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明朝边关武将杨俊罪恶累累到身首异处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06 15:56:00 来源:戏说三国

明朝正统年间,有一位名叫杨俊的武将,他是当时边关名将昌平候杨洪的庶子,也是后来土木堡之变后被朱祁镇处死的昌平侯。

明朝边关武将杨俊罪恶累累到身首异处

杨俊一生罪恶累累,不仅不孝父亲,还营私舞弊、冒功领赏、挟私报复、杖毙下属、盗支国库、跋扈不忠、伤风败化、欲奸庶母,可以说是十恶不赦的败类。本文将从杨俊的生平事迹和朝廷对他的处理过程中,分析他的罪行和罪责,以及他最终为何在政治清算中落得个人头落地的下场。

杨俊出生年月不详,他初次在史书中出现是在正统九年(1444年),当时他父亲杨洪已经是左都督左参将,在宣府独石永宁镇守边关。杨洪举贤不避亲,以儿子杨俊久历边务屡著战功为由,向朝廷请求给杨俊升职。于是杨俊从京城府军卫指挥佥事升任为独石备边都指挥佥事。

府军卫是皇帝亲军之一,虽然正统年间地位有所下降,但仍然高于其他卫所。按理说杨俊在京城混得也算风光,即使不去前线打仗立功,混个正三品指挥使也不难。那么杨洪为什么要把儿子从京城调到边关呢?

明朝边关武将杨俊罪恶累累到身首异处

原来正统八年(1443年),父子二人因为一名青楼女子发生了争执,最后女子被杨洪收入后宫。杨俊对此怀恨在心,竟然作歌传唱父亲的丑事,让全京城都知道了这桩龌龊之事。杨洪虽然对儿子不满,但也没有记恨在心,反而想通过升职来缓和关系,并且把儿子带在身边加以管教。

可惜杨洪的一片苦心没有换来儿子的感激和改过,反而让杨俊更加嚣张跋扈。他勾结了镇守独石的少监韩政,在宫内有了靠山,在边关为所欲为。他经常私自调动兵马、盗用钱粮、冒领功劳、打压同僚、殴杀下属、欺上瞒下、胡作非为。他甚至还想摆脱父亲的控制,直接与朝廷联系,并且多次向朝廷打小报告诬陷父亲。

杨俊的种种罪行,自然引起了朝廷和士大夫的不满和弹劾。据史料记载,杨俊一生曾七次获罪,三次论斩,但都因为各种原因逃过一劫。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他的七次获罪和朝廷的处理过程。

明朝边关武将杨俊罪恶累累到身首异处

第一次获罪是在景泰元年(1450年)正月,当时朱祁钰已经夺门而出,朱祁镇被困于土木堡。杨俊镇守永宁怀来,却私令砌塞永宁四门,擅自调动永宁守将移兵怀来。这样做不仅是专权跋扈、弃城不守,而且还有蓄意谋反的嫌疑。兵部对此议定应该明正典刑,但是朱祁钰考虑到防守瓦剌还需要杨俊出力,于是命兵部暂时记下罪状,不予惩处。

第二次获罪是在景泰元年(1450年)五月,杨俊因为私怨,命人杖死了都指挥佥事陶忠。这是一桩杀人灭口的恶行,六科给事中以及十三道御史对此联合上书,要求将杨俊下狱论斩。但是杨洪出面求情,朱祁钰再次饶恕了杨俊,令他随杨洪杀敌立功抵罪。

第三次获罪是在景泰元年(1450年)六月,杨俊冒领擒获喜宁的大功。喜宁是瓦剌的重要据点之一,被明军攻占后,朝廷大喜过望。但是杨俊却谎称自己是攻下喜宁的主将,而实际上他只是在后方指挥,并没有亲自上阵。兵部查明真相后,认为应当将杨俊革职下狱,但朱祁钰又一次饶恕了他,仍令杨俊随同杨洪剿贼赎罪。

第四次获罪是在景泰四年(1453年)二月,这次杨俊又私自打了永宁卫守备都指挥姚贵八十军棍,并且口出狂言,说他杖死陶忠没有获罪,是因为朝廷给了他生杀大权。这种话简直是无法无天,姚贵将此事上奏了朝廷。由于此时杨洪已经去世,再也没人能够庇护杨俊了,最终杨俊在六科十三道的共同弹劾下,被判下狱问斩。眼看杨俊就要伏诛,却不料就在这时昌平候杨杰因病去世了。

明朝边关武将杨俊罪恶累累到身首异处

杨杰是杨洪的嫡子,在杨洪死后袭封为昌平侯。由于杨杰没有子嗣,所以杨洪的妻子请求暂时放出杨俊为杨杰治丧。不得不说杨俊真是命大,如果杨杰晚死半个月,他早就成为了刀下之鬼,这下子好了,杨俊非但没有死,反而承袭了昌平侯的爵位。

