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际

推翻美国《科学》论文,为中国诚信正名

类别:国际 发布时间:2023-11-03 05:2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长江日报

中国教师发动14所大学师生复制“丢钱包”实验

推翻美国《科学》论文,为中国诚信正名

推翻美国《科学》论文,为中国诚信正名

《面谈》连线截图。

推翻美国《科学》论文,为中国诚信正名

扫二维码

回看直播

□ 长江日报记者陈静茹

四年前,美国《科学》发表了一篇题为《全球公民诚信度》的研究,中国在40个国家中排名最末。而衡量诚信的标准,只有捡到钱包后是否用电子邮件联系失主这一条。这一结论引得反对质疑声四起。有中国教师发起“组团”复制研究,最终有来自国内14所大学的100多位师生加入。今年7月,这项历经四年的研究正式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报》。11月《面谈》邀请研究发起者之一、南京医科大学教师张子楠,讲述他们如何为中国诚信正名。

记者:如果在公共场合捡到一个钱包,包内有失主的邮箱地址,你会邮件联系对方吗?美国密歇根大学4名行为经济学家在全球40个国家做了相关研究。这个研究的结果是什么?

张子楠:当时,我看到这个结论是比较震惊的。震惊的原因是这不符合我们对中国人的认知。我相信看过原文的网友都会细心地发现,他在一张表格中列出来40个国家捡到钱包的回收率,中国是排在最后一名。这个结果,当时引发的争议是比较大的。我们作为一线的科研人员,纷纷表示不赞同。

记者:你们为何会质疑这篇文章的结论?

张子楠:如果是简单地就其结论而质疑或反对,就如同网络上的一些非理智的言论。我们作为科研人员在进行科学研究时,最重要的是一个结论的提出必须有它的科学依据。当我们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首先发现在实验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这是一项在40个国家开展的研究,该研究通过让实验人员拿着钱包到公共场所,比如银行、邮局、文化馆、博物馆这种公共场所,进行投递钱包。实验人员在一个月内等待收到钱包的人是否能够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去联系失主,以此来评价这个国家公民的诚信度和诚信行为。

当我们看到这个研究的时候,第一反应是怎么能够仅仅用电子邮件的回复率来衡量一个国家的公民的诚信行为。其次,在深入研究了这篇文章之后,我们发现,在该实验中研究人员在投递钱包之后就迅速离场,他是没有办法去观察接收钱包人的行为举止或处理钱包的流程。这对于结论会造成一个巨大的误差。

该实验是在40个国家开展,有的国家并不是以英语为主的国家。那么,当实验人员进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中,他的肢体语言很有可能会被别人发现他是一个外地人,当地人可能会产生一种戒备感。这种微妙的变化也会影响一个人的行为。另外,实验人员在进行频繁的场景转化,与陌生人沟通的压力之下,他没有办法去关注所在场所的其他一些环境因素。而这些因素都会对一个人的行为产生重大影响。基于此,我们觉得这篇文章的结论是有一些偏倚的。在实验设计的过程中,是存在一些问题的。

记者:浙江大学教授周欣悦和清华大学教授孙亚程曾向《科学》发出邮件。他们辩驳说该研究结论是基于单一而偏西方视角的测试方法,并未考虑到各国之间的巨大文化差异。遗憾的是,《科学》编辑对于缺乏实证数据的“辩驳”并没有给予实质性的反馈,甚至关闭了论文的评论区。这是什么样的情况?当时中国的科研人员反应如何?

张子楠:论文关闭评论功能是比较少见的现象。众所周知,像《科学》这种权威杂志,他在刊登一篇学术论文时,是经过编辑、评审专家等几轮论证和修改,最后才能对其研究成果进行刊登。看到这篇文章的结论,我们国内和海外的一些华人教授纷纷联名向这个杂志社写信,要求其撤稿或者修改其结论。很遗憾,《科学》杂志社对于我们的这种驳斥,以没有实验数据为由不予理睬。当时,我们比较激愤。这也催生出我们后续一系列的调查研究,我们希望通过复制他的实验来得到强有力的一手数据,利用数据来反驳他的研究结论。

