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安庆日报本报讯 4月23日,桐城市金神镇包圩村550余亩农田通过招标,以每亩606元的租金被种粮大户流转承包。“高标准农田建设后,粮田变成‘良田’,每年能为村民增收10.24万元,为村集体增收11万元,效益比以前更好了。”包圩村党总支副书记王霞说。
包圩村位于桐城万亩大圩——包兴联圩之中,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全村耕地面积4700余亩。虽有丰富的耕地资源,但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求学,村里大都是年过六旬的老人,导致耕地资源利用率低。为保证粮田种粮、耕地不荒,该村积极寻找出路,先后实施了“小农水”工程和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不断提升农业基础设施。同时,村“两委”牵头组建包圩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招引种粮大户,集中流转承包一家一户的农田。此外,村“两委”干部加强政策宣传,引导群众参与土地流转,实现“稳粮、增收”两相宜。今年4月初,包圩村顺利将小幸福圩上半段400余亩农田流转至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并与11个村民组的农户分别签订了土地流转授权委托书。
土地流转,“流”出规模,“转”出效益。“我们村民组有100多亩田,在家的人少,大多还是老年人,这次村里把土地租出去,既不荒废田地,我们还可以通过务工增加收入。”一直担心农田荒废的该村红旗村民组组长陈佰林如释重负。此次土地流转承包经营中,红旗组共流转农田105亩,全组村民每年增收5.8万余元。
下一步,该镇将探索更多土地流转方式,紧盯市场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稻虾共养、稻油轮作等新模式,集成良种、良技、良法、良田,稳定粮食生产面积,提高粮食单产,提升农产品品质,推动“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全媒体记者 查灿华 通讯员 刘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30 11: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