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谁说农村留不住年轻人?烟台四姐妹返乡十年,年销家乡农产品千万元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9-03 14:46:00 来源:鲁网

凌晨三点的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冷库,白炽灯把空气照得透亮。田家四姐妹裹着厚棉袄蹲在苹果堆旁,将手机架在纸箱上直播。镜头里,田家二姐田冬影举着测糖仪扎向刚摘的苹果,“家人们看清楚,糖度15.8,这才是咱烟台苹果的甜!”屏幕上,“666”滚动刷屏;仓库外,十几个村民举着手机围观,像看一场新鲜的大戏。

这是田春影记忆中的寻常一夜,也是中国乡村电商浪潮的缩影。

十年前,田家四姐妹——“80后”田春影、“85后”田冬影、“90后”田俊影、“95后”田汶鑫——齐齐辞掉大城市的白领工作、回到烟台老家创业时,父亲气得差点摔了手机,“三代托举才让你们走出农村,你们却放着大城市的好日子不过,回来当农民?”

没想到,这四个“叛逆”的女儿不仅让烟台苹果、太婆梨等农产品通过抖音直播间走进千万家庭,更创办连农学校培养了上万名电商新农人。从最初一天发货300多单就成为全镇唯一快递公司的“VIP客户”,到如今日均订单高达3000多单、年销售额6000多万元;从仓库直播被村民围观得像“动物园里的大熊猫”,到70多岁老奶奶收到卖苹果的钱后激动得跪下来感谢……弹指十年间,田家四姐妹不仅改变了自己的人生,也把“好日子”从大城市带回了乡村。

在这场由直播带货掀起的振兴浪潮中,农村不再是年轻人逃离的“穷山恶水”,反而成了创新的热土;农民不再被动等待收购,而是成为主动出击的主播;女性也不再被认为只能在家带孩子,转身撑起家庭的顶梁柱。

谁说农村留不住年轻人?烟台四姐妹返乡十年,年销家乡农产品千万元

田家四姐妹捧着大黄杏、太婆梨等烟台特色农产品

“大城市来的闺女就是有出息”

田家四姐妹其实并非土生土长的山东人。父亲年轻时从山东闯关东到东北, 在吉林四平结识了她们的母亲,才有了这个枝繁叶茂的家庭。2013年6月,一封讣告让四姐妹从天南海北齐聚山东老家:她们的爷爷去世了。谁也没想到,这趟“寻根之旅”,却让成年后的她们在这片陌生的乡土“扎根”下来。

蓬莱,自古被称为“人间仙境”,区内共有500多个自然村。然而,四姐妹的老家田家村,全村区区90户人家,人口仅300多人,除了漫山遍野的苹果树,只剩下留守的老人和孩子。见到四个“坐飞机来”的、有文化和体面工作、光鲜衣着的大闺女,乡亲们如见“大熊猫”,围着攀谈。

得知这些闺女学的是广告设计和市场营销,在互联网公司做运营策划,乡亲们忍不住舒展愁眉:“俺们村里这么好的杏子、李子、苹果卖不上好价钱,恁在大城市有出息,帮俺们也打打广告吧!”

大姐田春影觉得辛酸。姐妹们虽然长在东北,也深知农民的艰苦。小时候,父亲种着10亩苞米,“开荒到半夜,被玉米秸秆划破手都不吭声。”辛苦种了一年,终于盼到收粮车进村,价格却低得可怕,卖完粮连妹妹们的学费都凑不齐,还得低眉折腰四处借钱。正因如此,她们好不容易靠读书走进了大城市,“是绝不可能回农村的。”

谁说农村留不住年轻人?烟台四姐妹返乡十年,年销家乡农产品千万元

生活中的田家四姐妹

带着歉疚,四姐妹回到城市。一年很快过去,到了爷爷的周年祭,她们再次相聚在田家村,却惊讶地发现,村里的爷爷奶奶们一直念着她们。

70岁的爷爷拉着她们的手掉眼泪:“杏子眼看要烂在树上,没有收购的,几个果贩子看看只给3毛一斤,都不够雇人摘的,恁得帮俺们想想办法啊!”那晚,四姐妹将这件事提上讨论议程,二姐田冬影说:“要不咱试试?在网上卖卖看。”

