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编者按:随着时代的进步,女性的角色在不断地变化,但她们身上所体现的热情、勇敢、智慧、担当的精神力却始终没有变,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她们都能做一枝不畏风雨积极向上的铿锵玫瑰。在“三八”国际妇女节到来之际,大众网德州推出“巾帼‘她’故事”系列事迹展播,展现德州市女性人物群像,展现当代女性风采。
大众网记者 张振楠 通讯员 李娜 德州报道
全国粮食“二十连丰”,离不开“新农人”的智慧和贡献。他们懂科技、会经营,逐梦农业蓝海、奔赴生产一线,从传统农业到数字农业、从电商直播到农文旅发展……他们为粮食产能持续提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
陈慧芳,现任平原土地鲁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农场经理。作为一名90后女硕士“新农人”,怀揣着对农业的热爱,投身农业生产一线,扎根大地,辛勤耕耘,坚持走好乡村振兴之路,为农业农村的发展贡献力量。多年来,先后获得2023年德州市“乡村好青年”、平原县“十佳农民”、平原县“乡村好青年”等荣誉称号。
身为一名90后女生,陈慧芳有着巾帼不让须眉的勇气和担当,大学期间曾到四川省凉山州参加暑假支教,大学毕业后她响应国家“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一号召,踏上了西去的列车,成为一名光荣的西部计划基层志愿者,克服水土不服和驻村的种种困难,圆满完成志愿服务。在见证新疆规模农业和四川山区农业的发展模式后,她坚信乡村振兴发展处于黄金时期,坚定了从事农业的信心和决心。
硕士毕业后,陈慧芳放弃别人眼中的“体面”工作,怀揣着对农业的热爱和求真务实、敢于创新的精神到鲁望农业做一名“硕士农场主”。工作以来,陈慧芳作为农场主始终坚持科学管理,每天到田间观察苗情长势,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精准防控,并做好田间巡查记录,形成农事档案,为来年的科学管理做参考依据。为完成好农场大田高产攻关试验和品种试验,她根据工作实际要求,灵活调整工作安排,不误农时,及时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2023年,陈慧芳管理的玉米产量比去年提高了10.59%,为农场丰产丰收奠定了基础。近年来,她所管理的农场面积不断增加,由负责500亩到一年后的1000亩农场,再到两年后农场调整负责3000亩高标准农场技术管理。
科技是农业发展的第一驱动力,陈慧芳重视支持农业科技工作,通过田间气象站,虫情测报站等大数据物联网分析平台,实时监测农场的病虫害、苗情长势、土壤墒情、田间气象等农场情况,采用先进的农机设备,实现了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作业。在鲁望农场设立千亩试验田,与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家合作,加速科研成果转化落地,顺利推广。2021年9月,在德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吨半粮”生产能力创建工作后,她与同事们共同制定了可落实的“吨半粮”生产能力创建的技术方案,经过不懈努力,2022年经专家实打测产高产攻关田小麦季亩产819.17公斤,玉米季亩产903.06公斤,高产攻关田提前实现了“吨半粮”的创建目标,下一步将高产田的技术模式和管理模式进行推广和应用,争取实现全域的“吨半粮”。
秉承“带头致富、共同致富”理念,陈慧芳的农场带动周边群众50余人就业,其中妇女同志30余人就业,促进乡村振兴。同时,利用公司万亩良田资源,通过“新型农民培训中心”,把鲁望试验田成功的种植模式和先进的管理技术进行全农场应用,并逐步通过粮食安全产业联合体模式推广和带动,为农场主和种粮大户提供技术服务、促进粮食增产,实现先进技术推广和落地转化,应用传播,提高群众种地收益,年均培训种植大户和高素质农民300余人/次。
坚持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科技兴农的理念,在陈慧芳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公司在2021年成功获得“FSA国际可持续农业认证—银牌”,成为国内第一个通过三方认证的粮食类企业,为国内糯玉米出口销售获得更多国际合作伙伴,也为糯玉米种植户争取更高的粮食溢价,辐射带动周边500余户群众仅秋粮增收200元/亩。2022年农场被评为“平原县高素质农民培训基地”“青少年实践基地”“全国巾帼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
乡村是大有可为的创业热土,农业是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未来,陈慧芳希望带动更多的优秀女性加入到美丽乡村的建设中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贡献属于“新农人”的一份力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08 12: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