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明朝边关武将杨俊罪恶累累到身首异处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06 15:56:00 来源:戏说三国

明朝正统年间,有一位名叫杨俊的武将,他是当时边关名将昌平候杨洪的庶子,也是后来土木堡之变后被朱祁镇处死的昌平侯。

明朝边关武将杨俊罪恶累累到身首异处

杨俊一生罪恶累累,不仅不孝父亲,还营私舞弊、冒功领赏、挟私报复、杖毙下属、盗支国库、跋扈不忠、伤风败化、欲奸庶母,可以说是十恶不赦的败类。本文将从杨俊的生平事迹和朝廷对他的处理过程中,分析他的罪行和罪责,以及他最终为何在政治清算中落得个人头落地的下场。

杨俊出生年月不详,他初次在史书中出现是在正统九年(1444年),当时他父亲杨洪已经是左都督左参将,在宣府独石永宁镇守边关。杨洪举贤不避亲,以儿子杨俊久历边务屡著战功为由,向朝廷请求给杨俊升职。于是杨俊从京城府军卫指挥佥事升任为独石备边都指挥佥事。

府军卫是皇帝亲军之一,虽然正统年间地位有所下降,但仍然高于其他卫所。按理说杨俊在京城混得也算风光,即使不去前线打仗立功,混个正三品指挥使也不难。那么杨洪为什么要把儿子从京城调到边关呢?

明朝边关武将杨俊罪恶累累到身首异处

原来正统八年(1443年),父子二人因为一名青楼女子发生了争执,最后女子被杨洪收入后宫。杨俊对此怀恨在心,竟然作歌传唱父亲的丑事,让全京城都知道了这桩龌龊之事。杨洪虽然对儿子不满,但也没有记恨在心,反而想通过升职来缓和关系,并且把儿子带在身边加以管教。

可惜杨洪的一片苦心没有换来儿子的感激和改过,反而让杨俊更加嚣张跋扈。他勾结了镇守独石的少监韩政,在宫内有了靠山,在边关为所欲为。他经常私自调动兵马、盗用钱粮、冒领功劳、打压同僚、殴杀下属、欺上瞒下、胡作非为。他甚至还想摆脱父亲的控制,直接与朝廷联系,并且多次向朝廷打小报告诬陷父亲。

杨俊的种种罪行,自然引起了朝廷和士大夫的不满和弹劾。据史料记载,杨俊一生曾七次获罪,三次论斩,但都因为各种原因逃过一劫。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他的七次获罪和朝廷的处理过程。

明朝边关武将杨俊罪恶累累到身首异处

第一次获罪是在景泰元年(1450年)正月,当时朱祁钰已经夺门而出,朱祁镇被困于土木堡。杨俊镇守永宁怀来,却私令砌塞永宁四门,擅自调动永宁守将移兵怀来。这样做不仅是专权跋扈、弃城不守,而且还有蓄意谋反的嫌疑。兵部对此议定应该明正典刑,但是朱祁钰考虑到防守瓦剌还需要杨俊出力,于是命兵部暂时记下罪状,不予惩处。

第二次获罪是在景泰元年(1450年)五月,杨俊因为私怨,命人杖死了都指挥佥事陶忠。这是一桩杀人灭口的恶行,六科给事中以及十三道御史对此联合上书,要求将杨俊下狱论斩。但是杨洪出面求情,朱祁钰再次饶恕了杨俊,令他随杨洪杀敌立功抵罪。

第三次获罪是在景泰元年(1450年)六月,杨俊冒领擒获喜宁的大功。喜宁是瓦剌的重要据点之一,被明军攻占后,朝廷大喜过望。但是杨俊却谎称自己是攻下喜宁的主将,而实际上他只是在后方指挥,并没有亲自上阵。兵部查明真相后,认为应当将杨俊革职下狱,但朱祁钰又一次饶恕了他,仍令杨俊随同杨洪剿贼赎罪。

第四次获罪是在景泰四年(1453年)二月,这次杨俊又私自打了永宁卫守备都指挥姚贵八十军棍,并且口出狂言,说他杖死陶忠没有获罪,是因为朝廷给了他生杀大权。这种话简直是无法无天,姚贵将此事上奏了朝廷。由于此时杨洪已经去世,再也没人能够庇护杨俊了,最终杨俊在六科十三道的共同弹劾下,被判下狱问斩。眼看杨俊就要伏诛,却不料就在这时昌平候杨杰因病去世了。

