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国无二主,为何南明出现“扎堆称帝”的现象?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08 05:27:00 来源:戏说三国

“天无二日,国无二主”,无论是古代统一王朝还是割据政权,无论是君主专政还是权臣当道,其内部只有一个皇帝,那是必然的常规的操作。然而却有这么一个朝代,前后不过苟延残喘18年,领土也是从偏安一隅到急剧缩水。然而前后却出现了为数众多的帝王,甚至出现了同时有多位皇帝并存的荒唐局面,如此“扎堆称帝”的奇葩王朝,就是南明。

国无二主,为何南明出现“扎堆称帝”的现象?

崇祯帝煤山自尽_图

“扎堆称帝”的南明

1644年,“天子守国门”的崇祯皇帝在北京自杀殉国后,明朝剩余的力量在陪都南京建立政权,史称“南明”。不料,“首帝”弘光帝朱由崧执政仅一年后就被清军俘杀。接下来南明不仅不能挽回败局,相反却陷入了争相上位的局面:这边唐王朱聿键在福建称帝隆武,那边鲁王朱以海又在浙江监国;这边桂王朱由榔在广东肇庆称帝永历,那边朱聿鐭则在广州称帝改元绍武······

除了这几位形式上还像回事以外,更有众多的宗室纷纷自称皇帝或监国,甚至于像靖江王朱亨嘉这样毫无称帝根据,都不是朱元璋后裔的旁支宗室(其始祖是朱元璋长兄朱兴隆),竟然也自称监国,还改年号为洪武278年,一副视朱元璋身后所有明朝皇帝为“伪帝”的气魄。如此奇葩乱象,堪称历史罕见,那么是什么因素,使得南明小朝廷会陷入“扎堆称帝”的怪圈呢?

国无二主,为何南明出现“扎堆称帝”的现象?

(永历七年)1653年南明与清的形势图_图

明朝宗室的惊人数量和巨大权利

从表面上看,明朝宗室们都是一群高级囚徒,除了自身的封爵,他们一般不能在朝廷担任官职,也不能随便离开自己所在的封地,甚至想与其他宗室组个饭局都是一种奢望(所谓“二王不相见”)。

但另一方面,宗室们又堪称明帝国最奢侈最富裕的一群人,土地、赋税、房屋、美女·······应有尽有。以传说被李自成做成“福禄寿”的崇祯帝皇叔、明神宗三子福王朱常洵为例,其封地遍布河南、山东、湖北多省,面积达2万顷,其财富更是“珠玉货赂山积”。

国无二主,为何南明出现“扎堆称帝”的现象?

李自成(1606年9月22日—1645年5月17日)_图

除此之外,朝廷还规定只要宗室们每多生一个男丁,就会另外有多余的巨大恩赐,史载“宗室年生十岁,即受封支禄。如生一镇国将军,即得禄千石。生十将军,即得禄万石”。因此大小宗室们无不将“造人”当成头等大事,强抢民女,扩大“后宫”,可谓是“莫不广收妾媵,以图则百斯男”,导致宗室的人数呈几何级数暴增,据史载,万历三十二年(1603年)仅明玉碟记载的高级别宗室人数已达八万以上,这还不包括数量更为庞大的地位“相对较低”的其他宗室人员。

此外和清朝将宗室集中于京城“统一管理”不同,明宗室是遍布全国分布的。明末农民战争加之清军入关虽然对北方的宗室们造成了毁灭性打击,但对于南方的明宗室,则暂时还是毫发无损,于是各路王爷纷纷蠢蠢欲动,图谋上位。而这些宗室中像朱以海这样志在抗清的是极少数,绝大多数都是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已。

国无二主,为何南明出现“扎堆称帝”的现象?

永历通宝是南明桂王政权的铸币_图

南明从政治到法理上始终都没有真正的领导核心

在稳定的王朝中,皇位的继承都有一整套从法理到政策上的严格规范,任何敢于违背的都将被视为“篡逆”,即使偶有侥幸逆袭成功上位者(如朱棣),都免不了长期受到争议和抨击。

但在南明时期,天下已是“大乱”局面,人心不古。南明建立后,由于崇祯本人以身殉国,皇子们当时也都下落不明,其也没有亲兄弟在世,因此只能在其崇祯的堂兄弟里中挑选合适人选。以东阁大学士兼领兵部尚书,手握重兵的重臣马士英为首的一派支持福王朱由崧(“老福王”朱常洵之子,崇祯的堂兄)继位,而以钱谦益为首的东林党人却认为朱由崧“不忠不孝,恐难主天下”,他们欲推举血统偏远却“素有贤名”的潞王朱常淓为帝。

国无二主,为何南明出现“扎堆称帝”的现象?

