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推进立法强化人工智能技术安全应用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4-09 01:5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法治日报

AI换脸精准诈骗难以防范 全国人大代表建议

推进立法强化人工智能技术安全应用□ 本报记者赵晨熙

□ 本报实习生郝嘉伟

在网络时代,眼见并不一定为“实”,也有可能是诈骗分子正在利用AI(人工智能)技术精准对你进行“围猎”……

来自内蒙古鄂尔多斯的李女士某天突然在微信上收到了老同学“贾某”的好友申请。其后双方在聊天过程中,“贾某”发来视频通话邀请,尽管李女士发现视频中的画面很模糊,声音也很卡顿,但确实看到了“老同学”的样貌,最终将40万元转到了对方所提供的银行账号上。所幸李女士发现事有蹊跷后报警,警方启动了紧急止付机制,及时将被骗的钱款拦截。

李女士遭遇的AI制造“老同学”诈骗案并非个例,《法治日报》记者注意到,近年来,随着AI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网络诈骗也升级了新手法,不法分子频频利用深度伪造等技术通过AI换脸、AI变声实施“精准”诈骗。

AI技术在带来新一轮技术变革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技术与安全应用的讨论。今年全国人大会议期间,多位关注AI发展与安全的全国人大代表围绕AI技术的安全应用建言献策,加快推进人工智能立法、为人工智能技术安全应用提供法治保障,成为多方共识。

深度伪造诈骗手段难以分辨

一家跨国公司香港分部的职员受邀参加总部“首席财务官”发起的一场“多人视频会议”,并按要求先后将2亿港元转到5个本地银行账户。其后,他向总部查询才得知受骗。后警方调查发现,这起案件所谓的视频会议中只有受害人一人是真人,其余“参会人员”都是经过AI换脸后的诈骗人员。

陕西省西安市某公司财务人员张女士接到老板的视频通话,要求她转账186万元到一个指定账号。因为视频中那个人的声音、面容都跟老板一模一样,且这笔款要得非常急,张女士没有犹豫便迅速转账。转账后,她将电子凭证发到公司财务内部群中,被老板询问这笔资金的来由时才意识到上当,最终报警保住了大部分被骗资金。

在这两起真实发生的典型案件中,受害人在转账时之所以没有丝毫怀疑,原因就是在高度仿真的面容与声音面前放松了警惕,这也正是当前不少诈骗团伙利用AI技术频频“得手”的最主要原因。

骗子实施AI换脸诈骗时,会深度伪造被骗者所熟知人的视频和声音,诈骗成功率非常高。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人工智能安全治理专委会专家薛智慧解释称,AI换脸过程主要包括人脸识别追踪、面部特征提取、人脸变换融合、背景环境渲染、图像与音频合成等几个关键步骤,其最核心技术包括三个部分,首先是利用深度学习算法精准地识别视频中的人脸图像,并提取如眼睛、鼻子、嘴巴等关键面部特征;其次是将这些特征与目标人脸图像进行匹配、替换、融合;最后再通过背景环境渲染并添加合成后的声音,生成逼真度较高的虚假换脸视频。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类诈骗案背后,同样暴露出用户个人信息泄露的严重问题。除掌握AI换脸等核心技术外,获取受害人的通讯录、照片库等个人隐私信息,也是“成功”诈骗的重要前提。

广东省深圳市某网络安全科技公司负责人肖坚炜介绍,很多公民个人隐私信息会在一些渠道被打包出售,这些隐私信息除了由行业内鬼窃取出售外,另一主要途径就是利用一些非法链接、二维码和手机App进行诱导套取。比如,某些小卡片上会有App下载地址,用户只要进行安装,或扫码去看直播、浏览网站等,其通讯录、照片等就可能被传到后台。

随意使用AI换脸存法律风险

事实上,当前AI换脸类诈骗中远不止视频杀熟一种套路。还有些诈骗人员会利用交友软件等渠道引诱受骗人进行视频聊天,然后通过软件截取受骗者面部特征,再通过AI技术合成黄色视频,以此来进行敲诈勒索。

“人工智能衍生出的各类新型手段,掩盖不了犯罪分子非法占有的目的。”近年来持续关注“AI与安全”话题的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富申评估咨询集团董事长樊芸认为,无论是电信诈骗,还是升级后的AI诈骗,违法者的目的都是不择手段去非法占有不正当利益,刑法、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等现有法律是可以对AI诈骗犯罪进行制裁的。

樊芸指出,当前部分网民随意使用AI生成换脸视频等行为,也存在法律风险。根据民法典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此,随意制作AI换脸视频可能涉嫌侵犯他人肖像权。民法典规定,对自然人声音的保护,参照适用肖像权保护的有关规定,因此这类行为同样可能涉嫌侵犯他人声音权。如果在未经著作权人授权情况下,私自利用AI换脸技术等“加工”他人作品,也涉嫌侵犯著作权。

