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名家新作|李裴:这一方水土养这一方人 —— 读凌惕安《清代贵州名贤像传》一得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2-09 15:13:00 来源:当代先锋网

名家新作|李裴:这一方水土养这一方人 —— 读凌惕安《清代贵州名贤像传》一得

最初生长地,对那一个人或那一群人的影响是具有“烙印”性的,是“这里”的环境,包括地理风物、人情世故、风俗习惯、时势特质等等,对一个人的性格“与生俱来”的所起“印模”作用。当一个人“睁眼看见”开始,就立根于这一“宿命”之中,这是难以逃逸的。

简单说来,栖居深山的人和住在海边的人,北方人和南方人,生活在高山、或平原、或海边,都必然各有特点和各具意趣。这是一种“根植”,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十九世纪,法国哲学家、美学家丹纳著述《艺术哲学》,讨论研究艺术的社会决定性问题,提出种族、环境、时代“三要素”,认为这“三要素”对艺术品的产生起决定性影响,其中,种族是“内部动力”、环境是“外部压力”、时代是“后天推力”,甚有见地,艺术品如此,人不如此吗?当年读《艺术哲学》,总是不由自主联想到屈原的《九章·哀郢》,“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所表达的对故乡(最初生长地)的眷恋和不忘本(根)也忘不了的属于人的情怀。

前日阅读《清代贵州名贤像传》,注意力不经意间被故乡情节所控,目光停留在了压轴人物雷廷珍上。不为别的,只因他是“绥阳县人”。这本像传“收入清代贵州先贤计四十八人的画像、传记,传记中又附录与传主有关的文献资料,起于明末清初的吴中蕃,终于清末雷廷珍(《王礼尧·序》)”。编著者凌惕安认为“其实诸乡先生之浩气精英,已如日星,如河岳”,他之所作,不过是“采先民之矩范,资后人之则而已”。这本像传由商务印书馆初版于1946年8月,贵州人民出版社2024年1月放大影印出版,由周湖越、王潇潇策划编辑。

名家新作|李裴:这一方水土养这一方人 —— 读凌惕安《清代贵州名贤像传》一得

读到“绥阳县人”雷廷珍(字玉峰,1854-1903)这位同乡人,不禁感慨系之。我们看到,有“南开大学校父”之誉的贵州学政严修,相识相知雷廷珍后,竟有“不意于黔中乃见大儒”的九字评语,真是分量爆棚啊。严修开设贵州官书局(资善堂书局),雷廷珍为董事并主持工作,首开贵州官府印行图书之例。

像传记载雷廷珍“戊子举于乡,乙未丙申间应聘来贵阳讲学”的经历,随即下了一条评语,“风气为之一变”。雷廷珍对时势的判断有其穿透力,他的主要看法是,所见思想、各个学派“各持门户之见以相攻相诘,……致国弱而民贫,无以图存于世界”。这必然有用于世,也自有慧眼相识。严修“创设经世学堂于贵阳,……聘珍主讲经术之学……明年兴义刘官礼复聘珍主笔山书院讲席,人才辈出,其影响尤巨”。声名既出却天不假年,“张之洞服其贤,遣使来迎,遂脂车出游,次于渝江,遽以疾卒,还葬绥阳。年四十九岁”。

撞击脑海而引人深思的句子是,像传直言“黔人讲学,敢为破格,敢于疑古者,珍一人而已”。绥阳人雷廷珍讲学中“破格”“疑古”,应该是来自于他的学养、修为、博学的底气;说其“一人”,当然是赞誉的;能行之于公开出版物,自然是得到了“公认”的。其中,“敢”从何来?大约与“诗”关系紧密。诗的特质,丰富的想象力中蕴含热情、激情甚至豪情,其“兴、观、辟、怨”功能和“思无邪”的归旨,雷廷珍身处“讲学”之中,想必“敢”自然就冒了出来:我讲的是“学”,有何“不敢”?

这与雷廷珍是“绥阳县人”分不开。绥阳县当今最大的名气来自“中国诗乡”大约是靠谱的,拥有“中国民间文学艺术(诗歌)之乡”“中华诗词之乡”“全国文化先进县”等多块牌牌。绥阳县建制史已逾1400年,早在东汉时,名师大儒尹珍(正好也有一个“珍”字)在绥设馆讲学十五年,播下文种。“中国诗乡”这块牌牌可非浪得虚名,仅新时代诗人群体,在县里已上千人。就我所见的“绥阳县人”,廖公弦(1937—2003)就是响当当的,其《望烟雨》,1962年发表于《人民文学》,“莽莽苍苍/山寨一派淡墨画”,开新诗一代风气。曾与廖公交谈,“上厕所都在想着诗句”,言犹在耳;李发模是大名鼎鼎的,1979年长诗《呼声》横空出世,被苏联时期评论家叶甫图申科誉为“中国新诗的一块里程碑”,以诗的脚步探索、构建东方智慧空间并于世间广结善缘,“暖心发模”啊;而叶大鹏的“山气白如昼,夜光寒上衣”(《遵义诗钞》)的诗句,多少年了,还令人过目不忘。他可是111岁高寿的清代绥阳贡生啊。

