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延展鄂州城市文脉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1-01 12:0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鄂州日报

延展鄂州城市文脉

———析鄂州重刊宋代湖北孤本方志《寿昌乘》

2021年,市档案馆重刊宋代湖北孤本方志《寿昌乘》及清代康熙《武昌县志》与乾隆《武昌县志》三部志书,引起专家学者的关注。

1

延展鄂州城市文脉

《寿昌乘》

鄂州市历史建制复杂,曾为都城、陪都、郡、县、军等。南宋嘉定十五年(公元1222年),升鄂州武昌县(今湖北省鄂州市)为寿昌军使,续升寿昌军。端平元年(公元1234年),以武昌县还隶鄂州。嘉熙元年(公元1237年),武昌县又升为寿昌军。元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寿昌军改名武昌散府。

武昌县两次升“军”时间不过几十年,而这段时间正是蒙古入侵时期,南宋江山岌岌可危;《寿昌乘》真实记录了寿昌军的城社、文事、古迹等方面的情况。志书作者不详,成书时间大约在南宋宝祐三年(公元1255年)之后。其体例属于纲目体,列有四十七子目:书籍、郡学、书院、教阅、大阅、营寨、尺籍、战舰、戎器、烽候、关隘等,其中有关军制、军备、军学等资料罕见,对研究南宋朝廷在湖北地区的战略部署,与军方办学情况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沧海遗珠,能留存大宋亡国前夕的一段珍稀档案,可谓方志史上的一大幸事。

最早编纂《武昌县志》为明代嘉靖年间,后经历崇祯、康熙、乾隆、光绪阶段的几次续修。明代《武昌县志》虽已亡佚,但不难看出,清代《武昌县志》的内容是在明代基础上增订的,大体可窥见鄂州明清时期及以前的历史概貌。

2

延展鄂州城市文脉

《武昌县志》(康熙版)

明清时期修志工作的负责人多为地方官员,主编由学问渊博的名流担任。康熙《武昌县志》的主持者是知县熊登,编者为本土孟氏家族秀才孟振祖。此志于康熙十三年(公元1674年)刻印,其体例与《寿昌乘》无异,有八纲六十余目,大致分为地理、建制、赋役、秩官、人物、灾异、艺文几项内容。乾隆《武昌县志》的负责人是知县邵遐龄,主编谈有典是武昌县符石乡(今鄂州市沼山镇)人,举人出身,时任寿昌书院山长。

该志于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付梓,其内容是在康熙《武昌县志》基础上进行整合补充的,增至十纲九十余目,如“学校志”从前志的第二卷“建置”中单列出来,“选举制”从前志第六章 “人物志”中单列出来,纲目结构逐渐完善,从中反映出武昌县这一时期在教育与人才方面有了较大发展。

乾隆版《武昌县志》第十卷收录历代文章100多篇与诗歌200余首,作者有谢朓、孟浩然、李白、元结、杜牧、苏轼、苏辙、黄庭坚、陆游、丁鹤年、谭元春、钟惺等历代文学巨匠与本土优秀文人,这些作品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堪称鄂州乃至湖北文学史上的杰作。光绪年间续修《武昌县志》时,竟然删掉了大部分名家诗文,实为憾事。

3

延展鄂州城市文脉

《武昌县志》(乾隆版)

从传统文化视阈分析方志,一般有着全面性与传承性特点。《寿昌乘》虽然列目众多,但只是记录了军事与教育等方面,社会覆盖面显然不足。《武昌县志》经过数次续修,社会信息与人文内涵则要丰富不少。

历史上,鄂州方志有晋代《武昌记》(史筌撰)、隋代《武昌记》(佚名撰)、五代《武昌记》(雷氏撰)、宋代《武昌土俗编》(薛季宣撰)与《寿昌乘》(作者不详)、明清《武昌县志》等,但大部分已亡佚,现存方志中规范且成熟的只有《武昌县志》。而《寿昌乘》中有些内容为《武昌县志》所缺,它们之间没有直接传承关系。

