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787年唐德宗打猎问一农民:百姓生活的快乐吗?农民:不快乐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1-25 10:37:00 来源:戏说三国

787年,唐德宗正在打猎时,突然问一名农民:“百姓生活的快乐吗?”农民毫不犹豫地回答:“不快乐。”

这一句话让当时的德宗皇帝陷入深思,背后似乎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真相。

为何一个普通的农民敢如此直言不讳?他的话究竟代表了什么?百姓的不满是否仅仅是表面的抱怨,还是深层次的问题?

唐德宗又会如何回应这个简单却充满震撼的回答?继续往下看,你会发现这不仅仅是一次普通的对话。

787年是一个丰收年,《资治通鉴》记载:“自兴元以来,至是岁最为丰稔。”

当时的米一斗值一百五十钱,粟是八十钱,唐德宗李适知道丰收后很是高兴,当即下令在丰收的地方由政府和籴。

787年唐德宗打猎问一农民:百姓生活的快乐吗?农民:不快乐

这本是为了扩粮养兵而由官府强制收购民间粮食的一种重要手段,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却出现了不少的问题,增加了民户的负担,政府对此采取了一些手段改善,但并没有什么效果。

这一年的冬天十二月初一,李适在新店打猎,路遇一农民,名叫赵光奇。

李适一时心血来潮想微服私访,就跟着到了赵光奇的家中,在聊天的时候,李适问:“百姓生活的快乐吗?”

赵光奇直接说:“不快乐。”

这个回答出乎李适的预料,他再问:“今年庄稼大丰收,为什么不快乐呢?”

李适确实想不通,在他看来,庄稼大丰收对于农民来说就是最快乐的事情,怎可能不快乐?

赵光奇就说:

“诏令不信。前云两税之外悉无它徭,今非税而诛求者殆过于税。后又云和籴,而实强取之,曾不识一钱。始云所籴粟麦纳于道次,今则遣致京西行营,动数百里,车摧牛毙,破产不能支。愁苦如此,何乐之有!每有诏书优恤,徒空文耳!恐圣主深居九重,皆未知之也!”(出自《资治通鉴》)

787年唐德宗打猎问一农民:百姓生活的快乐吗?农民:不快乐

780年,李适就下令实行由宰相杨炎提出的两税法,是在原有地税和户税的基础上统一各项税收而制定出的新税法,每年的夏天和秋天两次征收。

两税法颁布后增加了唐王朝的财赋收入,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广大贫苦人民的税收负担,调动了劳动人民的积极性,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税法渐渐变了,两税定额之外又有各种巧立名目的杂税。

或许是出逃奉天让李适认识到了钱财的重要性,也或许是对外战争的需要,总之,李适在位期间增加了不少苛捐杂税,比如榷酒、茶税、间架税和除陌钱。

以至于百姓“怨怼之声,嚣然满于天下。”

在这样的情况下,百姓如何快乐?唐德宗自然也就听不到他想要听到的回答。

赵光奇将百姓不快乐的原因告诉了李适,无外乎两点:

其一,政府说好的两税法之外没有别的徭役,但实际上并不是,两税法已经变了样,增加了不少的苛捐杂税。

其二,和籴实际上就是强行夺取粮食,根本不给几个钱,而且本来说好的就地买进,结果后来需要自己送往京西行营,动辄几百里地,车毁牛死人破产。

787年唐德宗打猎问一农民:百姓生活的快乐吗?农民:不快乐

就这样,百姓如何能快乐?

按理说,李适这个长年呆坐深宫和百姓隔着千万里的天子从赵光奇这里了解到了民间疾苦,怎么也得:

“按有司之废格诏书,残虐下民,横增赋敛,盗匿公财,及左右谄谀日称民间丰乐者而诛之。然后洗心易虑,一新其政,屏浮饰,废虚文,谨号令,敦诚信,察真伪,辨忠邪,矜困穷,伸冤滞。”(出自《资治通鉴》)

但李适并没有这么做,他的做法让人震惊,仅仅只是下令免除了赵光奇一家的赋税和徭役,却没有去想还有千千万万个赵光奇,这件事就这样解决了。

李适在知道民间疾苦后未必不知道该怎么做才是对天下万民有益的,但他或许是对敛财有了执念,并没有去真的解决这个问题。

而且后来李适在敛财上越来越不收敛,“宣索”、“月进”、“日进”等名目都出来了,韩愈在《顺宗实录》中记载:

旧例,宫中所需要的日用品,会由官府承办,向民间进行采购,这其中是有专门的规章制度的,但到了唐德宗贞元末年,这一切就变了。

787年唐德宗打猎问一农民:百姓生活的快乐吗?农民:不快乐

因为宦官插手了此事,由他们来直接办理,以低价购入宫中所需日用品,他们会派出几百人遍布各个热闹的街坊。

这些人被称为“白望”,顾名思义,就是不携带任何的文书和凭证,在街坊专门寻找所需要的东西,名为“宫市”,实际就是强取掠夺,随意用很少的钱财支付,比如用百钱购买数千钱的东西。

