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故乡的大蒜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3-15 02:4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兰州日报

每年秋天,我都似乎有充足的理由回趟老家,喜欢一个人走在街头看那些忙碌的人群。到了黄昏的时候,街头巷尾就摆满了摊点,有各种样式的馍馍、烤红薯、炒瓜子、烤肠、煎饼、爆米花……让那个小城有了几分都市的味道。空气中各种味道在轻轻弥漫流散,就有一种贴心贴肺的温暖。

当然,最醒目的还是推车卖大蒜的,他们从不大声吆喝,车子上有刚出土的萝卜,圆润又白净;有刚出土的香菜,根部还带着新鲜的泥土,似乎你都可以看到它长到地上的那种清秀俊俏的模样。他们从不在价格上过分要求,如果你买萝卜,他们会给你自觉送点香菜,因为那都是自己种的。当然萝卜香菜那只是附带的,车里的主角儿是大蒜。有些是独独蒜,一个就是一瓣,一瓣就是一个,显得小巧而又内敛,浑圆而乖巧,红扑扑的笑脸,像是一个农家的羞涩的女孩,不妖冶不显山露水。当然更多的一个大家族,一个蒜头上有好多瓣,像是秋天盛开的肥硕的花朵,凸凹有致,白色的根须上沾着新鲜的泥土,蒜头似乎就是开在根须上面的花,饱满而又丰腴的花,那也许就是最丰满的花瓣了,紫色的花瓣显得高贵而又内敛。当然,我还是喜欢独独蒜,一是喜欢它的独立与内敛,二是剥起来很方便。尤其是刚刚下地的蒜,只要你随处找到一个突破口,轻轻一剥,就很容易脱了它厚实的外套,露出它玲珑剔透的身躯。

大蒜是故乡的特产。故乡的土地干旱少雨,可是那里的土质对大蒜来说却是得天独厚。大蒜下地早,收获得也早,在故乡有“清明不在家,白露不在地”的说法。所以土地刚刚解冻,故乡人就开始忙着种大蒜了。

大蒜不像是小麦、土豆,你只要丢到土里就行了。它需要你一个一个点,必须是头朝上,株距,行距都需要尺度。大蒜下了地之后,才开始忙着播种小麦,种土豆。

过了三月,几场春风过后,大蒜就顶破泥土钻出地面,刚刚出土的蒜苗很强壮,一点也不纤细柔弱,碧绿中透出几分凝重。几场春雨过后,它们就整整齐齐,像是一个个参加阅兵式的士兵,英姿飒爽站在大地上,挺立在寒风中。它们不像是麦苗,只要一阵风,就会麦浪滚滚,不管刮风下雨,它们岿然不动亭亭玉立。

到了六七月份,这时候的大蒜已经抽出很多叶子,可是它的叶子不是像树叶一样撒开,剑形的叶子总是紧紧团结在一起向上窜,过一段时间,中间便抽出一根茎,圆润而饱满,那就是蒜薹了。当蒜薹开始拔节的时候,其他的叶子似乎很懂事,自己不怎么拼着长了,似乎把所有的营养都让给了蒜薹,它们都散开了,似乎有点无精打采了。当蒜薹长到一尺多长的时候,故乡人就开始打蒜薹了。

打蒜薹也是很辛苦的一件差事。蒜薹很柔韧,先在蒜薹根部的地方掐断,然后你再趁着力气慢慢抽,不然会断的。抽上一天,由于蒜薹刺激性强,手会有一种被灼烧的疼痛。

当蒜薹下地之后,故乡人就把蒜薹一捆一捆运到集市上,等着去卖个好价钱。故乡的蒜薹长,嫩,味道很纯正,没有任何污染,所以远销到很多城市。

当蒜薹打完之后,这时候的蒜也快成熟了。到了白露之前,蒜的叶子就开始发黄,看上去很沧桑,这就预示着蒜成熟了。故乡人就开始挖了,当成堆的蒜挖到家之后,老人就开始加班加点辫了,因为这时候的茎是柔软的。如果干了之后,就不好辫了。一辫子蒜大约有四十五个左右,在这一点上,他们很诚实。一辫子蒜叫一个。个头差不多大小的辫在一起,个头不一样,价格也不一样。所以故乡人到外地走亲访友,大蒜自然是首选,那是故乡的品牌农产品。

