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错失吴起、公孙鞅、孙膑、范雎这四人,魏国损失有多大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0-08 12:31: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魏文侯励精图治,重用士人,首开变法,魏国因此而成为战国第一个霸主。然而,在他内心深处,对平民出身的士人仍旧不能完全信任,所以晚年最终放弃了平民出身的翟璜,任用弟弟魏成为相邦。没想到这个决定成了魏国一百多年打不开的魔咒。

吴起

错失吴起、公孙鞅、孙膑、范雎这四人,魏国损失有多大

在西河担任郡守期间,吴起和他打造的魏武卒立了无数战功,同时,西河在他的治理下,也是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

吴起是典型的士人,视功名为一切,他的人生理想就是做相邦。现在他与理想只差一步之遥了。

魏文侯死后,太子魏击即位,即魏武侯。他在考虑相国人选时,完全无视吴起,选择了政绩平平的田文。

吴起的希望瞬间落空,同时他也明白了自己的平民出身加上功高盖主的嫌疑,让他很难获得相邦之位。

田文死后,魏武侯很快任命他的女婿公叔痤为新的相国。

公叔痤嫉妒吴起的才能,时不时指使王错等人散布吴起里通秦国的谣言,魏武侯本就忌惮吴起,又听了这些谗言,完全失去了对他的信任。

吴起意识到理想之门已经彻底关闭,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于是他收拾行李,头也不回去了楚国。魏国就这样失去了一个不世出的大才。

到了楚国后,吴起在魏国求之不得的东西,楚悼王很爽快便给了他。楚王让他担任楚国令尹,同时交给他一项重要任务——变法图强!

战国时代,士人只重功名,没有家国意识。

几年之后,在楚国混得风生水起的吴起带领楚军穿越黄河,攻打魏国,重创魏军。

公孙鞅&孙膑

错失吴起、公孙鞅、孙膑、范雎这四人,魏国损失有多大

徙木立信

有些错误一旦犯了那就无法挽回了,甚至会付出一些惨痛的代价。魏惠王就是如此,一生中错失了两个顶尖的人才,这也是导致魏国由盛转衰重要原因之一。

这两个人便是大名鼎鼎的孙膑和商鞅。

商鞅原名公孙鞅,是相国公叔痤的手下。

一次,魏惠王来探望病重的公叔痤,问他:您百年之后,谁来接班?

公叔痤深知公孙鞅的才干,于是极力向魏惠王举荐,并且强调要“举国而听之”。

让举国去听一个无名之辈,魏惠王不以为然,但又不好驳了公叔痤的面子,于是沉默不语。

公叔痤见状,又说:“如果你不用他,那就把他杀掉,绝对不能让他跑到其它的国家,否则后患无穷!”

只可惜,这些掏心掏肺的肺腑之言,魏惠王压根把它当成耳旁风,觉得公叔痤不是病糊涂了就是疯了。归根结底就是魏惠王压根没看上公孙鞅,杀都懒得杀他。

最后,公孙鞅只好另谋高就,转身来到了秦国。

吴起之后大约30年,傲慢的魏惠王又放走了这个叫公孙鞅的人。冥冥之中,魏国亲手为自己挖掘了一个又一个陷阱。

最后公叔痤的预言果然应验了,秦国在商鞅变法的推动之下,成了魏国的头号强敌。

有人这样形容战国时代士人的影响力,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而商鞅的作用远大于此,他几乎主宰了一个时代。

错失吴起、公孙鞅、孙膑、范雎这四人,魏国损失有多大

马陵之战

几乎在同一时间,齐国人孙膑被同门师兄弟庞涓邀请来到魏国。不久,庞涓诬陷孙膑暗通齐国,并挖掉了孙膑的膝盖髌骨。而魏惠王对于这件事情却不闻不问,任凭庞涓处置。

后来,孙膑装疯卖傻,苟且偷生,最终求救于齐国使者,被秘密偷带回齐国。到了齐国,先是受到齐国大将田忌重用,后又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这下孙膑可谓是如鱼得水了。

