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发现文源阁遗址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12-09 00:49:00 来源:阿宅社会

在圆明园深处,有一处以皇家藏书楼为主体的园林景观——文源阁,《四库全书》就收藏在这里。近日,文源阁遗址考古发掘取得多项重要成果,该遗址按程序完成进一步整治后,将对游客开放。历史遗迹重见天日文源阁遗址位于圆明园东北部,雍正时为四达亭,乾隆四十年(1775年)改建成文源阁。“文源”意为礼乐文明之源。

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发现文源阁遗址

今年8月以来,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北京市文物局组织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圆明园管理处对圆明园文源阁遗址开展了考古发掘工作,发掘出宫门、碑亭、月台、趣亭、北院门等建筑基址以及四周围墙、石板道路、蹬道、供排水涵洞、“玲峰”基础等附属遗存。同时,还出土了铜、铁、瓷、陶、琉璃等质地文物,包括瓷器、陶器、陶质建筑构件、琉璃质建筑构件等。

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发现文源阁遗址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出土了大量黑釉琉璃瓦,以及一些绿色琉璃瓦。根据历史文献记载,文源阁藏书楼是黑色琉璃瓦覆顶、绿色剪边。这些琉璃瓦的出土,印证了这一历史记载的真实性。文源阁遗址布局清晰呈现“本次考古发掘,明确了文源阁宫门、藏书阁、碑亭、月台、趣亭、围墙等建筑的具体位置,整个院落构造清晰呈现。”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张中华表示,文源阁遗址保存相对较好,整体布局与乾隆四十四年、光绪二十四年样式雷图基本相符,说明其自建成后,格局未经改变。

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发现文源阁遗址

发掘结果显示,文源阁遗址是一处独立院落,四周虎皮石砌筑的围墙,把它与外围环境隔开,使其自成一体。院外河道环绕,一派江南水乡景象。院内规划井然,景观错落有致。

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发现文源阁遗址

“文源阁坐北朝南,南墙正中有一个宫门,也是整个院落的大门。进入大门后,迎面是一座假山。山顶处东为月台,西为趣亭,东西相望。假山后是一个巨大的水池,水池后面就是文源阁大殿。大殿是一座两层建筑,面阔六间,气势恢宏。”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张利芳介绍。

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发现文源阁遗址

院内原始地面上的道路,通过考古发掘也全部重现。石板路、上下山蹬道、御路、踏跺(台阶)组成完备的道路系统,既有机串联起院内各处点位,又将整个文源阁环绕其中。研究人员发现,这里曾设置了多处“人”字形岔路,方便不同方向通行,这样的结构在以往的图示材料中未曾出现。首次发现完备的防水防火系统“文源阁作为当时重要的藏书楼,防火、灭火的设施也十分重要。我们在院内挖出一大一小两处水池,一方面可供观赏,另一方面便于取水。”张中华介绍道,“以往,研究人员虽然初步判断这里的水是活水,但并未发现明确佐证。本次发掘,首次发现了完备的供排水设施。”

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发现文源阁遗址

文源阁是木建筑大量书籍的堆放容易产生火情因此设计和建造了完备的防火防洪设施但如何确保水池中的水始终是活水呢?对此,考古人员给出答案:“除供水系统外,在东墙和南墙内外,我们各发现了一条和三条排水涵洞。同时通过发掘发现,整个遗址地势院内高、院外低,南墙下设置有沟门,院内地表水可顺势排入宫门前河道。这些设施既能储水用于灭火,又能在水量大的时候顺利排水。”初步解开地基谜题在文源阁藏书楼东侧“文源阁记”碑亭基址处考古人员打开了一处剖面解开了这些建筑是如何建造起来的谜题

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发现文源阁遗址

“首先要挖一个大的基槽,在基槽底部打上地钉(柏木桩子),防止建筑下沉和移位。然后在地钉上平砌石板,石板上再垒砌台基,台基内全部夯打灰土。这是目前圆明园考古所见对建筑基础处理最严格的一处。”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张中华表示。

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发现文源阁遗址

宫门、趣亭和碑亭等地上建筑已不复存在,牢固的地基静默无言,却诉说着千年前的故事。站在这令人震撼的历史遗迹前,一位位精益求精的建筑工匠劳作的画面仿佛就在眼前。

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发现文源阁遗址

“文源阁遗址的考古发现,充分彰显了古代人们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代表了中国古代园林建造的最高水平,还体现了我国自古以来对文教传承的重视。”张中华表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09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市民可在圆明园观摩文源阁遗址发掘
...。昨天,圆明园文源阁遗址考古工地首次对公众开放,在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张中华的带领下,20多名市民走进考古发掘现场,与考古专家面对面,实地察看考古流程,了解考古专用工具,动
2024-09-23 07:41:00
文源阁是怎么设计的
...阁和藏书惨遭损毁,仅部分藏书留存于世。2024年8月起,北京市考古研究院联合圆明园管理处开始对文源阁遗址局部开展考古发掘工作。9月22日,“北京考古·走进圆明园”考古工地公众
2025-01-13 09:56:00
...北京圆明园文源阁遗址开展了考古发掘工作。记者6日从北京市文物局获悉,考古发掘揭露出文源阁完备的防火防洪设施,这处遗址计划按程序进一步整治后对游客开放。文源阁遗址位于圆明园内,
2024-12-07 07:37:00
...:人民日报客户端施芳12月22日,“考古北京(2023)——北京市最新考古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北京汽车博物馆举办。本次活动由北京市文物局、中共北京市丰台区委员会、北京市丰台区人
2023-12-23 14:23:00
东西问·北京文化论坛 | 郭京宁:“北京城之源”是如何实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
...北京城之源”是如何实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专访北京市考古研究院院长郭京宁中新社记者 杜燕 徐婧北京有50多万年以上的人类史、1万多年的文化史、3000多年的建城史、870
2023-09-13 19:42:00
北京金中都遗址发现一处大型建筑基址
...:极目新闻新华社北京10月6日电(记者罗鑫)记者日前从北京市考古研究院获悉,北京金中都遗址发现一处大型建筑基址,这是目前金中都考古发现的最大的“官式建筑组群”,其中部分建筑组
2023-10-06 14:49:00
北京通州:考古勘探感受考古魅力
10月21日,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工作人员(右一)带领活动参与者走进路县故城遗址考古发掘现场。当日,2023北京公众考古季家庭考古研学活动在北京通州路县故城遗址举办。20组家庭走进考
2023-10-22 11:42:00
北京文化守护人丨丁利娜:寻找金中都
...峰 摄北京文化守护人丁利娜,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博士,北京市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金中都考古项目负责人,从事北京地区考古发掘及研究工作,主持过北京延庆西屯墓地、金中都城墙遗址等重要
2023-08-31 13:53:00
...对外交流合作品牌项目,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作者为北京市考古研究院院长)《 人民日报 》( 2023年02月20日 09 版)
2023-02-20 05:28: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