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严嵩的奸诈,主要从五十多岁当上礼部尚书开始的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9-11 11:42:00 来源:萧家老大

严嵩的奸诈,主要从五十多岁当上礼部尚书开始的

严嵩的奸诈,主要从五十多岁当上礼部尚书开始的

严嵩,明朝“六大奸臣之首”,一向与清朝的和珅相提并论,因为这两个朝代离今天最近,又加上各种民间文艺作品的渲染,所以他俩的奸臣形象人人皆知,可谓明清奸臣里的双子星座。

严嵩之所以数百年来被世人诟病和鄙弃,不仅仅是他欺上瞒下是非不分的作为。而是在于他自从当上礼部尚书之后,几十年如一日都秉承一个原则:凡是皇上不喜欢的话,一句不说;凡是皇上不高兴的事,一件不做;凡是皇上不满意的人,一个不留。正是靠着“三个凡是”哲学,他才成为明朝嘉靖年间,可以呼风唤雨而又遗臭万年的“奸臣”。

凭良心说,一个官员遗臭万年,其难度丝毫不亚于流芳百世。严嵩不是天生的奸臣坯子,更不是天生的势利小人,如果他不幸五十岁左右时就撒手人寰,如果他早死三十多年,相信史家治史时,一定会这样评价他:一个有良心的知识分子,一个不愿同流合污的清廉官吏,一个有理想,有孝心,有立场的正人君子。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五十岁前的严嵩,在修身养性齐家等人伦道德方面,严格遵循正人君子行为规范:君子坦荡荡。

严嵩的奸诈主要从五十多岁当上礼部尚书开始,直到八十多岁被另一个政治强人徐阶踢出政治舞台。所以,正确的说法是“老年的严嵩是个大奸臣”,五十岁后才开始祸国殃民。

严嵩小时候是个神童,从他十岁时老家县太爷的一次面试可见一斑。那次,当地的曹知县出了上联:关山千里,乡心一夜,雨丝丝。严嵩立马对出下联:帝阙九重,圣寿万年,天荡荡。当场吓呆了曹知县,可见从禀赋上看,小小严嵩的确有少年天才之分。

严嵩家境贫寒,虽有天赋,但因经济拮据也有辍学之忧,幸运的是,当地前后两名知县都是“爱才”之人,和严嵩结成“一对一扶贫助学”对子,所以他基本上是一路绿灯走向科考。但不幸的是,严嵩的家人接连病逝,先是老爸,然后是祖父,再是娘亲,这连串变故让他悲痛欲绝,形消神瘦病怏怏,就在他成为正七品的翰林官时,严嵩毅然请假回乡,到老家的钤山潜心修养,这一休就是八年。可见,此人年轻时并非钻营溜须之小人。

有人说,严嵩之所以隐居,是因为当时权倾朝野的宦官刘瑾以及他的心腹焦芳、刘宇、张彩都不是江西人,尤其吏部尚书、内阁高官焦芳厌恶江西人,所以严嵩知道升迁无望才一时灰心。也有人说,严嵩是想花点时间好好研究一下官场处世哲学,以便迎接将来的飞黄腾达。这两种说法都过于牵强,任何权倾朝野的权臣,其重用人才的标准固然有阎锡山那种“会说五台话,腰里挎洋刀”的习惯,笃信“同乡半个亲,做事最放心”。但根本来说,第一标准还是看人“听不听话,忠不忠心,会不会来事”,这个标准才是维护权臣利益集团的最高法则。

严嵩之所以离开政坛隐居山林,是因为他孝心很重,在抚育他成人的三位亲人接连离世后,身心备受摧残,元气大伤,需要调养。还有当时朝廷被刘瑾、焦芳等奸佞之人把持,黑白颠倒、政风日下,他也倍感失望,回归田园做个独善其身的隐士。

他隐居八年的所作所为,很能说明严嵩当时的为人和志向。严嵩“锐意名山大川,览胜寻幽,著述日富”,和明朝名士王阳明、李梦阳等正人君子来往密切,“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严嵩的大名在当时士大夫阶层里声名鹊起,清誉日隆;他应家乡袁州府知府的邀请,历时两年,搜集当地大量的历史文化军政风土人情资料,编撰成十四卷的《袁州府府志》,在当地府志编写的精彩程度上,空前绝后;其他如为当地捐资助学、修路搭桥,更是不遗余力,公心善举颇得人心。

直到后来内阁首辅杨廷和崛起,开始在有限范围内整顿吏治,一批刚正之士逐渐走向前台,费宏梁储毛纪等因此入内阁把持大局。由于是费宏的江西老乡,加之严嵩才华横溢,名声颇佳,因此在内阁大员费宏的举荐下,严嵩从江湖步入庙堂。在新皇帝嘉靖即位不久,一切似乎有百业待兴的气象,严嵩也开始从国子监祭酒做起,励精图治,展现他的政治才华,时年四十五岁。

