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关于阅读,听听他们怎么说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3-04-17 06:4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南宁晚报

如何读书?读什么书?

关于阅读,听听他们怎么说■本报记者李宗文 实习生柏玉璨

纸质书、电子书越来越多,人们可选择的阅读方式也越来越多。究竟怎么读书?读什么书?是不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记者采访了一些有经历有故事的阅读者,听听他们的观点,或许能从他们的讲述中找到答案。

何涛

读史使人明智

关于阅读,听听他们怎么说

何涛在他的湖光读书社里(受访者供图)

广西民族大学法学院法律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何涛认为,读史使人明智。

就读史而言,他喜欢原汁原味、未经阉割和加工、处于原生状态的历史原始档案、文献资料,不喜欢教科书式的所谓历史书,那些书大多数是按写作者意图被刻意阉割、窜改、演绎过的文字垃圾,已跟历史真相脱节,甚至背离历史真相。

而历史原始档案、文献资料能最大限度地保留、还原历史真相。阅读历史原始档案、文献资料,感觉自己穿越千百年的历史烟云,身临其境地深入历史,直接与历史人物对话,直接触摸历史事件的每一寸肌体、纹理,真实感受到当时的空间场景,直接感受古文的优雅、隽永,智慧得到最大启发,文字能力得到质的提升与飞跃。那种美妙的心灵感受,让他流连忘返、欲罢不能。

此外,晚清、民国时代的文学、历史作品也是他的最爱。晚清、民国文人是传统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熏陶出来的一代人,作品淡雅如兰、文白相间,尽显文字的高贵、尊严,反观现代白话文作品,则淡而无味。

2021年元旦,何涛组织广西大学校友文化研究院、广西人才学会、广西文化产业协会、广西大学MBA校友会在南宁创建了以文史为主题的民间图书馆——湖光读书社,馆藏图书以历史原始档案、文献资料为主,近、现代历史大家著作为辅。湖光读书社目前已举办十期公益性主题读书活动,吸引文学爱好者参加,累计参加人员数千人次。

田耳

我读“天书”的癖好

关于阅读,听听他们怎么说

田耳在自家书房里 本报记者李宗文 摄

1993年,正读高一的田耳买了《百年孤独》。这是他掏钱买的第一本外国小说。

翻开一看吓了一跳,它读不懂,几乎就是“天书”。这跟他之前读过的国内、国外小说不一样,故事密集、人物众多,肆意铺排挤挤挨挨,好像就不让人读懂。但他喜欢遍布字里行间的想象力与气味,喜欢那些句子。目光一触碰这句子,就能顺然往下滑行,有种停不了的快感。不管看了多少,合上书还是一阵恍惚,理不出故事主线,甚至确定不了主要人物是谁,先前的阅读有如梦游。

既然如此,这还叫阅读吗?还有必要继续吗?他难免有了诸多怀疑。很快,他意识到,也许有些小说并非如此,它并不是要读懂,它只是好读,属于“风吹哪页看哪页”那一类——虽然这句话被老师用来形容“假读书”。经过一段时间调整,田耳放弃了将它读懂的企图,顺然接受闲散地翻看。

读到高二,田耳才将这书费力读完一遍。快感之后,仍是恍惚,还夹杂着虚脱之感。他将书推荐给同学阅读,也不免产生一丝虚荣,想告诉他们,他读了这样一本“天书”。此前田耳就经常给同学推荐国内小说,那几年的好小说正处于井喷状,王朔的《动物凶猛》、余华的中篇版《活着》都是那时候出的。同学也相信他的推荐,但被转阅最多的是尤凤伟的《石门夜话》。

《百年孤独》他们看不下去,即使田耳告诉他们这本书不必用来读懂,顺着文字往下看即可,他们也转换不了阅读习惯。书转了一圈,没有变得更旧。很久以后,田耳在一位名作家的文学讲座集子里看到《百年孤独》人物关系图谱被整理成树型图,书本要加装一张折页才印得下整张图。

阅读与写作这些年,田耳明显感觉,当下与从前的巨大区别,在于读者不再喜欢读不懂的书,尽量挑一目了然的作品。偶尔给学生做讲座,谈到读书,不免被问到:“你提到的书我看过,看不懂,怎么办?”田耳不想叙述自己当初阅读这些书的快感,难以言传。他只能说:“我真不知道怎么办,这只是个人爱好,总有一些人,就喜欢看不懂。”

陈纸

作家和普通人的阅读不一样

关于阅读,听听他们怎么说

陈纸在书房里阅读(受访者供图)