AI换脸诈骗主要依赖于深度合成技术,对这一技术可能诱发的违法犯罪问题,相关部门也已关注并进行规范限制。

2023年1月10日起施行的《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为深度合成服务划定了“底线”和“红线”,明确了深度合成服务提供者的法定义务。比如,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深度合成服务制作、复制、发布、传播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信息;提供人脸、人声等生物识别信息编辑功能的,应当提示深度合成服务使用者依法告知被编辑的个人,并取得其单独同意;应当采取技术或人工方式对深度合成服务使用者的输入数据和合成结果进行审核等。

当前很多短视频平台和社交平台均要求用户上传AI生成的内容时要作明确标记,正是落实《规定》中提出的深度合成服务提供者对使用其服务生成或者编辑的信息内容,应当采取技术措施添加不影响用户使用的标识的要求。这些明确标记既可以提醒用户这是AI生成内容,也可以在需要时追溯内容来源。

2023年8月15日起施行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的基本规范,同时明确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的提供者和使用者的义务与要求,细化了监管部门的管理措施。

完善人工智能领域法律建设

据2023年工信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已达5000亿元,企业数量超过4300家。记者注意到,在国务院2023年度立法工作计划中,人工智能法草案被列入其中。在高速发展之际,多名全国人大代表提出,应不断完善人工智能领域法律法规建设,加快推进人工智能法出台。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电信抚州分公司云网运营支撑中心“宗强班”班长宗强指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犯罪手段迭代升级,虽然当前已有一些缓解安全风险的控制措施、技术标准等手段,但人工智能安全风险治理还需与管理手段相结合,健全人工智能安全政策法规至关重要。他建议推动人工智能相关立法工作,强化AI技术滥用法律约束,为我国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提供法律支撑。

“当前人工智能算法训练和使用过程中面临的各类数据安全、网络安全、隐私泄露等问题,已成为制约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的关键痛点,亟须形成一套可信人工智能技术标准和评估体系来加以规范。”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河南公司党委书记楼向平注意到,诸如人工智能侵权问题以及虚假生成内容的责任认定、人工智能生成物的可版权性以及权利归属、隐私保护问题等在当前法律制度体系中仍存在一定立法空白。他建议加快推动人工智能领域立法进程,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健康发展。在人工智能法颁布前,可通过在现有数据安全法、著作权法等法律规定基础上制定行政法规或发布司法解释等方式阶段性缓解人工智能发展中面临的法律问题。

楼向平还建议明确生成式人工智能“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管机制,要出台人工智能风险等级规范,针对不同类型、不同风险等级,施加不同的监管措施。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电信湖北公司党委书记张敏提出,应增强人工智能技术安全应用的法治保障能力,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快推进人工智能法的立法工作。

