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高山流水遇知音。日前,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贵州省委宣传部、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办,贵州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等承办的“山乡巨变——中国式现代化的贵州实践”全国音乐名家采风创作歌曲首发仪式在北京举行。首发仪式上,音乐名家们的采风作品逐一亮相,肖白、王晓锋、杨启舫等词曲创作者分享了创作理念及词曲背后的故事。
2023年8月,“山乡巨变——中国式现代化的贵州实践”全国音乐名家大型采风创作活动在贵州开展,来自全国的10余名音乐名家齐聚多彩贵州,旨在创作一批唱响新时代、人民喜闻乐见的音乐作品,进一步传递贵州好声音、讲好贵州精彩故事,助力贵州文化文艺高质量发展。
音乐名家一路“黔”行在丹寨遇见非遗,文旅融合勾勒“诗和远方”的新画卷;沉醉加榜梯田之境,看雨、听风,赏梯田云海协奏曲;看岜沙苗寨狂放且热烈的苗魂,听小黄侗寨天籁声声传古韵;走进国家数字内容产业园感受大数据产业的“贵州智慧”和“贵州方案”,最后一站在化屋村看“生态之笔”绘就乡村振兴的“绿色答卷”,在鸭池河大桥看黔道变通途。为期5天的采风创作,名家们一路感叹,如今的贵州,处处涌动着澎湃的浪潮,跃动着勃发的生机,释放出源源不断的澎湃力量。
中国音乐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韩新安说,贵州拥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音乐资源。音乐是情感的表达,也是时代的回响。一批全国知名音乐家走进贵州,深入基层、贴近生活,他们在这里聆听山水间的天籁之音,感受贵州人民的热情与淳朴,也目睹贵州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崭新面貌,把这些宝贵的素材和灵感,转化为一首首优美动听的歌曲。
作曲家肖白被贵州的自然风光、人文特色所打动,这些元素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和创作素材,将为后续的作品增添一抹亮色。
“黔”是贵州的简称,也是作曲家王晓锋带来的新创作品的名字。歌曲《黔》的灵感来源于王晓锋与采风团在黔东南看到的美景。“那一层层的加榜梯田就像是精心雕琢的艺术品,也像是一层又一层的和声,给人极大的震撼。”王晓锋说,歌曲中大量运用孩童元素,比如在副歌部分从孩子角度向往未来,在尾声部分以童声合唱的方式,表达童真的初心和对未来的期待,对贵州寄予无限的想象与充满希望的力量。
在作词家杨启舫看来,采风活动是创作旅程中的一次重要的积累,也是在他创作履历上补充营养和充电的过程,创作发布的《花腰带》《快车道》两首歌表达了他在采风过程中的感受。“‘花腰带’是少数民族同胞穿在身上的腰带,我们以‘花腰带’为主题,另辟蹊径地用歌曲表达人们闲时的幸福感与获得感,以及舒适的生活状态。”5天的采风创作走过贵州多个地方,道路的通畅给杨启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他以《快车道》为主题创作了一首展示贵州道路变化的歌曲。
一首《山水贵客》曾感动了众多贵州人,也让曲作家王备与贵州结下了缘分。“这首《云中漫步》以贵州的交通为主题入手,希望将贵州‘万桥飞架’的震撼以音乐的形式传达给更多的人。”王备表示,贵州是民间音乐的瑰宝,这首歌的作曲难点在于如何在保证具有地域特色的同时,让歌曲具有更多现代化的元素,让它们融为一体。
在青年作曲家罗木果看来,贵州的多彩不仅仅是在于它的风情、风物和风景,更多的是这片土地上传统与现代和谐共生的感觉。作为彝族小伙,罗木果在创作《花想》时,将每个少数民族比作一朵花,它们生长在中华民族的大花园中,通过讲述花与花之间追求爱情的故事,来表达人们的美好追求在新时代得到实现的故事。
青年作曲家薛永嘉的《去贵州呗》以游客的视角描绘贵州之美,歌曲里透露着对贵州深深的眷恋。“音乐可以口口相传,风景也可以借着音乐口口相传。”薛永嘉说,希望可以让大家从歌曲中看到贵州之美,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作曲家阿说阿木与作词家玉镯儿合作推出的《故乡千里望》以安顺地戏为主题,将地戏文化以音乐形式呈现,在音符交错中书写600年家国情怀。作为贵州本土词作家,玉镯儿希望观众能够从音乐中领略贵州屯堡文化的魅力。
首发仪式上发布的10首歌曲,生动展现了贵州山水、民俗文化、发展成就,不仅是对贵州山乡翻天覆地变化的深情颂歌,更是中国乡村蝶变故事的生动写照。
文、图/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赵珊珊
编辑/刘立超
二审/姚曼
三审/黄蔚 陈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26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