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南明弘光朝廷的联虏平寇策略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1-02 22:00:00 来源:戏说三国

明朝崇祯十七年,即西元的1644年,崇祯皇帝在煤山选择一死了之。崇祯帝之死意味着崇祯朝廷对明朝长达十七年的救亡运动宣告破产。但是,晚明的动荡局势还是延续的。

南明弘光朝廷的联虏平寇策略

明朝是一个拥有两套六部的王朝。这意味着虽然主本的北京朝廷破产了,但副本的南京六部,可以立马组建新朝廷,然后对大明朝的实际控制区发号施令。因此当崇祯帝过世的消息传到南京六部以后,南京六部的文武百官开始商议拥立新皇帝了。经过一番争议之后,万历帝的孙子朱由崧被拥立为皇帝,这便是南京的弘光皇帝。

弘光帝登基的时候,北方李自成的大顺朝已经被清军赶出了北京。众所周知,清军入关是被吴三桂请进来的。在后世,吴三桂放清军入关被视为他汉奸生涯的开始,但其实在当时的弘光朝廷眼里,吴三桂的行为是符合弘光朝廷的意志的。为此,弘光帝还派人去北京册封吴三桂为公爵,并给予了吴三桂大量赏赐。因为弘光朝廷也认为南明想要解决农民军问题,就得联虏平寇:就是请东虏(女真人)来打农民军。不过后来的历史我们很清楚:治国如同治病,弘光朝廷想给大明朝治疗农民起义这个病,于是用了东虏这个药,而东虏这个药确实药到病除:因为不论是张献忠还是李自成,都被清军消灭了。但后遗症也大:因为南明也被清朝赶下海了。

那么问题来了,弘光朝廷就没意识到清军入关的危害性?这个问题其实仔细研究很有意思。

1、联虏平寇的背后真相

按照弘光朝廷的观念,联虏平寇有过成功经验:比如唐朝时期,唐朝面对来势汹汹的安禄山叛军,于是选择从回纥借兵,来打击安禄山叛军。唐朝的这个手段,为唐朝续命一百五十年。既然有如此成功经验,为什么南明不能照抄?

当然很多书上认为,弘光君臣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变量:那就是唐朝虽然借助回纥军队来弹压安禄山的叛军,但是唐廷自己掌握的武装力量,也足以防止回纥人鸠占鹊巢。但其实这种说法仔细想想,也未必能站住脚。

南明弘光朝廷的联虏平寇策略

首先我们要确定:回纥人之所以没有鸠占鹊巢的原因,有两点。其中之一固然是唐廷所能掌握和号令的武装力量,足以顶住回纥人的入侵,但是,除此之外,回纥人当时的文明开化程度,还不足以让他们在中原建立统治,所以,对回纥人来说,在京城里抢夺一些金银财宝和人口的性价比,要比占领他们无法统治的中原要现实很多。事实上隋朝崩溃以后,很多隋末群雄(包括李渊父子)都和突厥人不断勾结,而如此局面下,突厥人也没有入主中原,原因也是如此:突厥人不具备在中原建立统治的能力。

其次,对于南明来说,南明君臣除了该知道唐朝联虏平叛的成功先例之外,更该知道北宋联金灭辽的故事:北宋道君皇帝好大喜功,在辽处于风雨飘摇的状态下,联络金国一起夹击辽朝。最终导致自毁长城:北宋也随之被金灭掉。这个经验教训其实南宋一直铭记:所以在蒙古大规模入侵金国的时候,南宋朝廷也希望能够以金国为南宋的屏障,来顶住蒙古人的进攻。但奈何金宣宗不这么想,反倒觉得,在蒙古人那里丢的土地,应该从南宋这边找回来,迫使南宋不得不选择联蒙抗金。

而对于南明朝廷来说,弘光初年南明朝廷面对的局面,更可以类比为联金灭辽:毕竟,早在崇祯帝在位期间,就有明朝的知识分子将清国称为“北廷”,即认为清国在治理能力方面,完全有资本和明朝分庭抗礼。因此崇祯/皇太极时代的明清关系,绝对不是回纥和唐这样的关系。甚至对于当年的金朝来说,金灭北宋以后需要找伪楚、伪齐这样的代理人来间接统治中原,而清完全有实力对中原建立直接统治。这一点,崇祯时代的知识分子是足以意识到的,那么,弘光时代的知识分子更该意识到。