故乡的大蒜很走俏是有原因的,首先是它个头大,不像是干旱缺水的土地上长出来的;其次是它包装好,它紫色的外套显示着它的高贵,洁白的肌肤丰腴的身体挑逗着人们的食欲;还有张扬霸道的味道很肆意显示着自己的个性,风味浓郁。更主要的是大蒜多糖的含量很高,具有抗氧化、抗病毒、保护肝脏和增强免疫力等功能,在这一点上,没有哪一种调味品能有它的那种魅力和能力,是真正的高颜值高品质的农产品。

到了冬天的时候,故乡人不管是蒸一锅土豆,还是煮一锅羊肉,都会捣些蒜泥,然后炝点清油,土豆、羊肉都要蘸着蒜泥吃,那种滋味就是世间美味。

我离开故乡这么多年了,可是每年秋天老家的人会把土豆和大蒜给我送来,让我感觉我始终没有离开过那片土地。有很多时候,春天都到了,我的家里蒜依然替我守护着故乡。

冬天过去了,放在家里的蒜不在乎主人是否允许,偷偷探出了那嫩绿的蒜苗。每年这个时候,我喜欢把吃不完的蒜脱去它们的外套之后给它们排队,一个一个让它们站立在一个碟子里,然后给它们浇点水。过不了多久,那嫩绿的蒜苗就开始蓬蓬勃勃地长,我似乎看到了故乡的春天了。等长到一定的高度,我喜欢掐上几颗点缀我的饭菜,似乎我的村庄,我的土地都守着我的烟火的日子……