除加快推进立法外,张敏认为还应增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智能化安全合规的监管能力。比如,强化人工智能系统的安全性评估,加强对人工智能算法和模型的审计;严格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的基本要求,常态化开展安全威胁的智能化监测和处置;提升智能化防护水平,构建更加智能、安全的网络环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9 09: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北京日报既应注重“治当下”,还应兼顾“谋长远”——人工智能立法的总则与主线张凌寒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中国的《人工智能法》的出台还有多远
2024-06-03 04:36:00
...文转自:上海法治报□朱福勇与以往的专家系统或者领域人工智能不同,ChatGPT展现出人工智能不亚于人类的智力水平,用户与之对话,在互动中通过程序创造新内容,激发创造力,产生难
2023-04-28 13:18:00
...得者盗用、冒用他人身份顶替他人取得的入学资格,利用人工智能代写学位论文,以及学位授予单位非法授予学位等行为,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草案共7章40条,包括总则、学位管理体制、学
2023-08-28 15:30:00
张天任代表“人工智能在带来巨大机遇和利益的同时,也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经济、道德伦理等问题,启动立法研究、制定专门的综合性法律势在必行。”全国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团董事长张天任向十
2025-03-05 12:45:00
中国机器人立法:人工智能指导方针敦促各国将人性放在第一位
在今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中国发布了《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上海宣言》,这一官方指导方针呼吁各国共同努力,确保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的首要考虑是人类的福祉。科幻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Isa
2024-07-11 09:52:00
人工智能时代:拥抱未来并警惕挑战
...韵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部三级高级检察官编者按: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自其步入大众视野后,深刻影响并惠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同时也产生前所未有
2023-04-26 07:09:00
如何防止利用AI技术作恶?建立深度合成应用标识制度
随着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落地应用,类似AI换脸诈骗、“一键脱衣”等乱象层出不穷。据央视新闻近日报道,北京一程序员通过研发“一键脱衣”的AI软件,仅两个月批量制作了近7000张裸图,
2024-06-19 09:38:00
英国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图为2023年11月2日,在英国布莱奇利园,警察在首届人工智能安全峰会上执勤。新华社记者 李 颖摄近年来,英国人工智能产业快速发展,每年都有上百家小型初创人工智能企业孵化。202
2024-02-21 09:14:00
...tGPT横空出世,AI大模型赋能千行百业,汽车产业也迎来与人工智能科技企业的强强联合,前有百度、华为、小米等科技企业相继入局,又有奔驰、长安汽车、吉利等车企开拓创新。记者了解
2024-05-10 07:54: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聚焦2025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访谈|沈昌祥:发挥优势,不断筑牢人工智能安全底座
发挥优势,不断筑牢人工智能安全底座——访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 河北日报记者 李东宇摄2025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的主题为“可信数据赋能产业发展”
2025-10-18 08:25:00
10月17日,2025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一款AI绘画机器人精准识别人脸神态,快速绘画出人脸素描,被这只机械臂画得心服口服。(摄制:苏畅、白中豪、朱泊宇)
2025-10-18 08:27:00
深化开发利用,让高质量数据“动”起来——2025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探新之一机器人亮绝活、大模型总动员、虚拟空间沉浸体验……10月17日
2025-10-18 08:37: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薛尧)苹果iPhone17 Air昨日正式开启预售,这款取消实体卡槽、仅支持eSIM(嵌入式虚拟SIM卡)的新机
2025-10-18 08:59:00
近日,建设银行正式启动“‘享趣’玩·惠游中华”信用卡活动,为客户提供涵盖景区票务、特色餐饮、文创消费等多方面的用卡优惠
2025-10-18 10:41:00
海信贾少谦:AI重塑企业管理模式,打法要快,生意要慢
10月17日,第十五届中国管理·全球论坛暨首届“中国企业管理最佳实践榜”发布盛典在青岛举办。作为C50+2025年度轮值企业家召集人
2025-10-18 10:57:00
竹溪县数字经济产业链招商签约超亿元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白孟尧 通讯员 付延峰)竞逐数字经济新赛道,孕育产业链招商硕果。10月18日,湖北十堰竹溪县竹溪数字经济产业链招商暨2025“国芯一号”生态合作伙伴大会在桃花岛夯土小镇举行
2025-10-18 13:47:00
东南网龙岩10月17日讯(通讯员 陈碧霞)近日,工行龙岩漳平支行组织青年志愿者主动深入当地企业园区,精心开展集“个人金融产品精准营销”与“金融反诈知识普及”于一体的“一站式”综合服务活动
2025-10-18 16:32:00
烟台银行荣登2025上半年度高质量数字化转型十大典型案例榜单
近日,由中国信通院主办的以“洞见十五五”为主题的2025数字生态发展大会暨“铸基计划”年中会议在北京盛大召开。会上,烟台银行联合长亮科技申报的《DataOps赋能烟台银行建设高质量智能数据中枢》案例
2025-10-18 17:45:00
视源股份广交会展示AI全场景创新实力,机器人机器人系列产品亮相成焦点
在第138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上,视源股份以“AI+未来教育、AI+企业服务、AI+机器人、AI+生活”为主线
2025-10-18 18:18:00
本土智造重磅升级,医科达将八度亮相进博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博会)进入倒计时,作为八年“全勤生”,全球精准放疗先锋医科达将以“共建本土生态,共筑抗癌未来”为主题
2025-10-18 18:42:00
不用等到20号了!现在来京东11.11 iPhone 17 Pro系列可领300元惊喜券
每年11.11对于广大果粉而言无疑是换新的绝佳时机,无论是追求最新款还是预算有限入手上一代机型都能享受到极具吸引力的价格
2025-10-18 18:43:00
破局重构引领前行,联众优车持续锻造二手车服务新基建
近年来,在国内汽车消费结构持续升级的背景下,二手车市场已成为拉动汽车消费的重要引擎。特别是随着国家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推出
2025-10-18 18:43:00
从龙虎到鹤年堂 京东七鲜十月品牌日再造下一个老字号联名爆款
随着“养生年轻化”与“即食化养生”成为主流,当代消费者愈发青睐“轻松养生、即时进补”。如何让传统养生智慧通过自有品牌融入日常
2025-10-18 18:43:00
全时段畅飞 全年不限次:长龙航空“365畅飞卡”10月19日在京东旅行限时开售
国内随心飞历史新低,全时段畅飞、全年不限次!在推出海航随心飞,并创下2天超25万用户下单、2亿销售额的纪录之后,京东11
2025-10-18 18: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