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红楼梦:论出身有人用“生”,有人用“养”,生和养有什么区别?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0-05 18:11:00 来源:戏说三国

《红楼梦》里有些文字需要仔细去抠字眼,问一下为什么,才能明白曹雪芹的真正用意。

比如,第二十回中,贾环提到的一个字,就是如此。

红楼梦:论出身有人用“生”,有人用“养”,生和养有什么区别?

(第二十回)贾环道:“我拿什么比宝玉呢。你们怕他,都和他好,都欺负我不是太太养的。”说着,便哭了。

贾环和莺儿游戏,他年纪小输了耍赖,被莺儿说他不如贾宝玉,引出这番抱怨话。

贾环说“都欺负我不是太太养的”,是一句实话。

他正因为不是王夫人“养”的,才会受贾家上下不待见,连薛家的莺儿也瞧不起他。

这里需要格外注意“养”字,究竟要怎么去解释。

“养”字在这里可以做两层解释。

《说文》:养,供养也。指抚养、教养。

《筑城词》:家家养男当门户,指生育。

红楼梦:论出身有人用“生”,有人用“养”,生和养有什么区别?

民间俗语,尤其是北方,直到如今“养”仍旧有“生育”的意思。把临盆生孩子,称为“养孩子”。

贾环说的“养”字,如果当生育来讲的话,意思是说他并不是王夫人亲生嫡子,只是赵姨娘生的庶子。

(第五十六回)凤姐儿笑道:“好,好,好,好个三姑娘!我说他不错。只可惜他命薄,没托生在太太肚里。”平儿笑道:“奶奶也说糊涂话了。他便不是太太养的,难道谁敢小看他,不与别的一样看了?”

王熙凤可惜贾探春没托生在王夫人肚子里,平儿也用“养”字,就是说探春不是王夫人生的。

贾环说“都欺负我不是太太养的”,大体是一个意思,说他不是嫡子才受众人欺负看不起。

红楼梦:论出身有人用“生”,有人用“养”,生和养有什么区别?

解释了“养”的表面意思,还要注意曹雪芹在这里用养而不是生的深意。

要知道“养”为“生”意,代表贾家人当时的口头语。但并不说明没人用“生”字。

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时,讲到贾家众人基本都用的是“生”字。

说明曹雪芹可以让贾环在此用“生”字来言简意赅的表明他不是王夫人亲生这个意思,大家也都清楚明白。

但作者有意用“养”而不用“生”,便暗示他最想要说的是另一层含义:教养。

贾环是贾政和赵姨娘生的庶子,与贾探春是亲姐弟。

按照当时的社会伦理和道德规矩,赵姨娘只有生的义务,没有养的责任。她的两个孩子都要尊王夫人为母,由王夫人负责教养。

红楼梦:论出身有人用“生”,有人用“养”,生和养有什么区别?

贾环说“都欺负我不是太太养的”,不但说他不是王夫人生的,也影射王夫人养他不真负责。

如果王夫人像抚养贾宝玉那样一视同仁抚养贾环,贾家人谁还敢小看他?

就算比不得贾宝玉,如果贾环能和姐姐贾探春那样被王夫人教养,也没有谁敢欺负他、瞧不起他。

所以,贾环才很委屈。他话中这个“养”字,就是在控诉王夫人的不负责任。

曹雪芹写“养”字而不是“生”。借贾环之口告诉读书人,贾环被教养坏,缺失在贾元春省亲当晚,被贾家上下看不上,主要责任在王夫人。

还有一处也需要注意,就是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时,在说其他人都用“生”,唯独说贾代化的两个儿子时,同样用了“养”字。

红楼梦:论出身有人用“生”,有人用“养”,生和养有什么区别?

