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数”“实”融合,还需闯过三道关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01-18 05:3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

代表委员专家学者共议如何“加快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

“数”“实”融合,还需闯过三道关

□ 本报记者 王拓 付奇 王梦然

省政府工作报告在部署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时提出,抢占数字经济这一关键赛道,努力建设制造强省、质量强省、“数实融合第一省”。

实体经济是江苏的“看家本领”,数字经济是江苏转型发展的“关键增量”,竞跑“数”“实”融合新赛道,江苏有底气有潜力。目标已定,有着实体家底和数字基因的江苏,该如何加速闯关夺隘?

闯“转型关”,

分类化解企业“智改”难题

我省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连续8年居全国第一,在这场创新接力赛上,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成为“最新一棒”。企业是创新的主体,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风起云涌,对于江苏企业而言,拥抱数字化,已经从“附加题”变为“必答题”。

今年省两会期间,民盟江苏省委提交的一份集体提案中就提到,中小企业“智改数转”面临数字化服务商选择受限、国产工业数字化应用不足、企业数字化规划能力不足、企业数字化转型主动性不足这“四大难题”。

省政协委员、无锡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高亚光建议,鼓励中小企业长期分步探索数字化转型,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打造逐级分层产业政策,依照中小企业行业划分与成熟度评价,重点对高端产业链条中的中小企业适当放宽政策支持条件,降低投入门槛、延长扶持年度、支持点位升级、偏重应用成效,鼓励企业应用平台打造转型示范。

化解企业“智改”难题,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同样关键。省政协委员、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江苏石油分公司党委书记张有根说,公司开创了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疫情期间实现无接触加油模式,作为国家试点单位,正积极参与“工业互联网+”、安全隐患数智化管理项目,“下一步,江苏石油将积极打造集‘线下+线上’‘有形+无形’‘车生活+家生活’于一体的综合能源服务商。”

省政协委员,中江国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宋勤波坦言,数字化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实践应用,涉及企业管理理念、项目管理方式等一系列的深刻转变,且短期内体现效益不易。转型必须以需求为导向,强化“内在驱动”,“中江国际集团将搭建支撑服务工程‘建、管、运’的大数据平台,融合智能与低碳管控应用的新生态建筑数字系统,通过‘工程产品+服务’推动建造服务化转型,构建互利共赢融合发展的产业链生态圈。”

与一些兄弟省份相比,我省在培育壮大数字经济头部企业方面还存在差距,头部品牌影响力不足。省政协委员、江苏大学校长颜晓红认为,建设“数实融合第一省”,要进一步拓展民营企业现代化增长空间,培育更多“数字龙头”。一方面要以“产业数字化”为导向,对民营企业较为集中的优势传统制造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实现企业敏捷生产、精益制造、高端加工等,引领全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另一方面立足“数字产业化”,充分运用省内信息通信、软件、人工智能等产业和技术基础优势,将数据资源化、产业化,培育一批有代表性和体现行业特征的民营数字龙头企业,构建全国数字化高地。

闯“人才关”,

提升复合型人才的支撑力

如今各地各部门对数字化人才的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我省数字经济人才匮乏已成为发展的制约瓶颈。

南京邮电大学数字经济研究所所长姚国章研究发现主要存在三大“卡点”:省内现有数字经济人才储备相对不足,质量也难以满足社会快速发展需要;数字经济人才需求呈现与日俱增的态势,而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待优化;高等院校现有学科设置与社会需要有所脱节,很难适应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

“在‘数’‘实’融合领域,我省应进一步推进跨界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构建专业技术强、学科交叉和有转型经验的结构化的‘专兼’结合人才队伍,培育更多既懂实体又懂数字的人才。”省政协委员、常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总规划师孙秀峰建议,加大力度引进一定数量的智能制造产业高端研发人员,政校企行合作分类培养一批智能装备操作、智能检测管控等方面的现代产业技术工人和复合型技术人才。

省政协委员、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王冀宁同样认为,要充分利用江苏科教人才比较充裕的优势,加大“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平台等先进技术手段在学科教育中的应用,通过加强中高职教育,为江苏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交叉融合,培养一大批工程师以及适配“专精特新”企业的新一代能工巧匠。

在姚国章看来,应坚持人才“引”“培”结合,全面提升在“数”“实”融合中数字人才的支撑力——

“精准引”,实施数字经济专项引才计划,支持企业与高校开展定制化、个性化、应用型数字经济人才引进,鼓励进行跨学科、跨专业的数字经济人才联合培养。

“精心育”,逐步完善数字技术的人才培训力量。比如,引导市场力量参与,以新兴数字经济企业为重点,联合高校、知名企业或培训机构开设数字经济培训班;在职称评定、岗位设置以及专业津贴等方面突破体制机制限制,增设“数字经济”中高级职称,开设“首席数据官”等岗位,并提供相应政策支持。

