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以同理心把“如我在诉”落到实处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4-04-13 08:42: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人民法院报

李洁

同理心要求法官对当事人充分体谅和尊重,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去思考,以求和当事人内心产生共鸣,找到纠纷解决的最佳点。如我在诉、情同此心,充分运用同理心,将有助于法官找到源头化解纠纷的“钥匙”,真正做到案结事了。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在回顾去年一年工作时指出,人民法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如我在诉”意识办好每一起民生案,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早在去年7月13日,张军院长在出席全国大法官研讨班开幕式讲话时就强调:“要坚持案结事了政通人和理念。把实质性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作为司法审判的目标、导向,以‘如我在诉’的意识,在每一个审判环节都把服判息诉的功课做到极致。”

要达到案结事了政通人和,法官必须设身处地地理解当事人内心对“公平正义”的诉求,树牢“如我在诉”的意识,把工作做到当事人的心坎上。我不禁想起多年前在聆听邹碧华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时,深深记下的邹碧华法官说的一句话——我们需要一个有同理心的社会。同理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将心比心”,神入、移情、共情,是站在对方立场上去思考的一种方式,是进入并了解他人的内心世界,并将这种了解传达给他人的一种技术和能力。同理心要求法官对当事人充分体谅和尊重,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去思考,以求和当事人内心产生共鸣,找到纠纷解决的最佳点。“如我在诉”、情同此心,充分运用同理心,将有助于法官找到源头化解纠纷的“钥匙”,真正做到案结事了。

在我审理的一起民间借贷上诉案中,双方当事人是因垫付亲人丧事费用引发纠纷剑拔弩张的姑嫂俩。2012年,缪某的大哥突发脑溢血住院抢救,五天后去世。缪某垫付了大哥部分住院救治费用并出钱办理了丧事。半个月后,在缪某的要求下,大嫂陈某出具了借条,载明借款18万元。催讨借款过程中,双方就丧事实际花费及陈某是否有精神病存在重大分歧,双方亲属多次出面协调无果。一审法院依缪某申请查封了陈某名下拆迁房产的征收补偿权益,并委托宁波精神病医院司法鉴定所对陈某在2012年5月至6月期间的民事行为能力进行鉴定。该鉴定机构出具的鉴定意见为:被鉴定人陈某在上述期间“无精神病”,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一审法院据此判决陈某向缪某偿还借款18万元。陈某不服,提起上诉。为避免双方在二审庭审中继续恶语相向,加剧矛盾,我在开庭前多次电话联系双方当事人。得知缪某心里一直过不去这个坎儿——当年大哥有难,嫂子束手无策,兄弟姐妹八个,只有她挺身而出,又出钱又出力,厚葬了大哥。多年过去,非但没人感恩于她,反倒落个虚报丧事费用,逼迫嫂子出具借条的“罪名”。陈某也向我诉苦,丈夫生性好赌,多次被抓。病危抢救,小姑子确实出了些钱,当年家徒四壁,丧事理当从简,但当时自己伤心欲绝,稀里糊涂在借条上签了字,到底用了多少钱并不清楚,所以小姑子垫付的款要明算账。在充分掌握案情的基础上,我灵活运用家事案件特有的人伦因素和情感属性,避开双方扯不清楚的缪某垫付的具体丧事费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引导双方回顾以往的亲情,重拾对死者的缅怀,并用“同理心”说服双方律师帮助做当事人的思想工作。最终,在二审立案后的第十天,陈某的娘家亲戚齐聚一堂,在征得陈某同意后,凑集130000元帮助陈某还债;缪某念及陈某家境困难,欣然同意减少50000元。姑嫂间的八年纠葛终得到圆满化解。

送达调解书时,我特意附上了一页 “法官寄语”:

“古人云‘女子之悌,行于兄弟姊妹之间者易,行于妯娌姑嫂嫡庶之间者难’。兄弟姐妹从小生活在一起,相互照顾,有很深的情义,自然容易相处;姑嫂之间因为血缘关系的不同,生活中一旦出现矛盾,便难以做到互相体谅和包容。也正因此,姑嫂之间的悌道更显可贵。嫂子中年丧夫乃人生之大不幸,值得同情;小姑子念及手足之情,在众多兄弟姐妹中挺身而出厚葬兄长,值得感激。但多年后你们对簿公堂,伤及亲情;一朝诉讼,使得多年修得的姑嫂之情荡然无存。这场官司,无论孰赢孰输,赢来的只是‘面子’,输掉的是‘里子’。亲人之间,遇事不争,不代表放弃,可以理解为互谅互让;得亲人恩惠者,要心怀感激,切忌事过境迁后将恩惠当成理所当然。以上仅是我作为法官对你们不带法律效力的劝导之语,希望你们能摒弃前嫌,真正做到化戾气为祥和、化干戈为玉帛。缪兄虽已离去多年,但你们永远不要忘记彼此曾是同一个大家庭里的至亲……”

