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每天最佳坐、站、睡、动时间比例出炉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8-14 16:51: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科普中国

“劳逸结合”“坐久了站一会儿动一动”的道理大家都懂。在我们每天的24小时中,坐、站、睡、动这些日常行为的时间分配,其实对我们的健康有很大影响。然而,一天中的时间是固定的,增加或减少某项活动的时间意味着其他活动的时间也会相应增减。

如何在这四种行为上作出最佳时间分配,以最大化健康益处呢?一项新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24小时健康分配方案

最近,贝克心脏病与糖尿病研究所(Baker Heart and Diabetes Institute)与其他机构的研究人员分析了荷兰马斯特里赫特研究(The Maastricht Study)的数据。此项研究纳入了2388名年龄在40至75岁之间的参与者,其中48.7%为女性,平均年龄为60.1岁。通过让参与者在连续7天内全天佩戴加速度计,研究团队详细记录了他们每天坐、站、进行各种强度的身体活动以及睡眠的时间。

根据调查,研究人员确定了每天坐、站、睡和活动的最佳时间比例:8.3小时睡眠,5.2小时站立,6小时坐着,以及各2.2小时的轻度及中至高强度活动。这样的时间安排对心脏健康、减少内脏脂肪、改善糖代谢、胰岛素敏感性、血压和血脂等方面可能具有积极影响。不过,部分研究还比较初步,有效样本量也相对较小,研究结果仅供参考。

无独有偶,在去年的一项研究也支持了类似的结果,研究的样本人群平均年龄为53.7岁,其中54.7%为女性。他们平均每天睡眠7.7小时,久坐10.4小时,站立3.1小时,轻度锻炼1.5小时,中至高强度锻炼1.3小时。

研究发现,增加中、高强度锻炼的时间比例,减少久坐时间的人健康状况更佳。将久坐、站立、轻度锻炼或睡眠的时间重新分配给中至高强度锻炼,可以显著改善健康指标。例如,将30分钟的久坐、睡眠、站立或轻度锻炼时间转为中至高强度锻炼,可以分别降低体质指数(kg/㎡,即BMI)0.63、0.48、0.43和0.15。更长时间的站立对健康有益,而用睡眠时间来替代中至高强度锻炼则可能适得其反,取代久坐时间则更为有利。

通过这些研究成果,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各种日常活动对健康的影响,还可以据此调整自己的日常行为,以期达到更好的健康效果。

想要腰更细应该如何安排每日时间?

为了探索日常行为与健康指标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收集了参与者的基本健康信息和生活方式数据。

他们测量了腰围、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血压等健康标志物,并计算了胰岛素敏感性指数和心血管代谢风险(CMR)评分。

研究结果揭示了健康最优标志物水平与日常行为模式之间的关联。研究人员特别关注了健康指标最优(前5%)的个体,并分析了他们在不同活动上的时间分配。具体来看,不同健康指标的最优活动时间分配如下:

1、腰围最健康的群体:每天坐6.3小时,站6.6小时,进行低强度活动1.2小时,进行中至高强度活动2小时,睡眠7.7小时。

2、空腹血糖最健康的群体:每天坐6.7小时,站6.5小时,进行低强度活动2.2小时,进行中至高强度活动0.8小时,睡眠7.5小时。

3、餐后2小时血糖最健康的群体:每天坐7小时,站3.5小时,进行低强度活动2.3小时,进行中至高强度活动1.3小时,睡眠9.3小时。

4、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最健康的群体:每天坐7.8小时,站2.5小时,进行低强度活动2小时,进行中至高强度活动1.8小时,睡眠9.7小时。

5、胰岛素敏感性指数最高的群体:每天坐7.2小时,站6.2小时,进行低强度活动1.8小时,进行中至高强度活动2小时,睡眠6.8小时。

6、心血管代谢风险评分最低的群体:每天坐6.2小时,站6.2小时,进行低强度活动1.7小时,进行中至高强度活动2小时,睡眠7.7小时。

这些数据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如何通过合理安排日常活动来优化健康状态的参考。通过调整每天的坐、站、活动和睡眠时间,我们可能会对自己的健康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