最初的尝试像一场简陋的实验。她们在上海、北京的办公室里利用午休时间发朋友圈、更新网店,让老家的婶婶负责打包、发货。村里人都不懂包装,为了省钱,啥箱子都开始用,结果客户收到杏子全磕坏了,“差评铺天盖地,我们半夜起来给每个人留言道歉,再补寄一箱。”

很快,高品质和精致包装为四姐妹打开了销路。当时,整个大辛店镇126个村只有一个快递点,一天最多收100单,四姐妹一天发300多单,成了快递老板的“黄金VIP客户”。

这个今天看来微不足道的数字,在当时却如同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当地政府震惊了:这几个小姑娘是怎么做到的?镇长主动找到她们,提供场地,鼓励她们回乡办公司。

更让田春影意外的是,连上海公司的领导都被她们的故事感动了。“他跟我说,你要是回家创业,带上三个妹子,我给你投资。”最终,她说服了三个妹妹一起辞掉工作,回到了田家村。

2015年5月23日,四姐妹拿到“田+网”营业执照,立志要做一个“农业+互联网思维+创新”的公司。当初笃定“绝不可能回农村”的她们,选择成为“新农人”。

谁说农村留不住年轻人?烟台四姐妹返乡十年,年销家乡农产品千万元

田家四姐妹为村民发放收购苹果的款项

重新定义“宝藏水果”

正式“挂牌营业”后,田春影发现,自家四姐妹可谓是“黄金配置”:自己是广告设计专业,互联网运营经验丰富;二妹田冬影也是广告学毕业,擅长渠道对接;三妹田俊影学的是市场营销,负责品质管控;四妹田汶鑫学的是旅游专业,擅长跟人打交道、善于接受新鲜事物,成了用户体验官。

谁说农村留不住年轻人?烟台四姐妹返乡十年,年销家乡农产品千万元

田家四姐妹在研究产品包装

从大城市带来的“互联网基因”与创新思维,让她们“玩”出了农民不敢玩的新花样:带着测糖仪选品,“糖度低于11度的不要,果面有疤的不要”“背阴的村庄让苹果多挂10天,糖度能涨2个点”;将满山没有“辨识度”的苹果打上了“田家果园”的品牌,并设计出印有“田家四姐妹”logo的个性包装;快递费太高,她们就联合周边农户“拼单发货”,凑够一车再发;2017年10月,一场冰雹砸坏了800亩苹果,她们把带疤的果子做成苹果干,“蒸了晒,晒了蒸,全程无添加,反而成了直播间的爆款”……

当直播浪潮涌来时,她们也是最先“冲浪”的那一批人。2020年政府特批四姐妹开冷库直播,还配了一辆专属快递车。她们迅速开启直播间,哪怕在线人数是个位数也坚持四个人轮着播14个小时。

田春影回忆:“那时我们穿着大棉袄在零下5度的冷库里直播,手冻得拿不稳手机,就把暖宝宝贴在手机背面。村民们趴在冷库窗户上看,他们不懂啥是直播,就见我们对着手机说话,然后快递车呼呼装货,觉得稀奇。” 冷库老板半夜看着直播给四姐妹煮泡面,一碗热乎乎的方便面成了四姐妹最感动的记忆。

从冬天播到春天,五月的一天,田家四姐妹的抖音直播间@田家四姐妹 终于火了。四姐妹轮班从早上8点播到晚上10点,把“苹果是条红还是片红,现场测糖度”“现摘现发”的台词写在纸箱上,照着轮着念了14个小时。

到了晚上,直播间突然涌进6000多人,评论区刷满“我要烟台苹果”。库存一共4000多箱,8斤装的苹果上架就被抢光。不一会儿,三妹举着写“8”的纸板示意只剩800箱,二姐手忙脚乱上架,“那800箱3分钟就没了,评论区说我们是骗子,没货还播。”田春影哭笑不得,“我们关播时手都在抖,一算账卖了20多万,激动地在冷库跳起来。”

