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重庆退休教授来黔避暑义务授课13年,把农家坝变成“英语角”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8-16 01:19:00 来源:当代先锋网

盛夏的贵州桐梓,青山如黛,凉风习习。

在海校街道水井社区烂坝子组的一个农家院坝里,一块黑板、四五张桌子搭成的简易课堂就是孩子们上英语课的“教室”。

早上8点半,“坝坝英语”开始上课。

“来,跟我读,CRH——CHINA RAILWAY HIGH-SPEED。”76岁的刘晓生教授手持粉笔,在斑驳的黑板上工整地写下“CRH”(中国高铁)。台下,30余名孩子齐声跟读,声音清亮,穿透山间的薄雾。

自2012年首次义务授课至今,这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退休教授已在这片土地上坚守13年,将避暑的闲暇时光化作山乡孩子的“坝坝英语角”,学生也从最初的几人到如今百余人受益,他用行动诠释了“教育无界,大爱无疆”的深刻内涵。回望在桐梓度过的一个个夏天,刘晓生说:“这是我作为一个军人、一名老师的责任。”

黑板挂墙头,娃儿坐坝头。乡野间的蝉鸣声,与农家坝里的琅琅读书声,交织成夏日里最动听的旋律。

重庆退休教授来黔避暑义务授课13年,把农家坝变成“英语角”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退休教授 刘晓生

从避暑游客到英语老师,一场跨越13年的教育坚守

重庆的夏天,酷暑难耐。2012年,刚退休不久的刘晓生和老伴,前来桐梓县水井社区烂坝子组避暑。

一天晚饭后,他沿着乡村小道散步,恰好碰到邻居家读初中的孩子正在学英语,作为曾经的大学外语教学组组长的刘晓生来了兴致,想看看山里的孩子英语学得怎么样。

“look around”“put away”……孩子读完,蹩脚的发音刺痛了他的职业神经,不过有着46年教龄的他嘴上却说:“你重新读一下,我给你讲讲。”就这样,这个叫骆礼杭的女娃娃成了他的第一个学生。

刘晓生回忆,从那天起,作为英语教师的他,便开始纠正和指导孩子的英语发音,也让他萌发了辅导村里孩子学英语的念头。

最开始,只是一对一辅导。但消息传开后,附近的村民纷纷把孩子送到刘晓生这里补英语。没有桌子板凳和黑板,当地的村民们便凑钱添置。后来,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从屋里坐不下移至走廊,再到一户村民让出自家院坝做上课的场所,“坝坝英语”课堂就此扎根。

“来上课的学生从小学生至高中生,甚至还有老师。”尽管来的学生越来越多,但刘晓生却越来越高兴。“孩子们都很喜欢我,亲切地叫我‘刘爷爷’,而我也愿意发挥余热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今年7月21日,“坝坝英语”如期开班。课堂上多了许多新面孔,其中一位来自重庆丰都的小学老师李林真最引人注目。

“我是今年过来桐梓避暑的游客,有一天早上在房间听到朗读英语的声音,便被吸引,出来一看才发现这里居然有退休教授在免费教英语。”得知刘老师有几十年的英语教龄后,李林真便决心来取经。“作为一名刚毕业出来工作的新老师,我很尊敬和佩服刘教授,也希望能把在这里学习到的知识带回去分享给我的学生。”

在桐梓县海校街道中心学校上五年级的刁洁,跟着刘爷爷学习英语有两年了。“刘爷爷教我们音标,还给我们纠正单词发音,经过慢慢地积累,我的发音也越来越标准了。”

“教育的目的,不是去灌满一瓶水,而是去点燃一盆火。”这是刘晓生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用一颗赤诚的心,坚守13年为山区孩子义务补习英语,帮助孩子们提高学习成绩的同时,也在他们心中点燃梦想的火种。

重庆退休教授来黔避暑义务授课13年,把农家坝变成“英语角”

8月13日早上,刘晓生正在为孩子们上英语课。

从1到120,村里出的十多个大学生都是他的“坝坝学生”

从事英语教学工作几十年,刘晓生桃李满天下。他教过的学生中,有的成为中科院院士,有的成为将军,还有许多成为专家、教授,在各自领域为国家和军队发展贡献力量。

“学生成长为国家栋梁,是我作为老师最高兴的事。”刘晓生说。

骆礼杭,是刘爷爷“坝坝英语”课堂的第一个学生,如今这个女娃娃已经大学毕业在济南工作。就在前两天,在看到媒体的报道后,她通过微信上给刘晓生发了一封长信——

“刘爷爷,见字如晤!在媒体上看到了您的采访,还是一副不服输不服老的模样,可真是倔强。其实真的很佩服您,佩服您十几年如一日的坚持,佩服您从来不忘记教师这一份职业的操守。”

“我在想当初如果没有您叫我开口读单词,可能没有契机让您开始给我们上课;如果没有您一遍遍领着我读课文,或许我压根不会有所谓的语感;最主要的是在这个贫瘠且教育资源比较匮乏的地方,如果没有您,很多小朋友都不会对英语感兴趣,更别说下功夫去一点点钻研英语,也不可能有现在‘坝坝英语’的盛况。”

