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牟元媛
这是马铃薯收获的季节。阳光透过稀薄的云层,洒在成片成片的土地上,平添了一份沉甸甸的喜悦。
虎遵广一早就开着他的“挖掘机”下地,这是一台多功能马铃薯收获机。“要连续干将近一个月。”虎遵广说,他们每天要采收100吨左右。
虎遵广是毕节市农投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部负责人,正在作业的地方是威宁自治县双龙镇凉山社区马铃薯现代化示范种植基地。威宁是“中国南方马铃薯之乡”,马铃薯也是双龙镇的特色主导产业之一。为改变传统马铃薯产业机械化程度低、人力投入大等问题,近年来,双龙镇按照“种植规模化、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品种专用化、加工精细化、营销品牌化”的思路,全面提升农机生产作业、综合管理服务、科学种植水平,以农业机械化、产业科技化赋能村集体经济发展,助推马铃薯产业提质增效。
虎遵广介绍,传统人工种植马铃薯,每亩需要600元的成本,采用全程机械化种植采收后,每亩成本降到250元。以凉山社区马铃薯现代化示范种植基地的700亩马铃薯来算,使用3台机械设备连续工作,种植采收只需半个月时间,要节约近20万元的成本。
威宁相关数据显示,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种植加上采用合理密植、精准施肥、绿色防控等有效措施,产量从4000斤上升至6000斤,产值和品质均得到大幅提升。
“采收完马铃薯,就种大白菜。”虎遵广说,轮植的好处是减少土地使用“空窗期”,增加土地利用率,又让群众增收。
记者了解到,威宁还整合全县623名县级科技特派员力量,组建科技帮扶团,下田间搞示范、做样板,改进耕、种、管、收等各环节,让威宁马铃薯由传统种植加速向科学种植转变,马铃薯品种、品质不断改良升级。
以凉山社区为例,在“公司+农机合作社+物联网+农户”的组织方式下,马铃薯种植面积已突破10000亩。目前,全程机械化种植面积达到4000亩。2022年底,该社区马铃薯产值4000万元,比2021年提升1200万元,让马铃薯真正成为了当地群众增收的“金色产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8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