作家、媒体人陈纸是出了名的喜好读书。他不仅网上买书,更常常到唐人文化园大量购书。只要是他精心选中的,自然不会错过。因此,在朋友圈里经常可以看到他晒的各类图书。这些书有新有旧,中外古今,无所不包。

陈纸认为读书呈现了人生百态:一些作家从阅读里面汲取写作的技巧,获得写作的某一种启发,所以他们阅读的目的性特别强。他们主要还是阅读文学类的作品,如果他们的阅读能再宽泛一些,比如再读一些哲学以及思想性强一些的书,那就更好了。“作家阅读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就像一个美食家,不去品尝美食,显得荒诞不经。”陈纸说。

而更多普通人的阅读比较纯粹,就是一种业余爱好。通过阅读,可以丰富业余生活,也可以获取某种知识。普通人不写东西,因此阅读就没太多功利色彩。

陈纸表示,尽管他的阅读相对杂乱,但每天都会保持阅读,而且阅读的书会细心选择。同时,年纪大了,阅读只是一种日常生活而已,没有把阅读弄得太有仪式感。

罗先彬

读书怡情

媒体从业人员罗先彬自幼喜爱追根溯源,因此对文史类书籍分外感兴趣。过去一般在实体店购书,后来随着网购的兴起,开始“转战”各大售书网站。移居南宁后,又养成淘旧书的嗜好,且欲罢不能。日积月累,竟攒下8000多册(不含杂志、期刊),形成三面大书柜的“书墙”。

家人特别是妻子,起初不理解,认为买书太多,既费钱,又“侵占”不少生活空间,几次气呼呼地将他的藏书丢出门外。经过邻居多次苦口婆心劝解,又看到他除了爱买书、淘书,似乎并无多少“不良嗜好”,也就渐渐默许了。

罗先彬读书不择地方。即使在地铁上,也可携一本在身,随便翻翻也好,哪怕被众多“手机控”视为“异类”。他认为,“腹有诗书气自华”。并不是说读书后一定成功(如世俗所谓“赚大钱”“当高官”之类),主要是可以涵养气质与品行,至少可以“助谈资,广见闻,拓思维”。

