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兵团日报
12月13日,先新良(右)向二师三十八团职工了解打瓜籽的销售情况。 严君峰 摄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琼
在二师三十八团,说起团场经济发展中心副主任先新良,人们都会说:“先主任懂农业,与职工群众打成一片,是大家增收致富的‘引路人’。”
11月8日,在三十八团的红枣晒场上,种植户正忙着将红彤彤的红枣装进纸箱里,前来拉运的车辆整装待发,这些红枣将销往河北、四川、浙江等地。
“今年收成不错,红枣产量高,枣地里套种花生又增加了一笔收入!”三十八团五连职工郑正勇说,今年枣园管理得好,实现了“一地双收”,离不开先新良的帮助。
“春天,先主任从新疆农垦科学院和二师农科所邀请农技专家,给大家教授大豆和花生的种植技术;夏天,他几乎每天都‘泡’在连队,查看农作物长势,指导职工群众加强田间管理……”说起先新良,郑正勇瞬间打开了话匣子。
三十八团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自然环境恶劣,交通不便。建团以来,团场干部职工群众植树造林、防风固沙,开垦出了万亩良田。如今,红枣、打瓜、玉米等林果和经济农作物已成规模,黄芪、肉苁蓉等中草药在沙漠中茁壮成长。
为推动农业产业结构持续优化,逐年增加职工群众收入,今年,三十八团按照二师铁门关市“稳粮、优棉、精果、强畜、促加工”的发展要求,结合团场实际,提出“两主两副一跟进”的产业结构调整建议,通过能人引领、试验示范,尝试种植大豆、花生、辣椒等农作物。
作为此项工作的负责人,先新良积极联系兵师两级农业科技人员,从品种选择、栽培模式等方面进行跟踪指导。从春播到秋收,他骑着摩托车风里来雨里去,身影遍布团场9个连队的每个条田,职工群众遇到生产难题,他总能第一时间帮助解决。
“我们团场是新建团场,新职工比较多,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规模化种植农作物,在种植和管护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问题,我们把服务送到田间地头,职工群众增产增收就有保障。”先新良说。
秋收结束后,首次试种大豆、辣椒、花生等作物的职工群众亩收入增加了500余元,打算明年扩大种植规模,这让先新良长舒一口气,黝黑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为了提高种植效率,坚持“稳粮”与“增豆”并重,今年,三十八团积极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播种植技术,既充分发挥“高个子”玉米的边行优势,又拓宽“矮个子”大豆的受光空间,在同一块地里实现了大豆玉米和谐共生、一季双收。
起初,很多职工群众不熟悉这项新技术,不愿意尝试。先新良便把四川农业大学专门研究推广这项技术的教授请到了团场,在田间地头召开农业现场会,让大家熟悉技术,了解收益。
“在我们团场,几乎每个月都会召开一次农业现场会,各类种植技术培训更是经常开展,职工群众及时掌握种植和管理要领,科学种植技术水平有了明显提升,种植积极性更高了。”三十八团七连党支部书记、连管会指导员杜赛龙说。
18年前,先新良大学毕业后来到连队工作。他懂农业,了解职工群众,更热爱基层工作。在三十八团经济发展中心任职后,他不仅在“种什么”“怎么种”上引领职工群众满足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还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和“五好条田”示范田建设,改善农业基础条件,让越来越多的“粮田”变“良田”,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乡村振兴,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是产业振兴。今后,我们将在发展特色种植产业的基础上,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培育农业新产业、新业态,为职工群众创造更多效益。”先新良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31 05: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