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甲骨文上热搜是对“冷门有用”的正名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12-20 09:2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

【文化评析】

近期,两条有关甲骨文的新闻令人耳目一新。其一,中国文字博物馆发布《第二批征集甲骨文释读优秀成果获奖名单公示》,破译一个甲骨文重奖10万元的“悬赏令”再次兑现。其二,一名叫李右溪(网名)的甲骨文研究生在网上科普甲骨文知识,视频播放量超过百万。

“一字十万”的盛况也好,“挑战全网最冷门专业”视频走红的故事也罢,都未必具有普遍性。当前,与一些热门专业相比,以甲骨文为代表的“小众专业”从业者、求学者往往不太受关注。我们不能因为一两起特例,就武断地认为冷门绝学已经成为热门显学。但同时,也不能无视这些特例的价值——屡次逆袭上热搜,有助于促进人们更客观看待冷门专业。

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一些学者皓首穷经,对甲骨文研究工作孜孜以求,既以对甲骨文的深刻研究探究汉字形成和演变的历史,完善对中国文化史的了解,又据此锚定中华文明史的起始时间,考据商代最原始、最真实的时事和生活。说到底,甲骨文研究的价值和意义,不在世俗意义上的“有用”“无用”,而在对中华文脉的追根溯源。

哲学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重,避免陷入发展“跛脚”,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共同经验。今天,所谓的“冷门专业无用论”,实则是以短视对长远、以偏见遮全貌,本质上是一种哗众取宠之论。对类似“高见”的反证例子不胜枚举,对类似逻辑的武断荒谬不乏批判。然而,类似的偏见在网上依然大受关注,引得诸多学生和家长趋之若鹜,究其原因,还在于整个社会在资源倾斜、待遇回报、价值认可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错配”。

既然甲骨文研究如此重要,研究者需要比常人更能坚守,可否给予其更合乎预期的薪酬待遇?既然目前我国已发现的甲骨文单字4000余个,取得共识的破译字仅占三分之一,剩下的“硬骨头”亟待非常之人建非常之功,那么,可否在职称评聘、人才激励等方面对“冷门绝学”研究者高看一眼、厚爱三分?既然大家清楚地看到当前文科在社会上遭遇的“傲慢和偏见”,可否考虑以政策引导纠偏,让人们更多地看到不论文科还是理工科,不论冷门还是热门专业,都有与之对应的发展前景,都是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学习研究的不错选择。