读书让罗先彬非常快乐,可以一边大快朵颐,一边和书友品读一本好书。也可在淘书的间歇,或站或坐,与一二知己就某书大谈得失正误。但多半是在家或书吧,独倚一桌,随性翻阅而已。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17 07: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是由党项族于公元1038年建立的政权。直至1227年之后,历史上就很难找到关于西夏蛛丝马迹。不过这个存续约200年的王朝,也有其独特文化背景。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命大臣野利
2023-07-22 11:23:00
...息的文物,甚至比文献记载更有价值。它直接能补充证明历史,甚至可以纠正一些历史的说法。明代墓志铭被盗掘团伙以300元价格出售考古专家口中所说的是这块从明代乡绅墓中出土的墓志铭,
2023-06-11 00:06:00
相约吉地 共沐书香|传世文献《昭明文选》亮相首届东北图书交易博览会
...《昭明文选》的内涵和价值,使读者得以窥见恢宏巨著的历史风韵与深厚的文化分量,并能深刻领略宋刻本古籍的独特魅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昭明文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
2024-05-18 20:33:00
...,即心脏、肝脏等器官的位置与正常人相反。今年67岁的罗先生来自重庆沙坪坝区,不久前,他因上腹反复胀痛一月有余来新桥医院就诊。经接诊医生黄小兵检查,发现罗先生“镜面右心位,胰腺
2023-11-28 11:48:00
“绘动世界”重温上海美术电影,民生现代美术馆重开
...企业。策展人、动画史学者傅广超致力于中国动画、漫画文献资料和口述史料的收集、整理、研究,他告诉澎湃新闻,展览以大事记的方式作为开端,梳理了中国动画的百年发展历程。 展览现场
2024-05-22 11:20:00
在浩如烟海的历史文献中,有关建筑设计、房屋营造与土木工程估工算料等方面的文献典籍,本就凤毛麟角;能够流传至今又能够被现代读者所读懂的,更是屈指可数;而其中规格之高、水准之高、内容
2023-10-12 16:40:00
村民称承包户开发山林致水源污染,广西昭平县一镇政府:正在解决
近日,家住广西贺州市昭平县北陀镇九龙乡观音村的罗先生向澎湃公众互动平台“服务湃”(https://tousu.thepaper
2024-09-26 17:39:00
他首尝解读“甲骨天书”(了不起的甲骨文)
本文转自:河南日报他首尝解读“甲骨天书”(了不起的甲骨文)《契文举例》被称为甲骨文研究“开山之作”孙诒让《契文举例》书影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弋从甲骨文发现起,百余年间,
2024-06-26 06:21:00
...校史资料是学校改革、建设和发展的原始记录,也是学校历史文化积淀的重要载体,是一代代百职人风雨兼程、砥砺奋进的历史缩影,也是学校建设发展、事业腾飞的重要见证。百色职业学院百东新
2023-06-01 08:30: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北京4月1日电 (记者吴月)4月1日,由北京市教委、天津市教委、河北省教育厅联合主办的2025年京津冀高校毕业生春季大型双选会在北京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举办
2025-04-02 05:50:00
大课间 多锻炼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近日,浙江省宁波市教育局发布通知,鼓励各地各校从2025年春季学期开始,优化中小学校课间活动安排,保障每天2小时综合体育活动时间
2025-04-02 05:51:00
“大师课”助力美育新征程 “于海工作室” 落户济南稼轩学校
3月29日下午,济南稼轩学校综合楼音乐厅内气氛热烈,“于海工作室”成立暨稼轩管乐团揭牌仪式在此举行。本次活动以“乐韵启航 美育未来”为主题
2025-04-01 18:46:00
家校共育开新篇 初高衔接启征程 东营市实验中学2023级35班走进东营市二中
为深化家校共育,搭建初高中衔接桥梁,近日,东营市实验中学2023级35班师生及家长共同走进东营市二中,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教育探索之旅
2025-04-01 19:46:00
利津县盐窝镇中心幼儿园大赵分园开展 “安全相伴,护‘幼’成长”主题活动
3月31日,是第30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为切实提升幼儿安全素养,杜绝各类危险事故的发生,利津县盐窝镇中心幼儿园大赵分园开展了“安全相伴
2025-04-01 19:50:00
利津县盐窝镇中心幼儿园北岭分园开展 “趣探春日,寻绿之行”活动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春天带着绿色的气息向我们走来。为了让孩子们亲近大自然,感受春天的气息,3月31日,利津县盐窝镇中心幼儿园北岭分园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寻找春天”踏青活动
2025-04-01 19:51:00
垦利区第二实验中学教师姜春彦危急时刻挺身而出
争分夺秒间,彰显师者担当;生死攸关处,尽显专业素养。3月19日下午,垦利区第二实验中学上演了惊心动魄的一幕。课间时分,一名学生突然呼吸骤停
2025-04-01 19:55:00
利津县第三实验幼儿园开展“春日暖阳 运动正当时”春季户外体育活动
春天,万物复苏,阳光明媚,正是孩子们亲近自然、强身健体的好时节。为了抓住这美好的春日时光,利津县第三实验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带领下
2025-04-01 19:55:00
垦利区学前教育教研联盟二组举办专题教研活动
大众网记者 商永恒 东营报道3月31日,东营市垦利区学前教育教研联盟二组在第三实验幼儿园举办“绘本教学游戏化实施策略”专题研讨活动
2025-04-01 19:56:00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初春的安师大附属肥东实验学校迎来双重盛事:在“国培计划2024”河北省110名卓越体育教师跨省访学交流之际
2025-04-01 14:55:00
全胜!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女子篮球队加冕CUBAL东北赛区冠军
3月30日,第二十七届中国大学生篮球三级联赛(CUBAL)东北赛区在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收官。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女子篮球队以五战全胜的骄人战绩强势问鼎
2025-04-01 17:03:00
烟台理工学院特殊食品与健康产业学院,获批!
近日,山东省教育厅等5部门公布了2024年山东省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名单,烟台理工学院特殊食品与健康产业学院成功获批。学院紧密围绕国家“健康中国”战略和山东省“特殊食品专项攻关计划”
2025-04-01 17:03:00
河北涞水:“地面游戏”进校园 多彩课间乐翻天
本文转自:人民网-河北频道“现在每节课间都能玩到新花样!跳格子能学加减法,地面飞行棋教防溺水知识,闯关游戏也很有乐趣!”涞水县第二小学学生赵琳赫说
2025-04-01 17:20:00
郑州工商学院:创新“艺术+红色”育人模式 打造沉浸式思政实践育人新样板
大河网讯 作为河南省应用型本科建设示范高校,郑州工商学院积极探索新时代思政教育创新路径,通过构建“艺术浸润+红色传承+实践育人”三维联动体系
2025-04-01 14:30:00
“创新之火” 薪火相传!青大附中第十七届科技节暨第十届创客嘉年华逐光前行
大众网记者 张玉 曲顺 青岛报道哪吒、悟空为何与宇树人形机器人同台?钻木取火、火炬传递又引出了哪些神奇的化学实验?3月28日上午
2025-04-01 14: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