记者:要还原事实真相,纠正外界对中国诚信的误解,必须拿出完整严谨的研究,后来你们是如何做的?详细讲述整个研究过程。

张子楠:首先,我们还原复刻了这个实验,实验的所有做法和美国这位教授的实验做法是一致的。我们把在中国地区常见的一些姓名,比如李磊、王伟这种比较常见的姓名制作一个名片,名片是中英文的,名片上只涵盖他的这种电子邮箱。一张名片、一把钥匙,还有50到100元不等的金钱,把以上这些内容放在钱包中。

因为在美国教授的实验中是使用外国助教、外国实验员,我们在研究中也请到了我们各个学校的外国留学生作为实验员。比如,我们这儿在南京片区,请到了一名德国留学生詹姆斯,请他去投递钱包。

除此之外,我们还考虑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影响,我们不仅仅使用电子邮件的回复率作为验证一个国家公民的诚信度的一个指标,我们还把钱包的回收率作为一个指标。我们在投递钱包一周到一个月之内,会有学生假扮遗失者在丢失钱包的地方去看到底有多少钱包能够收回。回收钱包作为一个重要的指标,去衡量我们中国的公民的诚信度。

我们在这个实验中,对于实验场所噪声、人员的密集度、场所外的人员的密集度,以及这个场所内有没有设置前台、有没有接待人员、有没有安保、有没有工作人员等一系列的数据进行了论证。为了整个实验数据的真实性,我们还在观测期间用隐蔽的摄像头拍摄整个过程。通过拍摄,我们可以在事后进行还原、进行场景数据的确认,把整个数据做到严谨准确、万无一失。

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在南京选取了100个试点作为备选,最终确定以及经过验证之后有效的50个场所的数据来进行最后全国性的一个统计分析。最终,我们在南京地区看到虽然电子回复率只有约27%,但是钱包回收率达到了78%。

来自国内14所大学的师生加入我们的研究中,在全国10个城市近500个点位开展“丢失钱包”的实验。最终,研究结论是中国公民27.4%的“电子邮件回复率”远低于77.8%的“钱包回收率”,这说明公民诚信度不能仅靠“电子邮件回复率”单一指标来度量。

记者:对所有参与研究的作者而言,这都是一场高投入、高风险、高未知的研究。是什么让我们一定要坚持下来?

张子楠:随着国内外更多知名教授的加入,我们的信心更足。很多学生也加入了我们的研究,不仅仅是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也非常多。本、硕、博都能参加的实验,不太常见。每一个人都在默默付出、默默努力,大家劲往一处使,只为得到最后的论证数据。

记者:您觉得这项研究最终发表的意义是什么?

