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中国公共财政面临的风险真的在攀升吗?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4-04-12 07:58:00 来源:北京青年报

本报评论员栗玉晨

即便是基于相对全面的信息所作出的评级,也会因评级方法和评级依据存在一定缺陷,使评级结果产生很大偏差。其实,类似的忽而“稳定”忽而“负面”的评级,我们已经见过很多次了。无论评级结果如何,中国保持适当财政支出强度,释放高质量发展积极信号的大方向不会改变,合理安排政府投资规模,发挥带动放大效应的决心不会动摇,严格落实既定化债举措,加大存量隐性债务化解的力度不会降低。

据报道,惠誉国际信用评级公司维持了中国的“A+”主权信用评级,但将评级展望调整为“负面”,认为“中国经济前景须应对愈来愈多的不确定性”“近年来(中国)巨额财政赤字和不断上升的政府债务,侵蚀财政缓冲能力”。对此,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国政府一直坚持统筹兼顾支持经济发展、防范财政风险和实现财政可持续等多重目标,根据形势变化,统筹需要与可能,科学合理安排赤字规模,保持赤字率在合理水平。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中国政府维护良好主权信用的能力和决心也没有改变。

主权信用评级是信用评级机构对主权国家对外经济信用的一种评价,主要反映该国政府作为债务人,对内对外偿付自身债务的能力和意愿,并按照一定的分级标准将其形象化、可衡量化。标准普尔、穆迪和惠誉是目前世界上三大信用评级机构。每隔一段时间,这三大机构都会对各国开展主权信用评级。高评级可以增强国家在国际金融市场的信誉度,降低借贷成本,吸引更多的外资流入;而低评级则可能导致相反的效果,增加国家的借贷成本,限制外资流入。因此,主权信用评级成为国际金融市场和国家经济政策制定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那么问题来了,惠誉此番将中国的主权信用评级展望调整为“负面”,是否真的意味着中国财政赤字、地方政府债务、融资平台债务可控性下降?是否真的凸显出“中国公共财政前景面临的风险攀升”?是否真的表明中国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的可持续性堪忧?搞清楚“负面”展望评级的来龙去脉,我们才能更加清晰地看到中国公共财政的前景,更好理解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时”与“势”。

从以往的经验看,国际评级机构是个典型的“锦上添花、雪上加霜”的短视者。当世界经济处于上行周期时,他们会漠视经济增长中的潜在风险,给一些国家和地区送上漂亮的评级报告;而一旦经济处于下行周期,他们就会调降国家和地区的评级和展望,产生“雪上加霜”的效果。国际清算银行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就曾指出,即便债务压力小于发达经济体,三大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对新兴市场国家的评级仍然明显低于发达国家。因此,即便是基于相对全面的信息所作出的评级,也会因评级方法和评级依据存在一定缺陷,使评级结果产生很大偏差,从而令公众对某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形势和前景产生误读。

具体到此次惠誉作出的“负面”前景评级,不仅没有充分考虑中国从支持经济发展、防范财政风险、实现财政可持续这些角度出发,将赤字率一直保持在合理适度水平的现实,也忽视了近年来通过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持续努力,中国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制度体系已经建立,地方政府违法违规无序举债的蔓延态势得到初步遏制,地方政府债务处置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从长期看,维护良好的主权信用,需要保持适度的赤字规模,用好宝贵的债务资金。惠誉主权信用评级方法既未能充分理解中国今年的预计赤字率安排在保持必要支出强度,发挥财政逆周期调节作用,稳定和提振市场信心方面的统筹兼顾,也未能深刻领会我国通过加大财政和货币支持力度,刺激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更好恢复增长,并为以后应对复杂困难局面留出空间的深谋远虑。

