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当出境游驶回航线,尖子生「Klook」的变与不变|36氪专访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06-15 09:47:00 来源:36氪

文|任彩茹

编辑|杨亚飞

阔别三年,旅行终于重回往日热闹,出境游更是从“近乎停滞”等到了“需求爆发”。

疫情前,中国出境自由行的渗透率连年提升,风口上有多家平台获得过资本青睐,其中,2014年成立于中国香港的「Klook」是不折不扣的“尖子生”。

「Klook客路」是36氪持续关注的一家旅游创业公司,其主营业务是帮自由行用户发掘世界各地的精彩旅游体验,并提供预订服务,包含玩乐、交通、住宿三大板块。

外界有时会称他们为“港版携程”,但这有失偏颇,实际上香港业务仅占Klook的15%。

目前,他们在20+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办公室,由本地团队获取全球一手的供应链,为数千万旅行者提供全球1700+目的地的商品及服务,且支持41种货币、15 种语言。

从2015年拿到经纬创投的500万美元A轮融资开始,Klook一路狂飙,至今累计融资金额已超过7.2亿美元,入局者皆是经纬、红杉、高盛、TCV、软银愿景、思柏投资等机构,最近的2亿美元E轮融资甚至发生在疫情中的2021年。

当出境游驶回航线,尖子生「Klook」的变与不变|36氪专访

「Klook」融资历程

疫情不止打乱了出境旅客们的规划,也改变了Klook的步伐。

创立以来,Klook主攻的市场一直是跨境游自由行,深入各个目的地打造本地化的BD团队,构建起当地供应链壁垒,以求在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但疫情黑天鹅,让他们被迫在过去三年里调转了船头,开拓起“Local for Local”的业务。

也正是在2019年,安文开始担任Klook中国区总经理,经历了从高速增长到停滞到转向,再到如今全面复苏的整个过程。他坦言,疫情刚开始时,自己和公司整体都挺痛苦的,“现在说那时不痛苦,绝对是假话”。

回看这三年,Klook最大的变化是“不得不进入了本地生活的领域”。

安文告诉36氪,Klook在内地、港澳台地区、东南亚、日韩、澳新等核心市场都已完成本地游业务的闭环,过程中,由于本地用户的需求更广更细,Klook在景点门票之外,对餐饮、酒店、休闲场所、交通的覆盖面也做得比以往更全、

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供应链挖得更深了”。在疫后重拾跨境游业务时,他们已经为跨境游用户“绘制”好了一本“出境玩乐指南”。

眼下被旅游从业者普遍寄予厚望的2023年,被Klook内部定义为「Year of Travelsilience」,这个词是“旅行”和“复原力”的组合。

对于这个关键之年,行业的普遍期待是“回到2019年同期水平”,但Klook的判断要更乐观一些,今年的目标是营收double于2019年,同时实现利润的增长,最核心的“玩乐”业务目前已实现盈利。

走到今天,Klook在全球拥有5000万的月活用户,如果要用一个易于理解的词来形容它的业务和定位,安文认为更形似“亚洲版携程+美团到店”,同时关注出境游和本地生活两个板块,无论用户的需求是本地还是出境的玩乐,Klook都希望一揽子解决。

将目光拉到5年、10年的长节点,疫情会对行业带来怎样的长期影响?安文相信“体验”始终会是人生的重要追求,“只要大家希望去体验不同的生活、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场景,就会有旅行的需求,我们要做的就是提供足够好的产品”,他告诉36氪,“在公司内部,体验是最重要的关键词,Klook的名字也来源于「Keep Looking」”。

当出境游驶回航线,尖子生「Klook」的变与不变|36氪专访

「Klook」长滩岛风帆船体验

36氪:回头看,过去三年给Klook带来了哪些方面的改变和延展?

安文:疫情刚刚开始的时候,我自己和公司整体都是还挺痛苦的,现在说大家不痛苦,绝对是讲假话,但“what doesn’t kill you makes you stronger”, 这三年我们的确见证了很多优秀的企业,他们能够做到更清晰的运营,把利润甚至做得更好,我觉得也是对团队很好的锻炼。

对klook来说,过去三年也不得不开始做起了“Local for Local“的本地生活,它的供应链其实更深的,频次相比跨境旅游也会更高,比如说我们在香港地区做了一些像酒店套餐、餐饮、SPA、亲子游等等,整个供应链的能力都得到了极大提升,在跨境游大门重开的时候,也能更好地服务入境用户。

现在回看起来,Klook在各个核心市场基本上都完成了本地的闭环。

36氪:跟Klook擅长的跨境游相比,做Local for Local的供应链有什么不一样吗?

