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近日,“聊热入济”长距离供热项目施工现场传来新进展——济南能源集团所属热力集团部署的无人机智慧巡检系统,正沿这条 “供热长龙” 精准巡航,将实时回传的高清画面同步接入智慧供热调度中心,为项目安全推进筑牢技术屏障。
作为国内长距离供热领域的标杆工程,该项目南北两线跨越聊城、德州、济南三市六区县,总长度超 130 公里,其安全运维直接关系济南主城区冬季供热稳定。为提升管网运维效能,济南热力集团推动无人机与人工智能、无损检测等技术深度融合,成功实现管网巡检从 “人工经验驱动” 向 “数据智能驱动” 的关键跨越。
智能协同:
空域管网无缝对接提效能
在济南热力集团智慧调度指挥中心,大屏幕上跳动的三维管网模型中,7架无人机的飞行轨迹与管线走向精准重合。“借助济南数字低空平台的厘米级实景三维建模和智能路径规划功能,无人机巡检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3倍以上。” 济南热力集团大数据部董如彬指向屏幕介绍,过去人工需一周完成的长输供热管线巡检,现在复合翼无人机6小时就能全覆盖,还能自动规避高速、铁路等穿越点位。
据了解,该系统已实现与低空飞行管理服务平台的数据互通,飞行计划审批时间从10小时缩短至4小时以内。董如彬补充:“平台的北斗增强定位技术让无人机定位误差不超过1米,配合我们目前已部署的5台智能机库,其未来还要在聊热入济北线部署4台机库,实现了长输管网7×24小时无人值守巡检,每日巡飞总里程近300公里。”
科技赋能:
多维感知精准排查隐患
在 “聊热入济” 北线B3泵站附近,一架多旋翼无人机正悬停在管道上方,红外热成像镜头清晰捕捉着地表温度变化。
“这套设备集成了高分辨率相机。” 董如彬现场演示系统功能,屏幕上随即弹出AI算法,监测管线周围50米的建筑施工或重型工程机械作业的情况并进行预警。“系统可自动比对23项施工指标,像回填不达标这类隐患,能在2小时内形成发现、派单、处置的闭环流程。”
长输管网无人机巡检引入了实时监测和预警系统,该系统可通过传感器和图像分析快速识别潜在的问题,如第三方管线破坏隐患、重型车辆路径预警等。无人机巡检结合了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能够自动分析图像数据,发现异常和问题,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和准确性。此外,该系统使用智能路径规划算法,以最短路径覆盖整个管道系统,节省时间和资源,将巡检数据整合到系统中,生成详尽的报告,用于决策制定和维护计划。
数据显示,自无人机巡检系统投用以来,已累计发现并处置多处管网隐患,应急响应效率提升200%。
全域布局:
数字基建筑牢供热根基
随着南线长清段 4.3 公里管道进入冲洗循环阶段,无人机巡检的覆盖范围正同步拓展。董如彬透露:“目前聊热入济线已实现无人机全段覆盖,提高南线注水区域的巡检频次。” 在他展示的规划图上,未来两年将新增10台智能机库,覆盖所有长输管网。
“这些巡检数据正持续汇入‘智慧供热大脑’。其中,无人机采集的图像、传感信息与管网压力、流量等参数深度融合,能精准定位水压异常点及潜在泄漏风险。” 董如彬解释,这种数据整合能力已在南线茌平段注水过程中发挥作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10-13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