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看,田间地头的“科技范儿”(国际人士看中国乡村全面振兴)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2-25 05:46: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本报记者  杨文明  秦瑞杰  范昊天  俞懿春

看,田间地头的“科技范儿”(国际人士看中国乡村全面振兴)

宋展在昆明理工大学试验田做食用玫瑰水肥质量实验。

张东伟摄

看,田间地头的“科技范儿”(国际人士看中国乡村全面振兴)

诺伯特·菲舍(左一)正在与农技人员讨论育苗技术。

受访者供图

看,田间地头的“科技范儿”(国际人士看中国乡村全面振兴)

津田贤一(左)在指导学生做实验。

本报记者 范昊天摄

农业科技护航粮食稳产丰产、人工智能赋能农业转型升级……近年来,中国科技创新成果在农业领域加速应用,持续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不少外国朋友成为中国科技兴农富农的见证者和受益者。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来自老挝的留学生、德国的农业专家、日本的植物学专家,听他们讲述中国田间地头的“科技范儿”。

昆明理工大学老挝籍博士生宋展——

“我想让老挝的农民也用上更高效、更科学的灌溉与施肥方法”

玻璃温室里,菜苗正绿。宋展蹲在地头,记录菜苗生长状况。“我来中国学习已经3年,但与农作物打交道可不止3年。”昆明理工大学老挝籍博士生宋展出生于农村家庭,从小就和家人一起忙农活。“黄瓜、芒果……我家在老挝种了许多蔬菜和水果,不过灌溉、施肥全靠人工。”

中国迅速发展的农业工程技术吸引着宋展。云南与老挝地形相似、气候相近,是他选择前来学习的主要原因。

跟随导师杨启良教授,宋展学习起农业工程,主攻高原特色农业的水肥高效利用技术。“我想让老挝的农民也用上更高效、更科学的灌溉与施肥方法,提高耕种效率,提升作物品质。”宋展说。

传感器如何运行、灌溉施肥的管理策略如何选择,怎样利用合理的灌溉施肥策略提高食用玫瑰的产量、更高品质的三七需要哪种灌溉方式……课堂上,老师们运用一个个案例,帮助宋展理解复杂的知识。为了补齐短板,宋展几乎每天都待在学生工作室中。“我在学习水肥知识时有一些困惑,就向同学们求助,没想到同学们都围了上来,热情地为我解答。”宋展话语里充满了感谢之情。

宋展的课堂不仅在实验室,也在田间。

“中国的农业农村现代化成就令人赞叹!”回忆起在云南农村的调研经历,宋展说,“许多农户家里都配备了全自动收割机,大型农业灌区能够实现自动化灌溉、精准施肥。”宋展看到,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喷灌设施铺设到田间地头,根据地块作物长势随时调节;在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县,智能施肥机精准控制灌水量、施肥量和用药量,既节约资源、提升品质,又降低了劳动力成本。

未来,宋展希望博士毕业后走上教学岗位,向更多的老挝学生传授科学的灌溉施肥技术。宋展还准备借助昆明理工大学与老方共建的联合实验室平台,共同研发适合老挝的特色作物、适应当地地形的农业设备。“希望未来老挝也能用上现代化设备,让我们的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宋展对此信心满怀,“中国的现代农业技术与装备将助力老挝乡村减贫和农业现代化发展。”

德国农业专家诺伯特·菲舍——

“这几年中国设施农业的飞速发展,令我印象深刻”

一场新雪,一地银装。位于宁夏银川市贺兰县洪广镇欣荣村的红树莓种植基地温暖如春。一簇簇红树莓枝繁叶茂,不少鲜果已通体透红,像串串玛瑙。这里的部分红树莓原种,就是德国农业专家诺伯特·菲舍带来的。

菲舍2000年起就在中国从事树莓产业的技术咨询工作。2007年,宁夏科技厅邀请一批专家为当地农业发展建言献策,菲舍是其中之一。菲舍首次来到宁夏就发现了当地开展红树莓种植的潜力,于是长期扎下根来,致力于红树莓的引进与培育。

“红树莓含水量高,对灌溉的需求大,宁夏降水量远不如我的家乡,刚开始种植时我一直担心水的问题。”宁夏在节水灌溉领域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让菲舍打消了顾虑。大棚的架式栽培田里,高架离地、水肥一体化的种植系统把红树莓养得枝叶肥嫩。打开阀门,机器的轰隆声中,可溶性肥料随着管道流淌,精准深入到苗间根系。“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还方便种植者根据红树莓的生长周期进行细致调整,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菲舍说。

从授粉、病虫害防治,到种植基地规划、育苗、剪枝,在菲舍的推广下,红树莓这个“舶来品”在宁夏安了家,成为不少当地百姓的“金果子”。为了表彰他对宁夏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2015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向他颁发了“六盘山友谊奖”。在宁夏近20年,最让菲舍感到惊喜的,是当地在红树莓种植领域的自主创新。