早在2000多年前,庄子就在《人间世》中说:“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事实上,有些事物表面上看“无用”,深层次看却“有用”;短期内看“没用”,长远来看却“很有用”;本身“无用”,其内涵或外延却“非常有用”。此次甲骨文登上热搜,正是对“冷门有用”的一次正名,期待这样的故事越来越多。(李思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0 12: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河南日报“了不起的甲骨文”小程序上线冷门绝学“触手可及”□本报记者 谢建晓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杨之甜4月20日,一款名为“了不起的甲骨文”的小程序在安阳发布上线。这
2023-04-21 05:46:00
了不起的甲骨文·解锁破译谜团丨走进“触手可及”的甲骨文 让“冷门绝学”不再冷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殷墟甲骨文是汉字的源头,历经千年传承流变从未间断,现在却被誉为“冷门绝学”,1字10万的高额奖金在社会上引发热议。不仅因为高额奖金,甲骨文的破译过程堪比“
2024-01-17 18:55:00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莫韶华“这是一本甲骨文字典性质的书,是这些年对甲骨文考释成果的汇总,而且按照音序进行排列,查找方便,非常实用。”3月18日,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2024-03-20 07:56:00
大河网讯 大家都听说过甲骨文,但认识甲骨文吗?甲骨文有多少个?都长什么样子?甲骨文作为古文字,离普通大众距离较远,对甲骨文的活化利用是我们当前需要研究解决的一个大课题。2019年
2023-07-21 12:56:00
...潮。河南安阳殷墟是商王朝都城所在地,更是闻名世界的甲骨文的发祥地。“95后”女孩李右溪,从职场人转型成为一名甲骨文科普视频博主,因为发起了“挑战全网最冷门专业”的话题而走红网
2024-05-20 07:47:00
本文转自:安徽日报近日,话题“破译一个未释读甲骨文单字奖励10万元”上了微博热搜,这源自中国文字博物馆于2016年10月28日发表在《光明日报》上的公告。这则面向社会发出的“悬赏
2023-03-17 03:06:00
一甲骨文方向毕业生自嘲“全网最冷专业”:导师退休或暂停招生
...发起了一个挑战全网最冷门专业的挑战,她自曝从所学的甲骨文(研究方向)毕业后,有可能因导师今年退休,专业方向都没了……该视频引发了网友热议,有网友调侃:“你们学校一直招不到甲骨
2023-03-18 20:03:00
...研书写丰盈人生□ 尹双红近日,一名95后女孩因一段交流甲骨文的视频出圈。这并不是甲骨文第一次火出圈,从00后讲解员编排甲骨文形体舞,到甲骨文破译单字奖励重金,既让人感受到研究
2024-01-07 11:00:00
本文转自:浙江日报甲骨文难写吗?记者走进瑞安小学课堂——当孩子的童年遇见汉字的童年本报记者 谢丹颖 周琳子驱车沿着飞云江一路南行,在颇具江南风格的忠义古街拐几个弯,便抵达了此行的
2024-04-04 05:36: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组图】江苏建成“1+3”气象移动应急观测系统
移动应急观测车。中国网李智 摄中国网10月14日讯(记者李智)“高质量发展中国行·新时代的气象万千”网评引导活动正在江苏举行
2025-10-14 12:34:00
风湿免疫科“国家队”专家李玉慧:“京”心守护,为患者撑起免疫盾牌
鲁网10月14日讯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北大知名专家门诊,总能看到从各地慕名而来的患者。他们中有不少人曾辗转多地求医
2025-10-14 12:33:00
惊险!农行员工“关键一扶”
鲁网10月14日讯近日,在农行沂水龙家圈支行上演了一场既紧张又温暖的救援。一名正在超级柜台办理业务的张女士突然身体一软
2025-10-14 12:32: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陈莼)记者从市疾控中心了解到,为方便12-14岁适龄女生接种HPV疫苗,海沧区特开设集中接种专场
2025-10-14 08:34:00
龙口雨中“葡萄保卫战”:从直播间蔓延到街头巷尾的温暖接力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于洋今秋,烟台龙口的葡萄园笼罩在连绵不断的阴雨里,成熟的葡萄果实难以采摘和售卖。日前,一位青年博主率先架起直播镜头
2025-10-14 08:36: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孙淑玉 通讯员 潘峰打耳洞有哪些风险,又该怎么规避?本期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医在身边”栏目邀请烟台山医院耳鼻喉科专家为市民详细科普
2025-10-14 08:36: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孙淑玉 通讯员 胡又懿 刘姿麟“太感谢于主任了!我本来都不抱什么希望了,没想到现在恢复得这么好!”近日
2025-10-14 08:37:00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中国再次成为全球热门旅游目的地。在游览名胜、体验中华文化的同时,越来越多外籍游客将“中国购”列入行程重点
2025-10-14 09:28:00
2023年起,团上海市委启动“追光小屋”困境未成年人家庭居室微改造项目,帮助因父母失联、家人去世等情况导致家庭条件困难的青少年群体解决实际问题
2025-10-14 09:29:00
识破“甜蜜陷阱”,防范电信诈骗——枣庄市市中区永安镇遗棠小学开展网络电信诈骗防范教育活动
鲁网10月13日讯为提升小学生网络安全意识,防范网络电信诈骗风险,近日,枣庄市市中区永安镇遗棠小学以“安全上网,远离诈骗”为主题
2025-10-14 09:29:00
阜阳一轿车行道违停摘柿子被处罚
大皖新闻讯 近日,阜阳市民反映称,一辆轿车在西湖大道上违停摘柿子,影响通行。10月13日,阜阳市交警部门有关人员告诉大皖新闻记者
2025-10-14 09:32:00
10月1日,《人民铁道报》一篇题为《告别“纸与墨”拥抱“数与智”》的报道引人关注。从2025年10月1日起,铁路客运全面使用电子发票
2025-10-14 09:57:00
今年9月,商务部等9部门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其中关于中小学春秋假的表述,引发广泛关注,全国多地也在探索实施中小学春秋假
2025-10-14 10:47:00
国庆中秋假期,郑州一家只有三张桌子、13平方米的“人生的意义”小吃店突然在全网爆火,被网友们称为“最干净小吃店”。然而10月9日
2025-10-14 10: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