所以,弘光朝廷做出联虏平寇的决定,并不是弘光朝廷没有意识到清朝有占领中原的图谋。

2、弘光朝廷的盘算

弘光朝廷联虏平寇,有一个细节是和北宋联金灭辽是不一样的。那就是北宋在联金灭辽之前,北宋和大辽之间存在长达百年左右相安无事的太平局面。因此道君皇帝是存在选择余地的:即选择坐视不理,或者选择支持辽顶住金,以及联金灭辽。对于道君皇帝来说,自己有三个选项,其中最合理的,其实是支持辽顶住金。但是,道君皇帝选择了一个最要命的选项。

南明弘光朝廷的联虏平寇策略

但是李自成的大顺和张献忠的大西和南明之间并非如此,按照南明朝廷的观念:大顺朝在占领中原以后,必然会考虑南下进攻南明,而大西朝也有可能沿着长江南下进攻南明。所以对于弘光皇帝来说,最大的隐患就是直接能威胁到自己的大顺朝。因此,即便是弘光朝廷想置身事外,也是不现实的——说直白些,弘光帝只有一个选项:那就是联虏平寇。

当然,对于清军入关以后的情况,弘光朝廷也有过心理准备。按照弘光朝廷的想法:清军入关以后,南明可以主动向清朝求和,然后以南北朝的姿态偏安南方,复制当年东晋和北方胡人对峙的局面。当然从后来的历史来看,弘光君臣的想法太过一厢情愿。

但是,归根结底来说,弘光朝廷的武装力量太弱,既打不过农民军,也打不过清军,所以,在没有强大实力做后盾的情况下,弘光朝廷怎么折腾都是一死,包括联虏平寇。

所以说,联虏平寇与其说是一种荒唐、愚蠢,其实更多是一种无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3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南明的弘光朝廷有几十万人的军队,为什么很快就垮掉?
导语:南明弘光朝廷的覆灭,几十万大军不战而降,弘光朝廷自身应负主要责任。崇祯自杀、明朝灭亡后,由于明朝实行双京制,南京还有一套机构完整的政府班子,运转正常,其主导者是南京兵部尚书
2023-07-04 12:42:00
为何仅仅存在一年的弘光政权的知名度很高
...绍武政权、鲁王监国、永历政权等大小十余个政权,史称南明。但是在这些政权中有一个却是在各类南明政权中知名度和存在感比较高的,但奇怪的是它却仅仅只存在了一年时间,究竟是什么让它在
2024-05-08 18:45:00
南明弘光王朝: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也没逃过一年的命运
南明的弘光王朝拥有完备的官僚机构和强大的军事力量,是清朝极大的隐患。满清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可当时满清的注意力都在李自成身上。历史这般惊人的相似,这让我们不禁想起了两宋。南明的官员
2023-11-18 14:57:00
南明悲歌:从联虏平寇到满清灭明
...祯十七年三月,李自成推翻了大明王朝。然而也在此时,南明悄悄在南方成立了,然而可惜的是,南明小朝廷存在时间很短暂,只有三四十年,比起之前的南宋一百五十多年远远不如,所以南明没被
2024-04-14 19:39:00
南明最失败的战略联虏平寇,错失收复中原最佳良机
...僚在南京拥立福王朱由崧为帝,年号弘光,是为弘光帝,南明弘光政权成立。然而,弘光朝廷上上下下都是些鼠目寸光之徒,他们只顾眼前享受,哪管以后洪水滔天。5月28日,弘光朝廷册封吴三
2023-07-19 17:55:00
弘光政权的错误选择:联虏平寇
对于南明,我们常常不愿多提,国破家亡的一段血泪史带给现在的人更多的是不解。汉朝可以和亲,唐朝可以赐婚,宋朝可以用岁币,为什么中国的封建制度玩了二千多年,到了南明,这套制度就玩不转
2023-02-04 14:25:00
崇祯殉国后,不甘灭亡的南明小朝廷顽强抵抗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王源鸿冯友兰先生曾说过:稽之往史,我民族若不能立足于中原,偏安江表,称曰南渡,南渡之人,未有能北返者……风景不殊,晋人之深悲;还我河山,宋人之虚愿。而这驱逐鞑虏
2023-05-03 19:34:00
李自成的南明朝廷为什么不到一年就灭了
...有数十万带甲兵士,这个数字是清军的数倍;经济方面,南明拥有全国的财赋中心,足可打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人心方面,江南官宦、士绅、百姓鼎力支持南明朝廷,誓死捍卫中华正统。可最终
2023-05-17 15:48:00
南明兴衰:气数、军阀与清军的围攻
...和东晋,其次就是南宋和北宋以及后来人们熟悉的明朝和南明。明朝是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王朝,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对明朝的了解肯定是非常多的。崇祯十七年,李自成率先进攻到了京
2023-12-02 08:5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