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名家新作|李裴:这一方水土养这一方人 —— 读凌惕安《清代贵州名贤像传》一得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2-09 15:13:00 来源:当代先锋网

名家新作|李裴:这一方水土养这一方人 —— 读凌惕安《清代贵州名贤像传》一得

最初生长地,对那一个人或那一群人的影响是具有“烙印”性的,是“这里”的环境,包括地理风物、人情世故、风俗习惯、时势特质等等,对一个人的性格“与生俱来”的所起“印模”作用。当一个人“睁眼看见”开始,就立根于这一“宿命”之中,这是难以逃逸的。

简单说来,栖居深山的人和住在海边的人,北方人和南方人,生活在高山、或平原、或海边,都必然各有特点和各具意趣。这是一种“根植”,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十九世纪,法国哲学家、美学家丹纳著述《艺术哲学》,讨论研究艺术的社会决定性问题,提出种族、环境、时代“三要素”,认为这“三要素”对艺术品的产生起决定性影响,其中,种族是“内部动力”、环境是“外部压力”、时代是“后天推力”,甚有见地,艺术品如此,人不如此吗?当年读《艺术哲学》,总是不由自主联想到屈原的《九章·哀郢》,“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所表达的对故乡(最初生长地)的眷恋和不忘本(根)也忘不了的属于人的情怀。

前日阅读《清代贵州名贤像传》,注意力不经意间被故乡情节所控,目光停留在了压轴人物雷廷珍上。不为别的,只因他是“绥阳县人”。这本像传“收入清代贵州先贤计四十八人的画像、传记,传记中又附录与传主有关的文献资料,起于明末清初的吴中蕃,终于清末雷廷珍(《王礼尧·序》)”。编著者凌惕安认为“其实诸乡先生之浩气精英,已如日星,如河岳”,他之所作,不过是“采先民之矩范,资后人之则而已”。这本像传由商务印书馆初版于1946年8月,贵州人民出版社2024年1月放大影印出版,由周湖越、王潇潇策划编辑。

名家新作|李裴:这一方水土养这一方人 —— 读凌惕安《清代贵州名贤像传》一得

读到“绥阳县人”雷廷珍(字玉峰,1854-1903)这位同乡人,不禁感慨系之。我们看到,有“南开大学校父”之誉的贵州学政严修,相识相知雷廷珍后,竟有“不意于黔中乃见大儒”的九字评语,真是分量爆棚啊。严修开设贵州官书局(资善堂书局),雷廷珍为董事并主持工作,首开贵州官府印行图书之例。

像传记载雷廷珍“戊子举于乡,乙未丙申间应聘来贵阳讲学”的经历,随即下了一条评语,“风气为之一变”。雷廷珍对时势的判断有其穿透力,他的主要看法是,所见思想、各个学派“各持门户之见以相攻相诘,……致国弱而民贫,无以图存于世界”。这必然有用于世,也自有慧眼相识。严修“创设经世学堂于贵阳,……聘珍主讲经术之学……明年兴义刘官礼复聘珍主笔山书院讲席,人才辈出,其影响尤巨”。声名既出却天不假年,“张之洞服其贤,遣使来迎,遂脂车出游,次于渝江,遽以疾卒,还葬绥阳。年四十九岁”。

撞击脑海而引人深思的句子是,像传直言“黔人讲学,敢为破格,敢于疑古者,珍一人而已”。绥阳人雷廷珍讲学中“破格”“疑古”,应该是来自于他的学养、修为、博学的底气;说其“一人”,当然是赞誉的;能行之于公开出版物,自然是得到了“公认”的。其中,“敢”从何来?大约与“诗”关系紧密。诗的特质,丰富的想象力中蕴含热情、激情甚至豪情,其“兴、观、辟、怨”功能和“思无邪”的归旨,雷廷珍身处“讲学”之中,想必“敢”自然就冒了出来:我讲的是“学”,有何“不敢”?

这与雷廷珍是“绥阳县人”分不开。绥阳县当今最大的名气来自“中国诗乡”大约是靠谱的,拥有“中国民间文学艺术(诗歌)之乡”“中华诗词之乡”“全国文化先进县”等多块牌牌。绥阳县建制史已逾1400年,早在东汉时,名师大儒尹珍(正好也有一个“珍”字)在绥设馆讲学十五年,播下文种。“中国诗乡”这块牌牌可非浪得虚名,仅新时代诗人群体,在县里已上千人。就我所见的“绥阳县人”,廖公弦(1937—2003)就是响当当的,其《望烟雨》,1962年发表于《人民文学》,“莽莽苍苍/山寨一派淡墨画”,开新诗一代风气。曾与廖公交谈,“上厕所都在想着诗句”,言犹在耳;李发模是大名鼎鼎的,1979年长诗《呼声》横空出世,被苏联时期评论家叶甫图申科誉为“中国新诗的一块里程碑”,以诗的脚步探索、构建东方智慧空间并于世间广结善缘,“暖心发模”啊;而叶大鹏的“山气白如昼,夜光寒上衣”(《遵义诗钞》)的诗句,多少年了,还令人过目不忘。他可是111岁高寿的清代绥阳贡生啊。

