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唯一让薛仁贵战败求和的人,全歼唐军10万人,令唐朝谈之色变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0-11 21:46: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670年,吐蕃名将钦陵斩杀10万唐军,唐军主帅薛仁贵派使求和说:“我一生征战几十年没有打过败仗,今日希望求你放过被困的唐军。”论钦陵虚心回信说:“你们将帅不和,才成就了我的威名。”

唐朝是盛极一时的帝国,疆土辽阔,文化繁荣,名将辈出。然而,在唐朝的辉煌历史中,也有一段颇具戏剧性的故事,那就是吐蕃将领论钦陵对抗唐军的传奇征程。

在唐高宗统治时期,唐朝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挑战——吐蕃,一个兴起于高原的强大政权。

在噶尔·钦陵赞卓的领导下,吐蕃的势力不断扩张,特别是在西域,他们占领了唐朝在西域的安西四镇。

唯一让薛仁贵战败求和的人,全歼唐军10万人,令唐朝谈之色变

噶尔·钦陵赞卓出生于吐蕃世家,其家世显赫,让他在吐蕃政治中崭露头角。他的实际掌权使他成为吐蕃的强大领袖。

吐蕃在西域的扩张引起了唐高宗的警觉,他不得不采取行动来应对这一威胁。于是,

唐高宗派遣了一位备受尊敬的大将薛仁贵,率领一支强大的唐军前去讨伐吐蕃。

薛仁贵是唐朝历史上的传奇人物,被誉为"铁面无私"的战神。他是一位英勇无畏的将领,以出色的军事才能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而著称。

唯一让薛仁贵战败求和的人,全歼唐军10万人,令唐朝谈之色变

这次西征的任务对他来说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因为他将面对吐蕃这个强大对手,

而且目标是收复失地,恢复唐朝在西域的统治。

薛仁贵率领的军队可谓壮观,10万唐军踏上了征程。队伍踏着嘹亮的号角声,宛如一股洪流,气吞山河。

他们信心百倍,坚信自己可以轻松击败吐蕃,重夺安西四镇

。然而,命运常常充满戏剧性,战局的发展常常出人意料。

670年,大非川之战,这场决定性的战斗的战场地势险要。

大非川地处山脉之间,山高谷深,地势崎岖。

唯一让薛仁贵战败求和的人,全歼唐军10万人,令唐朝谈之色变

唐军刚开始以人多势众占据上风,他们的盔甲在阳光下闪烁,旗帜飘扬,构成了一道壮丽的景象。

薛仁贵站在战场前,英勇的将士们整齐列阵,士气高昂,他们坚信自己可以轻松击败吐蕃,重夺安西四镇。

然而,这个崎岖的地形并没有为唐军带来优势。

吐蕃的军队在论钦陵的指挥下迅速展现出非凡的战斗能力。

论钦陵是一位出色的指挥官,他熟知山川地理,洞察军事战略,立刻制定了一套出奇制胜的战术。

唯一让薛仁贵战败求和的人,全歼唐军10万人,令唐朝谈之色变

吐蕃军队将唐军引诱进山谷,然后实施了包围战术,如同一张巧妙的陷阱。

山谷的地势崎岖,唐军的队伍无法迅速展开,导致他们失去了战斗的机动性。

吐蕃军队展现出的强大战斗力让唐军感到震惊。论钦陵的军事天赋和领导才能得以充分发挥,他亲自率领吐蕃精锐部队,如同猛虎下山,冲破了唐军的阵线。

这场激烈的战斗如同火与水的较量,

唐军士气大挫,一时间无法抵挡吐蕃的猛烈冲击。

唐军的主帅薛仁贵也深陷其中,他在战场上指挥部队,鼓励士兵们英勇抵抗,但局势逐渐失控。唐军的节节败退,士兵们感到无法承受吐蕃的压力,纷纷四散逃离战场。

唯一让薛仁贵战败求和的人,全歼唐军10万人,令唐朝谈之色变

最终,大唐的10万军队在大非川被吐蕃全歼。

这次的失败让唐朝感到害怕,他们失去了安西四镇,壮观的队伍化为乌有。

面对如此巨大的胜利,

论钦陵并没有急于追击剩下的唐军,而是收兵回到吐蕃,以示尊重。

尽管吐蕃战胜了强大的唐军,但论钦陵并没有过于傲慢。在唐军主帅薛仁贵派使者前来求和时,他表现出了谦虚和明智的态度。

论钦陵回信说:"你们将帅不和,才成就了我的威名。"