事后,我收到了上诉人律师寄来的“律师感言”,也在陈某自动履行后第一时间接到了被上诉人律师打来的感谢电话。

这件案子的办理过程让我深感法官在调解时要处于“若水居下”的状态。在冲突调解的过程中,法官既是流程的掌控者,也应该是如水般“居下”的倾听者。

法官保持同理心尽职尽责,会让群众感到可靠;真心为老百姓好,会让群众觉得可亲。法官办案的过程,不仅是法律推理的合法性论证,更是无数个案件的情理正当性证成的过程。法官在调解过程中要善意、全面地感知、把握和查明事实真相,以达到“感同身受”的同情、交融式的理解。

当然,同理心亦需要合理运用。虽然同理心是法官调解工作中的诀窍,利用同理心可以让双方当事人学会为对方考虑,可以让法官了解当事人心理,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同理心的效力,源自法官个人的经验洞见和归纳,而非规则的演绎适用,当同理心被过度唤醒,法官的决定难免偏离客观。同理心,作为一种情感,并非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和感性,它是法官在判断案件事实真相或者寻求正义实现的途径,而非被当事人的情感牵着鼻子走,受到当事人喜怒哀乐影响的单纯情绪。法官在调解过程中,在感同身受当事人处境的同时,要始终不忘找寻两样东西:首先找到争执双方在诉讼中的共同点,该共同点是双方利益的对立统一面,是解决纠纷的突破口,也是确立调解方案的基础;其次找到把对立双方统一到共同利益上来的有效途径。

在具体工作中,我总结了两种方法。一是“牵牛回头法”。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是要求平衡的,当心中充满积郁,失去心理平衡的时候,就要寻求机会宣泄,从而恢复平衡;若长期得不到宣泄,得不到平衡,理智活动就要受到伤害。在调解过程中,当事人尤其受到损害的一方的心理最初往往不平衡,这就需要充当好倾听者的角色,让当事人充分述说,并适当给予理解、教育、疏导,使其心理上得到安慰和解脱。还有一种宣泄是当事人之间的宣泄。需要注意的是,适当的相互宣泄会有助于当事人消除心理隔阂,缓和紧张关系,但过度的相互宣泄可能发生当事人之间新的冲突,此时法官应及时把“跑题”的当事人拉回主题。

二是“批评教育法”。调解实践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当事人:明明是自己错了,却又不愿正视并改正自己的错误,他们或是说明客观情况如何复杂,错误在所难免;或是编造谎言、逃避责任等,这在心理学上是一种过度的自我防卫心理。压力主要来自事实、法律、情理和以正压邪的舆论环境。对待这类当事人,关键是对其施加必要的心理压力,使其醒悟,促其转变。法官利用当事人的趋利避害心理,使其心理受到震慑,并指出避免不利后果的出路,从而使当事人履行义务或者停止侵害行为。