然而好景不长,景泰五年(1454年)五月,昌平候府下人告发杨俊盗支仓库钱粮,于是杨俊又被下狱,这是他第五次获罪。一个月以后,刑部判决杨俊盗支仓库钱粮罪名成立,但杨俊此时已经有爵位在身,享有赎绞还爵的特权,也就是用钱财赎罪,于是杨俊又逃过一劫。

景泰六年(1455年)九月,杨俊第六次获罪,而他这次获罪原因是“烝庶母”,也就是欲奸父亲杨洪的妾室。这可是犯了人伦之罪,属于大逆不道。朱祁钰对此也非常重视,命令三法司会同在朝大臣共同商量,应该给杨俊定个什么罪。经过将近半年的审理,朝廷最终做出了对杨俊罢候家居的处理意见,昌平侯爵位由杨俊的儿子杨珍承袭。

第七次获罪是在天顺元年(1457年)正月,朱祁镇复辟以后,因为杨俊当年镇守永宁怀来时,曾对手下说过不要迎奉朱祁镇还京的话。而杨俊素来与夺门功臣张軏有矛盾,于是张軏就将杨俊的言论转告给了朱祁镇。于是杨俊便在朱祁镇清洗景泰朝臣的浪潮中问斩于市,连带着儿子杨珍也被革去了昌平侯爵位,发配到广西边卫充军。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杨俊一生七次获罪中有三次论斩,但都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执行。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父亲和兄弟的庇护和求情。

正统年间,杨洪和杨杰都是边关名将,在抵御瓦剌入侵方面立下了汗马功劳。朱祁钰为了稳定边关局势和安抚将士心情,并没有对杨俊下重手。景泰年间,由于朱祁钰和朱祁镇之间的权力争夺和土木堡之变的影响,朝廷内外动荡不安,也没有精力去处理杨俊这样的小角色。而且杨洪和杨杰相继去世后,他们的遗孀和遗族也为了保住昌平侯爵位而为杨俊求情。

但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杨俊最终还是没有逃过天谴。他在天顺元年正月被朱祁镇处死,其实就是他的罪有应得,正应了那句老话,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杨俊的一生,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败类和恶棍的典型。他不仅不孝父亲,还背叛朝廷,他不仅贪污腐败,还残害同僚,他不仅伤风败化,还犯了人伦之罪。