谁说农村留不住年轻人?烟台四姐妹返乡十年,年销家乡农产品千万元

田家大姐(左)和二姐(右)在抖音直播销售烟台红富士

爆火的背后,是她们对农产品的“重新定义”。

自古以来,苹果因美味、高产、平价而成为最“大众”的水果,却也因此被诟病是“最无聊的水果”。四姐妹不服气,她们独出心裁地打造了“红绿灯组合”——红苹果甜脆、绿苹果冰糖甜、黄苹果绵密,搭配起来卖,好看又好吃,一点都不“无聊”。

她们还摸透了南北口味差异:南方用户偏爱脆甜的“条红”苹果,北方用户喜欢酸甜的“片红”苹果,精准覆盖不同需求——这些发现,也被抖音电商2025年1月发布的《苹果赏味图鉴》记录在册。

相比之下,甜在深山的太婆梨则因太“小众”而无人敢尝试,她们就拍视频教大家“放黄了再吃,用勺子挖着吃”,把滞销果变成“宝藏水果”,2个月卖了30多万斤。此外,她们还开发了30多款苹果衍生产品,从苹果酱到果干、脆片、果醋。

谁说农村留不住年轻人?烟台四姐妹返乡十年,年销家乡农产品千万元

印有“田家四姐妹”字样的烟台红苹果

创新不止局限在产品上。2020年3月,四姐妹在潍坊羊角蜜基地直播时,发现附近仓库30万斤紫美人萝卜因疫情滞销,带着三农达人计划一周销售完,结果当即开播带货,一个上午就售罄。这次经历让她们摸索出了“订单农业”模式:先和平台敲定订单量,再组织农户定向种植,彻底解决了“有量无市”的难题。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如今,田家四姐妹在大辛店镇合作300亩苹果金标基地和2000亩优质基地,与合作社签约的基地近3万亩,积累客户群近50万人,日订单量高达10万多单。

光鲜的成绩背后,是吃过的无数苦、熬过的无数通宵。田春影记得刚开始创业的时候,四姐妹冬天在冷库里打包,“冻得没办法伸手,就聊未来给自己打气,畅想着有一天让乡亲们种的果子卖上好价钱。”这个愿望早已实现,而她们也很快升级了梦想:直播卖果是“授人以鱼”,让乡亲们都学会直播才是“授人以渔”。

2021年12月,四姐妹获得办学许可,正式创办了连农学校,培训孵化村干部、返乡创业者、大种植户、养殖户、合作社、农资人等成为农产品主播。

办学的初衷,是被村民“逼”出来的。2020年,她们帮郝家村卖苹果,每天在冷库、在田间地头直播,很多村民们提着鸡蛋、花生来感谢,说:“你教我们咋拍视频吧,我们也想自己卖。”起初四姐妹不敢,“怕教不好,耽误人家。”可看到村民在网上花几千块买的课程没用,又于心不忍。2021年,她们下定决心办学,“就用我们自己的经验教,让大家少走弯路。”

连农学校的课堂开在冷库、田间和直播间。“我们不搞高大上的理论,就教‘怎么拍苹果不反光’‘没流量咋找产品’。”最有效的教学就是“实战”——让学员拿着手机去果园拍,拍不好就改,改完就播。

三年多来,四姐妹的连农学校已经从烟台开到了浙江温州、内蒙兴安盟、河北易县、安徽池州……学员覆盖19个省176个市,培训孵化了上万名农人主播。学员里有58岁的村党支部书记,对着镜头说话都手抖;有返乡创业的大学生,不知道去哪儿找供应链;还有残疾农户,想靠直播养活自己。

