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上海海洋大学在水下智能运维机器人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01-20 06:00:00 来源:海洋知圈

为解决当前国内在海洋水下智能运维装备技术在开展海洋工程结构物上附着的海生物清洗和检测,避免结构损伤或破坏领域,特别是中轻量级智能运维作业水下机器人领域的空白,上海海洋大学工程学院“渔业工程与装备”创新团队姜哲、罗高生团队利用在深海潜水器领域的研究基础和经验,依托上海市深渊科学工程中心以及海洋学科高原平台,联合国内中海油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中海石油技术检测公司、中集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水下工程结构物智能运维机器人研发。五年间,经过了300次以上实验室测试,三代样机迭代、两轮中试试验,目前已形成三系列产品,并从2021年起顺利进行了海上试验。

2021年11月,团队与合作单位在渤海绥中36-1导管架平台首次应用简易型机器人进行了钢结构表面海生物清洗作业(图1)。机器人利用高压水装置通过吸附爬行方式,对导管架平台主桩腿进行了海生物清洗。

上海海洋大学在水下智能运维机器人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图1 机器人在导管架表面利用高压水喷冲清洗海生物

经过一年的技术优化和设备改造升级,2022年10月,团队与合作单位所研发的水下巡检装置成功应用在渤海西部海域NB35-2CEP至世纪号海底管缆治理作业中(图2),迈出了水下管缆隐患治理辅助作业装置从理论研究到生产应用的关键一步,实现了从常规潜水作业向智能辅助作业的根本性转变。渤海是目前我国海上最大的海洋油气生产区域,如果把渤海油田比作全国油气的“心脏”,海底管道则是把油气输送至各地的“血管”。本次海试中,逐步攻克了低能见度环境作业、实时定位、自主避碰系统开发等难题,对三处海底管道防护装置铺设情况进行了定点检查和沿线巡检作业,获取了试验全过程的检测视频与数据(图3),得到了作业单位的高度认可。

上海海洋大学在水下智能运维机器人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图2 机器人在海面航行

上海海洋大学在水下智能运维机器人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图3 海底防护装置铺设情况检查

在短暂的休整后,2022年12月9日-16日,团队远赴湛江北部湾海域,针对海洋石油163平台开展了平台桩腿以及膨胀弯水下检测作业,目前第一阶段作业任务已完成。“海洋石油163平台”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座海上可移动自升式井口平台,因其具有可升降、可移动、可重复利用的特点,被业内形象的称为“小蜜蜂”。由于该平台甲板距离海面18米以上(图4),南海冬季季风每天风速都在7级以上,4-5级浪是日常,每次的机器人下放都是一种全新的挑战,机器人的每一个动作都让大家捏一把汗。海试团队经过现场多次演练、水面安全监控布置等措施,有效地降低了安全风险,完成了对平台3号桩腿从水面至入泥处的全面无损检测,获得了高清的桩腿结构和表面附着海生物画面(图5),初步完成了作业任务,本次海试让团队的信心更足了!

上海海洋大学在水下智能运维机器人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图4 机器人下放

上海海洋大学在水下智能运维机器人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图5 桩腿附着的海生物

经过了多次锤炼,目前已建立了一支由老师、工程师、实验员和研究生所组成的技术攻关队伍(图6)。特别是2022级研究生一年级学生罗传坤,今年7月在还未到校正式报到前,就参与了团队研发工作,历经了两次海试后,他表示“在项目和实践中学习是应用知识最快的方法”。

上海海洋大学在水下智能运维机器人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图6 海试团队试验后合影

未来,深渊中心的技术团队将继续秉承实干精神,用深海前沿技术带动浅水工程应用,围绕国家海洋经济发展重大需求,在实际的生产中,用科学技术突破解决工程实际需求,进一步提升海洋工程装备运维的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应用水平,为国家能源安全保障贡献“海大”力量,践行海大“勤朴忠实”校训精神。

— END—

信息来源:上海海洋大学。

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及海洋知圈编排

大家都在看► 戴民汉、周忠和院士重磅推荐!国内首套极地海洋科考绘本出版!四位一线科考队员倾力创作……

► 《海洋空间规划与海岸带管理》出版发行(刘大海、李彦平主编) ► 《人工智能海洋学基础及应用》正式出版!

► 中科院海洋所李新正课题组组织编撰的《中国近海底栖动物分类体系》和《中国近海底栖动物常见种名录》出版发行! ► 经国务院批准成立!自然资源部部长王广华担任“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中国委员会主任,主持召开委员会成立会议并讲话

► 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努力推动海洋强国建设取得新进展 ► 王颖院士主编《数字南海》正式出版!