(第二回)宁公居长,生了四个儿子。宁公死后,贾代化袭了官,也养了两个儿子。长名贾敷,至八九岁上便死了,只剩了次子贾敬袭了官……

宁国公生了四个儿子,荣国府那边也都是“生”,贾珍也生了贾蓉,唯有贾代化的两个儿子用了“养”,要格外注意。

此处的“养”字解释起来更简单,除了生的意思外,还有收养、领养的意思。

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贾敬不管家,喜好炼丹,好道求长生,与明朝的嘉靖皇帝一模一样。两人的名字也谐音。

嘉靖皇帝是在堂哥正德死后没有儿子,被选出来过继给伯父弘治皇帝为养子,以小宗继承大宗。

贾代化只生了一个儿子贾敷,结果八九岁死了,再没有儿子。过继侄儿贾敬为子,继承宁国府。

红楼梦:论出身有人用“生”,有人用“养”,生和养有什么区别?

焦大会看不上贾敬、贾珍和贾蓉,就因为他们是小宗。

贾珍会对贾蔷那么好,因为贾蔷的爷爷和贾敬是亲兄弟,他们那一支只剩下贾蔷一个。才由贾珍抚养。

贾蔷长大后继续留在宁国府,与规矩不相符,会被宁国府老人诟病,才避嫌让他搬出去。

所以,弄明白曹雪芹在“生”与“养”两个字的切换,就能明白很多贾家的旧故事。

既有陈旧历史,也有丑陋宅斗。是不是如此?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文|君笺雅侃红楼插图|清代画家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05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红楼梦:宝钗挨骂多,因为心机深;探春也一样,为啥人人又怕又赞
金陵十二钗谁的人缘儿最差?表面看是王熙凤,其实是薛宝钗;金陵十二钗谁的心眼儿多、心机深?表面看是王熙凤,其实也是薛宝钗。王熙凤的坏,一眼可见,她自己说不信阴司报应,于是行事肆意,
2024-10-04 21:10:00
红楼梦:曹雪芹两次有意描写“鹿”,预示贾家会在抄家后再次崛起
《红楼梦》最善于伏笔和影射,不但“草蛇灰线伏线千里”,“晴为黛影,袭为钗副”,更有很多象征性的隐喻作用更大。比如“莲”通怜,与“莲”有关的红楼女儿,结局多悲。比如“杏”通幸,与梅
2024-09-18 18:31:00
红楼梦:看清贾母管家的心胸和手段,才知王熙凤学一辈子仅得皮毛
...姐做得更好,贾家没有希望不亡何益。✍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作者:君笺雅侃红楼✪插图: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2024-09-27 16:34:00
红楼梦:王夫人都上不去的贾母饭桌,为什么尤氏却能上桌吃饭?
截止到《红楼梦》八十回结束,尤氏是唯一一个上了贾母饭桌的贾家“媳妇”。除了尤氏,无论邢夫人、王夫人、李纨还是凤姐,全都没资格在贾母桌子上吃饭。尤氏能够上桌,也不是与贾母通吃。按照
2024-09-16 15:57:00
《红楼梦》里的薛宝钗是如何管理荣国府的?
...,如果贾府没有衰败,她能管好荣国府吗?我们知道,《红楼梦》里,贾宝玉最后还是娶了薛宝钗,应证了“金玉良缘”之说。可惜,薛宝钗这个“宝二奶奶”也没有做得长久。结婚后不久,元妃在
2023-08-31 18:05:00
探春送邢岫烟的碧玉佩,被宝钗说成富丽闲妆,真是有眼不识真香玉
...话,背后深意更有意思。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第五十七回)宝钗又指他裙上一个碧玉珮问道:“这是谁给你的?”岫
2024-09-14 17:03:00
贾家真穷了,贾母吃饭都得定量,王夫人说谎的慌乱真是尴尬
...》系列文章每天一篇,将为您持续更新!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文|君笺雅侃红楼插图|清代画家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2024-10-08 16:46:00
红楼梦最残酷的两样美食,是鹿肉和螃蟹,扒开人性露出贪婪和寡毒
...趁便作诗岂非一举两得。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第三十八回)宝钗道:"这个我已经有个主意。我们当铺里有个伙计,他家
2024-09-12 15:17:00
红楼梦:她的结局比贾母还要荣光,苦命人抓到一手差牌却打出王炸
...,判词对此也给了验证。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第五回)后面又画着一盆茂兰,旁有一位凤冠霞帔的美人。也有判云: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
