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李群
一城秋色,满目江南。第六届运博会于9月12日至15日在江苏苏州举办。本届运博会延续前五届运博会的目标定位和“融合•创新•共享”主题,立足大运河全域,创新活动内容形式,强化区域联动和国际元素,旨在搭建大运河沿线城市文旅融合发展平台、文旅精品推广平台、美好生活共享平台。
大运河绵延3200余公里,纵贯2500多年,是我国文旅资源高度聚集的地区。本届运博会,将集中展示运河沿线优秀的文旅载体、项目、资源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旅精品。如果说大运河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巨著,那么江苏无疑是书中熠熠生辉的篇章之一。苏州枫桥景区的怡人景色和大运河川流不息的繁忙景象相映生辉,俨然是一幅姑苏城外运河繁华图;淮安段运河两岸风光秀丽,绿树成荫,与运河的碧水相映成趣,沿河而行,人们可以欣赏到迷人的水乡风光和独特的运河文化……事实上,当我们行走在大运河两岸,亦能感受水、城、人共生的故事。依托运河沿线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江苏各地精心打造了一批精品文旅线路。这些线路不仅串联起了运河沿线的多个景点,还通过举办各类文化节庆活动、推出特色旅游产品等方式,丰富了游客的旅游体验。
文化兴,古运河才能真正重生。大运河流淌着的不仅是奔流不息的河水,更重要的是绵延不绝的文脉。大运河用水的灵秀滋养着两岸人们的生活,在人们的生活中形成了当地特有的戏剧、传统技艺、民间文学、音乐舞蹈、工艺美术、民俗歌谣……今天它们被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运河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保护、传承、利用上下功夫,让古老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昆曲、评弹、桃花坞年画、苏绣、香山帮古建营造技艺等非物质遗产闻名遐迩……本届运博会设立“运河非遗品牌专区”,千姿百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人们了解和体验运河沿线的非遗打开一扇“全景式”窗口。
大运河赋予两岸城市和人民的,除了丰厚的文化遗产,还有开放包容的心态。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江苏是中国的开放大省,与世界各国在文化和旅游领域交流日益密切、成果不断发展。推动大运河文化旅游事业越做越大,既要“各美其美”,也要“美美与共”。“丝路与运河的邂逅”主题展,以“丝路”与“运河”的交流对话为主题,邀请“一带一路”沿线及北美、欧洲等国家驻华文旅机构和企业参展,特设法国、意大利等21个国家馆和中国港澳台专区,以展会促进“水韵江苏”与世界的交流,让运河文化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共同唱响新时代的“运河之歌”。
一条河,活了千年,浪涛“走”了千年,岸上人的生活也呈现了千年。运河美食文化展,以“寻味一水间”为主题,通过美食文化展陈、特色美食展销、美食制作展示,深度挖掘运河美食的文化内涵,阐释中华美食文化背后的风味人生。将古老的运河文明和现代人的生活融合在一起,这不仅是对运河文化的致敬,也是对现代文明以及俗世生活的问候。
在江苏这片土地上,流淌千年的中国大运河纵贯南北790公里,串联起吴文化、金陵文化、淮扬文化、楚汉文化等地域文化,成为江苏的美丽中轴。以“会”为媒,尽展千年运河新的生机活力,让更多人到江苏走一走、看一看,感受美的风光、美的味道、美的人文、美的生活,收获美的发现,留下美的回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12 12: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