适当的中至高强度活动的好处多多

适当的中至高强度活动对身体和心理健康有显著的益处。这些活动包括快走、跑步、游泳、骑自行车和登山等。

首先,进行这些活动可以增强心血管健康,提升心脏和肺的功能,降低高血压、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

此外,它们有助于体重管理,通过燃烧卡路里减少脂肪堆积,维持健康的体重和体脂比例。还可以增强肌肉力量和骨密度,减少骨质疏松和骨折的风险。

除了身体健康,适当的中至高强度活动对心理健康也有很大帮助。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减少压力和焦虑,提升心理韧性,改善情绪,增强幸福感。同时,适量的运动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促进更快入睡和深度睡眠。

研究还表明,定期进行中至高强度活动可以提高认知功能和记忆力,延缓与年龄相关的认知衰退。中至高强度活动还可以增加社交机会和生活质量。参加团队运动或团体活动能够增强社交网络,增加社交互动机会。

总体而言,这些活动可以显著提高生活质量,增强日常活动的能力和独立性。长期来看,定期进行中至高强度活动与较长的寿命相关,能够降低多种慢性疾病的风险,包括心脏病、糖尿病和某些癌症。

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成年人每周进行至少150-30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活动,或75-150分钟的高强度有氧活动,或两者的等效组合。通过坚持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改善身体的健康状态,还能显著提升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科学家们研究出的每日最佳坐、站、睡、动比例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然而,仅仅了解这些理论数据是不够的,真正的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付诸实践。实际进行适当的运动,我们才能真正提升健康水平,享受更加健康和活跃的生活。

