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磨刀匠影                 □范宝琛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3-12-23 01:3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半岛都市报 前段日子回农村老家,老屋门前的拐角处豁然出现一个磨刀匠的身影。他有着和外公一样的佝偻身躯,微笑的样子也颇有几份相似。欣赏着磨刀匠熟练的磨刀技艺,我的眼前不由浮现出外公慈祥的面容。

儿时的记忆里,每到农忙季节,村子里的大街小巷时常传来“戗菜刀、磨剪子”的悠长吆喝声。细心的母亲辨认一阵子,就会吩咐我去街头上看看是否外公来了。

我一溜烟地跑去大街。靠墙根的阴凉处围满了瞧热闹的人群,外公瘦小的身子骑坐在一条长板凳上,埋头在磨刀石上“唰唰”地磨个不停。一副油亮的挑担,盛着几块粗细不一的磨刀石和一把细长的戗子,托起了外公简单而枯燥的磨刀匠生涯。

我喊一声外公,他咧开嘴笑着说,忙完了手里的活计,咱就回家吃饭。他微弓着身子,两只手颇有技巧地握住刀柄和刀身,浑浊的水流儿沿着磨刀石肆意地流淌下来。

围观的人大多是外公的常客,对外公的磨刀技艺夸赞不已。好多人说,村子里来过好几个的磨刀匠,就数东庄老于头的手艺了得,再钝的刀剪,到了他手里也变得光亮锋利了。

听到大家伙七嘴八舌地讨论外公,我心里美滋滋地乐开花,寻思等自己长大了,也要学精外公的手艺,挣大把的票子给外公花。

村里人听到东庄的老于头来了,不迭地拿出不称手的家把什找外公打磨。看到围拢的人越来越多,我赶紧拽起外公的胳膊,嚷嚷着红烧肉都凉透了。外公只好撇下手里的活计,手脚麻利地收拾好挑担。临走时不忘招呼一声,实在抱歉,如果有急用,尽管来家里取。

母亲早已炖好了香喷喷的红烧肉,外公不停地给我夹肉,小孩子多吃肉才长得快。我早已饥肠辘辘,狼吞虎咽吃得满嘴流油。

外公不会骑车,从东庄挑着担子颠簸来西庄,要步行一个多小时。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好多匠人跟外公一样,习惯推着独轮车或者肩驮着一副挑担,风餐露宿串乡走村讨生活,饿了啃几口干粮,渴了去临近人家讨碗水喝。为节省开支,往往出门几天才辗转回家。

很多时候,母亲明知道外面招揽生意的匠人不是外公,也会让我端一碗热乎乎的饭菜送出去。母亲懂得走村匠人讨生活的不易,看不得和外公一样的匠人吃不上热乎饭,她只希望自己微不足道的一点善举,能换来漂泊在外的外公平安地度过每一天。

或许是血缘亲近的缘故,外公最喜欢来西庄做生意。无论母亲多么繁忙,也忘不了喊上外公一起回家吃饭。风尘仆仆的外公进了家门,习惯地从衣袋里掏出几粒糖果或糖葫芦,我撒娇地依偎在外公怀里,心疼地抚摸他粗糙手指上一道道的血口子。抬起头,时常迎上母亲滴落的泪花。

