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银龄教师的故事|伉俪育桃李 追梦在边疆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3-09-06 15:2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新华网

银龄教师的故事|伉俪育桃李 追梦在边疆

周月梅与在退休前在武汉大学管理学院任教的丈夫刘伟教授

近期,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国家银龄教师行动计划,全方位推动退休教师参与各级各类教育工作。国家银龄教师行动计划主要涵盖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终身教育和民办教育五大领域。参与基础教育领域的线下银龄教师年龄一般应在65(含)岁以下,其他教育领域一般应在70(含)岁以下,线上银龄教师年龄可适当放宽。教育部于2018年启动实施中小学银龄讲学计划,2020年启动实施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累计招募2万余名中小学退休教师,近1000名部属高校、部省合建高校等“双一流”建设高校退休教师开展支教支研。

2016年,在三尺讲台辛勤耕耘近四十年的周月梅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统数学院光荣退休。年轻的时候,周月梅曾经在农村中小学教过书,从那以后她就一直惦记着农村学生。2020年,周月梅与在退休前在武汉大学管理学院任教的丈夫刘伟教授一同报名参与了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来到了滇西应用技术大学(下称“滇西大”)支教。这对伉俪自此也成为了滇西应用技术大学的“校园风景”,孩子们总是称呼他们“神仙眷侣”。

滇西大是全国首批应用技术大学,主要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的应用型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周月梅在工作中注重对知识的技术性内涵的解释和运用,着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高效服务社会经济的能力,帮助学生成长为拥有一技之长、热心服务社会的应用技术职业人才。

周月梅原本的研究方向是数量经济学,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任教期间主要讲授运筹学、博弈论、信息经济学和高等数学一类的课程,但滇西大的学生大多来自贫困地区,基础参差不齐,为了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周月梅根据学生学习状态重新设计教学方案、重新备课和演算,还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到受援高校不只是“换个环境”,和很多银龄教师一样,周月梅到岗后发现“比退休前还累”。虽然辛苦,可当看到学生们期盼知识的眼神时,她又觉得自己充满了干劲。

银龄教师的风采不仅体现在讲台。除了给学生授课,周月梅也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和培养,参与院、系的课程建设和培养计划制定。每学期,她还尽可能去旁听青年教师的课,与青年老师面对面交流,指导和参与青年教师的科研立项、研讨等工作。在指导青年教师工作的过程中,她不拘形式与青年教师展开交流、研讨,使青年教师能更快、更好地积累教学经验,提升教学水平,并完成相关教学研究和课程建设。同时,她鼓励青年教师理论联系实际,帮助青年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思考本地的经济发展潜力并开展深入研究。看到青年教师们勤奋认真的工作态度、看到他们得到快速的成长,周月梅由衷地感到高兴。

在滇西大工作、生活的日子里,周月梅不仅教授学生知识,还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关心他们的成长,做他们人生的“引路人”,引导学生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学生们总说,看到周老师和刘老师,就仿佛看到了杨绛与钱钟书的影子。每个平凡的日子里,看着他们相伴徜徉在校园中,学生们说,从银龄教师身上,学到的不只是知识。

周月梅还积极与其他银龄教师相互学习,共同解决工作中的难题,共同分享对美丽云南、美丽滇西、美丽大理的热爱,她的付出也让她自己走进了师生们的内心。“如果我退休后不返回讲台,我可能除了在学校参加一些老年活动,更多就是围着家里的锅台转,真的就步入老年阶段了。现在我到学校以后,我的精神状态就变了,虽然体力可能跟不上,但是跟年轻人在一起,心态上我觉得又年轻了,其实我也是有所收获的。”提起自己的支教感受,周月梅这样说。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周月梅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人民教师的信念和一名共产党员的担当。她知识广博、宽仁慈祥,是学生们眼中可爱可敬的师长;在青年教师眼中,她以身作则、率先为范,是一名经验丰富的前辈专家。

在滇西大,周月梅与其他银龄老师一道,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情怀,以一个人民教师的职业情操和责任使命,为滇西发展、边疆发展贡献银晖力量。银色年华,一样能放射出金色光芒,一样能散发出无尽的光与热。周月梅夫妻忠诚于党,扎根于滇,钟情于教,是这群银龄教师的生动写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06 1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支教伉俪同心共育毛南山乡桃李
本文转自:河池日报支教伉俪同心共育毛南山乡桃李——记深圳“组团式”教育帮扶教师周东、郝珊周东与郝珊身着毛南族服饰。在环江二高&环江职校,有一对来自深圳的支教伉俪,他们主动
2023-11-27 02:24:00
本文转自:萍乡日报■杨清一支粉笔、一根教鞭加上三尺讲台,构成了一对普通教师夫妇的全部教学生活。在上栗县赤山镇,有这样一对教师夫妇,他们扎根偏远山区学校,把对教育的满腔热爱奉献给了
2023-07-05 07:23:00
爱撒天山育桃李
本文转自:沧州日报爱撒天山育桃李——记我市援疆伉俪刘树彬和刘莉莉刘树彬和刘莉莉夫妻二人一起研讨备课本报记者 康学翠一对伉俪,同为教师,携手援疆。他们的小爱令人羡慕;他们的大爱令人
2022-12-21 10:11
选择讲台 追求最佳!退休教师伉俪从黄河尾支教黄河源
...,他们用身体力行展现了老年人不一样的精神追求。教师伉俪退休不退岗发挥余热支教西部正在课堂上为学生授课的老师叫吴钧,年近70岁的她,是青海师范大学的支教老师,今年是她退休后的第
2023-10-24 08:36:00
哈工大退休教师伉俪捐出毕生积蓄
本文转自:生活报她的遗愿他来完成!哈工大退休教师伉俪捐出毕生积蓄助力寒门优秀学子投身航天国防事业罗帼瑞老师(前排左三)生前和同事们在一起生活报讯 (实习生王琪 记者吕晓艳) 近日
2023-11-22 06:48:00
...技术大学先后引进8位部省属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退休教师到校支教支研, 充分发挥银龄教师的“种子作用”和“智库功能”,推动学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滇西应用技术大学作为一所新建高校
2024-03-20 12:31:00
本文转自:大理日报滇西大马克思主义学院银龄教师重温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本报讯(通讯员 王国强) 近日,在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发表五周年之际,滇西应用技
2024-03-18 00:26:00
本文转自:左江日报伉俪执手支教路 真情润泽学子心——记新会—宁明粤桂协作支教教师吴可劲、谭洪夫妇□ 本报记者 陈文圣 许凯历 通讯员 李梅《诗经》有云: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只因爱
2023-06-07 09:24:00
本文转自:荆门日报“清”风育桃李 “廉”袖满清风——东宝区栗溪实验学校推进清廉学校创建工作综述阅读提示:在东宝区栗溪实验学校,清廉学校建设有声有色,学校通过开展师德师风主题活动,
2023-11-21 08:34: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