合理运用同理心作出司法决定,有效利用同理心进行释法说理,适当约束同理心不被滥用,这是法官需要不断学习和完善的能力。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3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民法院调解平台,成功线上调解一起合同纠纷,既避免了当事人来回奔波,解决了当事人身在外地无法及时参诉的困扰,又妥善化解了纠纷,获得了当事人的高度认可和称赞。2021年,陈某经朋
2023-11-03 13:25:00
...通行。法庭受案后,承办法官马上组织一场庭审,因案件当事人对争议焦点的陈述均有较大差异,承办法官决定前往现场进行实地勘查。随后,承办法官再次来到被告沈某家中,向其讲解了《民法典
2023-02-22 10:00:00
...办法……”日前,深汕法院工作人员接到一起离婚纠纷案当事人陈某的父亲来电。张某与陈某于2016年结婚,2018年起双方分居至今。张某起诉离婚。然而,陈某早前突发脑溢血,留下后遗
2023-09-21 04:51:00
...起健康权纠纷案件时,法官首先选择以调解方式促成双方当事人当庭和解,以极快速度实现案结事了。无独有偶,金昌市永昌县法院近日面对一起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时,法官也优先且坚定地选择调
2024-04-16 01:28:00
“亲情调解五步法”解心结
...疏导、亲情感化、情法兼顾、案后回访,在庭前先与双方当事人沟通,坚持用心疏导、用理普法、用情感化,尽力维护家庭和谐。考虑到陈某丙年事已高,在遭受儿子死亡的打击后,又与儿媳产生矛
2024-03-15 03:26:00
索赔近3年  何时才能拿到钱
...熟,承办法官便开庭审理此案。陈某提交的证据中,双方当事人之间既没有书面或者口头协议的证明,亦没有其住院就诊的医疗费等发票,工作期间的打卡记录、考勤记录、工资发放等均没有证据可
2024-04-12 01:56:00
三明将乐:情法结合显成效 家事法官巧解纷
...抚养权归其所有。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第一时间和双方当事人联系,耐心了解双方的真实想法,陈某和罗某均同意离婚,双方诉至法院的主要矛盾系双方对于婚生子女的抚养权归属。承办法官耐心
2024-08-07 10:17:00
...巡回审判”的方式,成功调解成功一起离婚纠纷案件,让当事人感受到了司法的关怀,实现了情与法的有效融合。陈某(男)与谢某(女)共同生活近7年,因生活理念、家庭琐事时常产生矛盾。陈
2023-11-09 16:46:00
法官倾力执行 姐弟重归于好
...矛盾,再也不必因为钱的问题伤心伤神。”7月11日,一名当事人对记者说。近日,滑县人民法院执行局焦虎执行团队执行法官成功化解一起特殊的合伙纠纷,让双方当事人冰释前嫌的同时,为他
2023-07-13 08:04: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忽有故人心上过,忆起那年中秋桂花香
文|琦垚秋日的上午,去市里办完事,见街对面是一片古老的胡同区。老树、灰瓦、四合院,明亮干净的阳光下,愈发显得静谧安适。看看时间尚早
2025-10-02 07:39: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老家房顶的那轮明月,是我心爱的“小月亮”
文|琦垚无涯的天幕上悬挂着一轮晕黄的月亮,遥遥的、淡淡的,像一枚钝钝的古铜币。从这枚古币里泻下来的光辉掺和着微弱的、模糊的路灯光
2025-10-01 17:28:00
农行东平东原支行:三张银行卡背后的“养老诈骗”拦截战
鲁网10月1日讯“姑娘,帮我们仨都开张能大额转账的卡!”清晨,农行东平东原支行刚拉开营业的序幕,三位老年客户便一同踏入厅堂
2025-10-01 20:36:00
济南红绘再传喜讯:精准诊疗助高龄女性突破不孕困局!
2023年9月,45岁的王女士顺利诞下一名健康女婴,圆了多年求子梦。这段跨越数年的备孕历程,既有屡次失望的苦涩,也有最终柳暗花明的温暖
2025-09-30 14:57:00
假期乐哈哈 安全不放假
假期来啦!开心之余,您可别忘记:安全是快乐的前提。
2025-09-30 17:15:00
“习惯性逃避”正在毁掉感情 珍爱网红娘提醒:勇敢沟通才是爱
在快节奏的当下,年轻人对爱情的期待不减,但在恋爱过程中,却常常会出现一种被忽视的现象——“习惯性逃避”。出现矛盾时,你等着Ta解释
2025-09-30 17:22:00
纵览视频丨身高不够举高高来凑,夜游现场娃儿眼睛瞪得像铜铃
9月29日晚,吴桥杂技节巡演现场,为让孩子能看清表演,许多家长将孩子举过头顶或扛在肩头。这一充满温情的画面,成为了杂技节巡演现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摄制:王怡文、刘玉婧)
2025-09-30 00:10:00
陈家人的传家宝:一枚74年前的“抗美援朝”月饼模子
新一年中秋节马上到了,89岁的陈巧玲老人坐在桌前,手里摩挲着珍藏的木质月饼模子,模子中央“抗美援朝”四个小字与五角星图案清晰可见
2025-09-28 16:10:00
男子割肝救妻后续:梨园丰收盼销路,想赚钱带娃去云南看望岳父母
大皖新闻讯 安徽宿州砀山县的马雨1990年出生,他“割肝救妻”的义举感动了无数人(详见大皖新闻3月28日报道)。2024年12月
2025-09-27 20:09:00
孕妇泰国坠崖离婚案择期宣判,王暖暖情绪几度失控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苗 徐宁26日,“孕妇泰国坠崖案”当事人王暖暖(化名)与俞某冬的民事离婚案一审,在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2025-09-26 13:55:00
中国银行郓城支行暖心服务助聋哑夫妇解保险难题
鲁网9月26日讯近日,一对行色匆匆的夫妇走进中国银行郓城支行营业部,手持手机向厅堂工作人员求助,称有笔交易流水对不上。工作人员发现二人是聋哑人后
2025-09-26 18:14:00
宁德8岁女孩含泪求手术:“妈妈,我要变漂亮,想和大家一起玩”
“你好丑,我不想跟你玩。”因为一双斜视的眼睛,宁德8岁女孩念念从小就成了小伙伴眼中“特殊”的存在。尤其是踏入小学后,同伴的排挤
2025-09-26 18:46:00
g260701.jpg
2025-09-26 07:31:00
260302.jpg
2025-09-26 07:31:00
爸爸在直播间笨拙跳舞为女儿筹治疗费:多播一分钟,可能多一份经济支撑
大皖新闻讯 每天,张运来会在医院地下室或电梯外的空地进行直播。镜头前,他用笨拙的舞姿跳近8小时,只为换取打赏,给4岁患罕见恶性肿瘤的女儿小沐程筹集医疗费
2025-09-25 12: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