄检测的热潮也引发了不少家长的质疑。骨龄检测究竟是不是智商税?专家表示,骨龄检测是一个有科学依据
2024-08-12 16:45:00
奥运热潮下 重庆的“小潘展乐”们忙追高
...是绝对的,乐乐营养均衡,从小学游泳测骨龄!“最近,身高1米92的奥运冠军潘展乐爷爷接受媒体采访时的一席话,点燃了不少家长让孩子变得更高、更强的热情。近日,上游新闻记者走访了重
2024-08-10 10:57:00
“关爱矮小 青春同行”宁阳县一院暑期免费测骨龄活动开始啦
...假期欢乐时光的同时,他们的身体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身高慢慢地长高。孩子们身高增长贯穿在生活中的每一天。那如何科学监测孩子身高的增长、管理孩子的身高,未必每位家长都知道。孩子长
2023-07-27 10:04:00
孩子身高有秘密,是否该测骨龄?解析儿童成长的骨龄奥秘
孩子的身高问题是许多家长关心的话题,而骨龄测试常常被提及。骨龄,是指骨骼的发育程度,与孩子的生物年龄不一定一致。骨龄的检测有助于了解孩子的骨骼发育状况,预测未来身高,并判断是否存
2024-09-10 16:15:00
事关儿童生长发育!9月21日省内专家到滨州市妇保院坐诊
您的孩子是否从小身高低于同龄人?每年身高长不到5厘米?女孩在7.5岁前出现乳房发育或10岁前出现月经来潮?男孩在9岁前出现睾丸发育,12岁前出现变声、长胡须?过度肥胖?孩子的裤子
2025-09-20 16:21: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胎动异常的信号及紧急处理
近期,我遇到了一个孕妇,产检过程很顺利,她也很高兴地等着“瓜熟蒂落”,可是有一夜,肚子却忽然很频繁地动起来,有时还伴有轻微的收缩
2025-11-15 05:22:00
肝癌介入治疗全解析:微创“精准打击”如何为患者赢得生机?
提到肝癌治疗,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开腹手术切除”,但对晚期患者或身体虚弱的老人来说,大手术风险难以逾越。如今,肝癌介入治疗这一“精准打击”的微创技术
2025-11-15 05:22:00
0-6岁体检时间表:关键检查别错过
0到6岁是宝宝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各个微小的变化都牵动着家长的心,也会影响着宝宝的健康。为了保障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定期体检十分重要
2025-11-15 05:22:00
儿童扁桃体炎高发期,家长须知的饮食与护理禁忌
每年春秋季是儿童扁桃体炎的高发期,门诊中因咽痛、发热就诊的患儿占比显著上升。作为人体第一道免疫防线,扁桃体在儿童期因免疫系统未发育完善
2025-11-15 05:22:00
化疗后没胃口? 3招让消化道肿瘤患者吃得香
在消化道肿瘤治疗过程中,化疗为重要方式,可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但会产生较多消化道不良反应,其中食欲不振为典型性影响,如何让消化道肿瘤患者吃得香
2025-11-15 05:22:00
直面灾难性抗磷脂综合征带来的“血栓风暴”
你能想象吗?一次普通的感染、一次常规的手术,甚至一次小小的创伤,都可能成为引爆身体的“开关”,在数日内导致全身器官接连衰竭
2025-11-15 05:22:00
什么是肩周炎?如何科学锻炼康复?
肩周炎,全称肩关节周围炎,俗称“冻结肩”“五十肩”,是一种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它好发于50岁左右人群
2025-11-15 05:22:00
子宫内膜上的“小疙瘩”——子宫内膜息肉需要治疗吗?
子宫内膜息肉(EPs)是女性子宫局部内膜过度生长形成的一种常见宫腔病变,好发于育龄期妇女,且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逐渐上升
2025-11-15 05:22:00
反复感冒是不是免疫力低?儿童呼吸道反复感染的真相与应对策
孩子三天两头流鼻涕、咳嗽,家长们常常焦虑不已,第一反应往往是“孩子免疫力太差了”,但儿童反复感冒、呼吸道反复感染的背后
2025-11-15 05:22:00
颈椎病手麻:西药营养神经+针灸选穴,循证依据在哪?
手麻像过电、像戴了“隐形手套”,夜里常被“麻醒”——这是神经根型颈椎病最常见的反应。不少患者跑遍骨科、神经内科,拿到两袋药
2025-11-15 05:22:00
甲亢和甲减症状相反,治疗核心在平衡
甲状腺是人体颈部的“内分泌发动机”,负责分泌甲状腺激素,调节新陈代谢、能量产生和器官功能。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和甲减(甲状腺功能减退)是甲状腺常见的两种疾病
2025-11-15 05:22:00
从“酒桌王者”到“精神崩溃”,酒精如何摧毁大脑?
在社交场合中,常常能看到那些在酒桌上千杯不倒的“酒桌王者”,他们似乎以惊人的酒量为傲。然而,长期过度饮酒可能将一个看似强大的饮酒者从意气风发引向“精神崩溃”的边缘
2025-11-15 05:22:00
服务社会、共护睡眠——“关爱失眠者公益行动”首站启航
鲁网11月15日讯2025年11月13日,由漱玉平民大药房连锁股份有限公司与江苏先声药业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承办的“玉护好眠
2025-11-15 12:01:00
哈尔滨市祥民中医馆:扎根冰城,用传统中医守护邻里健康
在哈尔滨这座充满欧陆风情的城市里,一抹浓郁的中医药香正悄然浸润着社区街巷。近日,哈尔滨市祥民中医馆有限公司以其质朴、专业的服务
2025-11-15 12:35:00
肇东市丽都医疗美容有限公司:以专业与诚信塑造区域医美行业新标杆
近日,位于黑龙江省肇东市的丽都医疗美容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肇东丽都医美”)正以其专业的医疗团队、先进的设备技术与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2025-11-15 12: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