不仅很低价购买,还需要货主将东西送至宫内,而进宫还需要缴纳“门户钱”和“脚价钱”。

韩愈还列举了一个例子,说是有一次,一个农夫用驴子驮着柴到长安城里去卖,遇到宦官以“宫市”购买,宦官只给了数尺绢,还索要门户钱,要求农夫让驴子驮着柴送进宫内。

农夫不肯,想要将绢支付这个门户钱,这就算是直接将柴送给宦官了,但宦官不肯,他坚持说:“须汝驴送柴至内。”

不曾想这个农夫被欺负狠了直接反抗,说:

“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今以柴与汝,不取直而归,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

说完就直接殴打这个宦官,这件事惊动了李适,李适下令废黜了这名宦官,然后赐给农夫十匹绢。

787年唐德宗打猎问一农民:百姓生活的快乐吗?农民:不快乐

有意思的事,“宫市”并未因此而取消,甚至谏官御史数次上疏请求废止,李适都不听,依旧让“宫市”继续存在着。

直到后来唐顺宗继位,宫市才被取消。后来乾隆皇帝在提及李适时说:

“世之论德宗者,以为有三失焉:一曰事姑息,二曰任阉宦,三曰好聚敛。而不知其致乱之由,则在於用小人,而忌君子也。”

可见,李适的聚敛之名多么深入人心,当然,李适聚敛钱财并非用于个人享受,实际上李适本人很是清明节俭。

他继位后停了很多包括鹰鹞在内的珍禽异兽的进贡,山南枇杷、江南柑橘每年也只进贡一次用于供享宗庙,规定银器不得加金饰等等。

还裁撤了梨园使及伶官之冗食者三百人,又放出宫女百余人,尽可能减少开支,但即便如此,国库依旧空虚,李适缺钱,缺钱,缺钱。

这种缺钱随着出逃奉天和对外战争而加重,所以后来李适走上了聚敛钱财之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25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从租庸调到两税法:唐德宗如何逆风翻盘,重塑国家财政
公元780年,唐德宗李适在位的建中元年,宰相杨炎向皇帝上奏,提议改革土地赋税制度,旨在以“两税法”取代传统的“租庸调制”。这一举措引发了朝廷内外的广泛关注与讨论。唐德宗迅速批准了
2024-11-09 10:05:00
唐朝哪位清廉宰相,穷到连皇帝也看不下去
...也只是担任小小的溧阳县令一职。出身贫寒,见惯了贫苦百姓生活的艰辛,陆贽当官后,坚守本分,为官清廉,在官场上赞誉颇多,时任寿州刺史的张镒,欣赏陆贽的文采,更被他高尚的品德折服。
2024-02-26 17:28:00
唐德宗很会做买卖,他发明的“宫市”每年可以带来数千万钱的收益。以前,宫中的采办都由官府承担,但唐德宗觉得官员们贪腐严重,半数采购费用都被贪了,于是便将这项工作移交给宫里的太监。此
2023-05-03 15:18:00
陆贽:清廉宰相的传奇人生
...张。在乱世,很多官员通过关税来敛财,减少赋税,既让百姓生活安乐,也摒除了地方官员受贿的可能性。陆贽这种“以民为本”的财政思想博得了很多老百姓的好评。三、求贤若渴,任人唯贤能而
2023-10-20 08:54:00
大唐第一清官陆贽,为何穷得连皇帝都看不下去了
...养的教育,这使得长大后的陆贽才德兼备,很受人尊敬。唐德宗李适继承皇位后,为了让天下人才为己所用,他让黜陟使庾何等人到各地巡视,为他招揽人才。陆贽为了能将天下优秀的人才都招揽到
2023-08-07 21:46:00
重振大唐盛世:唐德宗李适与杨炎的权力博弈
公元779年,唐德宗李适登基即位,开启了他作为皇帝的治国之路。在这个动荡的时代,李适任命了流放途中的大臣杨炎为宰相,试图通过改革重振大唐的辉煌。然而,杨炎在推行两税法、整顿国家财
2024-11-09 10:06:00
此人当宰相太过清廉,皇帝担心另有所图,特传密旨:你多少贪点
...与这位前辈初次见面便相谈甚欢,二人结为了忘年之交。唐德宗手下重臣 陆贽被罢官在家期间,他思考了很多,总结出了数条做官的准则。虽然他的刺史前辈认为他说得非常好,但是如今的陆贽
2024-12-23 11:46:00
做了26年的太子,为何当了皇帝186天后就被退位
...并顺理成章继位的人,寥寥无几。唐顺宗李诵能够在父亲唐德宗去世后,继承皇位,也算是幸运的了。李诵这个皇位也是遭遇了种种磨难,眼看着妻子被杀,不受父亲重视、屡遭怀疑,兄弟觊觎他的
2023-02-21 22:10:00
他苦熬25年登基却变成哑巴,在位半年被儿子推翻
...的大臣逼迫成了太上皇。这个人就是唐朝的第11位皇帝,唐德宗李适的长子李诵。不显喜怒李诵出生于761年,此时安史之乱尚未安定。李诵是唐德宗李适的嫡长子,他一出生就被封为宣城郡王
2023-06-22 15:0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