因为那时候信息闭塞,他们可能不知道《寿昌乘》一书,或有可能认为《寿昌乘》早已亡佚。直到光绪三十三年,邑人柯逢时听说侍读学士文廷式从《永乐大典》中阳韵“昌”字下辑出《寿昌乘》,便向陈士可学部借来刻印,《寿昌乘》一书得以流传。文廷式辑录《寿昌乘》时,共计二万多卷的《永乐大典》仅剩下几百卷了,以致有关《寿昌乘》内容未能全部辑出,并有漏录之处。而文廷式悉心辑录与柯逢时刊刻之举,足以流芳文苑。

近些年来,市档案馆对本土古代典籍十分重视,积极展开搜集与整理工作。有些具体工作事项主要由地方文化名家胡念征先生负责,宋代湖北孤本方志《寿昌乘》、清代康熙《武昌县志》与乾隆《武昌县志》的重刊工作,正是在他的荐引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在编印过程中,胡念征先生组织文史工作者参与其中,并亲自审校,为此倾注了大量心血。

鉴古观今,重刊宋代湖北孤本方志《寿昌乘》,对彰显与提炼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贡献不可估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1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鄂州网评大赛㊽】东湖评论:踏着求变的鼓点,舞出千年古城的辉煌蝶变
“千年古都显门楼,湖北鄂州欢歌舞”。鄂州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城市。这座千年古城,自1983年批准设市至今,一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踔厉奋发,接续奋斗,乘着时代大潮,以勇
2023-10-29 10:32:00
鄂州籍文史专家历时51年编撰出版
本文转自:鄂州日报《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鄂州籍文史专家历时51年编撰出版其中收录鄂州诗文史料作者近200人《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鄂州籍文史专家、《人民日报》高级编辑柯愈春历经五十
2023-10-25 11:23:00
千年文脉“新装”面世:《武汉文脉》首批成果发布 传承文化基因
...记者黄培、齐一璇 通讯员胡新、朱金波)4月9日,《武汉文脉》融合出版工程第一批编纂出版成果在湖北武汉举行发布会,首批7种21册图书面世,标志着武汉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文献整理与
2025-04-11 09:59:00
...31日至11月2日,“武昌鱼杯”2025年全国健身瑜伽锦标赛在鄂州市鄂城区举办。这场国家级赛事,不只是高手云集的竞技舞台,更是鄂城区以赛事为引擎,持续深化文旅体商融合、提升城
2025-11-03 18:38:00
【鄂州网评大赛㉝】东湖评论:小小一尾鱼,见证鄂州“从0到1”
今年是鄂州建市40周年,感受40年沧桑巨变,把握时代发展脉搏,鄂州人永葆初心、敢于创新、砥砺奋进,在城市格局、经济动能、生态环境和民生福祉等方面发生了巨变。其中,一尾尾无刺武昌鱼
2023-10-27 16:24:00
鄂州武昌鱼“游”出整条产业链
...记者何红卫乐明凯“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湖北省鄂州市在三国时称“武昌”,是武昌鱼的故乡。新中国成立后,武昌鱼学名“团头鲂”是我国科学家命名的首个鱼类种名,鄂州境内梁子湖是
2023-08-14 05:14:00
...本文转自:中国体育报“武昌鱼杯”全国毽球锦标赛擦亮鄂州城市名片本报记者 轧学超日前,“武昌鱼杯”2023年全国毽球锦标赛在湖北鄂州举行。此次全国毽球锦标赛既是一场体育赛事,更
2023-11-28 04:04:00
【鄂州网评大赛㊿】东湖评论:水润风华四十载,鄂州归来仍少年
...穿梭船靠岛,神怡似醉去千愁。梁子湖,一条地跨江夏和鄂州之间的淡水湖,因富产各种淡水鱼类而闻名于世。千百年来,湖水微微碧波涟漪,甘甜的味道滋润了无数英雄的湖北儿女。如今,坐拥“
2023-10-29 10:32:00
本文转自:鄂州日报市特殊教育学校本报讯(通讯员刘董卢)9月21日,市特殊教育学校组织开展“五老”宣讲进校园活动,邀请市关工委“五老”宣讲团成员邱风老师宣讲。邱风老师通过播放苏东坡