朱由崧(1607年9月5日-1646年7月1日),南明被拥立的首位皇帝_图

虽然朱由崧在马士英等人支持下最终上位,但朝野上下对其不满的人依然数不胜数。因此,朱由崧也不得不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为自己正名,比如将与自己有类似经历的明代宗朱祁钰(同样是藩王上位、临危受命且极富争议)彻底翻案,为其追加完整谥号(17字)为“符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布武显德崇孝景皇帝”,上庙号“代宗”(明宪宗仅追谥5字谥号“恭仁康定景皇帝”,且无庙号,翻案不算彻底)。

然而,其上台后的一系列胡作非为引起了朝野上下的普遍不满,就连南明百姓都戏称其“皇帝但吃酒”。而历经仅仅一年就兵败被俘,似乎更加印证了朱由崧上位是个极大的错误。

既然朱由崧这样的都可以称帝,那么其他宗室自然另有想法。再加上有明一朝,藩王们或合法(如明代宗朱祁钰、明世宗朱厚熜、明思宗朱由检),或非法(明成祖朱棣)上位的也有不少,在如此传统加持下,各地藩王有上位心思,也都不足为奇了。

国无二主,为何南明出现“扎堆称帝”的现象?

史可法(1601年2月4日—1645年5月20日)_图

利欲熏心的南明文臣武将起到了推波助澜的重要作用

南明从建立伊始就形势严峻,但很多手握重权的文臣武将想的并不是光复河山,收复失地,而是忙着拥立对自己有利的宗室为帝,自己也好做个开国元勋。

比如马士英,凭借拥戴之功,把持朝政,排斥史可法等人,堪称是南明权奸(不过,这位被后世公认的奸臣,却一直坚持抗清立场,最终也是殉国身亡,仅此一点,就甩了钱谦益之流几条街);手握几十万军队的宁南伯左良玉,崇祯有难时拒不出兵,南明建立后对朱由崧上位不满,竟然起兵攻打南京搞“清君侧”,不料半途病亡;而总兵刘承胤则是乘着永历帝逃窜至其地盘湖南永州有利时机,将其软禁,而自己则成为了“大明”的安国公,把持大权搞起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把戏······诸如此类不一而例,这些层出不穷权欲滔天的朝臣,也对南明“扎堆称帝”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国无二主,为何南明出现“扎堆称帝”的现象?

李定国(1621年—1662年),南明永历政权抗清名将_图

最终走向速亡的悲惨结局

客观评价,南明建立伊始,其整体实力并不逊色于东晋、南宋等同为偏安政权的小朝廷,如果励精图治,即使不能收复失地,维持半壁江山“如南北朝故事”也并非没有机会。

更何况,南明军队的战斗力也并非很多人想象或歪曲的那样弱小,南明军队不仅在防守战中可以依托坚城给予清军重大杀伤(如扬州、嘉定等),在主动进攻作战中他们同样表现颇佳,其中既有郑成功与张煌言水陆并进从福建一路横扫至南京城下,甚至吓得顺治帝准备迁都沈阳“跑路”的战绩;也有李定国先在桂林之战逼迫清定南王孔友德自杀,又在衡州之战中斩杀清宗室、敬谨亲王爱新觉罗·尼堪(清太祖之孙、顺治的堂哥)这样“两蹶名王,天下震动”的壮举。

国无二主,为何南明出现“扎堆称帝”的现象?