□吴晓明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5 0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故乡的蒜薹
...0厘米,株距10厘米,选头大皮薄、青白似玉、粘辣清香的大蒜栽下,封垄。剩下的交给时间。冒头了……有两片叶了……长有一拃高了……近两个月的光景在期盼的眼神中挨过,直至六月初。青
2023-06-28 03:15:00
菜场里有城市最有趣的灵魂
...用得十分利落。菜场天花板上挂着“天生我菜必有用”,大蒜摊子上写着“人蒜不如天蒜”,茄子摊位上写着“别人都希望大红大紫,我天生红得发紫”。除了有趣、整活、时髦打卡,逛菜市场能给
2023-11-11 09:02:00
何时还能回故乡,踏踏实实地生活?
...味佳肴丰,不如故乡粗茶淡饭香。想故乡,念故乡,更喜故乡人质朴,情绵长。平房三间,院子栅栏,老井古树,粗衣素饭,鸡鸭鹅唱狗儿欢。土地就是根,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2023-04-30 21:54:00
...分最高华语剧集。作为“我在他乡”系列之二,电视剧《故乡,别来无恙》以成都为背景,讲述了四个女孩洄游故乡的人生成长之旅,直面真实归乡生活,重新定义“心安即归处”。昨日,该剧研讨
2023-12-28 21:04:00
唱给童年与故乡的歌咏
...玩的那些快乐;另一头又连着朝思暮想的故乡,道白着对故乡人故乡事的敬重敬慕。往来奔波的补锅匠,走村串户的阉鸡客,肩扛凳子的磨刀汉,买刷把的老奶奶,算八字的满瞎子,担着汤圆挑子的
2024-06-01 08:53:00
...皮影戏。这份文化的传承似乎在不知不觉中融入了每一个故乡人的灵魂深处,成了每一个故乡人镌刻在心底永恒的记忆。“非我爱看李相公,清音雅韵压西潼。诸君不信亲眼看,谁的剧本有此红?”
2024-04-22 09:01:00
“他乡剧”到“归乡剧”,故乡回信请查收
...沈杰群在大城市打拼、生活的你,会不会有一天选择回到故乡展开人生轨迹?归乡的那个契机又是什么?最近播出的《故乡,别来无恙》,就讲述了一群年轻人“洄游”的故事。一起长大的4个女孩
2023-12-03 10:51:00
餐桌上的故乡
...逛在齐鲁大地,各地煎饼的差异很大。最钟情的不是当下故乡人喜欢吃的全麦子煎饼,而是白皙如纸的地瓜干煎饼。这煎饼,坚硬似铁,食之甘甜,如高粱饴。有一年,故乡的学生让他母亲专门烙了
2024-06-02 14:03:00
助农增收有胜“蒜” 永年2.6万亩“国标”蒜薹喜获丰收
...均匀用力往上拉,这样抽得快还不伤蒜……”种了40多年大蒜的老蒜农裴士民说起抽薹“小诀窍”头头是道,他边说边麻利地将采收好的蒜薹打捆绑绳装车。装满一三轮车的蒜薹被拉到村口裴氏家
2023-05-14 11:03: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东城中医医院呼吸科王辛秋: 秋季生活如何有效预防过敏性鼻炎
王辛秋,周二下午出诊。医学博士,国医大师晁恩祥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系病分会副秘书长及委员、世界中联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理事
2025-10-22 14:07:00
专业评测揭晓:2025年度祛痘除螨沐浴露TOP12
据中国皮肤健康协会 2025 年《地域气候与肌肤螨虫问题调研白皮书》显示,超 85% 消费者因未根据地域气候选对除螨产品
2025-10-22 14:26: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郑军:宝宝高烧后出红疹?中医解密“热退疹出”的奶麻症
郑军,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首都优秀名中医。从事中医儿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曾经担任北京中医医院儿科主任
2025-10-22 14:37:00
适应熬夜喝酒生活方式的护肝选择,便携性与口感评测
现在的人生活压力异常大,外卖吃得多、应酬一场接着一场,加上经常通宵打游戏释放压力,很多人的肝脏早就出现了诸多异常的情况
2025-10-22 15:01:00
儿童补充钙铁锌选哪个品牌?从技术、成分、安全度解读这五款
随着科学育儿理念的普及,越来越多家长认识到钙、铁、锌在儿童成长中的关键作用——这三种矿物质被誉为支持骨骼发育、免疫力和认知发展的“黄金三角营养素”
2025-10-22 15:50:00
济南童康儿童医院钟明富:警惕儿童矮小症,从这些细节开始
孩子个子长得矮,是怎么回事?营养失衡还是锻炼不够?在如今物质丰富的年代,吃得好、吃得饱已经不是问题,然而有些孩子的长得矮
2025-10-22 17:09:00
患者口碑见证实力!上海瑞椿医院成为三叉神经痛患者共同的选择
三叉神经痛被誉为“世界上最痛的疾病之一”,剧烈如电击般的疼痛让患者痛不欲生。长期求医无果、反复发作、药物依赖……这些困扰让许多患者陷入绝望
2025-10-22 17:10:00
上海瑞椿医院以专业铸口碑——用实力守护每一位面肌痉挛患者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受到面肌痉挛的困扰——一侧面部肌肉不受控制地抽动,不仅影响外貌,更让患者在社交、工作中倍感压力
2025-10-22 17:11:00
儿童钙铁锌热门品牌排行前十名,科学补营养不踩坑
钙、铁、锌是儿童生长发育的“营养金三角”,直接影响骨骼发育、免疫力构建与智力提升。《中国儿童营养健康白皮书(2025)》数据显示
2025-10-22 17:16:00
螃蟹在十堰集中上市,这份尝“蟹”指南请好收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房华)进入10月,螃蟹迎来了集中上市期。今年的螃蟹品质怎么样?价格有没有什么变化?一起来看记者的探访
2025-10-22 21:12:00
仁怀:重阳下沙正当时 恪守工艺酿造忙
多彩贵州网讯临近重阳,中国酱香白酒核心产区仁怀又迎来了新一轮酱酒酿造的黄金周期。重阳下沙,这一传承千年的酿酒古法,不仅是赤水河流域酱酒生产的重要时间坐标
2025-10-22 23:28:00
健康问太和|精准医疗新突破:肠梗阻导管让患者免于“开腹之苦”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龚艳琳)肠道是人体消化吸收与废物排出的“交通枢纽”。一旦发生“堵塞”引发肠梗阻,将严重扰乱生理机能
2025-10-22 21:12:00
清炒银针
绿豆芽,是百姓餐桌上常见的家常菜。它性凉味甘,维生素C含量丰富,营养价值相较于绿豆更高。《本草纲目》中,李时珍曾记载:“诸豆生芽皆腥韧不堪
2025-10-22 18:24:00
八旬老伯轻信短视频停服降压降糖药 突发“眼中风”致右眼失明
“原来还能穿针,突然一下子就看不见了。”安溪张老伯万万没想到相信短视频的“养生说法”,停掉服用多年的血压、血糖药,竟然祸害到眼睛
2025-10-22 18:52:00
从口腔到肠道:不同部位的微生物组检验,到底在查什么?
科普专家:冯琳涵科普单位:应急总医院在人们的身体里,居住着一个庞大且复杂的“微生物王国”——微生物组。这些微小的生命遍布皮肤
2025-10-22 15: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