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崇祯皇帝在李自成率军到达京城前便自尽殉国,京城在这之后便沦陷,这时候,所有人都认为明朝已经消亡了,但实际上却不是这样。明朝还统治着南方,在南京仍然存在着明朝的领导班子。那时候,清朝只是控制住了北方,南方仍然没有机会介入,李自成也仅仅在清军面前活跃了一段时间而已。在崇祯帝死后,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开创了南明,并且南明有着比清军多数倍的军队。但是南明存在的时间也不长,那么南明坐拥几十万大军,却为何在短时间内灭亡?据史料记载,史可法在江淮四镇设立了三道防线,而当时仅仅江淮四镇的军队就是清朝军队的数倍。但是当时朝廷经过北方一战后,已经没有足够能力去养活庞大的军队。我们都知道江南富饶,可是江南也要上供,而在那之前仍旧是给京城上供,所以说,南明的朝廷并没有钱。而人数那么多的军队也需要生存,于是他们在自己守护的地方收税。
这时候驻守江南四镇的军队已经相当于地方诸侯了,他们握有军权,又根据自己所需去克扣百姓的税务。这时候他们所拥有的权力已经不亚于南明朝廷了,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南明早已岌岌可危。长期处于这种状态的南明,陷入了越来越被动的地位。而这种局面刚开始形成时,江淮四镇还是听从南明政府的命令,倘若这时候南明政府可以发现并且全力抵制清军,仍然还有胜利的希望,可是南明并没有把握住这次机会。但清军却看到了这种情况,他们给江淮四镇和南明放了一个烟雾弹,清军先打李自成,留给南明休整的机会。就在这个休整的时间,南明仍旧没有对江淮四镇越来越大的势力做出反应,江淮四镇的各个首领也开始蠢蠢欲动。史可法及时发现了这种状况,并且下了一道命令,要求把那些有野心的将领斩首示众。我们可以试想之下,如果史可法的这道命令能够真正实施,那么江淮四镇的兵力将会重新收归中央,这样就能够更加团结对抗清军。然而可惜的是,这道命令最终也没有成功实施,这时候的江淮四镇,已经不再是南明的防线,而成为南明的一个毒瘤,最终导致南明在短时间内灭亡。
左良玉打着“清君侧”的幌子东征,之后马士英也按耐不住。马士英当时恰好利用江淮四镇想要铲除左良玉的心思调动江淮四镇的军队,南明陷入了内斗之中。清军趁着南明内斗这一契机,开始向南明进攻。这时候江淮四镇的四大军阀,早就丢了血战沙场的勇气,在镇守江淮以来,他们身上的意志慢慢被磨灭。四大军阀中,除了黄德功之外的三个军阀,都早早投降了。南明的军队已经被清军击溃。当时南明的军队具体有多少人数,已经没有办法考证,但是绝对比清军多,那么多的人投降,怎么可能是一个巧合,在国家危急之时,江淮四镇军队的自私被无限放大。
笔者认为,崇祯皇帝胸怀大志,但是却少了几分帝王应有的决断与坦然。倘若他可以抛开保守大臣的意见,下定决心迁往南京,明朝也不会那么快的灭亡,他也不至于落个煤山自缢殉国的下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17 18:45:2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