山东的小王支书,是连农学校“最牛毕业生”之一。2022年她来学习时,连橱窗都不知道是啥。村民们把她看成“小丫头片子”,对她发动大家种黏玉米的提议嗤之以鼻。田春影教她:“就拍你们村的玉米、黄瓜,说你作为村干部是多么想带着村民致富。”现在,小王支书的账号年销千万,乡亲们不仅种上了黏玉米,还天天在群里催她“开播卖货”,主动帮忙打包、发货。

谁说农村留不住年轻人?烟台四姐妹返乡十年,年销家乡农产品千万元

田家四姐妹和乡村主播们的合影

学校的影响力甚至走出了国门。2023年,国家商务部带着“一带一路”沿线10国的学员来考察,乌兹别克斯坦的农业专家拿着翻译器问:“你们怎么让农民相信直播能卖货?”田春影为他们讲解山东省曹县的电商村,那里曾经“穷得水往锅里掉”,现在“一家两三台车,媳妇打订单,公公发货、婆婆做饭接孩子、儿子送货”。外国学员摸着村民手机里的订单记录,连连点头:“中国农村的变化,太神奇了!” 四姐妹带动农户田间地头直播也被法新社报道到多个国家。

更令人欣喜的是,她们还在推动乡村女性的成长。当选蓬莱市刘家沟镇妇联兼职副主席后,田春影成立“姐妹花乡村振兴联盟”,已培训扶持40多名女性主播。“原来村里妇女只能在家带娃,现在白天种地、晚上直播,一个月能挣三四千,腰杆都挺起来了。”