安文:整个大的方向上没有太大区别,但是会进入一些更细分的品类,比如餐饮其实我们之前一直也有在做,只不过入境用户对于餐饮产品的需求和本地用户还是有一些不同,另外包括演唱会、SPA、亲子活动、周末活动等一些更细分的子类目,我们之前做的比较少,疫情期间也针对本土的需求去做了拓展。

36氪:2023年即将过半,从实际业绩来看,Klook的复苏节奏还符合预期吗?

安文:其实整个公司层面,去年基本上已经超过了 2019 年,今年更是翻倍,盈利水平则翻了3倍以上,所以疫后对我们而言好像并不是反弹或者复苏的概念,更像是在逐步盈利下保持高增速。

对于2023年,我们内部定义它是“Year of Travelsilience”,把“旅行”和“复原力”两个词组合在一起。从实际结果来看,目前为止的增长趋势的确很强劲,也符合我们预期。另外因为比较全球化的属性,Klook很多地区的业务其实在去年上半年就开始恢复了,今年公司整体的目标是要比19年远远超过两倍以上。

36氪:数据层面还有什么具体体现吗?

安文:除了整体double的预期之外,Klook目前的用户数与流量相比2019年同比增长近3倍,今年初还累计完成了1亿次用户订单。

另外以全球的热门目的地「日本」为例,我们自己看到一个市场数据,今年一季度全球到日本的游客中 ,基本上每4个人就有1个用过Klook的预订服务,所以能在这种核心目的地实现这样的用户渗透率,整个增长速度还是非常可观的。

36氪:具体到你负责的中国区来讲,业务复苏情况如何?

安文:从实际业绩来讲,几个核心目的地的复苏情况是非常不错的。比如说港澳基本上是第一批开放内地游客进入的地方,我们一季度香港的单一目的地营收,在国内游客入境香港仅恢复到19年30%的情况下,业务基本上达到了19年的规模,而且就像刚才讲的,因为我们的供应链更深了,所以虽然规模和19年持平,但整体的mix会更健康一些。

除了像头部的一些景点门票以外,我们在今年一季度也用演唱会捆绑当地酒店住宿的形式,做了林俊杰的演唱会门票销售,也是第一个在市面上比较大胆推出这类产品的。

当时去香港的签证还没有完全开放,所以还会有一点担心,但其实后来发现整个的效果远好于预期,我们完成了几千套的销售,包括配套的交通类、美食类产品,以及香港的酒店套餐,整个销售情况都非常不错。

36氪:从中国区的情况来看,目前出境游和境内游大概呈现怎样的比例?

安文:因为我们本身也在疫情三年,累积了一些本地业务,跟头部的景区、酒店建立了不错的关系,用户也有这个需求,所以我们也会继续做这一块的业务。

整体上,我们的重心还是会逐渐转到出境上,所以现在出境和本地的比例大概是七三分。我们整体的供应链宽度和实力,肯定还是境外会比较强一点,现在还有一些很大的境外目的地由于航班和签证的原因,目前来看还没达到完全复苏的状态,所以未来出境比例可能会更高。

36氪:对中国区来说,今年业务上的整体策略是怎样的?

安文:我们希望对中国用户来说,真正做到「出国玩什么,就用Klook」。

具体的策略是两个「差异化」,一是「渠道的差异化」,我们目前是小红书和抖音两个平台上Top的出境游OTA合作伙伴,每年和超过1000位KOL共创旅游攻略内容,每年内容浏览量也会超过一亿次,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大家更方便做旅游决策。

二是「商品的差异化」。能看到年轻一代的自由行用户,他们的旅游决策更凸显个性,Klook上有大量特色活动,包括穿越巴厘岛火山、皇后镇跳伞、潜水体验、日本剑道课程、北海道滑雪等等,我们相信拥有更多地道有趣活动的选择,会是未来十年的重要趋势。

「Klook」泰国水上市场游船

旅行归根到底还是要强调供应链

36氪:最近年轻人的旅行中有一些很有趣的词,比如“特种兵旅行”、“上香青年”等等,这些新的趋势对Klook有什么业务上的启发吗?

安文:因为我还是比较喜欢在业务范围内去看这些所谓比较热的话题,我觉得大家有这样的一些需求和爱好,当然都是好事情。

对于我们来讲,这些趋势其实是具像化到你的供应链广度和深度怎么样,因为大家都开始追求一些不一样的东西,他们想要在社交媒体里去打造各自不同的人设,甚至是带有一些炫耀的方式去PR自己的旅行。

这个时候,作为 OTA,怎么样去推出更多不一样的产品,怎么样去给大家种草这些产品,其实都是很重要的事情。我们希望做到的是,无论客户的兴趣在哪,我们的供应链和产品都能跟上用户的需求。

36氪:从方法论来说,怎么去发现这些不一样的目的地和产品?

