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通辽日报
本报记者 赵彦臻 通讯员 道日娜
“农民不耕田、农机过冬眠,夏秋忙两季、一年闲半年。”这是过去对农民一年生活的写照。但时下,以往的“冬闲”正被“冬忙”代替,养牛、务工、搞大棚蔬菜种植……在科左中旗农村牧区,处处呈现出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清晨六点,天刚蒙蒙亮,努日木镇努合吐嘎查村民包金文就忙着喂牛羊了。“养得精心,这些牛一天要喂两次,冬季一般早上六点喂第一次,夏季再早点,五点多就开始喂了。”养好存栏的34头基础母牛是包金文今冬的主要“事业”。
过去他和大多数村民一样,靠传统种植业养家糊口,秋收过后就“无所事事”了。近几年,看着村里人都利用冬闲时间搞起养殖业,他也坐不住了,便学着养起基础母牛。一年的基础母牛养殖给包金文家带来了不少收入,“喂养一头牛的成本在3000元左右,一年产一个犊,喂养五六个月后出栏,能卖1万多元,去掉成本,能收入7000元。再养一些羊,又是一笔收入。”包金文开心地说。
俗话说“入了秋,万事休;进了冬,万事空”,但大努日木嘎查的村民却打破了“冬歇”习惯,到周边合作社打起短工,在家门口赚起了“外快”。“我们家有三垧地,一年能收入六七万元。秋收以后干点儿零活儿,也能有二三万元的收入。”在合作社打工的包海宝说。
种地农民、增收有道,种菜菜农、四季如一。保康镇保中村村民赵永彬的设施农业大棚里,西红柿挂满枝头,芹菜郁郁葱葱,一片喜人景象。“一座大棚400到500平方米,春天种青菜有2万元收入,秋天的西红柿能收入1万多元,冬季的头茬芹菜又能收入4万多元。”赵永彬介绍道。同村村民方亚玲家经营着4座大棚,约有六亩地。“冬季种大葱和青菜,夏季一般种茄子、西红柿子和瓜果,一年下来,能有六七万元的收入。”方亚玲说。
如今的科左中旗,越来越多的农牧民利用冬闲时间搞起了“副业”,无论是养牛、打工还是种植大棚蔬菜,都成了他们增收的新途径,让原本萧瑟的冬天变得喜气洋洋、热火朝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15 11:10:3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