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南湖晚报
◎嘉兴清廉故事
N金身强
陆垹(1504-1553),字秀卿,号篑斋,又号一篑山人,嘉善西塘人,明官员。他是陆畦孙,陆鹍子,陆敷锡嗣父,陆中锡父。嘉靖五年(1526)进士。授南京刑部河南司主事,历任兵部武库郎中,出知常德,调武昌,寻迁岳阳,升太仆少卿,转南光禄。官至右佥都御史、河南巡抚。未几乞归,在途疾甚,抵家一月而卒。嘉靖年间,参与重修县志。著有《太极传疑》《风雅辑略》《传习辨疑》《建文私记》《陆篑斋集》等著述多种。
陆垹为人正直,为官清正。在担任南京刑部河南司主事时,一次有个案子,掌管全国刑狱的大理寺卿认为判得很好,陆垹却觉得有冤屈。经过廷臣调查取证,充分讨论,最终发现陆垹判断是正确的。奸臣严嵩想结交陆垹,几次前往拜见,都被陆垹拒之门外。严嵩托人私下询问陆垹为什么不见他,陆垹告诉来人,“此人虽赫赫有时名,实奸雄也。”严嵩从此怀恨在心。
陆垹崇尚节俭,在地方上为官时,对交不起税的穷苦百姓,实行减免和宽延等措施。并减少诉讼案件,开垦荒田,以休养生息。每遇饥荒,把仓库里的粮食拿出来,想尽办法赈贷给灾民,使饥民数百万存活,受到百姓爱戴。当时严嵩把持朝政,记恨以前的羞辱,十年内都不让陆垹升调。御史伊敏生巡历至陆垹任职的岳阳府,知道陆垹俸禄很少,想检查他平时的生活情况,就直接闯入陆垹的居所。只见到两名老仆人,破旧的箱子没有上锁,打开一看,只有残书百余卷和几件粗布衣服而已。御史看到他如此清廉,特上疏推荐陆垹到南京任职。
陆垹曾任武昌知府。《明诗综》收录《嘉善陆垹知武昌府郡人谣》说,“陆青天,胜明月,青天无不清,明月有时缺。”可见当地百姓对陆垹的爱戴。后来陆垹到了京城,还是没去拜见严嵩,严嵩派人婉转规劝他,陆垹义正词严地说,“我在朝廷做官,却到你的私宅来谢恩,这是贤者不该做的。何况我还没有收到朝廷新的任命,哪有先拜见权贵的道理呀?”最终还是没去。后陆垹升太仆少卿,不久以佥都御史巡抚河南。因严嵩处处刁难,陆垹难施其才,后乞归里。
陆垹为善乡里,嘉靖庚寅年(1530),主持将已破败不堪的界泾桥修葺一新。
明代嘉善县衙南有座石牌坊,名都宪坊,原名平政坊,是明代弘治十三年(1500)知县刘子厉募民陆畦建。当时陆畦独任其事,奉知县命令,石坊一定要建得坚固,于是陆畦遍地布桩。当时有人讥讽他说,“桩打在土里,当官的怎么会察觉呢,你这是自讨苦吃啊。”到了嘉靖二十八年(1549),陆畦的孙子陆垹在朝廷当官,知县于业知道陆垹位居高位,几次将他祖父建牌坊的费用交还给陆垹,陆垹认为这是祖父当年的义举,不肯接受坊银。于知县非常感动,就改“平政”为“都宪”,以此表彰陆垹。
后来,嘉善县西塘镇也建有都宪坊,为嘉靖丙戌(1526)科进士陆垹立。内有祠堂,供奉陆垹,以为纪念。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6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