“用心留”,健全人才落户、子女教育、医疗保障、购房租房补贴等方面优惠政策,完善人才保障机制, 既提供岗位津贴、表彰奖励等政策激励,又为他们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和自我发展机会,提升人才吸引力和支持精准度。

闯“应用关”,

更深层次更多场景融合应用

从全国范围看,公共数据开放尚未形成规模化部署和集成化应用,可复制能力尚存不足。我省数据要素流通体系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在“数”“实”融合之路上,还需推进更深层次更多场景的融合应用。

“当前数字经济开始从消费端向生产端延伸,对众多制造企业来说,面临的不是一次性的‘数字改造’,而是‘系统工程’。”省人大代表、雪浪工业软件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峰在服务制造业数字化的过程中感受到,很多企业仅进行了技术层面的改造、革新,没有利用数字化对生产方式和组织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尚处于“转型浅层”,很多行业融合应用整体推进还很慢。

在王峰看来,企业、行业应意识到,用好“数据”要素,或将爆发新的产业,传统产业则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今年他将带领团队成立“雪浪工业软件研究院”,瞄准我省十大先进制造产业集群,打造更具针对性的“产业工业平台”;还将与省人社厅合作,启动“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一批服务数字化转型的软件工程师。

传统产业转型,依旧是融合的主要场景。省人大代表、江苏恒立液压科技有限公司液压阀事业部经理潘红波说,这几年,在成本上涨的压力下,恒立依然大手笔推进智能化工厂建设,累计投入超15亿元。“今年,我们将加大在技术创新、智能制造方面的投入,开发基于机器视觉的零部件特征识别等可追溯智能化装配系统,实现质量追踪、在线检测与质量管理,努力降低次品率。”

增量的空间,则在于第三代半导体、元宇宙等未来数字新产业。代表委员和专家学者纷纷建议,我省应围绕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着力优化要素配置、提升主体能力、强化政策协调,大力推动5G、人工智能、物联网、新型显示等优势数字产业融合集群发展,不断提升数字产业竞争力和集群能级。

“可以利用长三角区域信息化发展基础好、产业和科教研发资源丰富的优势,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协同发展、落地应用。”省政协常委、副秘书长,致公党江苏省委专职副主委米其智建议,出台长三角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试点建设指导意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打造元宇宙、区块链等多样化示范试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8 06: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数字工匠”培育的实践与思考③】江苏高质量培育“数字工匠”的实践探索
...掌握现代生产制造技术的产业工人,必须加快培养一支“数字工匠”人才队伍,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实体经济是江苏的“看家本领”,数字经济是江苏转型发展的“关键增量”。
2023-09-11 02:26:00
...,鼓励企业向纵向做深做精,避免横向盲目扩张。记者:数字经济是我省转型发展的关键增量,未来如何更好发展数字经济,抢占这一关键赛道? 程俊杰:要做好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两篇大
2023-01-17 05:37:00
江苏镇江:阿里云创新中心盛大开园
...,2022年12月30日在江苏镇江润州区举行。至此,标志着以数字巨头企业阿里巴巴为引领的“数字飓风”,正式登陆镇江润州。润州“数字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呼之欲出的“数字润州”
2023-01-03 11:52:00
...苏报讯(驻吴江区记者 王英 朱亚蕾 通讯员 曹静)锚定数字经济主赛道,做强创新集群主战场。近日,数字产业头部企业腾讯公司在吴江开发区挂牌落地“腾讯云工业互联网江苏总部基地”。
2023-09-16 18:43:00
南京首评数字经济职称,大数据、人工智能都有专业教授了
交汇点讯 6月8日,南京举行数字经济职称评审暨职称政策宣讲百企专场活动,正式启动6个数字经济专业的职称评审。南京原有电子信息、智能交通、网络安全等3个数字经济专业职称评审权限。去
2023-06-08 19:37:00
江苏前11个月城镇新增就业122.5万人
...末,江苏企业用工总量达2092万人,连续9个月保持增长。数字经济打开就业创业新空间常州大数据产业园每月都会举办一次数字人才网络招聘会。今年12月份,产业园招聘会提供了计算机、
2022-12-26 22:22:00
打造数动未来空间站,分段培养技术能手
...才支撑、政策扶持。近年来,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紧抓数字经济和数智化平台建设,全面服务数字经济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前已稳居全国财经商贸类职业院校第一方阵。本期“百舸争流—
2023-10-12 06:09:00
江苏59所技工院校新增170个专业(附专业目录)
...质量就业良性互动而进行的。作为制造业大省,随着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的深入推进,江苏的产业技术工人也在加速向数字化转型,继前两年技工院校大量开设数字经济专业后,今年南通技师学院
2024-05-17 17:00:00
深耕七年,与“宁”同频共振
...不仅因为南京的历史厚重和城市地位突出,更因为南京在数字经济发展方面所日益展现出来的战略优势,尤其是南京在营商环境建设方面体现出的包容创新的气场和格局。 “阿里巴巴最先确定投
2024-12-09 07:45: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