作者:分析化学博士Denovo

审核: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博士、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张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14 17: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为何说“好吃懒做”更易生病
...研究也发现,我国中青年人中,一周内三餐中在外就餐的比例达到了36%,而男士每周在外就餐的次数超过14次时,肥胖的风险增加80%。变胖增加了患糖尿病的风险。郑州大学学者进行的研
2023-06-25 15:02:00
运动一定要30分钟以上才能减肥,29分钟就不行?
...其是在进行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时,脂肪作为能量来源的比例会逐渐增加。关于“运动30分钟才能减脂”的说法,实际上是一种简化的表述。这个说法背后的科学依据是,在运动初期,脂肪供能的
2024-07-08 15:31:00
暑假孩子如何“吃动平衡”?每日应摄入12种以上食物,适量运动
...以下几点:合理膳食,营养均衡。三餐要定时定量,三餐比例可为3∶4∶3。两餐间隔4-6小时,避免暴饮暴食;每日应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每天需摄入谷类、蔬菜(深色蔬
2025-07-22 15:36:00
久坐不动会增加身体炎症水平吗
...视时间也随着时间的推移显著增加;2型糖尿病参与者的比例从基线时的5.5%,5年和12年后分别增加到9.3%和13.2%。进一步分析发现,随着每日电视观看时间的增加,身体疼痛加
2023-06-26 14:48:00
徒步登山学问大
...,上下楼梯或者铺装地面也行。控制上坡与下坡训练量的比例为1:1。很多人喜欢练上坡,下坡干脆忽略。殊不知在徒步中下坡才是最累最苦最容易受伤的里程。如果你想在徒步中拥有更好的体验
2024-02-07 01:42:00
吃动平衡,助力中小学生身心发展
...2.合理搭配三餐,避免偏食和挑食。一日三餐的能量分配比例应为早餐占全天总能量的25%-30%,午餐占30%-40%
2025-05-27 09:48:00
...化。体重指数也就是常说的BMI,它关注的是体重和身高的比例,而体成分关注的是脂肪、肌肉占体重的百分比。即使BMI正常,但如果体脂超标、肌肉减少,这样也不符合健康体重的要求。如
2025-01-03 18:08:00
每天运动锻炼的人,最后会怎么样?
...中高强度,每天只需24分钟,就能使死亡风险下降同样的比例,即使每天只进行1小时的轻度锻炼,也能使死亡风险降低40%。然而,研究人员也发现,如果一个人每天久坐的时间超过9.5小
2023-10-05 10:59:00
每周工作55小时以上的风险:增加感染和心血管死亡风险45%
朝九晚五的工作时间早已被人们认定为标准,可是在现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加班似乎已成为家常便饭。然而,新的研究发现,长时间工作并不仅仅是一个社会文化问题,更是严重威胁我们的身心健康。
2023-08-28 15:51: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一载新程 健康同行 | 青岛市公卫临床中心(高新院区)启用一周年大型惠民义诊活动诚邀您参加!
鲁网11月11日讯青岛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高新院区)自2024年11月20日启用以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信赖与厚爱,值此高新院区启用一周年来临之际
2025-11-11 12:04:00
冬日健康补给站 解锁萝卜的隐藏吃法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冬日萝卜赛人参”的说法在坊间广为流传。萝卜,作为一种蔬菜,原产于我国,在各地均有种植
2025-11-11 10:17:00
营养到位 寒不侵体
气温忽上忽下,这种“青黄不接”的时节,最容易感冒、咳嗽、关节不舒服,尤其是老人、小孩和体质偏弱的朋友,更要格外注意。如何做好营养防护
2025-11-11 10:17:00
又一年柿子红!许我们“柿柿”皆如意!
福州连江江南柿子红了!许我们“柿柿”皆如意!
2025-11-11 10:40:00
秋冬换季更应注意食品安全,这份温馨提示请收好!
时值秋冬换季,火锅、药膳、烩菜等温热滋补的餐食成为餐桌首选。但气温骤降、空气干燥,各种致病微生物活跃,更应注意食品安全。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如下食品安全消费提示:
2025-11-11 10:47:00
“三问针法”针下减脂——一套神奇的道家“瘦身三针”
东城中医院针灸科许宁,副主任医师,获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西医结合硕士学位,以其深厚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中医领域享有盛誉
2025-11-11 10:47:00
北京正中堂中医医院雷秀珍主任:湿邪是代谢病的\
雷秀珍,主任医师,传统医学师承老师,世界针联留学生老师。多年来一直从事科研、临床以及涉外医疗工作。研究的课题有《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的临床观察》
2025-11-11 10:47:00
冠心病患者的全面健康管理
冠心病是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甚至坏死而引发的一种常见心血管疾病。它主要是冠心病的管理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患者
2025-11-11 07:08:00
远离痛风:饮食与生活习惯的调整
痛风,这一被称为“不死的癌症”的疾病,给患者带来了难以言喻的痛苦。其根本原因在于高尿酸血症,即体内尿酸水平持续升高,导致尿酸盐晶体在关节
2025-11-11 07:09:00
中国能建葛洲坝建设公司:跨国煮姜茶 中安青年共品文化情
11月7日立冬时节,万里之外的中国能建葛洲坝建设公司安哥拉凯凯水电站项目部飘起阵阵姜茶的暖香。中安两国青年员工携手烹制中国传统饮品——姜茶
2025-11-10 14:32:00
智启未来 共创新程 碧迪医疗与国控器械达成战略合作
作为全球药房自动化领域的领航者,BD Rowa™ 全自动发药机今年再次搭乘碧迪医疗“进博号”亮相进博会。BDRowaTM进入中国市场十余年来
2025-11-10 15:45:00
便血、腹痛别大意!君心肿瘤医院带你认清结直肠癌4大早期症状
结直肠癌作为常见恶性肿瘤,早期隐匿性很强。据临床数据显示,约80%的结直肠癌患者在早期并无明显不适,若未主动筛查,极易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2025-11-10 15:46:00
石家庄市栾城区:紫小麦“17变” 深加工订单爆满
11月8日,在栾城区步行街的富硒紫麦坊旗舰体验店内,顾客檀先生正在精心挑选礼品。紫麦酒醇厚回甘,紫麦茶清香自然,无糖糕点酥香可口……在市场销售经理苏翠彦的推荐下
2025-11-10 17:03:00
除了正确认识,还能为抑郁症做些什么?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约有3.8%的人口受到抑郁症困扰,而在中国,据《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估算,患病率已达到2
2025-11-10 15:50:00
赫力昂携手顶尖高校,推动疼痛研究新突破
2025年11月8日,上海,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全球知名消费健康公司赫力昂(Haleon)与北京大学医学部共建的“北大医学-赫力昂疼痛科学联合实验室”分享了关于“慢性肌肉
2025-11-10 11: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