安文:首先我们整体的产品深度其实已经非常不错了,在全球接近2000个城市上线了50多万个玩法与服务。

Klook本身在全球有几百人的本地化BD团队,比如说在日本是日本同事拓展商户,在越南是越南同事去做,只有这样本地化的运营,才能够真的拿到最全最深的产品。

我们国内团队在发掘海外产品这一块,也会有旅行体验师的服务,把一些喜欢旅游和会玩的人拉到不同目的地,让他们去体验我们的产品。比如最近比较火的巴厘岛火山,我们就带了一些KOL去体验这个产品,让他们给到一些反馈和意见。

36氪:最近比较火的目的地是哪里?

安文:最火的的确还是日本,因为亚洲核心市场的用户基本上都非常喜欢去日本,它整个产品的深度和广度也非常好。我们也希望把日本目的地的产品打造好,等到中国去日本的旺季,可以更好地服务大家。

除了传统的大型景点如大阪环球影城、东京迪士尼以外,我们在日本的交通类服务、JR Pass和新干线等等,也是刚需产品。在美食服务领域,我们上线了近100家日本的米其林餐厅,去日本旅行的一个很大的痛点在于,还是有很多地方需要电话预定,会存在语言上的障碍,我们希望让用户更便捷地享受到日本最顶级的美食。

另外像日本的一些温泉酒店、购物中心的优惠券、偏小众体验的马路卡丁车、茶道体验、寿司制作体验等等,都是差异化的产品,所以我们现在整个的供应链非常丰富,吃喝玩乐行都覆盖了。

当出境游驶回航线,尖子生「Klook」的变与不变|36氪专访

「Klook」旅行体验师在京都体验日本剑道课程

36氪:Klook现在整体的用户规模有多少?

安文:现在全球的月活用户大概在5000万。

36氪:在这个规模上面,拉新的空间还有多大?

安文:站在全球视角,5000万的用户其实还不算很大,当然在一些成熟市场,增长会稍微放缓一些,但同时我们也在去发掘一些新的市场,比如说欧美、日本、澳洲,这些地方我们都在非常积极地去拓展一些新的用户。

对新用户的吸引力是什么?我觉得归根到底还是要强调供应链的事情,当我们亚洲核心市场的供应链到达一定程度的时候,你会发现只要一开放,能看到很多美国人就去到了日本,包括像澳洲用户购买我们日本JR PASS的量也非常大。

所以我觉得只要你的产品足够好,依赖于我们比较强的供应链,去破一些新市场,应该是已经被验证的打法。

做难和痛苦的事情才有壁垒

36氪:自由行的产品往往是碎片化的,从资本的节奏来讲,其实Klook已经走到E轮了,大家对盈利这件事情的关注也会比早期的创业公司多很多,内部会有这方面的焦虑吗?

安文:我们没有焦虑,焦虑也不能解决问题,所以我们还是利用好我们自己的优势,定好战略去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关于碎片化的产品,在我们早年去做这个事情的时候,BD的确是很痛苦的,但有时候你只有做比较难做和比较痛苦的事情才有自己的壁垒,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能够在这么碎的市场,做到现在的规模,并且建立我们的护城河,很多大的公司他们都很难做到这一块。

第二个,整个旅游行业,也是被证明过在规模化以后是可以持续带来盈利的,而且我们目前核心的“玩乐”业务已经全面盈利了。

「Klook」旅行体验师在泰国体验一日大象保育师

36氪:外界有时会对Klook冠以“港版携程”的标签,你会怎么解释两者的异同?

安文:我们其实从发展的第一天起就是一家非常全球化的公司,所以我觉得首先第一我们并不是只做香港的用户,虽然作为香港头部企业,而且也是一个消费力高的市场,但也只占我们15%左右,中国内地、港澳台地区、东南亚、日韩、澳洲这些地方都是我们非常大的用户地区。

现在从业务的模式上来看,我个人感觉如果一定要用一个词帮助用户去理解我们的业务,可能更像一个「亚洲版的携程+美团的到店」,为什么要加上美团的这个事情,就像刚才讲的,我们整个的供应链其实已经到了本地生活的层面了,包括像餐饮、spa,都是美团到店做的一些品类。

36氪:如果以5年、10年这样的长节点来看,你觉得疫情这几年会对消费者心态、旅行市场带来什么变化吗?