贺兰县洪广镇的种植基地旁,是当地的红树莓“冬眠”实验室。在这里,一批幼苗生长周期结束,正在冷库里休眠,等待下一步的温室移植。“每株红树莓都有5个月的生长期,通过休眠和调控温度、光照、湿度等参数,可以让红树莓摆脱季节限制,实现全年挂果。”基地负责人吕品昇介绍,从过去只有30天结果期,到现在可以全年“尝鲜”,背后离不开冷库建设、智能温室、无土栽培等农业科技的进步。

“生产基地里种植的红树莓超过15万株,这样的生产规模和农业技术运用,在德国很少见。”菲舍说,“这几年中国设施农业的飞速发展,令我印象深刻。一些种植基地附近就是加工厂,冷冻树莓、树莓果干、树莓饮料,创新产品很多。一些当地民众发展乡村旅游和农家乐,获得了更多收入。”

这几年,菲舍频繁往返于中德之间,希望把一些宁夏的好种源、好做法在自己的家乡推广。“现在回德国,我都会带着中国各地的树莓种子,给家乡的从业者看。宁夏是中国农业科技发展的一个缩影,我相信在更多农业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农业科技建设将取得更大成就,为全球农业的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菲舍说。

华中农业大学日籍教授津田贤一——

“近些年来,我看到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推广应用到田间”

将叶片打孔,放到96孔细胞培养板上,再将培养板放进微孔板检测仪中,检测细菌的定殖量……走进位于湖北武汉的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植物免疫实验室,日籍教授津田贤一和同事韩晓伟教授正在操作科学仪器,研究拟南芥的抗病性。

“自然界中,植物和微生物之间存在密切的互作关系,有的时候是‘朋友’,有的时候是‘敌人’。我们通过研究揭示两者互作背后的机理,致力于找到更多让‘敌人’变成‘朋友’的策略,不断增强农作物抗病性,提高农作物产量。”津田贤一说,在植物—微生物互作研究领域,中国已经走在了国际前列。

津田贤一曾先后在日本北海道大学、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从事研究,并曾在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植物育种研究所担任研究课题组组长。2019年9月,他受邀来华,任职于华中农业大学。

在科研和教学工作之余,津田贤一深入中国生产一线和田间地头开展调研。“过去,中国在发展机械化和规模化生产方式等方面相对欠缺。可喜的是,近些年来,我看到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推广应用到田间。”他说。

津田贤一还留意到,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正在逐步成为农民的好助手。“过去在田间发现病虫害,农民需要四处跑腿求教。现在一些地方建设了‘智慧农业云平台’,农民可以直接把照片上传到‘云端’,平台依托海量数据库进行智能化诊断,给出补救措施。”津田贤一说。