张子楠:这项挑战《科学》论文的研究,在论文刊登的四年后,于2023年7月10日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报》上。在论文的致谢里,有一份100多人的名单。这100多人都为此项研究坚持不懈。如果谈到意义,除了我们用科学的精神去找寻结果,更重要的是我们探索到造成不同国家公民诚信表现形式不同的原因,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文化对衡量公民诚信的指标有显著影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3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生自筹经费推翻国际顶级期刊《科学》杂志论文,为中国正名”,近日,这则消息引发关注。记者了解到,事情的起因是2019年6月《科学》发表的题为《全球公民诚信度》的研究,中国在40
2023-12-05 07:44:00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本报讯(实习记者 何蕊)2019年6月,美国知名学术期刊《科学》发表题为《全球公民诚信度》的研究,中国在40个国家中排名最末。而衡量诚信的标准,只有捡到钱包后是
2023-10-27 05:06:00
中国14所大学师生自筹经费,推翻这篇Science论文
...科学报》,是团队的韧性和凝聚力,才得以为中国诚信“正名”。的确,很多作者至今仍是“网友”,为了尽早与《科学》对话,告诉世界真实的中国,来不及申请经费的他们,整个研究全靠“自筹
2023-10-22 09:05:00
“为海伦·斯诺正名的中国学者”安危逝世
...美友谊所做出的伟大贡献,被学界公认为“为海伦·斯诺正名的中国学者”。【责任编辑:蒋肖斌 郭韶明编辑:罗征】
2025-04-23 22:28:00
...用”。此次甲骨文登上热搜,正是对“冷门有用”的一次正名,期待这样的故事越来越多。(李思辉)
2023-12-20 09:26:00
...文章的报道,对于引用次数前1%的高被引论文,在2003年,美国的论文数是中国的20倍。而2022年以来的最新数据表明,中国的高被引论文占比已经超过欧盟和美国,跃居第一。实际上
2024-07-22 08:57:00
科学研究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显示出美国和中国的“二强”状态愈加明显。《日本经济新闻》援引Clarivate的数据指出,中国和美国的总论文数在全球的占比已达到40%以上。此外,引用次数
2024-08-12 14:39:00
中国已成为科学超级大国了吗?《经济学人》说:是的
...现非常亮眼。对于引用次数前1%的高被引论文,在2003年,美国的论文数是中国的20倍。在2013年,这个数字已经下降到4倍。2022年以来的最新数据表明,中国的高被引论文占比
2024-06-18 09:24:00
\
...,这份互惠互利的协定能否如往常一样续签引发关注。而美国国会数名共和党议员6月曾致信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建议美政府不要续签,此类试图阻挠中美正常交流机制的举动引发了美国科学界的担
2023-08-18 11:40:00
更多关于国际的资讯:
当地时间8月15日,苏丹阿里亚布矿产公司发表声明称,该公司经营的苏丹东北部红海州卡洛伊斯金矿发生坍塌事故,造成4名矿工死亡
2025-08-16 18:29:00
俄美元首会晤当天 俄乌双方交火仍在持续
俄美总统15日会晤当天,俄乌各自战况通报显示,双方交火仍在持续。俄称一周内控制顿涅茨克地区7个居民点俄罗斯国防部15日通报称
2025-08-16 19:32:00
立足全球视角,向世界揭示南京大屠杀真实历史南京大屠杀史料多语种数字传播平台启动南报网讯(记者杜莹)8月15日,“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南京大屠杀研究系列书刊推介活动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
2025-08-16 09:22:00
10个壮汉一起动手,还是拿不下尹锡悦,韩国前总统让人大开眼界
10个壮汉一起动手,还是无法制服尹锡悦。韩国前总统的拒捕手段,实在是让人大开眼界。负责韩国前第一夫人金建希违法问题的特别检察组(以下简称“特检组”)
2025-08-15 19:54:00
普京决定去美国前,先给北京打了一通电话,给中俄关系做了保证
普京下决定去美国会见特朗普前,他先给北京打了一通电话,给中俄关系做了保证。中俄元首日前应约举行通话。根据中方的通报,普京向中方介绍了俄方对乌克兰危机当前形势的看法
2025-08-15 19:54:00
海外网8月15日电 据日本共同社14日报道,日本缉毒部门13日宣布,在栃木县查获1.046吨走私干大麻,估值高达52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
2025-08-15 10:44:00
海外网8月15日电 据《纽约邮报》报道,当地时间8月14日下午近4时,美国纽约曼哈顿联邦办公大楼内的移民与海关执法局办公室收到5封信件
2025-08-15 15:49:00
中国网8月15日讯 据“国防部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8月15日下午,国防部新闻局副局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蒋斌大校就近期涉军问题发布消息
2025-08-15 16:12:00
中国网8月15日讯 据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微信公众号消息,15日,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发言人就日方涉靖国神社消极动向答记者问。问
2025-08-15 16:45:00
中国网8月15日讯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8月15日,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刘劲松约见日本驻华使馆首席公使横地晃,就“8·15”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责任编辑:吴疆】
2025-08-15 20:30:00
日前,澳大利亚情报安全机构负责人发表公开演讲,妄称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的“间谍活动”给澳带来“显而易见”的严重威胁。澳方此番炮制炒作“中国间谍威胁”的举动
2025-08-15 19:34:00
据韩国媒体14日报道,韩国前总统尹锡悦妻子金建希抵达特检组办公室,接受被捕后的首次调查。来源新华社编辑 徐微微二审 杨韬三审 覃淋
2025-08-14 14:56:00
海外网8月14日电 据日本札幌电视台14日报道,当地时间14日上午11时许,日本北海道登山胜地罗臼岳发生一起棕熊袭击游客事件
2025-08-14 16:49:00
海外网8月14日电 据日本读卖电视台报道,当地时间13日晚9时30分左右,大阪地铁中央线因故障停运,导致大阪世博会场梦洲站暂时关闭
2025-08-14 13:46:00
瑜伽之光照耀亚洲--尹岩荣膺 AYSF 全球卓越大奖
悠季22周年全球盛启“On Presence· 悠季,我【在】”中国代表团团长尹岩(中)中国参赛选手悠季瑜伽学员张瑞雪(左)
2025-08-14 15: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