……

一字一句,情真意切,催人泪下。

“英语真是‘救了我的命’。”2019年参加高考时,骆礼杭的英语考了98分,对她来说是个相当不错的成绩。她心里清楚,如果不是跟着刘晓生补习了几年英语,自己可能很难考上大学,是刘晓生帮她改变了人生轨迹。

13年来,刘晓生的课堂始终“不设门槛”:无论小学、初中还是高中生,无论基础强弱,他都来者不拒。前两年高峰期,为提升效率,他自制音标卡片、分班教学,每天4个小时,雷打不动。后来,为方便教学,刘晓生还为学生们统一了学习教材。

“现在没教这么多课了,尤其现在七十多岁,确实挺累。”今年“坝坝英语”开班后,刘晓生严格控制学生人数,每堂课30人左右。周一、周三、周五的早上8:30-10:30上课,每天两个小时。“年纪大了身体不如从前,人太多效果也不好,所以今年我们是小班教学,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学习到真正的知识。”

教育需要因材施教。针对山区孩子英语基础薄弱的问题,刘晓生还创新采用“情景教学法”,用角色扮演、英语歌曲激发兴趣。曾因发音自卑的刘远闯,在他的鼓励下考入大学,如今正在读研究生;初一学生邓腾峰期末考试英语提升40分,变得越来越喜欢学英语。

13年间,120多名孩子,其中十多个孩子考入重点大学,更多孩子从“不敢开口”到“自信表达”,坝坝课堂成了山乡最响亮的“英语角”。

重庆退休教授来黔避暑义务授课13年,把农家坝变成“英语角”

8月13日早上,刘晓生正在为孩子们上英语课。

从“一盏灯”到“满天星”,教育火种燎原山乡

刘晓生的坚守,悄然改变着水井社区。过去,孩子们放学后追逐打闹、沉迷手机;如今,院坝里的读书声成了乡村最美的风景。

桐梓县海校街道水井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杨金海感慨:“现在大家比的是谁家孩子进步快,社区学习氛围愈加浓厚,乡风也更加文明。为了支持刘爷爷的坝坝课堂,今年社区协调一处更为宽敞的院坝作为孩子们的学习场所,集中购买了一些英语学习练习本,搭建了遮雨棚。”

坝坝课堂的火种,正从桐梓蔓延至更广阔的山野。

现在坝坝课堂的学生里不仅有本地村民和附近乡镇的孩子,还有不少专门带着孩子从遵义和重庆来上课的。

“今天专门带两个孩子从遵义坐高铁过来上刘爷爷的课。”遵义市民官娜娜有一儿一女,儿子丁昱槿今年上一年级,他刚踏入院坝口,就扑到刘爷爷怀里。“刘爷爷,我想上您的英语课,我一定会好好学习,长大后考入军医大学,当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

还有来自重庆大渡口育才小学的宋汐妍,今年妈妈特意带她来桐梓避暑上“坝坝英语”。“刘爷爷是一个特别和蔼的人,上课风趣幽默,我非常喜欢,明年夏天我还会继续来上课。”

夏天,就是刘爷爷与孩子们的约定。到8月底,今年的“坝坝英语”就将要告一段落。孩子们都想知道:明年,刘爷爷还会来吗?

“只要身体扛得住,我一定来。”刘晓生说,“因为我是红军的孩子,能为这里的孩子出一份力,为这里的教育添一把火,我就要去做。”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文/覃淋 图/视频 王华

