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探索增收新模式 激发群众新动能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5-11 08:3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左江日报

探索增收新模式 激发群众新动能

——天等县用活“4333”工作法助力农民增收致富的探索

□ 许凤锦

天等县是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全县辖6镇7乡,总人口45.73万人,是少数民族聚居县,是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喀斯特地区。天等农民收入主要依赖于农业和农村经济活动以及务工收入。2023年,天等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9%,高于全国、全区平均水平,该县先后3次在自治区农村工作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

近年来,天等县始终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探索“4333工作法”(压实“四方”主要责任、壮大“三大”特色产业、用好“三种”就业方式、强化“三种”措施保障),破解资源受限瓶颈,以特色产业强农,以稳岗就业富农、兜底政策保农,推动脱贫人口收入稳定增长。2022年,天等县创新“易地搬迁+就业帮扶车间”模式被列为东西部协作工作调研广西站案例成果之一获全国推广;2023年,《广西天等:推行“1234”工作法 化解就业创业难题促农增收》在中国乡村振兴网刊登,并得到崇左市委主要领导的签批;天等县就业帮扶车间案例入选全球减贫最佳案例。

压实“四方”主要责任,夯实增收基础

一是压实县委、县政府增收工作“主体”责任。该县成立以县委主要领导为组长的促农民增收工作领导小组,编制印发《天等县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等一系列文件。成立脱贫人口(监测对象)持续增收工作专班,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亲自部署全县增收工作。二是压实部门“主推”责任。各专责小组、各部门制定切实可行的包含排查、测算、研判、分析等工作方式,确定产业扶持、就业帮扶、社会兜底保障等方面10个具体工作措施,共同推进农民增收工作。三是压实乡镇、村(社区)“主抓”责任。乡镇、村(社区)把增收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逐户排查,引导农户通过多种方式增加收入,确保每户都有收入来源。每月底,各乡镇、各村组织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干部、村“两委”干部召开“户户研判会”,对帮扶干部反馈的问题逐户研判、分析、解决。四是压实帮扶干部“主帮”责任。选派244名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扎根乡村一线开展驻村帮扶,实行计划到户、责任到人的帮扶制度,为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做好增收计划、提供致富信息、选定增收项目。

壮大“三大”特色产业,拓宽增收渠道

该县重点发展一主两辅(一主:肉牛,两辅:辣椒、优质稻)三大特色产业,以产业兴旺带动农民增收,拓宽群众增收渠道。一是紧紧围绕崇左市打造中国“富硒牛都”布局,积极谋划产业振兴,出台见犊补母、养殖栏舍先建后补、饲草加工补贴等8项优惠政策,对县内与牛产业发展相关的新型经营主体进行奖补,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全县牛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带动建成牛养殖小区187个,牛养殖户2.58万户,带动脱贫户6000多户养牛。大力推广“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农户”“集中养殖”等养牛模式,全县肉牛饲养量达13.77万头,遍布全县13个乡镇125个行政村,牛产业年产值达15.2亿元,养殖户户均增收5000元。首创肉牛保险牛脸识别技术,共赔付群众2264万元,受益3546户次。二是用好天等“指天椒之乡”品牌,通过土地、品种改良,推动指天椒特色优势产业提质增效,稳步提高农民种植养殖收益。2022年,天等指天椒酱获评崇左市唯一的“圳品”,推动年产量增长1000吨,户均增收1200元。2023年11月份,在第三届中国蔬菜品牌大会中,天等指天椒获评为最具影响力蔬菜区域公用品牌。三是做足天等富硒文章,新建3个富硒米加工厂,打造3个千亩连片富硒米种植基地,全县种植富硒米8000多亩,年加工1500吨,户均增收1300元。同时,运用产业奖补、小额信贷等政策鼓励脱贫户、监测户发展产业。2023年,共发放产业以奖代补5093.38万元,受益农户16046户,户均增收2848.22元。新增发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3838.58万元,受益869户。新种植甘蔗1.5万亩、坚果2600亩、桑蚕120亩,户均增收1221元。

