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网笃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网
主持人:街道是社会治理工作当中的关键一环,侨英街道在这方面有哪些亮点工作?
吕火渠:街道工作与群众生活联系密切,街道的社会治理工作更考验“精细度”,所以我们常说街道工作是拿起“绣花针”为群众织出“幸福花”。
推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工作过程中,我们发现城中村治理面临诸多问题,而废品回收站是一个显眼乃至刺眼的问题。一是与高颜值新城区格格不入,133个大小不一的废品回收站,犹如美丽容颜上的疤痕,严重破坏市容市貌;二是给高负荷新社区层层重压,与工业区犬牙交错的6个“村改居”社区常住人口近20万,如发生火灾或不当交易,严重影响治安环境;三是对高效能新治理处处掣肘,不利于垃圾分类及时处理,不利于美化净化环境,不利于文明卫生,妨碍居民健康,严重束缚改革发展。为此,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将废品回收站清理整治这一城中村“除疤祛痘”工作列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一项重点内容。
厦门市集美区侨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吕火渠做客人民网演播室。人民网 兰志飞摄
主持人:这项工作要真正执行到位可不容易,侨英街道是如何开展专项清理整治行动的?
吕火渠: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本着“高标准高效能高融入”原则,主动靠前、积极谋划,把废品回收站清理整治工作与安全生产、文明创建、基层治理等重要工作齐抓共促。
“一盘棋”统筹,组织更有力。由街道党政主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牵头协调,成立工作专班,制定专项工作方案,明确各单位各部门职责分工,建立督办考核机制,确保周有动态、旬有进展、月有成效。
“一张网”铺开,推进更有力。前期摸底更精准,依托网格化治理机制,摸清辖区133家废品回收站点的分布情况和规模大小,并制图标注。这133家废品回收站点按回收物品特征分三类,纸品等易搬迁的、铁件等易打包的、废旧玻璃瓶木材等易折损的;按经营场所性质分四类,小组集体地、个人房前屋后空地、二手转租的、属于历史遗留问题地块的;按经营者身份分三类,个体户、公司法人、无字号的。根据以上类型,分别制定不同应对措施。
“一心齐”同向,成效更有力。工作专班分三步推进工作。第一步全面下沉,以社区、网格为单位,逐户上门宣传,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经营者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和整改的必要性。第二步是依法开展,送达整改通知,分片分批对经营者及经营场所的房东详细讲解清理整治要求,明确整改期限。第三步是执法保障,对于限期内未整改和不配合的,约谈相关当事人,依法依规查封相应场所、拆除相关违建、清除已存废品,确保整治实效。
厦门市集美区侨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吕火渠接受人民网专访。人民网 兰志飞摄
主持人:目前这一整治行动的成效如何?
吕火渠:2022年6月份以来,经过两轮行动,已完成清理整治总面积5万多平方米,并对清理出来的空间加以整理利用。如兑山社区祖厝后社,清理腾出村集体土地共1.2万平方米,建成可停放277个小车和46个货车的停车场,既美化环境,又缓解周边停车难问题,还可给村小组集体收入增加50多万元。叶厝社区田乾社,清理出集体土地2.49万平方米,已规划设计423个停车位和沿街便民点、摊规点和露天市场,建成后将是城中村治理的一个亮点。
主持人:基层治理要“见成效”更要“防反弹”,接下来如何巩固成效?
吕火渠:为巩固清理整治成果,持续优化城中村居住环境,为居民健康保驾护航,共建美丽家园,接下来,我们还将继续重点抓好三个方面:
着力常态监管,从细处下功夫。由工作专班结合“回头看”行动组织定期专项复查,各社区、各网格以及城管、市监、消防等业务部门结合日常工作做好常态化巡查,形成“早发现、早报告、早制止”的长效监管机制,防止问题回潮扩大。
坚持高压态势,从严处下功夫。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对无证无照、违法收购、非法占地、环境污染等违法经营行为严肃查处、坚决取缔;对于多次劝阻无效、出现回潮的废品回收站点,及时开展针对性的重点整治,做到“露头就打”,始终保持强力整治的高压态势。
注重标本兼治,从实处下功夫。坚持疏堵结合,提升垃圾处理效能,让废物利用更高效;对已回收的地块分类处置,坚持便民利民、最小投入原则,建设便民停车场、口袋公园、绿化景观等;对村民自留地或已批地块,引导房东或经营户转业转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网笃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08 15:45:3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