公元前354年,孙膑围魏救赵,在桂陵打败庞涓。

公元前341年,孙膑减灶诱敌,在马陵歼灭十万魏军,走投无路的庞涓自杀。

随着秦国的崛起以及齐楚两国的多次打击,魏国开始逐渐地由盛转衰,开始一次又一次地割地求和。

而魏国之所以会衰败得这么快,孙膑和商鞅这两个人无疑发挥了巨大的影响。因为这两个人本身就身负大才,再加上对魏国内部情况了如指掌,所以他们的很多举措都能正中要害。

在识人善用和珍惜人才这方面,魏惠王和他的爷爷魏文侯相比要差很多。孙膑到了他这里如同明珠蒙尘,商鞅到了他这里无用武之处。

不过这一切根源还是来自魏惠王的自大自满,他觉得凭借着自己所拥有的人才,足以雄霸天下。但进步是没有止境的,人才永远都是多多益善,不应该无视,也不应该排挤。进无止境,这四个字永远都是发展的本质。

长寿的魏惠王是第三任国君,在位52年。期间魏国失去了霸主地位,一蹶不振。

范雎

错失吴起、公孙鞅、孙膑、范雎这四人,魏国损失有多大

公元前276年,魏国第六代君王魏安釐王时期,此时的相邦是魏国贵族魏齐。

范雎,魏国人,胸有大志,但因为没有上升通道,只能充当魏国大夫须贾的门客。

一次酒宴上,相邦魏齐和须贾当着众大臣的面诬陷范雎私通齐人,随后,一脸蒙的范雎就被众人拳打脚踢后扔在了茅厕。喝醉酒的魏齐和须贾甚至将尿撒到浑身是伤的范雎身上。

最后范雎被仆人郑安平救出,死里逃生的范雎改名换姓,在秦国使者的帮助下逃往秦国咸阳。

范雎因才华做了秦国的相邦,并最终报了魏齐、须贾的诬陷欺辱之仇。

战国后期,魏国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远交近攻,蚕食土地的基本国策就来自于范雎。