2023-09-26 11:3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闽侯廷坪乡各村村干部为“宝藏山货”代言,你认识这些山货吗?
2025-11-20 11:25:00
鲁网11月20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邹城峄山。峄山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山,拥有多处著名楹联,既有源自秦代《峄山碑》的篆书集联
2025-11-20 13:55:00
鲁网11月20日讯靖海卫故城位于威海荣成市人和镇,是明代海防体系的重要遗存,始建于明洪武年间,见证了抗倭历史与卫所文化的融合
2025-11-20 15:10:00
河南首批省级地名保护名录发布,有你家乡吗?
大河网讯 地名,是地理位置的标识,是乡愁的情感载体,更是基层治理的“毛细血管”。哪些地名能承载一方的千年记忆?近日,河南省民政厅正式发布《河南省第一批省级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25-11-20 16:33:00
大河网讯(记者 王怡潇)1934年11月16日,红二十五军从河南省罗山县何家冲出发长征,这支两千多人的“娃娃军”,怎样鏖战独树镇冲出险境
2025-11-20 12:57:00
河北日报讯(记者肖煜)近日,纪念邹韬奋诞辰130周年系列活动之“韬奋好书”暨“好书评”揭晓大会在北京举行。河北省两种出版物获评2025年“韬奋好书”
2025-11-19 08:36:00
10位无名烈士生前容貌被复原,26位烈士遗骸完成DNA鉴定,怀揣照片的烈士颅骨破坏严重,“可能战斗时就已经不存在了”(见习记者:边义婷 剪辑:刘响)
2025-11-18 17:18:00
《天地有正气——颜杲卿颜真卿双忠记》出版发行
日前,由历史文化学者孙万勇创作的《天地有正气——颜杲卿颜真卿双忠记》一书,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并向全国发行。该书忠于史实
2025-11-18 17:23:00
傅山园里遇良师
中华傅山园牌坊重阳时节,我所在的三立书画院一行30余人,赴中华傅山园参加纪念傅山诞辰418周年的临摹画活动。见群中张喜淯老师等现场拍摄的精彩视频与照片
2025-11-18 18:27:00
趣玩山野!连江这个“宝藏营地”——元野营地焕新升级!
2025-11-18 13:01:00
一炉香火连两岸,一脉相承系宗亲——台湾彰化梁氏宗亲返乡谒祖
11月16日,南安翔云迎来台湾彰化县秀水乡的梁朝钦等41位宗亲返乡谒祖。“300多年前,弘丙公怀揣着对生计的期盼,从泉州蚶江港出发
2025-11-17 16:59:00
细品林黛玉魁夺菊花诗
《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插图曹雪芹先生虽是以小说家的身份而广为人知,但他还有一个重要身份:诗人。诗人曹雪芹来写小说《红楼梦》
2025-11-17 18:21:00
“陈陈相因”,出自《史记》,言太仓陈粮叠积竟溢仓外。身为普通读者,我深深偏爱青年作家陈陈相因的作品。她的创作,是冬日老墙缝里冒的新芽——根还缠着往昔的黄土
2025-11-17 18:22:00
文化不灭 国家永存——《国家记忆:故宫文物南迁史》出版发行
今年10月,故宫博物院第五任院长、“故宫学”首倡人郑欣淼历时四年撰写的新著《国家记忆:故宫文物南迁史》,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和吉林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发行
2025-11-17 21:50:00
聚焦厦门本土文学与红色历史 何况两部新作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陈冬)厦门作家何况近日接连推出两部新作,分别为书评集《我看与看我:厦门当代作家作品过眼录》与长篇纪实文学《流动的领土
2025-11-15 08: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