时光逐渐老去,我慢慢长大了,时不时地缠着外公学些磨刀的手艺,外公乐呵呵地笑着,满脸皱纹雕刻在匆匆的岁月里。

我初中毕业后去县城上班了,村子里打铁匠、修鞋匠、焗锅焗盆匠的身影走马灯似的换来换去,可好长一阵子,我再没听到街头上传来外公熟悉的吆喝声。

多年后我蓦然醒悟,这些独特的传统手艺已渐行渐远了,可生命里那个亲切的身影再也不会出现在西庄街头。外公走得太匆忙,甚至还没来得及品尝我孝敬他的那份香香的糕点,也没教会我“戗刀磨剪子”的技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3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武汉磨刀匠靠精湛手艺月入过万
...刀。磨了30多年刀,因为手艺精湛,孙旭国是远近闻名的磨刀匠。他一年磨刀近2万把,靠磨刀月收入能过万元。孙旭国给他的磨刀摊取名“孙不二”。“我磨刀、做人都讲究个‘说一不二’,本
2024-01-10 04:46:00
...菜刀、剪子一把又一把,但从未见他收过一分钱。这位“磨刀匠”名叫王绍雨,今年72岁,是高米店街道郁花园社区的一名老党员。从2016年开始,他免费为居民磨刀,至今已经坚持了8年。
2024-08-23 09:20:00
江苏农商联合银行携手紫金农商银行开展金融科技活动周宣传
...顺序叫号:“下一位是‘陌生链接不点击’的李大爷!”磨刀匠王师傅的摊位旁,工作人员给等待的居民展示“数字人民币支付立减”活动,手把手教他们使用手机钱包。居民刘女士体验后笑道:“
2025-06-09 23:00:00
安庆市迎江区龙狮桥乡:“邻里十八匠”便民服务暖人心
...狮桥乡以“最初500米”为出发点,在辖区内发掘剃头匠、磨刀匠等传统领域匠人以及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等新兴领域从业者,组成“邻里十八匠”便民服务队伍,通过线上平台收集群众
2024-07-12 18:21:00
原创古代“九佬十八匠”是指的哪些人?
...九佬十八匠”是古代对民间手艺人的泛称,比如剃头匠、磨刀匠、木匠、吹糖人等等,都属于这类人。“九佬十八匠”和“七十二行”的意思差不多,过去民间并非仅“七十二行”,同样古代也并非
2025-04-20 13:17:00
为老“搭把手” 托起“夕阳红”
...年人不出门就能解决这些难题,社区请来了专业队伍,由磨刀匠、裁缝、水电工、配钥匙师傅等社工组成,为社区老人提供免费服务。在“便民集市”上,范庆华老人首次体验到了“搭把手”的优质
2023-12-15 07:58:00
苏州园区海德社区:“小空间”传递“大温暖”
...园区斜塘街道海德社区的便民服务亭,缝纫机的哒哒声、磨刀匠的吆喝声、理发剪刀的咔嚓声与居民的谈笑声交织成温馨的生活图景。暖心服务,小修小补显温情“现在裁缝店难找,这里的师傅手艺
2025-05-19 12:02:00
四川简阳: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一条街”
...的正确价值观。常态化开展“小修小补修理铺”“流动的磨刀匠”“共享工具间”“温情暖语”等既便于群众参与,又能解百姓忧、暖百姓心的特色服务品牌。近年来,依托文明实践一条街每年开展
2024-06-07 12:58:00
修修补补抚人心 | 睡前聊一会儿
...:“以前东西坏了都想着修修修,现在都想着换换换”。磨刀匠在“幸福格子铺”内为社区居民提供磨刀服务。图片来源:新华社“世界破破烂烂,总有人在缝缝补补”,生活如此,物件更是如此。
2024-09-06 21:00: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珍爱网白皮书揭秘青年婚恋观:门当户对背后的幸福密码
在爱情里,我们总信奉“真爱无敌”仿佛只要有爱,一切困难就都能迎刃而解。但当我们真正踏入婚姻的殿堂,面对生活的琐碎和现实的考验时
2025-11-17 10:55:00
拒绝起点焦虑,让教育的“赢”走出一时快慢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不少家长大搞“超前学习”,小学生忙着上初中课程,有的甚至提前学完初二重点课程……媒体调查发现,在“双减”的背景下
2025-11-17 14:29:00
花满院落四季暖 情融烟火润春生
金秋时节,阳光透过梧桐叶的缝隙,洒在群鹏超市的门前。门檐上贴着红火的拉花,风一吹轻轻晃。只要一进小超市的门,就能闻见淡淡的花香
2025-11-17 14:33:00
梦中圆梦
夜里,从梦中醒了,不知是几点。仔细回味、品咂刚才的梦,“梦中圆梦”4个字跳出脑海。是的,真是在梦中圆梦。梦中,我回了六平房
2025-11-17 18:21:00
超越血脉的亲情
在岁月的长河中缓缓溯游,妹妹恰似一束光,从悠远的时光深处款款而来,温柔地照亮了我成长路上的每一道裂缝。妹妹比我小3岁,生得玲珑俊秀
2025-11-17 18:22:00
“只是一层薄薄的土 人与人就再难相见了” 初中生回忆去世的奶奶感动全网
“只是一层薄薄的土,人与人就再难相见了。”“奶奶明明没吃,却和我一样开心,幸福从罐子里跑了出来,弥漫了整个屋子。”近日
2025-11-16 07:58:00
提醒老人接娃 活动室装上“放学铃”
“叮铃——”清脆的电子铃声响起,正在活动室排练舞蹈的老人们停下动作,互相道一声“下午见”,便匆匆赶往学校接孩子。社区活动丰富多彩
2025-11-16 15:37:00
鼻孔塞入异物 深夜送医取出
2岁孙子出于好奇,将一粒花生塞入鼻孔,爷爷尝试多种方法均未能取出。11月15日晚,网格员接到求助后,立即开车将孩子送往医院
2025-11-16 15:37:00
孩子头上磕了个包? 头皮血肿的紧急处理与护理误区
客厅里突然传来“砰”的一声闷响,紧接着是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声。冲过去一看,宝宝额头鼓起一个大包,或是后脑勺磕在了桌角,慌乱之中
2025-11-17 04:59:00
孕妇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孕期不仅是孕育生命的美好时光,也是女性心理变化最为复杂的阶段。随着体内激素水平的波动、身体形态的改变以及对未来角色的期待与担忧
2025-11-17 04:59:00
从反思到前行:教育教学中的点滴感悟
教育的旅程,是一场漫长且温柔的修行。它没有惊天动地的轰鸣,却有着细水长流的力量。身为一名教师,我时常在课堂的细节之内、学生的眼神之中
2025-11-15 05:22:00
【天眼快评】男孩总把牛奶给同学喝,一句“他没有妈妈”,让人瞬间破防
近日,河南一位妈妈与儿子的对话,让“一盒牛奶”成了全网热议的温暖符号。这份藏在牛奶盒里的善意,没有惊天动地的情节,却在层层转折中
2025-11-14 16:12:00
【天眼快评】养儿防老变成养儿挨打?九旬老太被亲儿子暴打,家丑背后是犯罪
我真的气到手抖!你们看到那个视频了吗?江苏常州,一个中年男人,先对90多岁的老母亲厉声质问,然后揪住头发,一巴掌一巴掌往脸上扇
2025-11-13 12:00:00
爱不该只放在心上 珍爱网倡导勇敢表达的力量
在爱情里,有些感情藏在心底,却从未说出口。有人以为“懂我无需多言”,却忽略了真心若不表达,往往会在沉默中被误解、在等待中被消磨
2025-11-13 16:41:00
“詹胡涛加油,你的座位我们一直留着”!安徽18岁少年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不久后病逝
大皖新闻讯 以詹天佑为榜样,梦想是造出最好、最安全的火车......今年夏天,来自安徽太湖的18岁少年詹胡涛考取了心仪的大学
2025-11-13 19: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