2024-09-23 19:5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重走支前路 | “打完这一仗,我就回家” 她用一生守候丈夫这句话
大皖新闻讯 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里庄严肃穆,22.5米高的烈士纪念碑直插云霄,“淮海战役双堆集歼灭战烈士纪念碑”鎏金大字在秋日厚重的阳光下熠熠生辉
2025-10-23 23:01:00
重走支前路 | 淮海战役期间,543万民工踊跃支前
大皖新闻讯 10月22日,安徽国防动员“重走支前路”主题活动北线寻访组来到淮北临涣,参观了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 据悉,淮海战役期间
2025-10-23 10:08:00
百岁将军归故里,红色基因永传承
河北新闻网讯 “我能活到100岁,是替牺牲的战友们看一看这和平盛世!”这句深情告白,来自原驻石部队某部副政委潘宗道将军
2025-10-22 14:07:00
重走八路军总部在山西的抗战之路(十四) 千年古镇的荣光
三不管岭1938年2月23日,从洪洞马牧出发前往太行山的八路军总部机关,在朱德总司令和左权副总参谋长的带领下,到达府城镇
2025-10-22 18:25:00
源于民间的狐突崇拜
【狐突庙】狐突庙名列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位于太原市清徐县西马峪村,为纪念春秋时晋国大夫狐突而建。庙始建于金明昌元年(1190)
2025-10-22 18:55:00
重阳节是秋季除中秋节以外的又一个重大节日,在山西大多数地方称“过重阳节”,岢岚县等少数县称“游重阳节”。从旧志记载看,过重阳节时
2025-10-22 18:55:00
独上山城思寂寥,英雄千古恨难销。鸣蛙尚产居民灶,惊马空留义士桥。齐洞僧归云冉冉,汉宫人去雨潇潇。堪怜此地多离乱,莫向明时负酒瓢
2025-10-22 18:56:00
北宋皇陵“上新”,陵区高粱“走红”
大河网讯 深秋时节,天高云淡,巩义宋陵,再度走红。永泰陵、永裕陵陵区内的高粱,用渐浓的殷红色、低垂的穗子,与神道两侧的石像生进行着一场穿越时空的千年对话
2025-10-22 15:52:00
3600年城址不移:在郑州,与“最早的大邑商”深情对话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1950年的秋天,考古学家韩维周在郑州二里岗偶然发现了绳纹陶片和磨光石器,这不经意的俯首一拾,犹如投入历史长河的石子
2025-10-22 16:23:00
武当太极文化研究添重磅新证 清代《张氏履历》现世!揭秘张三丰后裔踪迹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朱江)2025年国际武当太极文化节即将启幕,“太极祖庭”武当山再度聚焦全球目光。10月21日,十堰市张三丰历史文化研究会对外披露
2025-10-22 08:58:00
一件华服见证庐山百年对外交流情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王祺)10月17日晚,江西庐山牯岭镇卫斯理别墅灯火通明,一场温馨的移民融入活动在此举行。现场,庐山地方文化研究爱好者陈晖收到了一份漂洋过海而来的特殊礼物——一件百年手工中式女装
2025-10-22 06:26:00
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10月20日,由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河北美术馆、河北省文化和旅游研究院承办的“彩墨生辉 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在河北美术馆开展
2025-10-21 08:23:00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0月20日发布“晋阳古城二号建筑基址复原研究”成果,考古人员对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龟头屋建筑遗址进行复原
2025-10-21 19:12:00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评论员陈久菊编辑金妮二审伍少安三审马刚
2025-10-21 21:46:00
近日,山西省女作家协会在太原举办“2024三晋女书”系列丛书研讨会。这是该协会组织出版的第六套会员丛书,包括太原市任爱玲的《时间向远方延伸》
2025-10-20 18: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