编辑 李娟

二审 李劼

三审 覃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16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他是设计院高管 也是重庆“英语推介官” 粉丝来自世界各国
...的业余爱好,他并没有过国外读书、旅居的经历,而是在英语角、看美剧中自学英语。在瑞哥看来,语言是一门工具,更是传播文化的桥梁。他在中东跟海外客户对接时发现,很多人听说过成都——
2025-01-16 12:01:00
...诉北京青年报记者,2007年起,她就来到了洛阳牡丹广场英语角,最初是为了让孙子张泽(化名)练英语口语。如今,张泽已经是北京一所高校口译专业的在读研究生,而闲不住的郭桂兰逐渐成
2024-12-28 07:51:00
“藤娃”开启戏剧之旅,体验音乐、英语双重魅力
...部,还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提升同学们的英语能力:设立英语角,每周定期进行口语训练;举办“希望之星”“未来外交官”等英语辩论赛,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参加国
2024-03-19 20:18:00
...。对此,高校同样应加强校企合作,与餐饮企业共同组织英语角,由餐饮企业专业人员和教师作为导师,与学生进行英语对话练习,以便学生能够在更为真实的情景中使用英语表达餐饮需求。或者与
2024-03-29 09:24:00
本文转自:金陵晚报□张长宁南京最早的“英语角”在1982年自发形成,地点就在鼓楼电信大楼旁现在的市民广场一角,每逢周六晚7点至12点,全市英语爱好者便会聚集在那里用英语进行交流。
2023-03-07 12:17:00
青岛求实职业技术学院: “两分一融”,提升英语教学水平
...助下,社团所有实践活动都由学生自主完成。主要包括:英语角、英语配音、英语歌唱等各类比赛活动的宣传组织,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青岛求实职业技术学院英语教学改革后,英语成绩进步
2023-07-21 20:46:00
...语学习,环境很重要。在文正小学的每个教室里都有一个英语角,上面摆放着各类物品,有趣的是物品上都贴有英语词条。“学单词和识汉字,其实是,相通的。只是老师灌输式地教,学生不一定记
2023-06-21 07:05:00
...,提高英语应用能力。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英语书法比赛等活动,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自信心。 二、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农村小学英语课
2024-05-06 10:34:00
百姓记录|轮椅上的女教师邹蜜 助推山城“无障碍”
...盲人英语教师郑建伟等,一起为残障朋友们打造“无障碍英语角”......这些精彩的经历,拼出了一个立体而丰满的生命图景。 有的人看到她的轮椅,或许第一反应是“不方便”,但邹蜜
2025-05-17 15:51: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固安县图书馆:8项“双节”特色活动赋能文化新场景
河北新闻网讯(陈放、姚君楠)金秋“双节”至,书香满固安。10月1日起,固安县图书馆以“家国同欢·美德共传”为核心主线,拉开8项特色文化与健康活动帷幕
2025-10-06 10:12:00
秋染太舞小镇
10月5日,游客在张家口市崇礼区太舞小镇游玩。国庆假期秋意渐浓张家口市崇礼区太舞小镇层林尽染层层叠叠的树木染上五彩斑斓的色彩漫山遍野的白桦林与枫叶染就了层次分明的金黄与绯红如画的秋色吸引来众多游客打卡游玩10月5日
2025-10-06 07:50:00
河北日报讯(记者陈宝云)10月2日上午,北京游客王珊在承德避暑山庄丽正门外,通过扫描二维码,登录最新上线的AI数字人导览
2025-10-05 08:26:00
聚焦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访谈|中国杂技正逐渐成为世界的典范
中国杂技正逐渐成为世界的典范——访美国评委皮特·杜宾斯基近日,本届杂技节美国评委皮特·杜宾斯基在接受记者采访。 刘子恒摄“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艺术节之一
2025-10-05 08:33:00
“快来韭菜坪,一起吹吹风”
纵情韭菜坪,撒野二台坡。海拔2300米的草原上,那条被网友称为“大地波浪”的13公里公路——车辆驶过连续起伏的坡道,时而冲上“浪尖”
2025-10-05 16:43:00
国庆假期第五天,景德镇“鸡排大道”人气超高
大皖新闻讯 江西景德镇“鸡排哥”李俊永走红后,引发全网关注,每天被各类镜头“围观”。9月30日深夜,大皖新闻记者赶赴景德镇
2025-10-05 16:50:00
进入国庆中秋长假,太原文旅绽放异彩,吸引各地游客纷纷前来打卡体验,全市旅游市场人气非常火爆。1日至3日,晋祠、北齐壁画博物馆
2025-10-05 18:18:00
10月8日休息?“鸡排哥”澄清:正常出摊,食品安全有检测报告
大皖新闻讯 近日,关于景德镇“鸡排哥”8号将暂停出摊,计划休息的说法在网络上引发关注。10月5日中午,“鸡排哥”发视频明确表示8号他没有计划休息
2025-10-05 18:37:00
农行城西支行:情暖中秋,一张矮凳的“无障碍”柜台
鲁网10月5日讯“吱呀——”一声轻响,农行城西支行的玻璃门被缓缓推开。正在整理单据的大堂经理张静抬头,看见一位特殊的客户
2025-10-05 22:02:00
视频摄制:李畅 曹铮
2025-10-05 20:40:00
东湖漫评:让“青春馅料”裹满奋斗味道
中秋的月、国庆的红,总会在金秋时节撞个满怀。街巷里飘起的月饼香,不仅裹着团圆的甜,更藏着村社区工作者们专属的“青春馅料”
2025-10-05 23:34:00
与国同庆,与子偕老 这个“十一”婚庆市场有多火?
大河网讯 这个国庆中秋“超级黄金周”,空气中弥漫的不仅有喜庆的节日气氛,还有浓浓的甜蜜爱意。“八天假期,七场婚宴”“国庆好像全国人都在结婚”……此类调侃刷屏社交网络的背后
2025-10-05 20:39:00
青春志愿红 服务情更浓
10月5日,国庆假期已过半,太原公交二公司的20余名青年志愿者依旧热情饱满、精神抖擞。每日清晨,他们身着统一红色马甲,手持指引牌与急救包
2025-10-05 18:19:00
公交司机节日坚守岗位 温暖乘客出行路
10月5日,国庆中秋假期过半,太原公交电车分公司二车队驾驶员坚守岗位,以安全、温暖的服务护送市民出行,成为节日里“最温暖的摆渡人”
2025-10-05 18:18:00
紧急增氧!安徽一收费站向患病乘客伸援手
大皖新闻讯10月4日晚,安徽交控集团淮南中心吴山收费站道口一片繁忙。一场突如其来的紧急求助,让这个普通的国庆假期夜晚变得不同寻常
2025-10-05 18: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