安文:你要说到很长期,我觉得我们稍微把它拔高一点,比如把它聊到一个人生或者哲学的层次。我们在想人究竟是在追求什么,你这一生是要追求财富、地位还是什么吗?其实我个人的想法,人生更多是要去体验。

所以在我们公司,体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词,只要大家希望去体验不同的生活、不同的城市、不同的文化 ,就会有旅行的需求。这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行业,大家从很远古开始就希望踏出自己的家门,去探索未知的世界,这个也是我们 Klook 的名字起源「Keep Looking」。

能看到在旅游行业里面,做得非常好的公司有一个共性,就是从创始人、CEO 开始就非常关心产品。Klook几个创始人创立公司的契机,就是他们去尼泊尔旅行的时候,发现机票、酒店很容易订,但各种当地活动的选择和预订很难,因为它是很碎片化的产品,所以没有线上平台去做,看到这一点后,我们就想怎么去帮助大家克服用户和商户两边的痛点。

我自己很喜欢玩,也非常热衷格斗、瑜伽、探戈、滑雪、蹦极等不同的体验活动,我也会把自己体验以后真心觉得不错的产品推荐给我们的用户,我在内部对于产品的要求非常高。对于旅游行业来说,我们可以有各种花里胡哨的说法,但最后还是要回到两个字,“好玩”。我们希望通过不停的尝试,能够把最好的产品给到用户,供应链和产品还是我们未来的核心。

36氪:你自己这几年的心态会有一些变化吗?对不确定性的理解更深了吗?

安文:不确定性一直都在。我觉得疫情教会我们的一些事情是什么?在很困难的时候,你也不用太悲观,就用这些时间来磨练、打造自己。当外部环境比较顺利的时候,也不能太过得意,我觉得整个的心态可能会更稳一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15 11:45:5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鄂州多式联运勇当“尖子生” ,多项硬核指标全省靠前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阮琼 通讯员 陈稳定)3月26日,湖北省举行第十三场“奋战开门红 市长话经济”新闻发布会。记者从发布会现场获悉,鄂州市公路密度全省第一,机场转运中心
2024-03-26 13:40:00
行业“尖子生”莱克洗地机,以综合实力引领行业发展
...,展示出品牌实力和对未来发展的想法,就像学习中的“尖子生”一样,让人不得不注意到它的存在,洗地机行业发展需要这样的角色。返回搜狐,查看更多责任编辑:
2023-03-08 11:00:00
优颜优料优品,“三优尖子生”知豆彩虹补贴零售价2.79万元起
吴海云 济南报道4月18日,知豆汽车以“焕彩由我”为主题,正式发布全球首款可真正实现2.8亿种海量潮流焕肤微型电动汽车——知豆彩虹。新车提供晨曦版、初晴版、云舒版、沐光版、彩云版
2024-04-18 18:58:00
老师儿!微型电动汽车的“尖子生”——知豆汽车焕新了!
记者 张亚璐如今,新能源汽车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2023年新能源渗透率已超过30%,跨越鸿沟线,预计2024年将超40%。今年,鼓励和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提振汽车消费更是成为汽
2024-03-22 11:40:00
残疾人代表风采|专访山东麦德森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王勇
...患小儿麻痹症导致双腿残疾,但从上学以来一直是学校的尖子生,年年获奖学金,现已博士后出站,是位妥妥的学霸;开办公司十四载,产值过亿,是位名副其实的民营企业家。他就是山东麦德森文
2023-07-31 17:56:00
三季报业绩披露,各赛道“尖子生”纷纷崭露头角
随着三季报逐步披露,各赛道“尖子生”纷纷崭露头角。数据显示,截至10月12日晚,沪深北三大交易所已披露三季度业绩(报告、快报、预告及主要经营数据等)的上市公司达205家。其中,3
2023-10-14 16:05:00
惠州高考|高三普通生如何才能逆袭成为尖子生?
...这个决定未来走向的关键节点,高三普通生想要逆袭成为尖子生,固然不易,但绝非不可能。他们或许不是学霸,没有天生的聪明才智,但他们拥有一颗渴望逆袭的心。那么您知道高三普通生如何才
2024-04-17 17:54:00
“尖子生爷爷”徐立功学会了分屏、慢放、加标签等技能
...加特效、慢放、加标签、加音乐等技能,被网友们称为“尖子生爷爷”和“学霸爷爷”。徐立功学会了分屏5月12日下午,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联系到了徐立功,他向记者分享了老年大学的课
2023-05-13 17:41:00
水环境“落后生”逆袭成“尖子生”
...年不达标,在全省排名靠后,水环境“落后生”逆袭成“尖子生”,是如何做到的?近日,记者来到丰县复新河沙庄桥国考断面,这里水清岸绿,碧波旖旎,白鹭纷飞,货船缓缓划破水面,好一幅怡
2024-04-09 16:16: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