“这一方”之所以成为“这一方”,是一个经久的过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自有其天缘、地缘、人缘,各种机缘相凑而至,持久性、广泛性、普适性、综合性、系统性再加上相应的稳定性,终究在“这一方”民众或芸芸众生中由时空之蕴藉而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的存在。这一“固化”,便会有“南橘北枳”之效,“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晏子春秋·杂下》)。”

这方水土上的人,不论老幼男女,皆“好这一口儿”,绝非一两个人。绥阳县当前“上得了台面”的农民诗歌作者就有100多人,博雅诗社的会员就有370名;大溪村四衙寨诗社会员80余人,寨子130多户,办有诗刊《四衙寨》;黄鱼村柳湾诗社拥有中华诗词、省、市、县级学会会员85人,坚持着“学诗词、习文化、传家风”;绥阳女诗人部落举办的文学转转会暨读书活动,吸引力超强。看到近期的一个统计:绥阳县组建了20个诗歌创作基地、19个诗词诗社及诗歌村、民歌村、民间文学沙龙、诗歌之家等20余个群众性诗歌文化组织。

生于斯、长于斯,喝这里的水、吃这里的饭,春风化雨、文以化人,走得再远、飞得再高,总有“这里”铸就的“基因”,举手投足总会或多或少突显“这里”的特质。关键是,这与他“想不想”并无太大关系,其看似不自觉的行动,其实是有这一方的烙印的,“最初生长地”初始之时已有模板。

文/李裴

编辑/黄若佩

二审/姚曼

三审/黄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09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名家新作 | 张新民:山水壮美 人文蔚兴 ——《阅读铜仁》序
...为佛教净地,而且更是武陵山区名岳,广袤南域奇胜。另一方面则如明代大地理学家王士性所说,贵州有“北二水”“东一水”“南二水”,而以梵净山脉为分界线,当地西有“出涪水”之乌江,东
2024-12-11 17:33:00
世界读书日荐书 | 舒奇峰:读《南明史》《清代贵州名贤像传》了解贵州历史
...出处”,解开了许多历史死结。推荐图书二:《清代贵州名贤像传》书名:《清代贵州名贤像传》作者:凌惕安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24年《清代贵州名贤像传》是一本收录48
2024-04-23 03:18:00
名家新作 | 叶辛:55年的贵州情
写了一篇《我写贵州山水》发表在《新民晚报》上,上海的一位读者给我发来一条微信说:“看完你写的这篇,我一定一定要再去一次贵州。”这位读者是个身居要职的女干部,接着她又意犹未尽地补充
2025-01-21 21:57:00
名家新作 | 顾久:深切之爱,铸就大作 —— 评《贵州侗族当代文学史》
名家档案顾久:贵州省第十届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贵州省文史研究馆原馆长、贵州省文联原主席、《贵州文库》总纂。20世纪80年代,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的陈荒煤在一次“文艺
2024-05-29 00:01:00
2023贵州省摄影名家携新锐精品展开展
12月21日,由贵州省文联主办,贵州省摄影家协会、贵州画报社承办的“黔像记忆”2023贵州省摄影名家携新锐精品展,在贵州省文艺人才孵化基地(龙里双龙镇云栖谷)开展。本次展览以“深
2023-12-22 22:01:00
6月至10月 全国文艺名家齐聚贵州开展采风创作活动
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 彭典 杨昌鼎 实习生 李竹丽)7月17日,记者从贵州省委宣传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作为2023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主体活动之一,“山乡巨变——中国式现代
2023-07-17 15:05:00
...讯(记者 鲁毅)近日,“山乡巨变——中国式现代化的贵州实践”美术家采风创作活动举行,28位全国美术名家深扎贵州一线、勾勒山乡巨变,创作美术作品500余幅,生动展示多彩贵州人文
2023-08-18 04:37:00
名家新作|叶辛:加油和安龙
...子,我还真不知道呢。”没有想到,今年的元旦,应邀到贵州的黔西南州去,走进滇、黔、桂三省区结合部的安龙县,意外地获得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安龙县我去过多次。知道这个近50万人口的县
2024-03-27 16:08:00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赵相康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系列关于文化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我们担负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提出,深刻理
2023-12-11 06:1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