“这一方”之所以成为“这一方”,是一个经久的过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自有其天缘、地缘、人缘,各种机缘相凑而至,持久性、广泛性、普适性、综合性、系统性再加上相应的稳定性,终究在“这一方”民众或芸芸众生中由时空之蕴藉而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的存在。这一“固化”,便会有“南橘北枳”之效,“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晏子春秋·杂下》)。”

这方水土上的人,不论老幼男女,皆“好这一口儿”,绝非一两个人。绥阳县当前“上得了台面”的农民诗歌作者就有100多人,博雅诗社的会员就有370名;大溪村四衙寨诗社会员80余人,寨子130多户,办有诗刊《四衙寨》;黄鱼村柳湾诗社拥有中华诗词、省、市、县级学会会员85人,坚持着“学诗词、习文化、传家风”;绥阳女诗人部落举办的文学转转会暨读书活动,吸引力超强。看到近期的一个统计:绥阳县组建了20个诗歌创作基地、19个诗词诗社及诗歌村、民歌村、民间文学沙龙、诗歌之家等20余个群众性诗歌文化组织。

生于斯、长于斯,喝这里的水、吃这里的饭,春风化雨、文以化人,走得再远、飞得再高,总有“这里”铸就的“基因”,举手投足总会或多或少突显“这里”的特质。关键是,这与他“想不想”并无太大关系,其看似不自觉的行动,其实是有这一方的烙印的,“最初生长地”初始之时已有模板。

文/李裴

编辑/黄若佩

二审/姚曼

三审/黄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09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名家新作 | 张新民:山水壮美 人文蔚兴 ——《阅读铜仁》序
...为佛教净地,而且更是武陵山区名岳,广袤南域奇胜。另一方面则如明代大地理学家王士性所说,贵州有“北二水”“东一水”“南二水”,而以梵净山脉为分界线,当地西有“出涪水”之乌江,东
2024-12-11 17:33:00
世界读书日荐书 | 舒奇峰:读《南明史》《清代贵州名贤像传》了解贵州历史
...出处”,解开了许多历史死结。推荐图书二:《清代贵州名贤像传》书名:《清代贵州名贤像传》作者:凌惕安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24年《清代贵州名贤像传》是一本收录48
2024-04-23 03:18:00
名家新作 | 叶辛:55年的贵州情
写了一篇《我写贵州山水》发表在《新民晚报》上,上海的一位读者给我发来一条微信说:“看完你写的这篇,我一定一定要再去一次贵州。”这位读者是个身居要职的女干部,接着她又意犹未尽地补充
2025-01-21 21:57:00
名家新作|叶延滨:激活历史记忆的深情礼赞 —— 读“三线主题”长诗三部曲札记
...、作协全国委员会第六、七、八、九届委员及名誉委员。贵州诗人小语的 “三线” 主题长诗三部曲《热血》《逐梦》《飞天》由贵州大学出版社出版,以史诗般的笔触全景式呈现了三线建设的历
2025-06-24 15:04:00
名家新作 | 董平 韩书安:《阳明悟道》一部思想与心灵对话的精品纪录片
...时代任务。历史人文纪录片《阳明悟道》海报。 近期由贵州省委宣传部出品策划的历史人文纪录片《阳明悟道》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纪录频道(CCTV-9)播出。该纪录片分为《山水引路》
2025-05-13 21:42:00
名家新作 | 顾久:深切之爱,铸就大作 —— 评《贵州侗族当代文学史》
名家档案顾久:贵州省第十届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贵州省文史研究馆原馆长、贵州省文联原主席、《贵州文库》总纂。20世纪80年代,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的陈荒煤在一次“文艺
2024-05-29 00:01:00
2023贵州省摄影名家携新锐精品展开展
12月21日,由贵州省文联主办,贵州省摄影家协会、贵州画报社承办的“黔像记忆”2023贵州省摄影名家携新锐精品展,在贵州省文艺人才孵化基地(龙里双龙镇云栖谷)开展。本次展览以“深
2023-12-22 22:01:00
6月至10月 全国文艺名家齐聚贵州开展采风创作活动
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 彭典 杨昌鼎 实习生 李竹丽)7月17日,记者从贵州省委宣传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作为2023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主体活动之一,“山乡巨变——中国式现代
2023-07-17 15:05:00
...讯(记者 鲁毅)近日,“山乡巨变——中国式现代化的贵州实践”美术家采风创作活动举行,28位全国美术名家深扎贵州一线、勾勒山乡巨变,创作美术作品500余幅,生动展示多彩贵州人文
2023-08-18 04:3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