明朝边关武将杨俊罪恶累累到身首异处

杨杰是杨洪的嫡子,在杨洪死后袭封为昌平侯。由于杨杰没有子嗣,所以杨洪的妻子请求暂时放出杨俊为杨杰治丧。不得不说杨俊真是命大,如果杨杰晚死半个月,他早就成为了刀下之鬼,这下子好了,杨俊非但没有死,反而承袭了昌平侯的爵位。

然而好景不长,景泰五年(1454年)五月,昌平候府下人告发杨俊盗支仓库钱粮,于是杨俊又被下狱,这是他第五次获罪。一个月以后,刑部判决杨俊盗支仓库钱粮罪名成立,但杨俊此时已经有爵位在身,享有赎绞还爵的特权,也就是用钱财赎罪,于是杨俊又逃过一劫。

景泰六年(1455年)九月,杨俊第六次获罪,而他这次获罪原因是“烝庶母”,也就是欲奸父亲杨洪的妾室。这可是犯了人伦之罪,属于大逆不道。朱祁钰对此也非常重视,命令三法司会同在朝大臣共同商量,应该给杨俊定个什么罪。经过将近半年的审理,朝廷最终做出了对杨俊罢候家居的处理意见,昌平侯爵位由杨俊的儿子杨珍承袭。

第七次获罪是在天顺元年(1457年)正月,朱祁镇复辟以后,因为杨俊当年镇守永宁怀来时,曾对手下说过不要迎奉朱祁镇还京的话。而杨俊素来与夺门功臣张軏有矛盾,于是张軏就将杨俊的言论转告给了朱祁镇。于是杨俊便在朱祁镇清洗景泰朝臣的浪潮中问斩于市,连带着儿子杨珍也被革去了昌平侯爵位,发配到广西边卫充军。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杨俊一生七次获罪中有三次论斩,但都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执行。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父亲和兄弟的庇护和求情。

正统年间,杨洪和杨杰都是边关名将,在抵御瓦剌入侵方面立下了汗马功劳。朱祁钰为了稳定边关局势和安抚将士心情,并没有对杨俊下重手。景泰年间,由于朱祁钰和朱祁镇之间的权力争夺和土木堡之变的影响,朝廷内外动荡不安,也没有精力去处理杨俊这样的小角色。而且杨洪和杨杰相继去世后,他们的遗孀和遗族也为了保住昌平侯爵位而为杨俊求情。

但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杨俊最终还是没有逃过天谴。他在天顺元年正月被朱祁镇处死,其实就是他的罪有应得,正应了那句老话,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杨俊的一生,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败类和恶棍的典型。他不仅不孝父亲,还背叛朝廷,他不仅贪污腐败,还残害同僚,他不仅伤风败化,还犯了人伦之罪。

