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名家档案:
乔叶:北京老舍文学院专业作家,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出版小说《宝水》《最慢的是活着》《认罪书》《藏珠记》及散文集《深夜醒来》《走神》等多部作品。获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人民文学奖、2022中国好书、北京文艺奖、十月文学奖、春风女性奖等多个奖项,多部作品被译介到俄罗斯、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家。
“贵州这片神奇的土地,我已多次踏足,从铜仁朱砂古镇到遵义茶海,每一处都留下我的笔迹,我可以算是贵州的‘老熟人’了。”8月20日,在文学名家走进贵州暨《印象中秋:文学大家谈中国传统节日》研讨会上,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乔叶分享她与贵州的故事。
乔叶坦言,此次贵州之行,对她而言,是又一次灵感的邂逅。
“尤记得在湄潭茶海,我提笔写就《顺着湄江河的波流》。那里的民歌如泉,民风淳朴,生态环境宛如仙境,令人沉醉,久久不愿离去。”乔叶回忆着在遵义时的画面,话语里满是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与赞美。
“每次来贵州我都很有收获,无论是黄果树瀑布的壮阔,还是织金洞的奇幻,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我脑海中有很多贵州的点点滴滴,在梵净山的蜿蜒山路上,一杯清香绿茶,便足以让我与这片山水共情,感受贵州独有的万种风情。”在乔叶看来,贵州独特的人文风景为她的创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朱砂记》便是她在铜仁灵感迸发的结晶,它不仅是对旅途所见所感的记录,更是对自然与人文深刻思考的艺术呈现。
当谈到《印象中秋:文学大家谈中国传统节日》这本新书时,乔叶表示中秋对她而言,不仅是传统团圆的节日,更是一个充满诗意和哲思的时刻。“月亮的意象让古诗词的魅力穿越时空,给人以精神的抚慰。我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便意识到它在贵州出版是多么地恰如其分,作家阵容强大、编辑团队的用心使这本书承载了宝贵的情谊。”
中秋这样的团圆佳节,它不仅仅是日历上的一个标记,更是文化传承和家族情感的纽带。乔叶对中秋团圆的感受颇深,“中秋对我们中国人来说,很传统的一个意象就是团圆,团圆美满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其实看看我们中国人关于月亮的这些描写,就知道我们中国人是多么的浪漫,节日里充满了中国人的想象力,我们情感的载体都在节日中。”
在乔叶看来,无论是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还是书中梁晓声的月饼故事、梅节中秋故事,甜美或悲伤的节日故事……都在《印象中秋》这本书中,将承载中国人情感和精神状态的月亮化为具象,在各位名家笔下“生花”。
文、图、视频/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赵珊珊 吴蔚 实习生 李开祯祉
编辑/赵怡
二审/姚曼
三审/黄蔚 陈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22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