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长江日报
“对于当初这个选择,我不后悔”
爱心妈妈养护患病邻居29年了
□ 长江日报记者覃柳玮 通讯员余雨
几乎每天早上,在武昌铁机路东沙花园北区的院子里,总会有一对母子互相搀扶着慢慢遛弯。相熟的邻居总会和李秀玲寒暄:“又带儿子出来散步啊。”街坊们都知道,患有智力障碍的赵立其实是李秀玲收养的儿子。
李秀玲今年67岁,她的亲生儿子何跃患有脑瘫残疾。李秀玲夫妇四处求医,何跃的病情逐渐好转。
1994年,李秀玲夫妇搬进武昌区积玉桥街道新生里社区,与赵立家成了对门邻居。李秀玲回忆说:“赵立的父母离婚后,把他一个人留在家里。那时,赵立已经17岁了,生活不能自理,经常在外到处跑,吃饭一直靠左邻右舍送些饭菜解决。”
看到赵立饥一顿饱一顿,于心不忍的李秀玲不顾大家反对,向相关部门说明情况后,主动把赵立带回了家,管起了他的生活。“我自己的孩子也身有残疾。我的想法很简单,带一个这样的孩子是带,带两个也是带,这对赵立来讲是一种温暖,对何跃来讲也是一种锻炼。”
从此,面积32平方米的家里又多了一个人。李秀玲把赵立当成自己的儿子一样对待。“我们吃什么,他就吃什么。我们还教他做家务活,夏天学着搓洗自己的衣服。”
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赵立刚洗完澡。他正准备洗自己脱下的红背心,知道要把它泡在盆子里。李秀玲守在一旁,一边叮嘱一边指挥:“衣服上的泡沫还没清干净,再用清水洗一遍。”其实,赵立并不能完全把衣服洗干净,李秀玲还要亲手帮他搓洗一遍。
在李秀玲和丈夫的耐心调教下,何跃康复得很快,还经常和同学们一起代表学校参加校外的残疾人演出。2007年,何跃通过考试成为积玉桥街道金地花园社区残疾人协理员。赵立也有进步,学会了烧开水、拿东西等简单的家务活。
多年来,李秀玲的善举感动了很多人,她先后获得“武汉市道德模范”“武昌好人”等荣誉称号。李秀玲说:“赵立早就是我的儿子了。对于当初这个选择,我不后悔。”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10 0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