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他十岁就当流寇,后为民族大义立志抗清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4-27 18:37:00 来源:戏说三国

说起明朝末年的神州陆沉,至今仍令我们心痛不已,崇祯十七年,神州天变,明王朝轰然倒塌,满清的铁骑在汉奸吴三桂的带领之下靠着屠杀和招降纳叛长驱直入,占领这片神州沃土。在这民族危亡之时,有一个农民起义军首领毅然放弃与明王朝的对抗,决定以民族利益为重,归顺南明,立志抗击满清,恢复中原,他就是南明的抗清名将李定国,南明最后的擎天一柱,虽然李定国失败了,但最终的失败掩盖不了他的伟大功绩,他是值得我们后人永远铭记的民族英雄。

他十岁就当流寇,后为民族大义立志抗清

李定国年仅十岁就加入了张献忠率领的农民起义大军,成为一名被明朝官方蔑称的“流寇”,他深得张献忠的喜爱,后来和孙可望刘文秀艾能奇一同被张献忠收为义子。崇祯十六年,张献忠率军进入四川称帝,建立大西政权,李定国被封为安西将军。两年后满清进攻四川,张献忠战死,李定国与孙可望等人率领大西军残余势力转进云贵,李定国眼见满清铁骑到处烧杀劫掠,华夏有再次灭亡的危险,遂说服孙可望等人归顺南明永历皇帝,一起抗击满清的侵略。归顺南明后,李定国被永历皇帝封为西宁王,他努力练兵屯粮,准备北上收复失地。

他十岁就当流寇,后为民族大义立志抗清

李定国抗击满清最辉煌的成果就是“两蹶名王”,南明永历六年,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后,为了击破满清对云贵的进攻,李定国率军八万出击湖南,连克湖南沅、靖、武岗诸州;镇守湖南宝庆的清将沈永忠吓得立即向汉奸孔有德(被满清封为定南王)告急,孔有德从桂林出兵救援,李定国主动出击桂林。李定国在桂林之役大破孔有德,孔有德所领清军全军覆没,孔有德在桂林的定南王府自杀,整个广西大半都被李定国收复。满清朝廷在孔有德自杀后,感觉事态严重,命令亲王尼堪率领十五万精兵进攻湖南,李定国经过周密部署,放弃长沙,诱敌深入,准备与孙可望的部下冯双礼、马进忠一起在衡州伏击满清大军,李定国亲手击杀尼堪,清军主帅被杀,大败而逃,可惜由于孙可望害怕李定国威望太高,将冯双礼、马进忠的部队撤走,满清败军逃出了包围圈,李定国无法扩大战果。此次战役若非孙可望因为私心过大,撤走军队,满清的精锐兵团就会被一战消灭,南明的抗清形势肯定会大有改观。

他十岁就当流寇,后为民族大义立志抗清

李定国两蹶名王之战,大大鼓舞了当时低迷的抗清士气,打破满洲八旗无敌的神话,此后抗清运动风起云涌,各地的抗清起义进入高潮。满清朝野震动,汉奸走狗惶惶不可终日,一听到李定国的名字就颤栗不已,满清甚至还有放弃西南各省与李定国平分天下讲和的打算。但是南明王朝并没有抓住这次有利时机,孙可望眼见李定国威望越来越大,千方百计的对其进行加害。同时孙可望软禁永历皇帝,准备代明自立,为了营救永历皇帝,李定国被迫对孙可望进行反击,孙可望被李定国击败后投降了满清。孙、李两人的内讧导致南明的力量大衰,又错过反击满清的良机,孙可望投降后利用自己在云贵明军中的威望,大肆诱降明军将领,云贵门户大开,南明抗清形势一落千丈,李定国无力回天。

他十岁就当流寇,后为民族大义立志抗清

李定国作为南明抗击满清最著名的将领,他坚持抗清十五年,歼灭满清军队无数,可惜历史大神总是在我们民族看见曙光的时候,又掐灭我们的希望之火,李定国有心杀敌,无力回天,在永历皇帝被吴三桂杀害后,李定国急火攻心,很快就病逝了,可悲可叹啊。李定国虽然没有取得成功,但他的气节和在我们民族危亡时奋不顾身的努力永远值得我们铭记,愿我们民族,勿忘李定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9 01:46:2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反清复明分别有哪些人
...在昆明弑杀永历帝后,李定国闻讯悲愤成疾,李定国坚持抗清17年,最终病逝。民族英雄郑成功 清顺治二年,清军南下攻入江南,不久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降清。郑成功带领郑芝龙旧部继续在
2023-05-22 16:54:00
南明诸葛亮是谁连犯三错,致永历朝败亡
明朝官僚 永历朝偏安西南期间,抗清形势一度大好。云南根据地凭借孙可望的经验,物资充沛、府库丰盈;两湖战场在堵胤锡、何腾蛟经营下,犹如长城,阻挡了清廷的铁蹄。但这种局势下,明
2024-07-14 20:25:00
张献忠的义子中名气最大的是哪些人
...掌握着大西军最后的部队,张献忠临死前交代他们要联明抗清,这四个人也遵从他的遗愿率部归明,受南明永历朝廷管辖,并且在西南战场上成为清军挥之不去的噩梦。孙可望:他是四义子中的老大
2023-05-26 14:10:00
明末清初的反清复明活动有多激烈?
...了南明小朝廷开始了反正。姜瓖在大同的反正响应了南方抗清行动。直接威胁了清廷在北京的安全,逼得当时清廷实际统治者多尔衮自入关以后第一次亲征。可惜坚持了数月以后,被手下将领叛变袭
2023-02-11 20:39:00
李定国在清军侵入中原后与南明合作,誓死抗清
李定国,字德升,是明朝末年至清朝早期的著名抗清将领。自幼就以忠义见称,曾随李自成反清起义,后期曾经历过一段追随孙可望的时期。然而,在清军入侵中原的危急关头,李定国投靠了南明政府,
2023-05-07 18:31:00
郑成功与李定国:南明抗清双璧的历史贡献与命运差异
...和郑成功的起底是大致相同的,这两位都是南明永历政权抗清名将。李定国自幼成为张献忠的义子,跟随着张献忠历经磨难,转战大江南北,后来归顺南明政权,可以算得上是南明王朝最后的倚重,
2024-03-30 14:41:00
南明最后一位大将,斩大清皇子,号“万人敌”
...桂绞杀,标志着明朝皇统的彻底灭亡,此时的李定国作为抗清主力,已经征战沙场17年,当听闻明灭的噩耗,自知回天乏术,悲痛欲绝,没过多久就染上重病,于同年6月在云南勐腊县病逝。然而
2023-02-15 20:42:00
李定国:大明最后的名将与民族英雄
...十多年来对明朝的仇恨,命养子们以大局为重,联合南明抗清。民族之恨,不共戴天,之后十五年,他一直奔波在抗清前线。公元1652年,他在经过充分准备之后,出兵八万攻打湖南,先取沅州
2023-12-28 14:41:00
张献忠战死之后,他的四个义子,去向如何
...明,毋为不义。李定国等人坚决主张联合南明政权,一起抗清,然而,义子中的老大孙可望,则利欲熏心,主张拥兵单干,以达到自己称帝的目的。因为遭到李定国等人的坚决反对,孙可望又改变了
2023-03-18 17:2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