这句话显示出他的睿智和理解。他明白战争的胜利并不总是最终的解决方案,和平也是一种值得尊重的选择。

唯一让薛仁贵战败求和的人,全歼唐军10万人,令唐朝谈之色变

论钦陵知道,如果唐军主帅薛仁贵的内部团结不受威胁,那么吐蕃与唐朝之间的战争可能会变得更加激烈。

因此,他接受了薛仁贵的请求,愿意考虑和平解决争端,

这一决策表现出了论钦陵的远见卓识。

与此同时,这次的惨败让唐朝震惊不已,传奇的薛仁贵竟然在这里败北。论钦陵的声名扬名,成为了唐朝的噩梦。而他自己则因此成为了吐蕃的英雄,为吐蕃国家崭露头角。

接下来的三十年,论钦陵一直战胜了唐朝的名将,包括薛仁贵、王孝杰和娄师德等。

他的军事才能和领导能力昭示着他的强大。唐朝深感困扰,面对这位吐蕃的军事天才,感到无可奈何。

唯一让薛仁贵战败求和的人,全歼唐军10万人,令唐朝谈之色变

然而,历史总是在变化中前进。在唐高宗去世后,武则天登上皇位。她采取了不同的政策,开始与吐蕃进行和平谈判。

随着时间的推移,唐朝与吐蕃之间的敌对状态不再存在。

吐蕃逐渐成为唐朝的友好邻邦,而论钦陵也不再是唐朝的噩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11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兵力国力都占优的唐朝,为何对吐蕃屡战屡败,还被迫和亲?
...求援助,这使得唐朝掌握了主动权。上图_大非川之战,唐高宗总章三年,唐与吐蕃为争夺龟兹、疏勒、于阗、焉耆(今新疆库车、喀什、和田、焉耆)四镇 总章二年(公元669年),吐蕃军
2023-03-03 21:23:00
历史上薛仁贵征西最远打到哪里了?
...高丽作为起点,薛仁贵开启了自己波澜壮阔的一生,他在唐高宗时期,先征高丽,再破突厥,继而三箭定天山,降服九姓铁勒,让个人威望达到顶点。并且,薛仁贵在征战生涯当中,还留下了“良策
2022-12-31 21:20:00
唐朝时期设立的安西都护府在哪?范围有多大
...,把安西都护府治所再放在交河城,位置就有些偏东了。唐高宗显庆三年(公元658年),安西都护府的治所迁到了龟兹(今库车)。 此时的唐朝已经控制了西域自帕米尔高原以东,龟兹正在
2023-06-02 07:42:00
历史上薛仁贵西征的大非川之战,最终是以惨败收场
...贵征西过程中的“大非川之战”。大非川之战,是发生在唐高宗年间,由大唐对阵吐蕃的一次战役,此战前,大唐做了充足准备,加上薛仁贵担任主帅,因此朝廷上下均对此战是信心满满。但最终,
2023-01-20 15:06:00
唐高宗和武则天都奈何不了的吐蕃猛将,却惨死在自己人手中
...未拿下的漠北高原,兵锋直指中亚咸海,所向披靡。而在唐高宗李治即位后,唐朝与吐蕃的战争也逐渐增多,规模日益扩大。吐蕃却有一“猛将”,多次击败唐军,让唐高宗和后来的武则天都忌惮几
2022-12-17 16:57
著名的吐蕃大相论钦陵屡屡杀败前来的唐军,他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
...一点的呢?上图_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即唐高宗趁唐朝不备夺取西域公元668年,历经隋唐四代帝王的努力,东北亚小强权高句丽终于倒在唐朝的铁蹄下。消息
2022-12-20 16:23
薛仁贵折戟高原:唐军遭遇开国以来最大败绩
...吐蕃攻灭吐谷浑,吐谷浑可汗诺曷钵奔凉州求援。670年(唐高宗咸亨元年)吐蕃再次大举入侵,攻陷西域白州等十八个羁縻州,又和于阗联手陷龟兹拨换城(今新疆阿克苏),唐廷被迫罢安西四
2024-04-22 12:09:00
裴行俭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数传授给他。显庆二年(657年),裴行俭升任长安令。当时唐高宗李治想要废王皇后,改立武则天为皇后。裴行俭对此感到担忧,认为武则天会祸乱大唐,便与长孙无忌、褚遂良商议此事。结果
2023-06-09 10:34:00
薛仁贵大非川之战:唐朝不败神话的终结
...次真正意义上的惨败:大非川之战。大非川之战事件概括唐高宗总章三年(咸亨元年,670年)四月至八月,唐朝与吐蕃为争夺龟兹、疏勒、于阗、焉耆(今新疆库车、喀什、和田、焉耆)四镇,
2024-03-20 05:1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