他的罪行和罪责,无论从道德上还是从法律上都是难以容忍的。他最终为何在政治清算中落得个人头落地的下场,也是他自食其果的必然结果。我们可以从杨俊的故事中汲取教训,警惕自己不要走上邪路,也要坚持正义和公道,不要让这样的恶人逍遥法外。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06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杨俊的崛起与跌宕起伏:明朝中期将领的权力之路
杨俊是明朝中期的一名将领,同时也是第三代昌平侯,第一代昌平侯杨洪的儿子。因为杨洪的嫡子杨杰早早病逝,没有留下子嗣,所以才能够轮到杨俊这个庶出的来继承。杨俊最初以舍人的身份参加军队
2023-11-10 15:25:00
土木堡之战:明朝的危机与边将的艰难选择
...明英宗朱祁镇被俘,瓦剌太师也先如获至宝,挟持英宗到明朝边关重镇大同和宣府,企图逼迫守将献城投降。也先这一招非常高明,等于抛给明朝守将们一个左右为难的问题:迎接皇上还是坚守城池
2023-11-05 14:36:00
朱祁镇复辟与明朝历史的转折
...形势险要,因南有独石屹立平地而得名。明初建城堡,为明朝抵挡漠北的塞外雄关之一。永宁古城则位于今北京市延庆区中心以东20公里处,为延庆东部山区的交通枢纽。“土木堡之变”后杨俊守
2023-10-08 15:47:00
武功堪比霍去病、文治堪比范仲淹的明朝第一战神,知名度却极低
...,但可惜的是他的声名并不远播。以他的军事才能来看,明朝几乎无人能出其右,可以说是大明第一战神。那么,他如此厉害,但为何不为人所知呢?图1霍去病西征雕像王越(1426—1499
2024-10-18 10:01:00
历史上真实的朱祁钰比电视剧中更惨,陵墓已经废弃
明朝第七位皇帝朱祁钰,其实明朝一共有16位皇帝,可是这16位皇帝中,有13位皇帝有陵墓。可是熟悉明朝历史的人都知道,明朝的皇陵有十三陵,其实,历史上还有一位明朝的皇帝有陵墓,只不
2023-05-12 10:48:00
明英宗遭俘,被逼跟瓦剌贵族女子和亲
一、一提到明朝,网上有一句话流传很广,即大明朝“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句话把大明朝历代皇帝说得很硬气,问题是,这句话在历史上并不存在,明朝所
2023-01-27 14:03:00
于谦忠心耿耿,为什么明朝皇帝一定要除掉他?
...灰吟脍炙人口,他的最终结局也印证了这首诗,于谦作为明朝的大忠臣,却在1457年被下令处死。历史上对于谦的评价一直很高,那明朝皇帝为什么一定要干掉于谦呢?其实,这跟当时明朝的朝
2023-08-28 14:30:00
土木之变,指发生于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9月1日)第四次明英宗北伐时,朱祁镇因情报失灵兵败瓦剌的事变。正统十四年(1449年)六月,瓦剌太师也先袭扰明朝边境,明英宗和王振亲率
2024-05-30 06:59:00
朱祁钰在位期间,采取了哪些为政举措
...治,击退了瓦剌的入侵;又整顿和改革了政治、经济,使明朝渐开中兴。后明英宗复位,其被软禁于西苑,不久后离奇去世,葬于景泰陵,他是明朝迁都北京之后,第一个没有被葬于明十三陵的皇帝
2024-06-25 21:0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大风影像】终南正脉——至相寺
深秋的秦岭山脉,终南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怀揣着对千年古刹的向往,驱车向南,沿着子午大道一路疾驰,目标直指天子峪深处的华严宗祖庭——至相寺
2025-11-05 17:31:00
《羋月传》作者蒋胜男:不要想象一个“自己的古代”
大皖新闻讯 著名网络小说作家、浙江省网络作协副主席、《羋月传》作者蒋胜男现身安徽霍山迎驾笔会。作为人气作家,蒋胜男结合《羋月传》的创作直言
2025-11-05 23:14:00
沈举人巷:微更新,焕新颜
近日,鼓楼区华侨路街道沈举人巷完成“微更新”。这条200米长的老街聚焦景观提升、文化重塑与便民设施优化,更新过程中融入科举文化、名人记忆等元素,在留存历史底蕴的同时焕发时代活力。
2025-11-05 08:18:00
地戏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地方戏,其产生与明初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安顺屯军有关。明朝军队在贵州设有24个卫
2025-11-05 03:25:00
潍坊廉政文化的精神回响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王玉龙)一出名为《枝叶关情·郑板桥》的话剧在北京发布,将清代“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的清风傲骨,再次推至当代观众面前
2025-11-04 14:30:00
送别!福州走出的学界泰斗走了!她的家族竟然这么不一般
闽江呜咽,榕叶含悲。我国海军舰船应用化学领域泰斗、“人民海军居里夫人式女杰”萨本茂同志,于2025年10月31日在上海逝世
2025-11-04 16:1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位于鱼台县的孝贤文化主题公园,园内孝贤阁耸立其中,孝贤阁共四个门。在正门(即西门)孝行天下的匾额下中联为
2025-11-04 17:39: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少陵台。少陵台位于城内中御桥东。公元742~756年,杜甫3次到兖州探望任兖州司马的父亲
2025-11-04 17:43:00
武当山老君洞:一部藏于山林的千年道教石刻史书
在武当山,除了金顶的辉煌和南岩的险峻,还隐藏着一个连许多本地人都未曾踏足的千年秘境。它藏于景区琼台公路旁的密林深处,没有拥挤的人潮
2025-11-04 18:06:00
“捐给博物馆全社会都能看到才有意义”“捐赠达人”再出手 西安八办入藏一批珍贵证章文物史料
11月4日,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举办了“证章捐赠仪式”。陕西省戒毒管理局的李轩向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捐赠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职员证章
2025-11-04 18:42:00
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揭晓我省3种图书榜上有名河北日报讯(记者肖煜)近日,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活动在甘肃天水落下帷幕
2025-11-04 08:58:00
鲁网11月3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我家寄在沙丘旁,三年不归空断肠”。让我们一起来探访李白曾居住的地方
2025-11-03 17:44: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吉林这幅画里藏着古代的“雪天Vlog”
吉林的雪一落,朋友圈立马被刷屏。滑雪、围炉煮茶、啤酒炸鸡成了现代人的下雪标配,吉林省博物院藏的清袁瑛雪景山水图轴,早就把古人的雪中即景安排得明明白白
2025-11-03 18:12: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走进位于思明区大同路7号的厦门侨批馆,一艘悬挂在空中的福船映入眼帘,船旁飘扬着一封封穿越时空的侨批信笺
2025-11-01 08:30:00
探寻教育先驱的“巾帼之思” 《陈嘉庚与女子教育》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陈嘉庚的名字如同一座丰碑。他是倾资兴学的爱国华侨,更是率先呼吁男女教育平权的先驱
2025-11-01 08: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