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重庆首次成规模有组织地太空育种带回的种质资源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3-13 00:27:00 来源:阿宅社会

3月12日记者从西部(重庆)科学城获悉此前搭乘“神舟十六”飞船在太空遨游155天的特色种质资源顺利返程其中有来自重庆市农科院的5种种质资源、共14份材料总重量达170克这是重庆首次成规模有组织地进行太空育种

重庆首次成规模有组织地太空育种带回的种质资源

此次太空育种带回的种质资源。与传统育种技术相比,太空育种的最大优势在于空间诱变材料的变异率高、育种周期短,可在相对较短时间内创制出高产、抗病、早熟等性状优良的种质资源。在此之前,市农科院就曾将一些种质资源送入过太空。“为把性状更稳定,更有特色、前景的种子送入太空,这次选送的都是我们的‘王牌’种质资源,就是希望能够找到让作物丰产优质的‘金钥匙’。”市农科院高级农艺师石有明说。

重庆首次成规模有组织地太空育种带回的种质资源

前往太空育种的“儿菜”种子。记者了解到,此次有一些极具地方特色的种质资源得以“出差”。如,川渝儿女情有独钟的“儿菜”(学名抱子芥),“儿菜”是十字花科芸薹属芥菜种的一个变种,俗称角儿菜、芽芽菜。“今年,我们将这些种子种下去之后会减少干预,使其性状充分表现,然后从中找到有益的变异性状基因。”市农科院蔬菜所研究员张谊模充满期待,希望在3到5年内,用这批“太空种子”培育出性状更好的儿菜,以此来满足百姓喜欢儿菜“儿多、儿大”的需求。此外,油菜种“庆油3号”和“庆油8号”也前往了太空。这两个品种突破了传统油菜“三斤菜籽榨一斤油”的瓶颈,两次创新我国油菜含油量最高纪录,使种植户真正实现了“两碗菜籽一碗油”。重庆市油菜产业体系创新团队首席专家黄桃翠表示,庆油3号和8号的性状现在已经很稳定了,这次选它们的亲本去太空就是为了优中选优,找到含油量更高、更适合机械化生产的新材料。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无论“上天”与否,其基因变异不是一蹴而就,而是要一步一个脚印、持续不断艰苦探索。据了解,我国先后多次利用返回式卫星、神舟飞船、天宫空间实验室和其他返回式航天器搭载植物种子,已培育出数百个航天育种新品系、新品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3 06: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世界首款,重庆造!
...宁、周小平)4月21日,西部(重庆)科学城消息,科学城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的柑橘团队、国家柑橘品种改良中心研制的首款柑橘液相育种芯片——橘芯1号,近期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橘
2024-04-22 17:44:00
...电(记者柯高阳)记者从27日举行的西部(重庆)科学城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科技成果发布会上获悉,该中心在家蚕、杨树、青蒿等种质资源的创新与利用方面取得新进展,攻克了一批创制育种关
2023-05-28 17:00:00
在巴山渝水育良种(青春派)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他们聚焦长江上游种质资源发掘、收集、保护、创制与利用——在巴山渝水育良种(青春派)本报记者 姜 峰《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27日 第 05 版)图①
2024-10-27 05:19:00
全球含油量最高!我国培育含油量66%油菜种质资源
...中心育种团队对外宣布,成功培育出含油量高达66%的油菜种质资源,这一数据已获得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西安油脂食品及饲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认证。科技查新显示,这是目前国内外已知含
2024-05-13 10:40:00
加快发展新一代生物育种技术(专家观点)
...竞争制高点。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介绍,近年来,我国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体系日趋完善,基础研究与前沿技术创新取得积极进展。比如,主导完成了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主要农作物基因组
2024-10-21 06:44:00
...高端业态,集团牛、猪、鸡、鸭等主要畜禽品种,呈现出种质资源丰富,技术国内领先、国际居于前列的特点,已形成集育种、养殖、生产、销售、研发、服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围绕畜禽
2023-02-15 05:24:00
育好每粒种  打好“翻身仗”
...效,但与种业振兴的目标相比,仍有很长的路要走,要在种质资源、育种技术、种业企业等方面进一步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品种创新有了新动力全国种子双交会田间展示面积约100亩,集中
2023-10-23 04:12:00
...躬耕稻田数十年,他心系种业发展。“我国水稻育种要在种质资源规模化发掘、智慧育种、合成生物学等基础理论和前沿技术方面实现新突破,推进种质资源创制和育种向精准化、高效化、智能化发
2024-01-06 07:05:00
让更多好吃的“快到碗里来”
...自:新华日报加速良种培育,江苏建设更大更智慧的农业种质资源综合基因库——让更多好吃的“快到碗里来”□ 本报记者 张宣 程晓琳5月11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
2023-05-14 15:59: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