用好“三种”就业方式,促进稳定增收

该县持续抓好就业帮扶,促进农民稳定增收。一是千方百计稳岗。用好天等—蓬江两地劳务协作机制和“三来三往”措施,通过“双向奔赴”,增加就业岗位。截至目前,全县脱贫人口务工规模54379人;通过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点对点”送工入企,内招外送“双轮驱动”促就业。今年全县为企业“点对点”送工940人。二是千方百计送岗。通过“智慧人社”平台、“零工超市”平台、村级LED显示屏等多渠道,开展送岗进村、送岗上门服务活动。目前,全县推送就业岗位26批次6355个岗位。依托“春风送岗促进发展·精准服务暖人心”等就业专项服务活动,将微型招聘会开到乡镇、社区、村屯,为企业和城乡劳动力搭建供需平台,为返乡回流人员开辟就业招聘绿色通道,实现返乡回流人员再就业394人。三是千方百计拓岗。统筹乡村振兴、林业等部门,大力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无法外出务工的脱贫人口(含监测对象)劳动力上岗就业。目前,全县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4036人。大力建设帮扶车间带动农户就业,全县建成就业帮扶车间339家,累计带动群众就业2.23万人,吸纳脱贫人口就业8028人,形成“一园两区三带九街”发展格局,就业帮扶车间转型升级为“乡村就业工厂”有10家。

强化“三种”措施,做好增收保障

一是用好资金保障稳收入。开展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保障特殊困难群体基本生活。2023年,累计发放城镇和农村低保对象补助金27.24万人7048.58万元;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9672人770.69万元。此外,该县在全国首创“防贫保”普惠型综合保险,将全县农村人口全部纳入防贫保险范围,该模式入选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金融支持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典型案例”的“十佳案例”和人民网2023普惠金融“优秀案例”。二是用好“以工代赈”稳增收。对没有外出务工的脱贫劳动力,引导通过“以工代赈”方式参与乡村振兴基础设施项目建设,2022年以来,全县以工代赈项目52个,带动就业776人,发放工资530.27万元,人均增收6833.38元。三是用活项目管护促增收。对超过60岁不宜安排公益岗的脱贫人口(含监测户),引导他们参与乡村建设、村级公益事业项目管护工作,实现人均增收3000元。

(作者系天等县委副书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1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天等镇:“四强化”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本文转自:左江日报天等讯 今年以来,天等县天等镇紧盯“农民增收”主线,以增加生产、劳务收入为基础,以财产性收入为重点,转移性收入为辅助,推动四大类收入结构良性发展,有效促进农民持
2023-07-03 09:32:00
崇左天等:创新治理模式 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了收入,更为可贵的是树立生活的勇气。”近日,崇左市天等县天等镇龙岩社区易地搬迁群众梁太岗激动地说。志愿服务队深入车间进行安全生产宣传。陈新摄易地扶贫搬迁是为了解决“一方水土不
2023-01-21 22:33:00
...天等讯 就业是民生之本,牵动千家万户的生活。2022年,天等县围绕“三个聚焦”精准发力,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千方百计促进充分就业,提升就业质量,保障劳动者待遇和权益。聚焦就业创
2023-01-03 09:19:00
天等县:“三站四会五家”治理模式贴心服务“新市民”
...有一些不方便,也容易引发矛盾。”近日,居住在崇左市天等县最大的易地搬迁安置点龙岩社区的居民苏文进说,已经搬过来四五年了,小孩上学、老人就医都很方便,自己还在社区里做治安协管员
2023-03-13 17:18:00
...求和十一个方面重点任务,准确把握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天等县就业机会较多、农村交通便利、环境宜居,要充分发挥这些优势,积极谋划工作,凝心聚力推进天等经济社会发展。欧正代表认为,报
2024-02-04 09:20:00
天等县以“三个聚焦”激发乡村振兴人才活力
...:左江日报聚焦“产才融合”“组团协作”“机制完善”天等县以“三个聚焦”激发乡村振兴人才活力天等讯(特约通讯员 农桂兰 通讯员 方小珍)近年来,天等县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党建
2024-04-01 09:18:00
...等水泥有限公司因需要办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碰到困难。天等县市场监管部门了解到情况后,积极与广西北部湾银行对接,主动联系该公司法定代表人,帮助其通过“政银合作”平台,成功办理知识
2023-02-17 13:29:00
努力实现富民强村梦
...元,非常感谢政府提供这么好的务工机会。”日前,正在天等县天等镇洪岭村千亩蔬菜种植基地里和技术员搬运菜心的村民黄桂花高兴地说。今年以来,天等镇洪岭村创新推行“134”发展模式,
2022-12-27 09:08:00
...好了,真是太方便了,服务太暖心了!”12月20日上午,天等县政务服务中心的“政务晓屋”迎来了进驻以来的第一笔业务,来自安徽省宿州市泗县的孙先生通过“政务晓屋”,先后连线了天等
2023-12-22 22:26: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