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立冬养生:补宜适当平补兼顾养阴润燥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1-06 22:20:00 来源:康之道

“立冬”节气到了,作为冬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冬意味着冬季的来临。中医的养生之道是顺应自然,根据岭南的气候特色,广州初冬的“冬意”未浓,气温不算低,进补方式建议适当进行平补,兼顾养阴润燥、补脾健胃。

A、盲目大补,易致上火

冬天是进补的好时节,似乎气温骤一下降,羊肉驴肉等滋补食物已经频频出现在餐桌之上。中医师介绍,刚一入冬,岭南的气候比起北方要温暖很多,不宜马上食用温热大补的食物,如羊肉、驴肉、人参、鹿茸等,否则容易导致“上火”,待到三九寒冬时才可适当食用温热之品。建议初冬多吃平补甘润的食物,如鸡肉、猪肉、鱼肉等。

进补也要因人而异,男女老幼的体质虚实寒热各有不同,如果盲目进补,反为不利。专家强调,冬季进补应根据个人体质强弱、胃肠功能好坏等个体差异而定,根据实际情况和气候变化循序渐进地清补、平补、温补、大补,切忌胡乱进补、长期大补、偏食偏补。

B、初冬进补,先健脾胃

立冬后如何进补呢?中医四时养生的基本原则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中医师解释,尽管已经立冬,但广州的初冬仍受深秋“尾巴”的影响,仍然会有“干”的症状,如口干、咽干、唇干、鼻干、大便干结、皮肤干燥等。因此,“燥则润之”,中医师表示润燥应以生津、润燥、养肺为主。建议食用太子参、玉竹、枸杞、百合、无花果、雪梨、银耳、木瓜等滋润养阴的食物。

另一方面,立冬后进补,调养脾胃也很重要,因为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就是说,冬季进补能不能达到高效,关键在于脾胃受不受补。因此,冬季进补养生要从养脾胃开始,建议多用党参、淮山、芡实、五指毛桃、栗子等补益脾胃之品。

C、养生重点,补肾防寒

中医认为,冬季进补讲究养补肾。中医师介绍,向来有冬季养生重点是“养肾防寒”的说法。尽管目前气温不算低,但立冬过后气温必定是日渐降低,表现为阴盛阳衰,这些日渐增加的寒气容易损伤人体阳气。中医师表示,肾为先天之本,是人体各种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肾气充盈,则精力充沛、筋骨强健,肾气亏损则阳气虚弱、腰膝酸软、易感风寒。因此,此时可以适当进食补肾食品,如芝麻、淮山、核桃、栗子、黑豆、海参等,以帮助机体抵御寒冷。

D、早卧晚起,保证睡眠

中医讲究养生要顺应自然,入冬后,自然界的阳气渐趋潜藏,阴气渐盛,这个时候的起居作息应注意保养内在之阴气,首先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对于成年人来说,一天最好能保证8小时的睡眠时间,如果晚上的睡眠时间不足,可在中午补睡半小时到一小时。充足的睡眠能有效恢复精力、养阴培元,有益于在冬季阳气潜藏,养精蓄锐。

另外,应该早卧晚起,建议每晚最迟不超过11点入睡。值得注意的是,此时气温不算低,加衣加被不要太过,让身体有时间去慢慢适应天气的变化,可增加人体耐寒的能力。因此,睡眠时的被子应该以暖和、轻柔为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6 23: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养生保健应该注意什么呢
...害。饮食调养方面,考虑到春季护肝和阳气生发等特性,宜适当多吃具有辛甘发散的食物,如油菜、香菜、韭菜、洋葱、白萝卜、茼蒿、大头菜、白菜、芹菜、菠菜等蔬菜。防时疫立春之后,天气由
2023-06-26 14:50:00
养精蓄锐护健康 中医专家 为你支招“大雪养生”
...此时需注意藏好精气。首先,在生活起居方面,大雪时节宜适当早睡晚起,以养足体内阳气。她建议等早上太阳出来以后再起床,而晚睡时间最好在10点前,最晚不要超过11点,每天尽量能保持
2023-12-08 07:27:00
湿热来袭 注意健脾
...胃,促进体内湿热的排泄为主要调养方向。因此,她建议宜适当多吃有健脾祛湿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山药、薏米、冬瓜、扁豆等;也可吃些绿豆、西瓜消暑;忌食肥甘厚味、甘肥滋腻、生湿助湿
2024-05-20 07:43:00
如何提升脾胃功能,提升人体阳气?
...液循环,排出体内寒湿,提升阳气。药物调理1. 中药:在中医师的指导下,可以使用健脾温阳的中药,如黄芪、白术、干姜等。2. 保健品:适量服用一些保健品,如人参、鹿茸等,但需注意
2024-10-08 18:02:00
霜降过后调养脾胃(中医养生)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张 晋《 人民日报 》( 2024年11月01日 第 19 版)霜降过后天气明显转凉,饮食生冷或穿衣不慎就容易感受寒邪,寒邪伤及脾胃阳气,尤其是原本脾胃弱的人群
2024-11-01 06:04:00
今日立夏 养生要注意这几点
...开胃健脾、增进食欲,防止肚腹受凉及感冒。同时,夏季宜适当多食红色的食物以养心,如西瓜、樱桃、番茄、胡萝卜、红豆、牛羊肉等。另外,夏季气候炎热、暑热当令,心火易于旺盛,容易出现
2023-05-06 09:10:00
...,春天的气息愈加浓厚。春季是四季之始,也是一年之中养生的好时候,做好养生功课,可以为接下来一整年的健康打好基础。具体如何养生?一起听听专家怎么说。雨水过后,冰雪消融、雨量增多
2024-02-20 07:42:00
养生有道,“胃”病先防——赵晨医生
...”“忧思伤脾”等,就是讲的情绪致病,因此人的情志在养生中有重要作用。情绪异常就会导致肝气郁结,从而出现肝气横逆犯胃或横逆克脾,导致脾胃不和,脾失健运,胃失通降,胆汁排泌不畅,
2024-05-07 19:30:00
中医怎么看待喝冷饮、吹空调等消暑方法?三伏贴适用于哪些人群?
...此在选择消暑方法时,需要考虑到身体的实际情况和中医养生的原则。喝冷饮:中医的看法与建议在酷热的夏季,许多人习惯通过喝冷饮来降温解暑。然而,中医认为过度依赖冷饮会损伤脾胃,导致
2024-07-24 18:03: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