结语

错失吴起、公孙鞅、孙膑、范雎这四人,魏国损失有多大

公元前225年,秦军攻占大梁城,魏国灭亡。

一百多年来,自大而多疑,这个根植于魏国历代君王的基因,注定让他们一直无法打开士人这个魔咒,他们盛产人才,却又源源不断为对手输送人才。有大才而不用,最终协助他国或削弱魏国的实力,或直接灭亡了魏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08 14: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战国最虚伪的国相,在人前假装好人,背地里逼走两位奇才
...纳人才,文官有李悝、翟璜先后为相,武官中任命乐羊、吴起等为将。一时间,魏国的文化、制度均领先那个时代,吴起的魏武卒更成为了令六国胆寒的力量。魏武侯虽然不如父亲会用人治国,但凭
2023-02-04 20:33:00
魏惠王嫉贤妒能毁坏了魏国国运
...,治国李克、魏成、翟璜、西门豹、屈侯鲋,将军乐羊、吴起。魏文侯人才济济,因此魏国进入了最强时代。司马迁曾用事实予以证明:“秦尝欲伐魏”,秦国曾试图对魏国用兵,最终大臣劝说下放
2023-05-21 13:54:00
春秋战国顶级军事家大比拼:孙武、白起、吴起、孙膑谁更胜一筹?
...现。特别是在军事领域,时值诸侯争霸,更是将星璀璨。吴起、白起、孙膑和孙武,都是顶级军事家,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所长。如果非要排一个名次,选出最厉害的那一个,这个从不同的指标进行
2024-03-22 08:48:00
战国七雄中有哪四人,把秦军打到怀疑人生
...秦国损失惨重不得以休养生息,从战败中吸取经验教训。吴起与匡章战国时期可谓是群雄逐鹿的时代,每个诸侯国亟需壮大自己的实力,为此就需要大量的人才来建设国家或者带兵打仗,从而“士”
2024-05-14 15:27:00
战国时期魏国衰弱与他有关,逼走一位军事家,放走一个改革家
...才人,给了魏国培养人才的环境。比如赫赫有名的军事家吴起就是出自魏国,秦国改革的先驱者商鞅也是出自魏国,还有战国名嘴秦国名臣张仪也是魏国贵族出身。还有很多人才,就不在这里说了。
2023-05-02 09:44:00
魏国留不住人才,嫉贤妒能是根源
...是人才竞争?战国时代的魏国,丢掉过一大批优秀人才,吴起、商鞅、孙膑、范雎……战国早期,魏国是当仁不让的强国,吊打周边国家不在话下,灭中山、破强秦、占河西、强迫周天子分封三晋为
2023-06-10 11:46:00
历史上著名的“杀妻求将”故事
吴起,生于卫国,先后效力于鲁、魏、楚三国,通晓兵家、法家、儒家,是战国时期有名的将才和相才。他仕鲁则击退齐国入侵,仕魏则尽得秦国河西之地,成就了魏文侯的霸业,仕楚则大力改革,史称
2023-08-05 17:48:00
这6个奇才为何都要离开魏国
...国的魏文侯就非常善用人才。他在位时期文用李悝、武用吴起。可以说,李悝开创了变法的先河。后来商鞅在秦国的变法、吴起在楚国的变法,都可以追溯到李悝变法的影响。而吴起更是多次帮魏国
2024-09-29 14:04:00
为什么魏国会先胜后败,错失良机呢
...西前进据点,但陷入了强秦围攻,苦苦支撑。战局在战神吴起的到来后迎来改观。公元前413年,吴起击破秦军河西防线,不光攻占河西,而且兵锋威胁秦国腹地渭河平原,秦国被迫退守洛河构筑
2024-05-18 20:3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重走支前路 | “打完这一仗,我就回家” 她用一生守候丈夫这句话
大皖新闻讯 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里庄严肃穆,22.5米高的烈士纪念碑直插云霄,“淮海战役双堆集歼灭战烈士纪念碑”鎏金大字在秋日厚重的阳光下熠熠生辉
2025-10-23 23:01:00
重走支前路 | 淮海战役期间,543万民工踊跃支前
大皖新闻讯 10月22日,安徽国防动员“重走支前路”主题活动北线寻访组来到淮北临涣,参观了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 据悉,淮海战役期间
2025-10-23 10:08:00
百岁将军归故里,红色基因永传承
河北新闻网讯 “我能活到100岁,是替牺牲的战友们看一看这和平盛世!”这句深情告白,来自原驻石部队某部副政委潘宗道将军
2025-10-22 14:07:00
重走八路军总部在山西的抗战之路(十四) 千年古镇的荣光
三不管岭1938年2月23日,从洪洞马牧出发前往太行山的八路军总部机关,在朱德总司令和左权副总参谋长的带领下,到达府城镇
2025-10-22 18:25:00
源于民间的狐突崇拜
【狐突庙】狐突庙名列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位于太原市清徐县西马峪村,为纪念春秋时晋国大夫狐突而建。庙始建于金明昌元年(1190)
2025-10-22 18:55:00
重阳节是秋季除中秋节以外的又一个重大节日,在山西大多数地方称“过重阳节”,岢岚县等少数县称“游重阳节”。从旧志记载看,过重阳节时
2025-10-22 18:55:00
独上山城思寂寥,英雄千古恨难销。鸣蛙尚产居民灶,惊马空留义士桥。齐洞僧归云冉冉,汉宫人去雨潇潇。堪怜此地多离乱,莫向明时负酒瓢
2025-10-22 18:56:00
北宋皇陵“上新”,陵区高粱“走红”
大河网讯 深秋时节,天高云淡,巩义宋陵,再度走红。永泰陵、永裕陵陵区内的高粱,用渐浓的殷红色、低垂的穗子,与神道两侧的石像生进行着一场穿越时空的千年对话
2025-10-22 15:52:00
3600年城址不移:在郑州,与“最早的大邑商”深情对话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1950年的秋天,考古学家韩维周在郑州二里岗偶然发现了绳纹陶片和磨光石器,这不经意的俯首一拾,犹如投入历史长河的石子
2025-10-22 16:23:00
武当太极文化研究添重磅新证 清代《张氏履历》现世!揭秘张三丰后裔踪迹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朱江)2025年国际武当太极文化节即将启幕,“太极祖庭”武当山再度聚焦全球目光。10月21日,十堰市张三丰历史文化研究会对外披露
2025-10-22 08:58:00
一件华服见证庐山百年对外交流情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王祺)10月17日晚,江西庐山牯岭镇卫斯理别墅灯火通明,一场温馨的移民融入活动在此举行。现场,庐山地方文化研究爱好者陈晖收到了一份漂洋过海而来的特殊礼物——一件百年手工中式女装
2025-10-22 06:26:00
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10月20日,由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河北美术馆、河北省文化和旅游研究院承办的“彩墨生辉 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在河北美术馆开展
2025-10-21 08:23:00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0月20日发布“晋阳古城二号建筑基址复原研究”成果,考古人员对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龟头屋建筑遗址进行复原
2025-10-21 19:12:00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评论员陈久菊编辑金妮二审伍少安三审马刚
2025-10-21 21:46:00
近日,山西省女作家协会在太原举办“2024三晋女书”系列丛书研讨会。这是该协会组织出版的第六套会员丛书,包括太原市任爱玲的《时间向远方延伸》
2025-10-20 18: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