谁说农村留不住年轻人?烟台四姐妹返乡十年,年销家乡农产品千万元

田家村的妇女在打包苹果快递

责任编辑:李 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9-03 1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新农人与产学研专家齐聚烟台庆丰收,抖音电商架起农品上行“数字桥梁”
...业运营经理翟黎明代表平台发布了《2025丰收节抖音电商农产品消费白皮书》,呈现过去一年农特产品销售及农货商家经营发展情况
2025-09-12 22:15:00
湖南永顺:姐妹花返乡创业促村民增加收入
...俩毫不在乎,每天不间断到乡村,进大山,拍摄直播推介农产品。在湘西很多乡村,都留下了她们的脚印。功夫不负有心人!姐妹俩的作品获得今年第11期抖音好物推荐榜第八,其中柑橘类排名第
2024-10-23 10:14:00
从律政佳人到樱桃园主:当一个农民的女儿决定返乡
...月,抖音电商金产地计划走进山东,助力蓬莱樱桃等特色农产品销售时效与品质,一个都不能凑合,这是高靖卖樱桃的原则。为了保证果子的新鲜度和口感,她延续了父母的“晨采”方法,必须当天
2024-05-22 15:31:00
“板栗掌柜”成为“电商顾问” 韩文亮的“栗”志人生
...龙 ‘栗’香江城”为主题的“2024中国·青龙板栗暨青龙农产品武汉推介会”在人民网“梦幻灵境”AI展演中心(武汉)举行。推介会上,青龙满族自治县栗兴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韩文亮讲
2024-12-28 15:23:00
铜梁农民返乡创业办实体 心系家乡乐公益
...介铜梁特产兰花根。在店堂里,几位员工在忙着将铜梁造农产品打包发往外地。沈祖德(左)向客人推介铜梁农产品。通讯员 赵武强 摄在门市的柜台上,琳琅满目摆放着几十种商品,其中铜梁龙
2023-12-03 20:19:00
...年来,她深耕乡村振兴第一线,进行生态种植,打造生态农产品品牌,带动乡亲增收致富。“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重点。要重点扶持优势产业。注重品牌带动,大力培育一批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
2024-01-14 20:36:00
...非凡,返乡大学生们在各自摊位上卖力宣传销售家乡特色农产品。“这些茶树菇产自赤西村,是绿色农产品,蛋白质含量高,还有大量的氨基酸和丰富的维生素。”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学生梁智铭
2023-02-05 07:18:00
抖音电商助力返乡青年创业,西海固小伙用英语推介家乡农产品走红
身穿笔挺的西装站在田间地头的“演讲台”前宁夏小伙马亮用正宗的伦敦腔为家乡特产贝贝南瓜、红皮土豆等召开“推介会”强烈的反差感让不少网友感到意外,有网友说看完视频有一种“在村口供销社
2025-01-26 12:24:00
...、夏耘梦想”直播助农活动,由返乡大学生推荐家乡特色农产品,吸引更多的人熟悉家乡农产品,为乡村振兴贡献青年力量。
2024-02-18 07:59: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近日,为切实筑牢校园安全防线,守护学生身心健康,余干县英华学校正式发布校园防霸凌专项指南。该指南从认清欺凌类型、识别学生求助信号
2025-11-12 16:43:00
“松溪非遗会客厅”正式开放
11月7日,“古祠有新韵 非遗共传承”——“松溪非遗会客厅”开放活动在北京正乙祠戏楼举办。拥有三百余年历史的“中国戏楼活化石”
2025-11-12 16:28:00
万分之一缘分成真!焦作女医生捐造血干细胞,为患者送去重生希望
大河网讯(记者 祝传鹏)11月12 日上午,河南省人民医院造血干细胞移植室内,随着采集仪器平稳运行,来自焦作市博爱县磨头镇卫生院的医生和飞飞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混悬液
2025-11-12 16:05:00
太古中国区主席蒋意达:中国市场为太古提供持续创新的沃土|2025,我说中国式现代化(10)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2025-11-12 16:13:00
安徽历史性迈入工业大省,靠的是什么?
大皖新闻讯 “十四五”以来,安徽工业经济蓬勃发展,高质量发展硕果引起全国瞩目。安徽为什么从传统农业大省变成“制造大省”
2025-11-12 15:58:00
抖音电商2025柑橘消费趋势报告:平台一年销售各类柑橘橙1.47亿单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秋冬时节,各类柑橘相继成熟上市,为大众餐桌增添甜蜜滋味。近年来,随着直播电商兴起,一批“久在深山无人知”的小众柑橘品类也逐渐走入消费者视野
2025-11-12 12:58:00
中国石化在阿尔及尔举办“寻访中阿青年文化使者”终选活动
11月10日,中国石化集团在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举办“寻访中阿青年文化使者”终选暨颁奖典礼,5名青年荣获“中阿青年文化使者”称号
2025-11-12 11:45:00
申爱保开通医保个账支付 开创上海带病体保障新局面
9月8日,在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指导下,由健康险公司联合上海临床创新转化研究院研发的“申爱保-乳腺癌复发保障”产品,正式上线上海“随申办-保险码”平台
2025-11-12 12:54:00
风雪无阻的“铿锵玫瑰” 王琳用坚韧书写骑手人生
鲁网11月12日讯(记者 魏萱)“这点困难不算什么,只要能把餐品按时送到用户手中,再苦再累都值得。”这是王琳常挂在嘴边的话
2025-11-12 11:42:00
杜彦:用爱点亮孤困儿童希望
鲁网11月11日讯(记者 魏萱)杜彦,烟台手牵手莱山团队团长,怀着一颗滚烫的公益心,在公益帮扶一线坚守了13年。她从2012年起投身西部藏区孩子助学行动
2025-11-12 09:53:00
“链”起大国重器基座,硬核伊莱特赋能极限制造|链上济南项新行
编者按:“十五五”规划建议中提出,提升产业链自主可控水平,强化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滚动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
2025-11-12 09:18:00
评论:“链”上发力,撬动济南产业发展新动能|链上济南项新行
工业强基,生态聚链!对一座城市来讲,经济的航船行稳致远,离不开工业发展。在济南,如果说工业是航船的“稳定器”,那么“链长制”就是航船的“推进器”
2025-11-12 09:20:00
“70平方米的房子要按71.99平方米收;105平方米的房子要按108.89平方米收;140平方米的房子要按144.09平方米收……热力公司收取暖费
2025-11-12 07:11:00
今年33岁的孟师傅是水电工,在西安高新区的一个项目上干活后,3万余元的尾款迟迟要不到,一气之下将对方的行径发到网上曝光
2025-11-12 07: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