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可肆意畅饮的好文字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4-05-26 15:5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黔南日报

可肆意畅饮的好文字

——读《蜀道难》有感

子鱼

《蜀道难》不是第一次遇见,年少时曾经学过,因着年龄和阅历的缘故,在过了读背考的流程之后,只有那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还在记忆的尘埃里挣扎婉转,提醒着自己曾经的往昔。虽然过往已经像使用多年的光面玻璃一样,老了钝了,却总是在我回首时飘逸出那丝懊恼,提醒我曾经的轻慢。

李白除了诗词,本篇应该算是散文吧。当下,擅长写诗的是诗人,写散文或者小说之类的都统称为作家。按照这样的分类,李白应该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作家或者是文学家了。把李白从唐朝拉进当下的语境,是便于我们讨论,讨论怎样成为一个合格的作家。

作为一个作家,应该关心国家,有一颗爱国之心;其次,还应该有自己的认知,唯其如此,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才不会人云亦云,成为一个无聊而浅薄的看客。唯其如此,写的作品才有情感,或是悲悯或是宽广。有情感的文章才当得起“文章”的称谓,而不仅仅是一堆“文字”;再就是“准确”,有的人会羡慕本篇中对蜀道险峻的描写,那种画面感,怎么可以这么逼真?因为对蜀道精准的观察;因为博览群书,累积了太大的“仓库”,所以“字尽其用”,此功非一日所成也。

关于准确,不少作家都提倡过,文字唯有准确才能有美感地呈现。我认为准确也是对一位作家素养的最基本要求。作家是感性的、敏锐的,但是对自己的文字却必须是苛刻的。因为自己的想法一旦诉诸文字,就不再是一件私人的事情了,必须对读者负责。在这里要求的是作家的虚心和持续不断学习的执着。中国古文化一直熠熠生辉,照亮着钱锺书先生、叶嘉莹先生,还有更多的文化学者。怎样去古文化的宝库里吸取营养,相信方法不是唯一的,却是我们必须去做的一件事情。

本篇用了不少神话,还用了“参”与“井”两个星宿的名字,可见李白知识面的广博。唯其如此,才不会在写作时顾左右而言他,或是抓耳挠腮。唯有通达古今,博览中外才能言谈晏晏,更重要的是言之有物,轻松诙谐,增加了文章的广度和趣味,使文字不再生涩难懂,沉滞于拖泥带水之间。

读李白的作品,经常会被“黄河之水天上来”“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所惊艳。“不说平常话,不写平常诗”就是李白给我们的印象,而拥有瑰丽恢宏的想象,首先必须有广阔的思路,一种自由的思维,不拘泥于眼前的一人一物,而是像瀑布一样,不羁而肆无忌惮;其次还要拥有广阔的能生出“其翼若垂天之云”的心胸。

李白恢宏大气的想象,让文字在他面前,仿若一个个快乐的酒分子,由着他肆意地畅饮、品味,“对饮成三人”。虽然文学之路亦如蜀道之难,但我愿以愚公精神缓步前行,“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纵然如斯亦无悔!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6 1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乡村振兴文化顾问:世界读书日,让阅读的种子在乡村土地生根发芽
...书,从背古文到写历史,再到教写作课,我的人生始终与文字紧密联系在一起。我很享受这种读写生活,借由文字,我与这个广阔的世界建立起来链接;借由文字,我也走过了万水千山。”伴随着文
2024-04-24 16:37:00
...了解等方面作出积极贡献。学院成功入选首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为学校新增设一个国家级平台。基地作为学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的重要标志性成果为学校在相关学科布局、专业建设、
2024-03-19 08:45:00
丁再献骨刻文书法艺术进入寻常百姓家
...工程院院士薛群基,著名史学家、民俗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宋兆麟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教授顾亚龙,著名文化学者、国家二级研究员、山东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王志东等采用不同形式
2023-12-11 17:40:00
关于阅读,听听他们怎么说
...些书大多数是按写作者意图被刻意阉割、窜改、演绎过的文字垃圾,已跟历史真相脱节,甚至背离历史真相。而历史原始档案、文献资料能最大限度地保留、还原历史真相。阅读历史原始档案、文献
2023-04-17 06:47:00
...福建厦门举办。故宫博物院多语种网站、故宫博物院藏古文字数字平台在论坛现场正式发布。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出席论坛并参加发布仪式。故宫博物院多语种网站将原有
2023-07-20 00:04:00
从甲骨文溯源中华早期文明(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
...展出的甲骨。王城岗遗址陶器刻文拓本和摹本。□朱彦民文字是文明起源的重要标志关于文明起源的研究与探索,已经有了上百年的历史,而文字的产生和使用在文明起源的进程中,始终都占据着重
2024-06-14 06:24:00
深入发掘古文字思想文化内涵  “古文字与中华文明”国际学术论坛举办
...: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北京10月22日电 (记者 高凯)首届“古文字与中华文明”国际学术论坛日前在清华大学开幕。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邱勇,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主任洪大用,教育部
2023-10-22 18:24:00
古文字:开启中华文明的管钥
...地研究员)汉字由起源到成熟体系的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以及篆、隶书等的绵延发展,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古文字作为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它的起源发展与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基
2023-10-15 12:46:00
...本文转自:兵团日报●田学军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语言文字事业始终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同向而行,始终坚持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良好的语言文字条件。新时代语言文字事业要全面融入中国式
2023-10-02 02:10: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