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黄文英被俘虏时,曾透露:“两广之人,皆封王,达两千七百余人”,说洪秀全相继册封了2700位王爷,3000常用汉字表示压力很大。忠王李秀成《自述书》中将洪秀全“滥封”,视为太平天国灭亡十大原因之一。2700位王爷,自然不包括其他爵位,这只是王爵而已。
王爵之下,还有义、安、福、燕、豫、侯等六级,人数无法计算。本文主角,悍将龚德树:出身“捻军”,担任白旗旗主,冲锋陷阵时被枪炮打死。龚德树骁勇善战,谋略过人(“捻军”军师),但洪秀全只册封他为“盖天义”,无缘2700位王爷之列。究其原因,都怪龚德树太勇猛,1861年就阵亡沙场,此时洪秀全还没“滥封”,有点可惜了。
龚德树,安徽亳州人,“捻军”白旗旗主,归顺太平天国后被洪秀全册封为盖天义,多次配合陈玉成作战。早年龚德树家境贫困,难以度日。为改变命运,龚德树拉来几十号兄弟,“劫富济贫”,抢夺亳州大财主耕牛、金银,然后发给父老乡亲享用,因而深受爱戴。
“劫富济贫”,龚德树很快就惹祸了。亳州大财主张胜、张可,在一次宴会中被龚德树杀死,张氏族人不服,准备找他算账。俗话说,“同一个姓,五百年前是一家人”,张氏族人便找来土豪张乐行,让他出来主持公道,为张氏兄弟报仇雪恨。
张乐行,安徽土豪,著名的盐枭,在亳州一带威望非常高。张氏族人求援,张乐行自然要站出来,否则怎么在道上混呢?张乐行设宴,叫来龚德树,准备给他颜色看看。龚德树“单刀赴会”,宴席上侃侃而谈,张乐行佩服他是条汉子,便与之结拜兄弟,一起干一番事业。
“单刀赴会”,龚德树胆识可见一斑。1856年,张乐行、龚德树联手,再起发动武装起义,并号召各路“捻军”前来会盟,商讨灭清大计。凭借威望,张乐行被推举为“大汉盟主”,自称“大汉明王”,大有反清复明之势。龚德树,被推举为“捻军”军师,充当二把手,还兼任八旗旗主。
“捻军”会盟后,张乐行、龚德树率兵围攻雉河集,途中遭遇袁世凯叔祖袁甲三伏击,部队损失惨重。不久,胜保率八旗南下“剿捻”,与袁甲三联手,将“捻军”包围在白龙庙一带,试图将其歼灭。龚德树当机立断,避开清军主力,从西南方向杀出包围圈,强渡颍河,攻占商业重镇三河尖。
同年11月,龚德树率军突袭八旗悍将崇安军营,清军夜晚猝不及防,大营被纵火焚烧。龚德树杀入军营,崇安抵抗失败,溃逃200余里,跑去亳州避难。经此一战,龚德树威望高涨,成为皖北清军死对手。
严格意义上讲,“捻军”并没统一指挥体系,旗主各自为政,彼此之间有严重的利益冲突,在战利品分配上尤其明显。1857年初,张乐行、龚德树联手,在大营中设宴款待蓝旗旗主刘永敬、刘天台。酒过三巡,龚德树斥责刘永敬、刘天台暗中勾结清军,叛变“捻军”,然后将两人处死。
刘永敬、刘天台被杀,罪名是“投敌”,蓝旗兵马不服,任化邦率兵外出,表示抗议。“捻军”这次内部火拼,影响很大,后来张宗禹、任化邦矛盾重重,在河南中牟再次分军:张宗禹为“西捻军”,任化邦为“东捻军”,自我削弱力量。
“捻军”内部火拼,清军乘机发动进攻,张乐行、龚德树战败,丢失了三河尖大本营。幸运的是,李秀成、陈玉成联手取得“桐城大捷”,击败提督秦定三,而后率军北上。如此,张乐行、龚德树便率兵南下,与李秀成军团汇合,接受太平天国封号,联合抗清。
李秀成招收张乐行、龚德树,给太平天国带来生力军,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天京事变以来之颓势。皖北,陈玉成大本营,张乐行、龚德树自然要配合行动,接受陈玉成分派工作。1858年9月,李秀成在浦口之战中失利,遭受德兴阿八旗马队截击,损失惨重。此时,陈玉成率军前来增援,龚德树打头阵,手持短刀冲入敌阵,砍人刺马,八旗马队溃败。
浦口大捷后,陈玉成马不停蹄,火速带兵北上,与李续宾军团决战。11月,陈玉成、李秀成重兵集结三河镇,龚德树再次率兵前来增援。此战,龚德树麾下“捻军”马队表现抢眼,再一次充当“杀手锏”,撕破湘军外围防线,为陈玉成取得三河大捷立下汗马功劳。接着,龚德树追击湘军,在桐城再次获胜。
三河大捷、桐城大捷,湘军损失精兵7000余人,元气大伤。战后,天王洪秀全论功行赏,龚德树封“盖天义”,爵位仅次于“王”。洪秀全“滥封”之前,这爵位含金量还是蛮高。
1861年2月,龚德树率5万兵马追随陈玉成西征,连克英山、霍山、黄州,所向披靡。3月,龚德树率军攻打罗田松子关,亲自冲锋陷阵。松子关清军顽强抵抗,滚木擂石齐下,“捻军”白旗兵马死伤惨重。此时,龚德树跨上战马,率先冲入敌阵,突破关口,双方进行肉搏。
激战中,清军王名滔部绕道“捻军”侧后,突然发起进攻。龚德树调转兵锋,迎战王名滔。此时,一颗炮弹打过来,正好击中头部,龚德树阵亡沙场,“捻军”只好放弃松子关。
参考书目:《太平天国史》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2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