他的罪行和罪责,无论从道德上还是从法律上都是难以容忍的。他最终为何在政治清算中落得个人头落地的下场,也是他自食其果的必然结果。我们可以从杨俊的故事中汲取教训,警惕自己不要走上邪路,也要坚持正义和公道,不要让这样的恶人逍遥法外。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06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杨俊的崛起与跌宕起伏:明朝中期将领的权力之路
杨俊是明朝中期的一名将领,同时也是第三代昌平侯,第一代昌平侯杨洪的儿子。因为杨洪的嫡子杨杰早早病逝,没有留下子嗣,所以才能够轮到杨俊这个庶出的来继承。杨俊最初以舍人的身份参加军队
2023-11-10 15:25:00
土木堡之战:明朝的危机与边将的艰难选择
...明英宗朱祁镇被俘,瓦剌太师也先如获至宝,挟持英宗到明朝边关重镇大同和宣府,企图逼迫守将献城投降。也先这一招非常高明,等于抛给明朝守将们一个左右为难的问题:迎接皇上还是坚守城池
2023-11-05 14:36:00
朱祁镇复辟与明朝历史的转折
...形势险要,因南有独石屹立平地而得名。明初建城堡,为明朝抵挡漠北的塞外雄关之一。永宁古城则位于今北京市延庆区中心以东20公里处,为延庆东部山区的交通枢纽。“土木堡之变”后杨俊守
2023-10-08 15:47:00
武功堪比霍去病、文治堪比范仲淹的明朝第一战神,知名度却极低
...,但可惜的是他的声名并不远播。以他的军事才能来看,明朝几乎无人能出其右,可以说是大明第一战神。那么,他如此厉害,但为何不为人所知呢?图1霍去病西征雕像王越(1426—1499
2024-10-18 10:01:00
历史上真实的朱祁钰比电视剧中更惨,陵墓已经废弃
明朝第七位皇帝朱祁钰,其实明朝一共有16位皇帝,可是这16位皇帝中,有13位皇帝有陵墓。可是熟悉明朝历史的人都知道,明朝的皇陵有十三陵,其实,历史上还有一位明朝的皇帝有陵墓,只不
2023-05-12 10:48:00
明英宗遭俘,被逼跟瓦剌贵族女子和亲
一、一提到明朝,网上有一句话流传很广,即大明朝“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句话把大明朝历代皇帝说得很硬气,问题是,这句话在历史上并不存在,明朝所
2023-01-27 14:03:00
于谦忠心耿耿,为什么明朝皇帝一定要除掉他?
...灰吟脍炙人口,他的最终结局也印证了这首诗,于谦作为明朝的大忠臣,却在1457年被下令处死。历史上对于谦的评价一直很高,那明朝皇帝为什么一定要干掉于谦呢?其实,这跟当时明朝的朝
2023-08-28 14:30:00
土木之变,指发生于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9月1日)第四次明英宗北伐时,朱祁镇因情报失灵兵败瓦剌的事变。正统十四年(1449年)六月,瓦剌太师也先袭扰明朝边境,明英宗和王振亲率
2024-05-30 06:59:00
朱祁钰在位期间,采取了哪些为政举措
...治,击退了瓦剌的入侵;又整顿和改革了政治、经济,使明朝渐开中兴。后明英宗复位,其被软禁于西苑,不久后离奇去世,葬于景泰陵,他是明朝迁都北京之后,第一个没有被葬于明十三陵的皇帝
2024-06-25 21:0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回忆之二:情系“绍隆”——难忘的1939—1942 “慈幼院的难童生活”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抗战回忆之一:一个“难童”的回忆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打卡南京其实是阅读《世说新语》的一种读法,反过来也可以说,阅读《世说新语》是打卡南京的一种打法……”9月14日
2025-09-16 15:57:00
孟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孟府了解到,孟府作为孟子嫡系后裔的宅邸,其春联习俗既传承了中国传统年俗文化
2025-09-16 16:08:00
孔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孔府了解到,孔府作为孔子嫡长孙的府邸,其楹联不仅是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09-16 16:11:00
五马祠街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五马祠街了解到,五马祠街因明代孔尚经的家祠“五马祠”而得名
2025-09-16 16:17:00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秋上太行,登临揽胜!平生快意,逸兴遄飞!蒙曼邀您上太行!
2025-09-16 21:12: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人类社会本应向着文明不断迈进,然而二战却将人类拖回野蛮的深渊。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所作所为,便是这段黑暗历史中最典型的例证
2025-09-15 11:21:00
座落在湖北襄阳的“长渠”(又名“白起渠”“百里长渠”),始于战国,兴于唐宋,沿用至今2300余年。2018年,入选第五批世界灌溉遗产
2025-09-15 17:44:00
今天上午,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正式官宣:第二届楚文化节将于9月20日在荆州开幕。千年古城,立刻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2025-09-15 22:57:00
“鬻子救国”写大义:一个广东籍南洋小贩捐输抗战的家族记忆
几十年过去了,九旬老人郑社心还记得父亲说过的话:国家国家,没有国,哪有家?他的父亲郑潮炯,原本是到东南亚打拼的普通广东人
2025-09-15 20:11: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云岭之战:红四方面军浴血奋战杀出重围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熠林 喻波)鄂陕交界的云岭山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2年11月11日,实行战略转移的红四方面军到达上津镇云岭一带
2025-09-15 21:05:00
晋祠水系丰富,饮马泉虽算不上其中的佼佼者,却也是一眼常年不涸的井。这样的井在晋祠并不少见。此井得名“饮马泉”,源于相传有三位帝王曾在此饮马
2025-09-15 18:3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青山埋忠骨,山河祭英魂。连日来,位于六合区的桂子山烈士陵园迎来一批批参观瞻仰的市民游客
2025-09-14 09:56:00
三面“杨靖宇支队”战旗已经抵达新民大街,途径新民大街126号,这里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原建筑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接收
2025-09-14 1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