在国子监祭酒位置,严嵩能从平民角度出发进行管理,上书中央要求恢复对贫困生的生活补助,以便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报效国家;能清醒地看到金钱对大学的腐蚀,反对当时学校在学生录取上搞“权钱交易”,上书嘉靖取消富家子弟花钱买入学资格的陋习。其在国子监祭酒位置上一干就是三年,进行的制度完善、时弊匡正,不论出于什么目的,在客观上的确为“大学”挽回了一些尊严。

之后,严嵩官运亨通,尤其是在做了礼部尚书到八十二岁从内阁首辅位置退休,他的万世恶名主要是这二十多年炼成的。

严嵩过山车般的人生嬗变,证明人是最复杂的生物之一,人心善恶,更是充满波谲云诡。后人站在道德高地给严嵩贴个“奸臣贪官”的标签易如反掌,可是还历史一个“严嵩为何从君子沦为奸臣”的答案,恐怕更有意义。

(本篇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1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严嵩传奇:从贫寒书生到帝国首辅,再到街头饿死的命运
...马屁不穿。短短几年的时间里,严嵩可谓是平步青云,从国子监祭酒一直升到了礼部右侍郎,两年之后,严嵩又被升迁成为了礼部尚书。做了礼部尚书的严嵩显然还不满意,这个时候他准备再赌一把
2024-02-10 14:05:00
严嵩的地位和权力是如何得到的,最终就如何失去
...靖。几个月后,严嵩升任南京翰林院侍读,不久又升职为国子监祭酒。严嵩成功地引起嘉靖的注意是在祭告显陵之时。显陵,就是嘉靖的父亲朱祐杬的陵墓。朱祐杬本来只是明朝的一位藩王,他的封
2023-06-05 19:25:00
严世蕃的崛起与陨落:权力斗争中的得失荣辱
...府府志编纂。公元1531年,严世蕃18岁,此时严嵩的职位为国子监祭酒,从四品。靠着父亲的官爵的庇荫,严世蕃进入国子监读书,并被授左军都督府都事的官职,为从七品。公元1543年
2023-10-21 07:39:00
明朝第一奸臣严嵩,是如何获得嘉靖皇帝的喜爱的?
...来得了嘉靖帝的青睐,加官晋爵。桂萼不仅提携了严嵩为国子监祭酒,还用自己的进阶之路给严嵩上了一课,使严嵩明白,只要摸清了圣意,赢得了圣心,就能官场亨通。从此严嵩放弃了底线,果然
2022-12-22 21:06:00
简介明朝首辅严嵩之子严世蕃
...嵩之子。严世蕃未经科举步入仕途,以严嵩的名势,先入国子监读书后为官,历官尚宝司少卿、太常寺卿、工部右侍郎,官至工部左侍郎。据说,严嵩眉目疏疏,声洪而尖,符合民间百姓心目中刻画
2024-06-25 20:08:00
严嵩虽为奸臣,人生却充满无奈与悲哀
...八十多岁还给皇帝试药。退休后靠供品为生,这个人就是严嵩。严嵩1480年出生,25岁的时候开始做官。不过他虽然做官,但仕途并不顺利。一直到四十岁的时候都不受重视。按理说他会和其
2023-10-28 07:50:00
相貌奇丑却才智奇高,严世蕃有多聪明?为何能被称嘉靖第一鬼才?
...考试做官,所以他爹就给他弄了条捷径,直接把他安排到国子监读书。毕业之后,严世蕃当上了南京尚宝司少卿从五品,而这个官职,表面上是负责管宫里的印章、玉玺之类的凭证。但实际上事情另
2024-10-22 10:44:00
嘉靖朝第一鬼才,太子都要给他送礼巴结他
...的首辅严嵩之子。19岁因父亲礼部侍郎三年考满,恩荫进国子监读书,毕业后选授为左军都督府都事、后军都督府经历,后又升为顺天府治中。简单的说,他不是正经的科班出身,而是走老子的门
2023-05-21 13:46:00
简介明朝著名政治家吕调阳
...九年(1550年)廷试高中一甲榜眼,初授翰林院编修,后历任国子监祭酒、礼部尚书、吏部尚书、内阁次辅,加封文渊阁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建极殿大学士、太子少保、太子太保、太子太傅
2024-06-24 21:3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
康熙生父是洪承畴?乾隆、光绪身世也成谜?清史专家:均是谣言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一则“康熙生父可能是洪承畴”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发热议。对此,11月7日,大皖新闻记者专访了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2025-11-07 19:5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日前,在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六周年之际,茅盾文学奖与鲁迅文学奖双奖得主、著名作家徐则臣携新作《域外故事集》做客南京世界文学客厅
2025-11-07 07: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