►丁德文院士等编著!《中国近岸海洋生态学研究与管理》出版!

►《海洋数值模拟》正式出版!董昌明主编

► 《渤海、黄海和东海沉积物类型图》出版!石学法等编著

► 填补海洋气象学领域空白!《爆发性气旋》专著出版

► 《黄河三角洲湿地碳循环与碳收支》专著出版

► 《海洋环境分析监测技术》中科院烟台海岸带所陈令新研究员等编著

► 我国首部风暴潮数值预报专著《现代风暴潮预报技术及应用》

►《珊瑚礁科学概论》:珊瑚礁究竟有多重要?

►《现代海底热液活动》栾锡武研究员 著

►《海洋机器人科学与技术丛书》出版发行

► 我国第一部《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研究生教材出版

► 自然资源部海洋二所吴自银研究员等牵头撰写《High-Resolution Seafloor Survey and Applications》出版

►《自主水下机器人》封锡盛院士等主编、徐会希高工等著

►《渤黄东海生源要素的生物地球化学》 中科院海洋所宋金明研究员等编撰

► 《海洋和海岸环境塑料污染与治理》 骆永明等编著

►《恢复生态学》:湿地生态系统的功益及退化湿地生态恢复的技术方法

►《地球系统与演变》 白令海道开启和和北冰洋的演变 (附注:北冰洋大洋钻探 )| 汪品先院士:为地球系统科学正本清源

► 《黄河三角洲湿地生境演变遥感监测》出版

海洋知圈

知晓海洋 | 探知海洋

宣传海洋 | 服务海洋

如您喜欢,请“点赞”并点亮“ 在看” ???? ???? ????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网笃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20 07: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集中力量开展重大科技攻关。机器人是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以下简称沈阳自动化所)三大学科方向之一,有多个研发单元致力于面向不同应用场景开展机器人理论研
2023-02-27 05:34:00
载人潜水器开辟我国深潜科研新领域!至今年年底,“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累计下潜或逾千次
...依托大数据,MEER科研团队在深渊微生物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研究表明,深渊具有世界上极高的微生物多样性、新颖性和新资源潜能。近年来,载人潜水器在科研方面的应用面越来越广。
2023-01-28 04:00:00
中国人工智能,又一重要进展!我国首个AI框架联合倡议发布
中国人工智能,又一重要进展!我国首个AI框架联合倡议发布 01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多项指标领跑世界近年来,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技术变革的核心引擎,成为国际科技竞争的制高点。在这一前沿
2023-06-16 15:11:00
最新名单!地质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国内期刊海洋类)公布!
...书►《现代海底热液活动》栾锡武研究员 著屋►《海洋机器人科学与技术丛书》出版发行► 我国第一部《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研究生教材出版► 自然资源部海洋二所吴自银研究员等牵头撰写《
2022-12-25 03:02:00
八个场景见证“八八战略”20年
...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连续14年位居世界第一。场景三 “机器人”见证先进制造业步伐一个机器人能参与一台汽车生产中多少个智能产线系统?宁波伟立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春江
2023-07-11 11:54:00
【科技早报】OpenAI 发布多模态预训练大模型 GPT-4;微软将推进1万人裁员计划
...延片,这一成果标志着该校在超宽禁带半导体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韩国2月半导体出口额下降41.5%韩国科技部于3月14日公布了其2月份 ICT(信息和通信技术)出口统计数据
2023-03-15 21:00:00
探索技术创新,分享生态进展 OpenHarmony技术峰会“生态与互联分论坛”成功召开
...数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开源首席架构师李远威,主要围绕机器人的市场前景、机器人的市场难题、OpenHarmony的机会和技术路径三部分分享了对OpenHarmony在机器人行业发展的一些思考
2023-03-07 13:00:00
...开采业增加值增长3.5倍。千亿级风电产业集群初现雏形。机器人、智能检测、新能源汽车制造项目签约落地。实施高新技术企业“精英行动”,高新技术企业五年来增长4.8倍。2022年,
2023-03-08 06:55:00
...吉利与百度联手打造的“汽车机器人战略合作项目”迎来重要进展的背后,巨头携手角逐智能化赛道日益受到外界关注。最典型莫过于华为,在与赛力斯合作推出问界M5等车型后,其与奇瑞汽车、
2023-08-21 09:34: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