如果看不到在中国的政府支出中,投资占比很高,大多数债务都对应着相应的资产,也就无法看清同样的负债率给中国政府带来的负担和隐患,远远不能与其他负债国家相比。如此管中窥豹的预测、刻舟求剑的评级,自然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其实,类似的忽而“稳定”忽而“负面”的评级,我们已经见过很多次了。无论评级结果如何,中国保持适当财政支出强度,释放高质量发展积极信号的大方向不会改变,合理安排政府投资规模,发挥带动放大效应的决心不会动摇,严格落实既定化债举措,加大存量隐性债务化解的力度不会降低。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中国式现代化的步伐将更加铿锵有力。责任编辑:梁燕(EN003)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2 12:45:4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近年来,中央财政‘真金白银’加大对地方财力支持。”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主任何代欣说。记者从财政部了解到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达9.71万
2023-06-06 07:37:00
财政加码靠增加财政赤字?地方发债置换隐性债务可行吗?
...增长承压下,担当稳增长重任的财政政策动向备受关注。中国财政学会会长、财政部原部长楼继伟建言增加财政赤字和不能再做大规模债务置换,引起业内关注。不过这一建言能否实施,仍有待观察
2023-07-11 16:25:00
财政部回应惠誉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
...记者问:4月10日,惠誉国际信用评级公司发布报告,维持中国主权信用评级不变,但将评级展望由“稳定”调整为“负面”,请问财政部对此有何看法?答:很遗憾看到惠誉调降中国主权信用评
2024-04-10 14:51:00
中国各省份政府债务余额超2万亿元
...、堵后门”是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基本思路。近些年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尤其是2020年以来受疫情冲击等因素影响,经济增长压力较大。而为了对冲经济下行,扩大有效投资,地方政府显性
2023-02-17 18:38:00
粤开宏观中美财政政策比较:实施方式、效果与未来空间
...方堃、牛琴摘要从财政政策发挥宏观调控作用的特点看,中国财政政策的实施是在党的领导下由立法机构监督审查、行政机构高效执行,时效性高、政策连续性强、赤字率平稳,政策导向以国内为主
2023-11-23 09:14:00
财政部重磅发言,对股市、楼市影响几何?业内解读
...持地方化解债务风险,也能够减清地方政府的环境压力。中国(深圳)综合开发院金融发展与国资国企研究所执行所长余凌曲表示,此次政策的关键词是“最大”,意味着这次中央支持地方隐性债务
2024-10-12 16:09:00
分税制30年|地方债务风险长效化解的法治因应
...供了极为重要的物质和财力保障。与此同时,伴随3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也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谋划新一轮税制改革,也被提上议事日程。温故而知新。澎湃商学院邀
2024-01-02 21:31:00
政府工作报告深读|怎么理解“在发展中化债、在化债中发展”?
...方政府债务的管理模式将更加市场化、透明化,这也将为中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基础。(作者钟辉勇为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国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
2025-03-05 21:41:00
一文读懂何为“隐性债”“债务置换”,为何此次12万亿元大规模化债
...效果?就这些问题,我们梳理了一些“知识点”,采访了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杨志勇和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一问:什么是隐性债,为何进行“债务置换”?政府发债是目前国际上普遍
2024-11-09 21:01: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
新华保险淄博中支财富销售总监蔡营营:初心如磐 守护有温度
齐风浸润,淄水滋养,在这片孕育着诚信与担当的土地上,新华保险淄博中支始终以专业为基、服务为桥,培养了一批扎根行业、心系客户的保险人
2025-08-18 18:13:00
金融赋能牡丹之都——菏泽银行业 精准滴灌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一年,为落实山东金融监管局有关工作要求,更好地展示山东银行业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举措和成效
2025-08-18 19:53:00
绷紧防汛“安全弦”筑牢安全“防护网”——富德生命人寿衡水中支开展雨季汛期安全专题培训
为筑牢汛期安全防线,提升公司防汛应急处置能力,近期,富德生命人寿衡水中心支公司开展汛期安全专题培训。中支班子、中支各部门负责人及内勤员工参加培训
2025-08-18 16:06:00
工行兴义分行:筑牢景区“防诈网” 共护游客“钱袋子”
多彩贵州网讯(通讯员 白晶晶)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反诈宣传工作部署,切实提升公众金融安全意识,筑牢安全防线,近日,工行兴义分行“金铃铛”金融反诈宣传队深入万峰林景区开展反诈宣传活动
2025-08-18 11:46:00
锦波生物、科达自控入围山西省民营科技领军企业
8月13日,省民营经济发展局发布关于对2025年度民营科技领军、新锐企业名单的公示。其中,2025年度民营科技领军企业有47家
2025-08-18 06:39:00
税务人员上门辅导 助企享受政策红利
帮助企业及时“避雷”,上门开展“一对一”辅导。小店区税务局聚集科创企业发展需求,通过精准辅导、风险防控双管齐下,引导企业合规享受增值税软件即征即退优惠政策
2025-08-18 07:10:00
看一笔中长期贷款如何赋能新型工业化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曹丽珍高洁中国人民银行等7部门本月上旬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聚焦新型工业化重大战略任务需要
2025-08-18 07:40:00
赋能产业跃升 太原首只央地合作产业基金成立
历经两年多的对接筹谋,“国家级”产业基金落地太原完成关键一步。日前,国调(太原)产业投资基金举行签约仪式,标志着我市首只央地合作投资的产业基金正式成立
2025-08-18 07:10:00
“强call券商”回来了!卖方刷屏券商行情,如何看待这波爆发?
财联社8月17日讯(记者 王晨)每到A股大涨,券商股率先启动都被视为牛市启动的风向标。也就在8月15日,万得券商指数当日以4
2025-08-17 22:25:00
恒丰银行员工慧眼识骗局 警银联手守护“钱袋子”
胶东在线8月15日讯(通讯员 宋晓东)“同志,快!我孙子在外地出事了,急需5万块钱,晚了就来不及了!”近日,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攥着存单
2025-08-18 03:46:00
金融讲堂 普及知识护航
为提升公众金融素养,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农行海阳徐家店支行定期举办“金融知识大讲堂”。在一次针对老年客户的活动中,工作人员精心准备了图文并茂的资料
2025-08-18 05:00:00
跨越“最后一步路”暖心服务送上门
在金融服务智能化、便捷化加速发展的当下,农行龙旺庄支行始终坚守“金融为民”初心,聚焦老年群体特殊需求,积极落实上级行“适老化服务提升工程”
2025-08-18 02:03:00
环球下周看点:美联储发布“分裂纪要” 鲍威尔亮相杰克逊霍尔会议
财联社8月17日讯(编辑 史正丞)下周,全球投资者将把目光聚焦在美国怀俄明州的杰克逊霍尔,美联储将在那里召开年度政策研讨会
2025-08-17 09:44:00
增持上市公司股份 太重集团晋西集团获得专项贷款
太原重工、晋西车轴近期发布公告,控股股东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晋西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获得银行专项贷款承诺函,用于增持上市公司股份
2025-08-17 19:49:00
北京汇源深陷内斗,果汁大王翻身难?
更为重要的是,北京汇源还披露了股东方重整入主以来,未按承诺履行相应义务,如出资严重逾期等行为。北京汇源在公开信中直言,已对诸暨文盛汇及母公司上海文盛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文盛资产”)提起诉讼
2025-08-16 13: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