农业科研装备不断迭代,让中国农业跑出“加速度”。正在武汉光谷建设的国家作物表型组学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建成后将具备每年50万—100万株植物的基因型、主要表型特性和相关大数据采集与解析能力,实现育种过程的设计性、预见性和可控性,提高育种效率1倍以上。津田贤一感慨:“这些都体现了中国在农业科技和装备建设方面卓有成效的努力和成就。”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2-25 08: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勇攀农业科技高峰 服务乡村产业振兴
...农科院党委书记、研究员张岳平张岳平带领科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科技助力“三农”服务。□记者 田卓灵 通讯员 周 牮 廖孟星他曾获省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在国际顶级杂志《自然
2023-09-14 03:03:00
巾帼“她”故事丨陈慧芳:“90后”硕士“新农人”赋能乡村振兴
...工作以来,陈慧芳作为农场主始终坚持科学管理,每天到田间观察苗情长势,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精准防控,并做好田间巡查记录,形成农事档案,为来年的科学管理做参考依据。为完成好农场大田
2024-03-08 09:11:00
自贡自流井区:从田间到餐桌的绿色革命
本文转自:人民网-四川频道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现代农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科技的力量如同强劲的引擎,为自贡市自流井区的乡村振兴事业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新质赋能。加强农业科技
2024-09-18 10:50:00
重庆职教工作会⑤丨重庆三峡职业学院院长李炯光:打造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三峡范本”
...命脉上”理念,创新了“五融合、五重构、五联动”的“田间学院”“三农”人才培养模式,荣获重庆市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三峡职院以人才活力激发乡村振兴的新动能,从
2024-04-29 19:08:00
...销售工作人员葛伟康告诉记者,过去想要监控不同农情,田间需要安装多种设备,而农田四情监测站能将多种功能集合在一个设备中,占地面积更小,成本更低。运行时,设备通过传感器实时采集风
2025-06-23 07:33:00
...报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重点,人才振兴是支撑。昆明以田间为课堂、以企业为主体、以实践为手段,着力推动农民教育培训基础平台——农民田间学校建设,不断培育高素质农民队伍,持续推动乡
2024-06-03 06:18:00
...乡村振兴,既要注重人才对接,让更多农业科技人才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群众提供周到的农技服务,也要通过“行动计划”,手把手地传授农业科技知识,培养更多的“土专家”和“田秀才”,及
2023-01-13 10:37:00
云南大学资源植物研究院:把种子装进袋子
元旦刚过,在位于景洪市嘎洒镇的云南大学景洪田间试验站,已是一番忙碌场景。细心写好编号、将种子分类装进袋子……一切准备就绪,云南大学资源植物研究院(农学院)多年生稻团队的师生们便卷
2023-01-15 18:22:00
眉山职业技术学院:弦歌不辍助振兴
...种时节,眉山沃野,正是抢抓农时忙耕种之时。成片的稻田间,晚熟柑橘果林下,泡菜生产基地里……一群年轻的身影在忙碌。从田间地头的传统农活,到生产线上的技术操作,他们在实践中学习,
2023-06-09 05:57: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聚焦吉段331丨马鹿沟至八号闸段主线贯通
近日,G331项目吉林段白山地区传来喜讯,长白县境内二十二道沟桥顺利完工,标志着马鹿沟至八号闸段路面改造工程主线全部贯通
2025-09-11 13:26:00
德州夏津县“小村约”暖民心“新风尚”润乡村
“按过去的标准,红白事讲究多,操办起来既‘累心’也‘作难’。现在新修订的‘村规民约’倡导‘白事三天清、吃大锅菜,喜事不闹婚
2025-09-11 13:41:00
兰陵县尚岩镇召开庆祝第41个教师节暨“金玺泰文峰园丁奖”表彰大会
9月10日上午,兰陵县尚岩镇在临沂第一中学(文峰校区)举行庆祝第41个教师节暨“金玺泰文峰园丁奖”表彰大会。部分学校教职工代表等参加活动
2025-09-11 10:49:00
临沂沂河新区召开庆祝第41个教师节大会, 奋力谱写教育事业发展新篇章
大众网记者 滕立军 临沂报道9月10日,临沂沂河新区庆祝第41个教师节大会胜利召开,向广大教师、教育工作者和离退休教职员工
2025-09-11 10:50:00
金融赋能乡村振兴,平安产险与冠县梁堂镇共谱乡风文明新篇章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唐学钰 闫修晨金秋送爽,硕果飘香。9月10日,平安产险“乡风文明100”活动在冠县梁堂镇举行。本次活动以“党建引领金融赋能乡村振兴”为主题
2025-09-11 10:51:00
躬耕教坛,赓续初心——祈顶山学校“青蓝工程”拜师礼启新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苗润鹏 通讯员 范慧敏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在第39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为弘扬尊师重道优良传统,助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
2025-09-11 10:51:00
“小屏幕”连通“大市场” 新泰智慧广电平台为乡村振兴插上“云翅膀”
通讯员 赵晓宇 金秋时节,新泰市长兴农业园的葡萄大棚里,董事长苏长征正举着手机,通过“和美新泰”享TV平台的“新泰好品”板块向客户展示今年的新品葡萄
2025-09-11 10:51:00
北京针灸微创肿瘤专家姜欣到乳山市中医院义诊
8月21日,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姜欣博士来到乳山市中医院,开展义诊与学术交流。姜欣博士师从国医大师黄金昶,作为中医肿瘤领域的青年翘楚
2025-09-11 10:51:00
16家校外培训机构被列入“黑名单”,泰山区发布通报
近日,泰山区人民政府网站发布了泰山区校外培训“黑名单”,详情如下: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双减”工作决策部署,进一步压实属地管理责任与部门监管职责
2025-09-11 10:51:00
解“数字鸿沟”,享智能生活——北集坡街道金水泉社区开展老年人智能设备科普课堂
通讯员 张艳清 近日,金水泉社区举办老年人智能设备科普课堂,帮助社区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熟练掌握智能设备使用技能,更好地融入智慧生活
2025-09-11 10:51:00
华丰镇:微景观、硬设施、暖机制,解锁乡村宜居新体验
通讯员 孙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也是提升群众幸福感的民生工程。连日来,华丰镇以“全域覆盖、标本兼治”为目标
2025-09-11 10:51:00
2025服贸会·贵州经贸交流会在京举办
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 陈熺)9月10日,在2025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举办期间,贵州借助服贸会平台在京举行主题为“分享贵州机遇·促进合作共赢”的2025服贸会·贵州经贸交流会
2025-09-11 10:51:00
大学生组团入技校!济南市技师学院“大学生技能精英班”正式开班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子喆 通讯员 刘佳技工教育新课堂金秋时节,济南市技师学院迎来了一批特殊的新生。手持高等学历证书的本
2025-09-11 10:51:00
贵州组团亮相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
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 陈熺)9月10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服贸会)在北京开幕。贵州组织11家企业参展
2025-09-11 10:52:00
宁阳新增、复用62个交通技术监控设备
9月9日,宁阳警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了关于新增、复用交通技术监控设备的公示,详情如下:关于新增、复用交通技术监控设备的公示为确保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有序
2025-09-11 10: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