吴三桂(1612年6月8日—1678年10月2日)_图

只可惜,明朝宗室和权臣们只顾着称帝夺权,甚至不惜兵戎相见打内战,结果被清军各个击破。1662年,永历帝在云南被曾经的大明平西伯,现在的满清平西王吴三桂所杀,南明也彻底走入了历史的终结,只留给后人无尽的哀叹和悲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8 11:45:1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他是南明最有作为的皇帝,想要光复大明王朝却毁于内耗
南明的第一个政权——弘光政权,虽然坐拥淮河以南的半壁江山,拥兵数十万,但是由于内部党争不断、武将拥兵自重,加上实行了“借虏平寇”的错误政策,导致短短一年之内就被清朝灭亡了。不过,
2023-06-27 15:04:00
南明哪个皇帝有能力实现大明中兴,光复中原?
南明是崇祯十七年(1644年)明朝京师北京失馅后,由明朝宗室在南方相继建立的政权合称,但由于南明内部党争不断、相互倾轧,导致立国十八年就覆灭了。南明政权共历经四帝,按理说作为明朝
2023-05-17 05:13:00
明朝灭亡后,南明政权的混乱与党争
...掉后,明政府还掌握着国内绝大多数的地盘,随后建立的南明政权,控制的疆域非常大,国内也有着足够的人心。清军入关引起了国内民众的激愤,李自成主力被打残,农民军开始和南明政府联合起
2023-10-21 08:24:00
南明:百万大军与短命王朝的碰撞
南明是1644年明朝全国性政权结束以后,由明朝宗室,在忠于明朝势力的支持下,建立的弘光、隆武、绍武、永历四个政权的总称。关于南明的起止时间,开始自然是1644年,一般是以清朝收复
2023-11-14 16:21:00
介绍清朝一个无解的真相
(京师陷落大明灭亡)清顺治二年,南明弘光元年,公元1645年,六月二十八日。一个叫做朱聿键的中年人宣布监国大明,二十天后,又宣布称帝,改南明年号为隆武,那一年,他已经四十三岁。此
2023-10-13 15:15:00
为什么南明南宋两者相差如此之大
南明是明朝的正统合法继承,一如东晋继承西晋,南宋继承北宋。与南宋不同的是,史学家承认南宋的正统地位,与明朝就只算到崇祯时代。也就是李自成打进北京城的1644年,南明的正统地位在学
2023-05-13 15:38:00
朱由榔:明朝最后一位皇帝,揭秘他的真实命运
...的封建王朝,那么最后一个由汉人统治的封建王朝应该是南明!如果说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封建王朝,那么南明肯定是要算做明朝的一部分!总之,不管怎样南明都是历史上真实
2024-02-24 18:07:00
手握一副好牌的南明,为什么不如南宋那样坚挺
...南方建立多个政权,以维持大明统治。这一段时间被称为南明。按说,南明占据半壁江山,江南也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而江淮以南各镇的兵力仍有五十万之众。1644年明朝形势凭此人力物
2023-04-22 11:35:00
明朝一囚徒坐了9年牢,出来不到1年就当上皇帝
...事。随着崇祯死去,没人再追究他当年的违背祖制之责,南明的弘光帝一道圣旨,把他放出牢笼,朱聿键这才重获自由。随着清兵大军南下,弘光帝的南明小朝廷也随之覆灭,下一任的明朝皇帝人选
2024-06-22 17:0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全球习练者近4亿人 太极拳在此发源
大河网讯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提到太极拳,不得不去其发源地——焦作温县陈家沟转一转。9月20日,“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来到陈家沟景区
2025-09-21 07:37:00
大河网讯 9月20日上午,“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走进焦作武陟嘉应观,探访这座有“黄河故宫”之称的清代治黄文化建筑群
2025-09-21 07:37:00
电影《731》热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南京,日军当年也有一支“731部队”南报网讯(记者杜莹)电影《731》正在热映,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
2025-09-20 09:53: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城市知识竞猜服务类节目《欢乐大猜想》约您畅游河北邯郸
千年古都,孕育出无数的成语典故,现代新城,绽放出摄人的夺目光彩,“活楼”、“吊庙”,诉说着华夏起源,贴崖石窟,讲述着文化底蕴
2025-09-20 11:08:00
书法爱好者郭书雷:巧构“合体字”,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在多数人眼中,汉字是方方正正的符号。而在书法爱好者郭书雷的手中,汉字却成了可以巧妙拼插的“艺术积木”
2025-09-20 16:21: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李策:烟盒纸上写下赤诚宣言
“我们现在只是暂时的分离。”在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上百件展品中,有一张香烟盒纸引人驻足。香烟盒纸平整铺开,面积仅10余平方厘米
2025-09-20 23:34: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伊水畔的龙门石窟 藏着不朽文化印记
大河网讯 站在伊水之滨远眺,东山与西山隔河对峙,天然造就“伊阙”胜景,而嵌入两岸崖壁的石窟群,正是这座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
2025-09-21 00:27:00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